书城社科公文作品集
25989100000030

第30章 通讯(1)

蔬菜争鲜花卉斗妍

——访种菜养花专业户薛经训

在H县城西郊,有一个很出名的种菜、养花致富专业户,他就是去年出席全省专业户先进代表会的东华镇东巷村农民薛经训。

十一月初,我们在镇经委张炳军陪同下,踏着早霜的马路来到了东巷村。刚一进村,看到在离村不远的一块田间,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塑料大棚。我们绕到棚前,钢筋搭成的大棚内,韭菜、芹菜翠绿。张炳军说:“这就是薛经训家的菜园子,他的花卉温室比这还好看哩。”

我们离园进村,刚走到薛经训家门口,主人迎了出来。在主人的热情接待下,我们进了院门。院内除四周留有一米宽的人行走廊外,院子中间一大一小两个塑料温室,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好看。我们钻进温室。室内一排排千姿百态的盆花,如春天花圃内的花朵竞相开放。青石杉、麒麟掌、君子兰等各种名贵花卉,各显神态。

我们参观了温室花卉,同主人来到客房,映入眼帘的是大立柜、高低柜、写字台、沙发、台式收音机、电视机等。不等主人沏完茶,我们就开口询问他致富的经历。

一九八一年农田承包到了户,老薛家只有六亩多耕地。因气候高寒阴湿,县种粮种菜都很难致富。正当老薛犯愁时,县农技术站干部送来塑料薄膜,动员社员建大棚种菜。多数人不愿接受,老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接受了塑料薄膜。经农技干部指导建起了两个塑料大棚,种上了黄瓜、笋子、西红柿。大棚内种的菜,不仅产量猛增,而且比原来早上市一月时间,一年就收入近五百元。在大棚种菜的启发下,他看到县城市场一盆花卖七八元钱,就自费去国营花圃请教务花技术,并买回花母,在院内建起了一个塑料小温室,当年繁殖出售花卉收入三百多元。科学种菜、养花,使老薛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并有了余钱,就在村旁四亩川地内建起了十二个钢筋架塑料大棚,安排儿子和儿媳专门种菜;他在院内又扩建了一个六十多平方米的大温室,去西安、宝鸡、郑州的国营花圃,先后向十六名花匠师请教各种盆花繁育技术,引进了三十多种名贵花母,自繁自育成名种盆花一千三百多盆。今年他儿子和儿媳在大棚内种植黄瓜、西红柿、辣子等蔬菜连收三茬,亩产高达一万五千斤,蔬菜收入三千八百元;他繁育出售盆花八百二十盆,收入一千零五十元。他家人均收入一下子达到七百二十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菜养花专业户。

石星生

一位农民的胆识

五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H县万泉乡万川村。刚进入村口,一幢有围墙的大瓦房便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农民创业家--万乔娃正在修建的“综合加工厂”。

万乔娃是万川村的中年农民,全家十三口人,有承包地十四亩。因地少人多,劳力剩余,家庭生活仍然过得很紧张。但这个人肯动脑筋。一九八一年他收购邻村洋芋,开办了一处粉坊,为劳力找到了出路。全家农忙种田,农闲加工粉条,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一九八四年他加工出售粉条一万斤,用粉渣喂养肥猪十二口。仅这一加一喂,就收入四千五百元,成了万川村的富裕户。

万乔娃有了钱,又想着如何扩大再生产。他根据本村剩余劳力多,邻村洋芋多的特点,又从农民加工木板困难的实际出发,决定办一个综合加工厂。于是,去年冬季,他自费到兰州、秦安等地学习洋芋粉丝和木料加工技术,了解城市粉丝销售情况,选看加工设备。回来后,立即动手兑换场地,筹集资金四万五千元,订购了“粉丝加工机”和“695型木板带锯”各一台,于今年三月开始修建“综合加工厂”。

万乔娃创建加工厂,有人赞成,有人怀疑,还有些好心人为他投这么多资金办厂捏一把汗。而他却胸有成竹地说:“我一有充足的劳力,二有丰富的洋芋原料,三有广阔的城乡市场,不怕倒闲。”这个没进过专业学校大门的农民,却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靠创、靠实践炼就了真本事。被当地群众称为有胆识的创业家。

