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25996100000027

第27章 斋心——擦拭心灵,轻松做人(2)

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才拱手恭请列子跟上来射箭。列子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伯昏无人说:“一个修养高尚的‘至人’,上能窥测青天,下能潜入黄泉,精神自由奔放达于宇宙八方,神情始终不会改变。如今你胆战心惊有了恐惧的念头,你要射中靶不就很困难了吗?”

这种理智与恐惧的战争,便如“心兵”一般,普通人心中时常在打内战,如果妄念不生,“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而人们在应对危急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逆商。逆商与智商、情商一样,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成就的大小。

“心兵”慌乱之时需要快刀斩乱麻,就像亚历山大在面对戈迪亚斯的神秘绳结时一样,一剑落下,绳结自开。如果不能按下“心兵”,乱作一团,最终只会溃不成军。然而,许多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内心通常难以保持镇定,自乱阵脚。

其实,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都是人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人们不能控制“心兵”的表现。这些心理反应,无疑都是我们的敌人,所以,在面临险境、危难时,我们要试着将它们抛到九霄云外。

事实上,人生总有平坦与危难交错的时候,一时的不顺并不代表永久都处于危难中;一时不顺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调整心态,就很可能被暂时的厄运打败,甚至灰心绝望,自我放弃,那便是真应了老子的那句话:不知常妄作凶。

有一个富翁,在一次生意中亏光了所有的钱,并且欠下了债,他卖掉房子、汽车,还清了债务。

此刻,他孤独一人,无儿无女,穷困潦倒,唯有一只心爱的猎狗和一本书与他相依相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来到一座荒僻的村庄,找到一个避风的茅棚。他看到里面有一盏油灯,于是用身上仅存的一根火柴点燃了油灯,拿出书来准备读书。但是一阵风忽然把灯吹熄了,四周立刻漆黑一片。这位孤独的老人陷入了黑暗之中,对人生感到痛彻的绝望,他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立在身边的猎狗给了他一丝慰藉,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他忽然发现心爱的猎狗被人杀死在门外。抚摸着这只相依为命的猎狗,他突然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于是,他最后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一切。这时,他发现整个村庄都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他不由得急步向前,啊,太可怕了,尸体,到处是尸体,一片狼藉。显然,这个村昨夜遭到匪徒的洗劫,整个村庄一个活口也没留下来。

看到这可怕的场面,老人不由心念急转,啊!我是这里唯一幸存的人,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此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得四周一片光亮,老人欣慰地想:“我是这个村庄唯一的幸存者,我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虽然我失去了心爱的猎狗,但是,我得到了生命,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

老人怀着坚定的信念,迎着灿烂的太阳出发了。

故事中的老人,在遭逢失意与困难的情况下,重新寻回了希望,赶走了绝望,这不得不说是他人生中的又一大转折。联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遇到此类事情时,我们也要学会冷静应变,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危难面前,按住“心兵”,保持一份镇定,就能让我们在车马喧嚣之中多一分理性,在名利劳形之中多一分清醒,在奔波挣扎中多一分尊严,在困顿坎坷中多一分主动。世俗多艰险危难,所以需要锻炼自己处世泰然的气度。关键时候保持冷静,切莫妄动,这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智慧。

减去杂念,心如止水澄波

古人所谓的定的境界即止水澄波,像水一样止住不流,清澈见底,但又非死水一潭。所以,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够做到昼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道德修养的境界所在。

《庄子·德充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这句话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效法水。止心如水,止水澄波,杂念、妄想、喜怒哀乐一切皆空。

小说《西游记》中有“真假美猴王”这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孙悟空因为行凶杀死强盗被唐僧赶走之后,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打伤了唐僧,抢走了取经队伍的行李。为了分辨真假,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从地府闹到天宫,从珞珈山打到雷音寺,最后才被如来佛祖的慧眼识破。

这一段故事可谓精彩绝伦,却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个神通广大的六耳猕猴,到底是谁?”

