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25995600000014

第14章 绿发通缉犯(2)

客人这才放心地说:“嗯,不瞒你说,是我们家族性遗传,我很早就开始长白头发了。你是知道的,我的妻子又是比较时髦的女人,当然不喜欢自己的男人一头白发。所以我就顺她的意,染成红色的了。”

巴德先生点点头,接着给客人的头发做了全面的检查。一般自然生成的头发应该是黑色的,不管是从那个方面来说,都不可能是红色的,巴德先生心里已经判定客人的头发本是银灰色的。再加上客人一直用妻子来掩饰,更能证明这一点,他心虚了,他的话语早已经出卖了他。

客人的脸上涂满了肥皂泡沫,巴德先生把客人那一把让人看了生厌的胡子刮掉,整理好后,再开始给客人染发。巴德先生依旧喋喋不休地和客人聊天。聊着聊着,聊到了曼彻斯特的案件——这个令人不安的话题。

“警方好像放弃调查那个案子了,大概是没有捕获犯人的可能了。”客人说。

巴德先生顺口说:“如果这样,可能悬赏金额会提高吧。”

“啊……还有悬赏金啊?”客人自己嘀咕了几句。

巴德先生没听清,一晃神梳子不小心滑落到客人的围布上,客人想伸右手拿,又立刻缩了回去。巴德先生分明清楚地看到了他那有伤口的右手。

巴德先生拾起梳子,轻轻地问:“先生,你的右手怎么受伤的呢?”

客人听了,回头瞪了巴德先生一眼,那尖锐的眼神让身后的巴德先生十分忐忑,不小心扯疼了客人。

“对不起……对不起,先生。”巴德先生立刻转移了话题,“警察总是把事情拖得那么晚,肯定来不及了,那个人肯定早就跑了。”

客人似乎听到了爱听的内容,开心地大笑起来,那颗引人注目的镶金牙,让巴德先生心里莫名地难受。

巴德先生重新帮客人梳理头发,他清清楚楚地看出这头银灰色的头发。难道这个人恰巧镶金牙,恰好右手受伤,又害怕让人发现,这太巧合了,而且年龄、体格都是那么的符合。巴德先生转身时,视线不自觉地集中在那份报纸上,他心里隐隐约约确定——他就是通缉犯。

这是多么可怕呀!那个大恶魔此刻就在自己的身边。该如何是好呢?巴德先生开始有些烦乱。

天色渐渐暗了,“能不能快一点呢?”客人不耐烦地问。

“先生,您再等等,您的头发还没做好呢。”巴德先生边回答边想着,但是至少现在,自己还是安全的。巴德先生往门外方向走了几步。

“你要做什么?”客人转头一看。

“没有,没有,我只是想看一下时间。”巴德先生停住了脚步。他想要是他再走一步,身后的那个人可能会扑上来,把自己活活打死;或者掏出他随身携带的武器,用更恶毒的手段折磨死自己。

客人顺势看了看墙上的钟表,说道:“我会额外付给你小费的。”

“不用了,真的不用了,先生。”巴德先生礼貌地说,“况且您的头发还没做好呢!”来不及了,一切都太晚了。该怎么做呢?抓住他吗?肯定会被他活活打死,或是被剁成肉泥。

如果是用剃刀呢?在客人还没有怀疑自己之前,趁机用剃刀架在客人的脖子上,然后威风凛凛地说:“把双手举起来。”紧接着把他押到警察局去。但一下子,画面里那个被刀架着脖子的人成了自己。

或许,他会从裤兜里掏出枪来,一枪打死自己呢?巴德先生无奈地摇摇头。再则,要是杀了他,自己会不会犯了谋杀罪呢?最后自己也成了通缉犯?一辈子蹲在牢房里。自己现在无亲无故,没有人拯救也没有人探视自己,巴德先生不禁越想越害怕。

或许巡警会注意到这里的门还开着,然后进来关心一下。兴许还会恭喜自己说:“恭喜你,抓住了那位悬赏五百英镑的通缉犯!”可是,要是没有巡警过来呢?是的,今天巡警不会过来了,至少在客人离开前是不会过来了。

巴德先生清楚地意识到不能让通缉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逃走。

要是能在客人身上留点什么记号或者追踪器,等他走后,立刻到警察局去报案,把详细的情况跟他们描述一下,说通缉犯的头发已经是棕色的了,上嘴唇的胡子还在,下巴的大胡子剃掉了,右手还看得出伤口,往哪个方向逮捕,应该还是来得及的,可是哪来的追踪器呢?

巴德先生忐忑不安地走到后台,准备再拿点药水,为客人做好修理,却一不小心碰倒一瓶药水,那是一瓶自己最新研制的化学染料。巴德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似乎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巴德先生从容自信地从后台走出来,对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计划都胸有成竹。他很娴熟、很自然地把工具刀收好,然后开始为客人做最后一遍染发工作。

街道上的人都渐渐散去,客人的头发染好了,染得很成功。他穿上自己的大衣,往广场的方向走去。巴德先生确认他坐上的是十一路公车后,突然觉得自己的计划简直就是完美的艺术,想着想着居然大笑起来。

