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文历法上计,“四”即“黄帝四面”、“四仲中星”之谓也。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即“黄帝四面”、“四仲中星”的内涵。四正立则八极分,故四字中含八字。八八六十四,六十四势即周天六十四公度年之谓也。故《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四象又称四马、四绳。四马者,四时之马,春夏秋冬、溯望晦弦之谓也;四绳者,淮绳也,天地万物莫不以此为准也。
佛教中有中国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有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道教也有四大名山,即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京剧中有四大行当和四种艺术手段,四大行当指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的角色;四种艺术手段指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错画为五——“五”字趣释
关于“五”字,《说文解字》云:“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古文字的“五”字,从二,从乂,像二物交错之形,“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五”的本义为交错。“五”字在古籍中常与“午”字相通用,本义为“交午、纵横交错”,后借用为数目名称。
“五行”指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也叫“五声”。音韵学上区别声母为喉、舌、齿、唇、牙五种,叫做五音。“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常”指仁、义、理、智、信。“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友。佛教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五戒”。
此外,月、水、松、竹、梅为“五洁”,青、黄、赤、白、黑为“五彩”,耳、目、口、鼻、身为“五官”,心、肝、脾、肺、肾为“五脏”,酸、辣、苦、甜、咸为“五味”,金、银、铜、铁、锡为“五金”,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为“五岳”,稻、黍、稷、麦、豆为“五谷”,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茴香为“五香”,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为“五毒”。
“六”原为房屋——“六”字趣释
从古至今,“六”是一个受人喜爱的数字。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首领皋陶的后代散居在江淮一带,周王封他们在安徽六安一带建立“六”国。春秋时,六国被楚国所灭。国君的后代就以原来国名“六”作为姓氏。另外,明代方孝孺的后代避难于江阴时,亦改为六氏。“六”字最常用的用法还是用来表示数字,“六”字是如何造型的呢?
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六”像一间结构简陋的房屋。所以,“六”的本义是指草庐,是一种建于田间或郊野作为临时居所的房子。六为“庐”的本字。由于读音相近的关系,六借用为数词,故另造一个从庐(廬)声的“庐(廬)”字来代替它的本义。
“六”字是一个充满了文化内涵的数字,例如,“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代指天下或宇宙。“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又泛指亲属。“六神”指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佛家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者是罪孽的根源,如悉皆消除,谓之六根清净。美术范畴中用“六”字者不凡,如画忌六气,即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蹴黑气;画有六要,指的是气、韵、思、景、笔、墨等。
其他用“六”字者较多,如音乐中有六律、六英、六茎、六舞等;词牌中有六州、六幺令;戏曲中有六幺、六分脸(京剧脸谱)、六旦(贴旦)、六场(胡琴、月琴、南弦子、单皮鼓、大锣、小锣)、六场通透(兼擅表演和音乐的多面手)等。官名有六司、六典、六部、六傅等。
划物为二——“七”字趣释
“七”是一个常用的数字,“七”字是如何造型的呢?
古文字的“七”字,是在一横画中间加一竖画,表示划物为二,从中切断之义。“七”为“切”的本字。后来借用为数目字,于是在“七”字的基础上再加刀旁,以作为切断的专字。
随着金文的出现,甲骨文和金文的“七”字,与金文的“甲”字和小篆的“十”字非常相像,容易混淆不清,后来,为了避免这种重复和混淆的现象,到了小篆阶段,便把甲骨文和金文“十”字的竖笔的下半截变成了“竖弯竖”,于是以小篆为基础,便相沿发展而成为现在的“七”字。
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少与“七”这个数字有关的例子。古诗多以七言为主体。汉代刘向著《七略》,枚乘作《七发》,曹植、王粲、张载皆有《七哀》诗。战国有七雄,汉有建安七子,晋有竹林七贤。佛教把水、火、风、空、见、识等七种要素,谓之“七大”。许多人体及自然现象都与“七”有关。太阳的光线有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习惯于运用“七”这个数字的民族心理,归源于“七”在人体及天地万物中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七日来复”之说,揭示了天地阴阳的循环规律及人体的节律变化。巧的是,西方人以七日为一星期也暗含其理。