在这段故事中,作者多次提到一个词语——“二心”,连回标题都是“二心搅闹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在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后,如来对悟空说了一段让人比较费解的话,大意是此番劫难因你师徒不和而起,才让奸佞乘虚而入,以后你师徒要同心同德,切莫再生二心。真假悟空刚打上灵山的时候,如来也对诸佛说:“汝等具是一心,且看二心闹将来也。”

所以,有人认为,这个假悟空“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内心的杂念所化成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我心即我在。”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另一个灵魂,是皈依佛法的孙悟空与草莽中的顽劣异常、野性难驯的花果山妖王孙悟空的镜像。

六耳猕猴打伤唐僧,抢走取经包裹,在孙悟空的脑海里未必没有这样的念头,看他最开始跟随唐三藏时,唐僧第一次念紧箍咒,他心怀不善,想要打唐僧,唐僧责怪他“怎么欺心,敢打师父”。

佛家讲天人交战,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六耳猕猴可以看做是孙悟空内心的一个倒影,它是孙悟空心中的恶念,是孙悟空的心魔,孙悟空有这样一个卑暗的心理,因此幻化出这样一个妖怪,也正是如此,所以连托塔李天王的照妖镜,连给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的观世音都没能分辨出真假悟空来。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在西天路上打死的本领最高强的妖怪,也就是他本身的恶念,除去六耳猕猴,也就消灭了自己心中的杂念。从此以后,孙悟空身上只剩“一心”,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再无杂念生,最终修成了正果。

安禅何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生活就是心灵的修炼场,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了然,方是修身养性之道。

机心如流毒,处处蔓延

所谓机心,就是世故心、势利心。现实世界中,机心几乎无处不在。机心的恶性蔓延,让人们的生活远离了原初的天然快乐,戴着面具处世,而最终受伤害的是他人,更是自己。

《庄子》一书中有不少关于机心蔓延的描述。比如《庄子·刻意》中说道:“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而《庄子·徐无鬼》中说:“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夫奸,病也。”意思是说:圣明的人喜欢跟外物和顺而厌恶为自己求取私利;为个人求取私利,是一种严重的病态。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隐藏着一颗世故的机心。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他们交朋友,只是为今后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工作,只是为了能够赚取更多钱财;谈恋爱,只是为了满足个人一时的私欲;孝敬父母,只是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总之,不管做什么事,他们总是目的在先,名利当头。像这样“挟心而与天下游”,怎么会没有痛苦呢?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为挤公交车而焦头烂额;为上班不迟到喝着劣质豆浆,匆匆赶路;酒店里几个人觥筹交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友好的笑容,但可能在背后大家会互相谩骂……这些人的心里也许装着各种各样的事,但是他们的目的最终都可归结为一点,就是都在为名利而忙碌。为了得到名利,他们在看待、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时,总是从“是否有用”这点来考虑,机心怎么会不越来越重呢?

杜甫诗云:“翻手为云覆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你很会结交朋友,那你觉得和你相交的那些人都是没有目的,只有感情的吗?《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意思是说,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的关系是建立在极为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即使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每个人都隐藏着一颗势利的机心,这是目前社会的现实,人们机关算尽,巧舌如簧,千方百计,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

机心如流毒,处处蔓延,即便是明德英勇之士,有时也不免卷入其中,甚至为一时的利益机心争斗,其实不过留给后人又一段欷歔感慨的往事。

春秋齐景公时,田开疆率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龟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邦三杰”。齐景公为奖其功劳,嘉赐“五乘之宾”的荣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三人挟功恃勇,不仅怠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数;甚至内结党羽,逐渐成为国家安定的隐患。齐相晏婴深感忧虑,想除掉他们。

一天,晏子从后花园摘了两个桃子,对他们三人说,谁的功劳最大,就吃一个桃子。

公孙捷首先争桃,说自己曾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虎,救了主公,于是晏子赏给他一个桃子。古冶子不服,站起来说自己曾在黄河中杀了一只巨龟,救了主公的性命,于是晏婴把最后一个桃子赏给了他。此时田开疆也站了出来,说他曾奉命攻打徐国,逼徐国投降,为国家奠定了盟主地位,他的功劳才最大。晏子看公孙捷和古冶子的桃子都吃完了,便对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最大了,但桃子已经赐完了,只好等熟了再赐。”景公也说:“田将军的功劳最大,可惜说得太迟了。”田开疆自以为这是一种耻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于是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捷因功小食桃而感到耻辱也相继自杀,景公下令为他们厚葬。

这个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后人不知作过多少评判解说,其实不论我们站在哪个角度上来评价,充斥在这个故事中的最多的其实就是一颗世故机心。晏子虽为国家大计,但其手段还是多少有些残忍诡诈,但是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三人若不是沉迷于功利,也不会中晏子的计,落得个羞辱而死的结局。机心的蔓延,其危害令人畏惧。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个人心中充满机心,就会因此衍生出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等情绪。一个人若是使自己的思想里充满了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的东西,那么他的整个生活就难以走出悲愁、痛苦的境地。但若他能抱着乐观的态度,那么就可使蒙蔽心灵的种种阴霾烟消云散。

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人的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如果在自己的心中装满势利、欲望、各种算计,我们的心灵哪里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