石拯

卧龙岗上一朵石榴花

火红的夏日。H县卧龙乡南侧的一条乡间小路上,三五成群的人们,来来往往。他们出进在一个半山坡上的农家。既不像姑娘出嫁,也不像老人过寿,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是干部职工,上门慰问独女结扎户马石榴。

马石榴是卧龙乡山集梁村的一位农村妇女。她家有五口人,上有年迈老人,下有年幼女孩,她身体患病。全家种着人均不到二亩的山坡地,年年缺吃少穿,没柴烧,唯一的孩子都上不起学,日子过得艰难。8月初,庄浪县计划生育工作突击活动开始了。听了计划生育宣传动员后,马石榴心想:这几亩地,已经养活不了这几口人。如果我再生一个孩子,全家人的日子就更艰难了。于是,她先与丈夫商量,决定终身只要一个女孩。决心下定后,她又去做老人的工作。她老公公原来当过村干部,亲身感受过人多地少的苦楚,毅然赞同儿媳的意见,支持她去医院做了绝育手术。

马石榴的自觉行动为计划生育树立了榜样,她的精神,感动了干部职工,乡政府职工和乡中学教师纷纷上门慰问。

8月12日中午,行署副专员黄植培和H县委副书记张东辉同志,听到马石榴的动人事迹后,冒雨专程慰问了她。当马石榴得知是专员来看望她时激动地说:计划生育是我应作的事,党和政府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比我的爹娘还要亲。

马石榴像一朵红艳艳的石榴花,盛开在卧龙山岗上。她是冲破传统观念的农村妇女的骄傲。

石拯各找各的突破口各走各的致富路

马峡乡从发展中药材入手使五百余户脱贫致富

H讯(通讯员石星生)H县马峡乡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改生活济贫为生产脱贫,采取“生产扶持、技术指导和产品推销”综合扶贫措施,使五百二十五户贫困户由国家救济走上自我致富的生活道路。

居住在关山脚下的五百二十五户农民,因山区气候高寒阴湿,居住偏僻闭塞,种粮粮不收,搞工副无门路,过着吃粮靠回销、生活靠救济的贫困生活。为了彻底改变偏僻山区农民贫穷面貌,乡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了适合高寒阴湿山区种植药材的生产门路。将孟台、苍沟、车厂沟和燕麦河四个山区村作为药材生产基地来抓。乡上抽出四名技术干部,除指导农民种好传统药材外,还从新疆、浙江等地引进良种药材,扶持农民发展名贵药材生产。为了解决山区农民出售药材困难,去年还建立了药材经销公司,向广州、福建等七个大中城市推销中药材十四万四千斤,销售额达到二十一万二千元。由于采取“生产、技术、销售”一齐抓的扶贫措施,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今年,山区药材基地各村,户均种药面积发展到五点八亩。截止目前,生产出售药材六十六万四千二百斤,户均收入八百零六元。技术承包服务到户我区农技推广效果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石星生)我区地、县(市)农技推广部门,采取“技术承包、签订合同、蹲点指导”的服务措施,使农业技术直接变成农民的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果显著提高。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区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九八三年全区播种小麦二百七十万亩,占粮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三。根据这种新情况,地、县(市)农技推广部门,采取农技干部与农户签订合同的办法,把技术人员“权、责、利”同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结合起来。去年,全区有五十五名农技干部与九千三百七十九户农民签订了四万四千三百多亩小麦丰产合同。农技干部长年深入到户,服务到田;农民热情支持,积极配合,保证了小麦技术措施的落实。地区农技站的两名技术干部,在泾川县南李村指导九十户农民进行丰产试验,使七百二十八亩小麦平均亩产由八三年的三百零四斤提高到四百七十斤,实现了产量、产值、生产投资的新突破。

H县重视居民菜篮子

蔬菜价格平稳货源充足品种多样

H讯(通讯员石星生)H县委、县政府重视居民菜篮子,大抓郊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发挥国营部门市场调节作用,使城镇居民吃上了新鲜菜。

