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25999900000010

第10章 向大自然学习生存法则(1)

在自然界里,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隔夜的露珠还没有消失时,动物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奔跑,它们在为自己的食物奔跑,也在为自己的生命奔跑。在“要么生存,要么死亡”的竞技场上,当一切帷幕都已落下,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是一项项用生命换来的生存法则。

死亡在懈怠中降临,生命在奔跑中获得

生活是一个永不闭馆的竞技场,每天都在进行着淘汰赛。就像草原上每天都要上演的追逐赛一样,只有让自己跑起来才能生存。

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隔夜的露珠还没有消失时,羚羊、狼群、狮子,还有其他大草原的动物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跑。最先跑起来的是羚羊。它们成群结队地跑过平缓的山岗,找到水源,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新的奔跑。

就在它们不远的地方,也许就在附近的草丛里,狼群也在奔跑。它们的奔跑是为了羚羊。当狼群开始奔跑的时候,狮子也开始了奔跑。它必须赶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则,今天可能又是一个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是每天发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赛。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导演这一切。它们奔跑完全是来自内心的驱使——要么生存,要么死亡。 “让自己跑起来”是自然界恒久不变的生存法则。看完上面一则简单的生物寓言,我们就会明白在生活中为了生存,人们也必须像大草原上的动物一样,要“让自己跑起来”。

生活是一个永不闭馆的竞技场,每天都在进行着淘汰赛。就像草原上每天都要上演的追逐赛一样,只有让自己跑起来才能生存,也只有跑起来的动物才能获得比同类更好的生存环境,不管是主动攻击的动物还是被攻击的动物。

A公司是一家中型的广告公司,设计部是两男一女的格局。平日里,三个人总是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偷闲的机会。例如,聊聊电视剧,或者是商场里最新的打折信息,等等,就这样,三个人也过得优哉游哉。

一天,老板领着一个稚气未褪的男孩走进了他们的办公室,向他们介绍他们设计部的新同事,应届大学毕业生林。

林来到设计部上班,就像每个新人一样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早上,“元老”们还没到,林就开始打扫办公室。设计部有很多需要跑腿的活儿,以前设计部的人都不情不愿的,“三个和尚没水喝”,总是以猜拳的方式来选举谁是那个“倒霉蛋”。但是现在,不用言语,林早就揣起文件,送往有关部门。而当林跑前跑后的时候,“元老”们按照“惯例”,又将话题扯到美国占领伊拉克的热点新闻上去了。每当下班的时候,“元老”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奔出公司,而林则毫无怨言地收拾着遍地狼藉的办公室。“元老”们还打趣说,“新人都是活雷锋嘛”。 没多久,老总开会说设计部是公司的重心,要适当扩容,还要选出一个设计部部长。涉及各自的前途,平时人浮于事的那几个老职员,渐渐地收敛了许多,都想在老总面前留个好印象,以赢得升迁的机会。然而,不久,人选已经张贴在办公室外的公布栏了,是林后来居上了。

林在上任致辞时说,你们都以为新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新人仿佛就是活雷锋,你们错了。当今职场就是战场,是没有战友,更没有活雷锋的,升迁的机会是靠自己把握的。

判断自己是在进步,还是“明进暗退”,不能老和自己的过去以及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而是应当和最优秀的人和进步最快的人相比。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一定的危机意识,一定要比别人进步得更快才能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占取主动。

要知道,被动是很容易被淘汰的,一个人要摆脱生活或是工作上的危机,使自己不被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所打败,就要善于寻找自己能力上的突破点,快速地突破停滞,让自己尽快地优秀起来,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永远也不会陷入“本领恐慌”之中。

美洲虎的危机前后

对手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危机和斗争,同时还能激发我们求生和求胜之心的动力。

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17只,因此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稀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一块近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虎园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美洲虎从不去捕捉过那些专门为它预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它王者之气十足地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人说它可能是太孤独了,若是有个伴,兴许会好一些。于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么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去几只豹子,至少也应放上两只狼,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狼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狼进了虎园的那天,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冈,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美洲虎因为有了狼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逝去的光荣。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请记住:对手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危机和斗争,同时还能激发我们求生和求胜之心的动力。所以,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你的生命也才会活得更精彩。

滴血的悲壮源于挑战

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羁绊,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别人的光辉里。

在辽阔的亚马孙平原上,生活着一种有“飞行之王”称号的雄鹰,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只要是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以逃脱它的利爪。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藏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过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鹰近乎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自行飞翔了,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

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为胆怯而被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他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会因难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饿死。

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被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的悲壮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它们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的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幼鹰未来能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受痛苦,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获得重生,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仅有的机会,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了。

没有谁能帮助雄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常会被折断,也同样会变得疲软无力,此时,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挑战自我,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经讲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约翰和汤姆是邻居,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约翰很聪明,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汤姆没有他的朋友那么聪明,尽管十分用功,成绩却不理想。与约翰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让他不要成为一个成绩的“追逐者”,而是要用耐心和毅力完成学业,抵达目标。

聪明的约翰尽管聪明,但一生业绩平平,没有成就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一点点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约翰愤愤不平,以致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胜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了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你到现在还没有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是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致耽误了你的一生。而汤姆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仰头看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才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羁绊,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别人的光辉里。

蚂蚁:小身躯撼动大世界

一勤天下无难事。人们在年轻时,就培养出“勤勉努力”的习性,并且在工作中永远不减勤勉且更加努力,那么这种无形的财产和力量将会成为你终生受用的法宝。

蚂蚁占据着地球上1%的生物量和1/3的动物量,所有蚂蚁的重量与所有人的重量大致相等。蚂蚁还是举世公认的“大力士”,它能举起300倍于自己体重的物体。

长久以来,勤劳而又守纪律的蚂蚁一直是意识上和教育上的一个榜样,蚂蚁被作为各种寓言的源泉。它们给人以勤劳、互相依赖、利他、谦卑、俭朴、耐心等种种教诲。它们被用来在我们整个社会道德领域中指导我们。佛教把蚂蚁奉为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榜样;在犹太教法典中,蚂蚁是真诚的化身;在高卢克尔特人的传说中,蚂蚁又是个执著而不知疲倦的仆人,辛勤劳苦,又无怨无悔。

生活中有很多人渴望赢得成功,但又不愿意去努力工作,这些人都希望工作轻轻松松、一帆风顺,可是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勤奋不是越来越不重要,而且恰恰相反,要想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必须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并兢兢业业地工作,你才会因此拥有辉煌而充实的生活。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醒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李嘉诚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的获取,都始之于勤并且成之于勤。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既是基础,也是秘诀。没有勤奋,任何一项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即得。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说过:“我不知道有谁能够不经过勤奋工作而获得成功。”寓言中守株待兔的人,曾经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但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得到半只兔子。所以,不要指望不劳而获的成功,只有经过勤奋得到的成功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