巴德先生从容地戴上帽子,穿上外套,像往常一样,出门之前检查一下是不是东西都收好了,然后熄了灯,带上门,向警察局的方向走去。

到了警察局,巴德先生告诉警官,自己遇到了跟曼彻斯特案件中的通缉犯很相似的人。警官本来不相信,可是当听到巴德先生清楚而详尽地讲出通缉犯头发颜色的变化:原本的银灰色,曾经染过的红色,现在已经被染成棕色等,特别是巴德先生语气里的坚定,让警官觉得有必要向上级汇报。

第二个接待巴德先生的警官,看上去应该是一个有一定权力的人。这个警官非常认真地听巴德先生诉说了关于通缉犯的一切细节,不管是牙齿、胡子、头发,甚至是右手的伤。随后,这位警官拨了通电话,说:“帕金斯,我想这位先生对安德鲁警官会有很大的帮助。”警官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跟巴德先生握了握手,并和蔼地说:“这位先生会带您到另一个地方。”巴德先生鞠了鞠躬,跟着警察走了。

安德鲁警官看上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他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巴德先生了。他更加认真地听完了巴德先生的描述,并对他进行了一些询问,在双方仔细确认后,安德鲁警官拍案而起,“没错,就是他了,就是威廉·斯特里克兰了。”

巴德先生突然拉着安德鲁警官说:“先生,我遇见的就是他了,我现在违背职业道德指认他,如果错了,我就……”巴德先生坐在椅子上,眼神里有点彷徨和担忧。

(三)

“呜呜——”

游轮发出悠长的鸣笛声,整艘轮船上人群熙熙攘攘,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窃窃私语。

“这么有趣的事情居然让这老头碰上了……”

“可是,你说他都这年纪了,还至于玩这种把戏吗?”

“这老头,真逗……”工作人员唧唧喳喳地说着。

老头坐在船尾假装喝着饮料,自然地做了个手势,叫来服务生。老头将嘴巴靠近服务生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服务生听完之后,点点头,立刻跑到游轮事务长那里,向事务长汇报了老头的情况。听完服务生的汇报,正在清点账单的事务长立刻将账单放回柜子里锁好,匆匆忙忙走到老头身边,接受完老头的指示后,回到办公室,拿出旅客名册再次向老头走去。

事务长和老头达成一致后,老头拉起呼叫服务生的响铃,传来服务生领班。

信号开始在整艘船上像细菌一样传播着,信息从一艘船传向另一艘船,快速高效地传播着。船长传给事务长,事务长传给服务生领班,这样一级一级地传播开来,就像一场大型的瘟疫在整片海洋蔓延开来,并扩散到别的海域,甚至是别的国家,谁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停止。

吉姆对着乔治说:“克里普斯,你说的是玩笑话吧。就凭他们,就凭那老头,就能够抓住曼彻斯特的通缉犯?别闹了!”

游轮在早上八点的时候到达码头,一个穿便衣的男子爬到船舱里。幸好无线电接线员还没摘下耳机,男子开始传播信号,有一名可疑男子在豪华舱的三十六号舱室。

工作人员对着无线电说道:“快,快,老头已经让人去叫警察了。不久之后,领事的人肯定会过来的。”

无线电接线员按掉阀门前,不屑地“哼”了一句。

英国警方很快也接收到了信息。

“船上有个人很可能就是警方要逮捕的通缉犯,虽然他是用沃尔森的名字来订票的。但上船之后,这个人一直把自己锁在房里不肯出来,而且非要找一个理发师过来,现在我们已经联系到警方了。”

老头下达命令,聚集在三十六号舱,把所有围观的人或闲逛的人都清理走,已经有些旅客知道一些异常的现象了。老头严肃地命令所有的服务人员以及乘客不要站在舱门,等到事情结束后再重新搬回来。现在开始,将所有人员以及行李悄悄从这个舱口移到其他舱室。这个舱室来来回回地搬运声,听得出来是刻意压低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脚步从房顶传来。“有人!这次可能还带了点东西!”老头点了点头。几个比利时的警官悄悄潜入船舱里,老头立刻意识到是官方的文件。看完之后,老头便示意知道该怎么做。

“准备好了吗?伙伴们!”

“嗯。”

老头敲了敲客人的门。

“谁?”洪亮的声音对着门外吼着。

“先生,您要求找的那位理发师来了,您开门吧!”

“让他单独进来,我想单独和他聊。”声音缓和了许多,好像带了点希望。

“好的,先生。”

门锁刚一转,老头立刻冲上去,从门缝里撞进去,但老头的鞋子被黏在地板上,后面的警员随后冲上去。之后房间里传来了叫声和枪声,一翻搏斗后,那名旅客被警察带了出来。

那男子用手捂着头发和脸,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男子的头发、眉毛、胡子全变成了绿色,围观的人都面面相觑,发出惊叹。

通缉犯捉到后,巴德先生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而且悬赏金也像报上登的那样一分不少地送到了巴德先生手里。可是在得知凶手捉拿归案后,巴德先生并没有太多的高兴,因为他觉得把顾客的头发染成那么丑陋的绿色,不仅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理发理念,而且随着自己知名度的提高,到时他的生意就更不好做了。

“谢谢您,巴德先生。”温切斯特公爵夫人站起身来,一边对着镜子摆弄绿色的头发,一遍欢喜地说。

“十分荣幸为您效劳,”巴德先生说,“欢迎下次光临!”

送走这位贵妇后,巴德先生觉得自己当初的担心完全是多余而且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