H县拥有城镇居民三万三千二百多人,每年需要消费蔬菜九百五十八万斤。过去,由于对蔬菜生产重视不够,造成居民吃菜靠外调、经销部门靠补贴的被动局面。从去年开始,这个县按照“生产扶持、技术承包和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县农技部门还抽调两名农技干部,长年蹲点住户,就地培训农民技术员四百八十六人次;从北京、天津、兰州等地引进优良黄瓜、菜花、甘兰、辣椒、茄子和西红柿细菜品种四十二个,逐户指导农民建温室、修大棚和铺地膜。县蔬菜经销部门,在收购菜农蔬菜销售的同时,从宝鸡、陇县调进市场短缺的笋、茄、豆、葱、蒜、韭紧俏蔬菜,有效地发挥了国营部门调节作用,稳定了蔬菜市场销价,保护了居民的消费利益。

截止七月底,在东华、安口、南川等乡(镇)的十三个自然村,发展蔬菜专业户一百七十七户,建成蔬菜生产基地五百三十七亩,生产蔬菜三百七十六万斤,销售收入二十六万三千二百元,户均收入一千四百八十七元;外地调进蔬菜三十五万斤,每斤粗、细蔬菜平均市价稳定在七分到一角范围内。全县出现了蔬菜市场繁荣、销售市价稳定和生产消费者满意的新局面。面向市场开发资源H市建设果品基地

本报H讯(通讯员石星生)H市按照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要,积极创建不同类型的山、川、塬区果品生产基地。

H市地处泾河上游,有发展果品生产的优越条件。H市领导干部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去年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自然资源考察研究,根据山、川、塬区不同的特点,确定用五年时间,在气候较旱的北部塬区建成五万亩桃、杏基地;在气候阴湿的南部山区建成三万亩核桃、梨基地。在气候温暖的中部川区建成三万亩苹果、梨基地。今年初,他们抽调十五名林果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三个技术承包组,在两名********和一名市长的牵头下,采取市与乡、乡与村、村与户层层签订合同的办法,分别与二百四十五个村和四万一千五百户农民,签订了二万三千二百五十亩基地建设承包合同。

目前,市上已向果品基地筹备扶持资金,调进各类良种果树苗五十八万多株,培训农民技术员七千一百多人。承包果品基地建设的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正在积极准备投入果品基地生产建设。

H县水洛镇三百余名农民进城从商

H讯(通讯员石拯)H县水洛镇工商管理部门,采取“开放引导、创业兴镇”的指导方针,积极支持农民进城开店。

到五月中旬,全镇三百四十名农民住城开设各类固定服务点,建成了一条门类齐全、顾客满意的农民服务长街。街上新建各类店铺六百四十三间,占地七千七百一十六平方米,建成各类固定服务点二百一十五处。水洛镇一点五公里长的街道两廊已被百货、五金、食品、缝纫、修理等商业和服务行业所布满,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H县建设蔬菜基地

保证供应平抑价格

本报H讯(通讯员石星生)H县政府抓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视发挥国营蔬菜部门的市场调节作用,使城镇居民吃上了价格便宜的新鲜菜,种菜农民也得到了经济实惠。

这个县工矿企业较多,每年需要消费蔬菜近一千万斤。为了解决好城镇居民的吃菜问题,县政府有关部门首先抓了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从去年开始,共筹集资金八万九千元,向农民提供钢材、竹竿和塑料薄膜,扶持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县农技部抽调两名技术干部,蹲点住户,培训农民技术员四百八十多人。并从外地引进四十二个蔬菜良种,逐户指导农民建温室、修大棚和铺地膜,进行蔬菜丰产栽培的技术指导。到今年七月底,全县在十三个村发展蔬菜专业户一百七十七家,修建温室五十一个,建塑料大棚二百七十个。已建成蔬菜生产基地五百三十七亩,生产蔬菜三百七十六万斤,户均收入一千四百多元。与此同时,县蔬菜经销部门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从外地调进市场短缺的细菜三十万多斤,使每斤蔬菜平均市场价格稳定在七分到一角范围内,保护了居民的利益。

踏遍青山普查药源

全区首次药源普查完成野外采集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石星生)全区首次开展的中草药源普查,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野外药源标本采集工作。

全区七县(市)共采集药源标本一百八十七种,整形压制成台纸标本八百四十八份。H县医药公司技术员杜秉仁,采集压制上台纸药源标本,名列全区药源标本前茅。

重视市场预测发展大麻生产

西华乡三千五百亩大麻夺高产

H讯(通讯员石星生)H县西华乡政府,重视市场预测,指导农民按需发展大麻生产,使川区村三千五百亩大麻基地高产畅销,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