八不还家——“八”字趣释
“八”是中国人喜欢的一个数字,由于“八”与“发”谐音,因而成了生意兴旺发达之数,所以民间有“要得发,不离八”的说法。“八”更是深受商业界、企业界人士的青睐。他们在商品定价时几乎离不开“八”。有的单位开业择日时,也要选择带有“八”字的日子。“八”字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八”字的形体基本相同,均是由两条相背、分开的曲线构成,是一种近似符号性质的指事字。《说文解字》云:“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八”字的本义为将物分开。这种解释,与古代民俗“七不出门,八不还家”的说法相吻合,所谓“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是说所有逢七的日子,即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不出门做生意,因为逢七出门不吉利;所谓“八不归”是说所有逢八的日子,凡是游历在外的人不宜于归家,因为这一天是分离的日子。这种民俗的形成,或许是古人造“八”字时的心理的一种反映。
“八”字的本义为分别,后来假借为表示数目字。 “八”假借为表数目的字以后,便失去它的本义,致使许多人只知“八”表示数目,不知它的本义为“分”、“分别”。
民间流传着“八字还没一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写作“八”字时第一个笔画“撇”还没有写完。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八字”,是指中国古代用以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项,每项两个字,总共八个字。在古人看来,“八字”决定人的命运,“八字还没一撇”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还未算准。由此引申出事情才开始,好坏成败还看不清楚的意思。
巧媳妇巧避讳——“九”字趣释
“九”是一个表示数目的字,然而,最初它并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九”字都像人的手臂弯节的形状,指手肘,“九”字当为“肘”的本字。古人造数目字是从一开始造到九,他们认为“九”是最终的数,而数到最终会发生变化,所以就借用“肘”的弯节变化之形来表示“九”字,“就”被借用为数目字,除专指“9”这个特定的数目外,也虚指多数,还有至大、至高之义。“九州”这个词最早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九个行政区,后来泛指中国。九鼎,相传是夏禹铸造,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单数之至也,数字到了这里,就上不去了。八卦阳爻用九,九为太阳,也就是“大”阳。九九重阳,阳之至也。阳寓意生命,阳寿就是有生之年,所以九九重阳为老人节,祝愿老人阳寿绵长。九九八十一,更是大吉大利的数字。
关于“九”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汉小名叫九,他的家人一般都要回避“九”以示尊敬。这位老汉的儿媳妇非常聪明,说话不只是避开“九”字,连“九”的音也避开,以此表示对公公的尊敬。老九因此常常对乡里人夸奖他的儿媳妇。一天,同村有九个老头儿相商要和老九打赌,说如果他儿媳果真不说“九”,他们便输一桌酒菜;若他儿媳沾上了“九”字的音,老九就得输一桌酒菜。老九欣然答应。第二天,九个老头趁老九不在家时,每人左手提着一个小酒壶,右手拿着一把韭菜,来到老九家门前,要他儿媳转告老九,务必说清他们今天来的是几个人,每人都拿着什么东西。说完后九个老头就假装走开,悄悄地藏在墙角处静静等着听。一会儿,老九回家了,只听得儿媳朗声说道:“公公,刚才来了四公加五公,每人左手提把扁扁壶,右手拿着把扁叶葱,要请公公到对面小楼上去喝几盅。”九个老头听了,只好认输。
完满之美——“十”字趣释
中国人向来喜欢数字“十”,关于“十”的成语和事物也特别多,例如,“十全十美”、“十面埋伏”、“十口相传”、“十万火急”、“十恶不赦”等,各种评选活动也离不开“十”,例如十大名曲、十大元帅、十大上将等。
“十”字在甲骨文中为一竖画,是个指事字。甲骨文的“十”字反映了古人计数的方法。古人以一横作为数字的开始,以一竖作为数字的结束,满了“十”,又从“一”开始,这说明在****时代古人已有了十进位的概念。金文在竖画中加点以区别一般的竖画,到了小篆时候,这一点发展为短横。
“十”的本义为表示数目,由于“十”是自然数中最大的、最末的一个数,因此古人称之为满贯之数,所以“十”又引申为“完满”的意思。《说文解字·十部》云:“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十全十美”、“十面埋伏”、“十口相传”、“十万火急”等成语中的“十”字便是采用了“十”字的引申义。至于各种评选活动也离不开“十”,则是依照我们民族的心理习惯、人们喜欢追求“十全十美”的原因。
在西方宗教界,“十”字是基督教的徽号。十字架,原是古代中东和欧洲的一种刑具,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为了替世人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尊十字架为信仰标记,基督教徒在胸前画十字的仪式,也是由此而来的。这一礼仪象征基督在十字架上受罚死亡,以拯救世人的功德。
自从国际红十字会成立以来,“十”字又成为伤兵救护的徽号,它代表中立和人道主义,成为医疗救护事业的标志。此外,绿十字是国际通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志,因为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蓝十字是国家医疗机构的统一标志,国际上蓝十字会是兽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