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优秀女孩的100个细节
26003800000042

第42章 做完美父母,行不言之教(3)

可以说,目前进行的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但在这事关百年大计的工作中,只有学校和社会的参与是不够的,家长才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家长目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例如,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精神等,这些误区都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亲子关系不是商业交易,这种教育孩子用金钱换取亲子间互助与关怀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孩子们想要零花钱时就要求“爸爸,我给你捶捶肩吧”的这种强卖行为,尤其对于家务,切忌用金钱承包的做法。

此外,有些父母还喜欢用金钱来奖励孩子的努力学习,它使孩子渐渐忘记了学习真正的乐趣,使孩子们认为为全家挣钱的父亲很伟大,而鄙视每日忙于家务的母亲。

实际上,这种滥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很难收到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在奖励的问题上,恰如其分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只有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才会真正促进女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物质奖励对女孩只是一种刺激,而精神奖励才是促进女孩努力进取的动力。因此千万别因女孩一时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头脑一热就滥用物质刺激,这样极易导致女孩不重视学习的精神所得,或使女孩学习动机不纯,误导女孩的学习动机。

理性的家长会用金钱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基本条件,而不是让孩子在挥霍金钱中消磨意志,自毁前程。

奖励女孩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怎么做”、“为父母而怎么做”的心态。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建立良好品质,也不能用金钱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一种表扬形式,应该以物质奖励为辅,精神奖励为主,两种奖励同时结合使用,才能使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鼓励和认同是不可或缺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奖励必须是纯洁的,着力于精神的,有益于心灵的,而不是沾满铜臭味的功利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给女孩精神上的奖励。

不要和女孩一样任性

任性似乎是女孩子的天性,若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小嘴一撅,就哭个不停,生气的父母实在受不了,竟也学着和孩子一起任性起来,拉她,扯她,骂她,打她,却也不会心平气和地和她谈上一谈,很多时候孩子的任性是善意的,如果父母也学着任性,那就不应该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他指出,随着生理发育,幼儿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但是却不能像成人那样对这些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孩子只会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她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而家长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孩子参与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5岁的苏苏看到邻居小朋友的一辆遥控小汽车很好玩,回到家后,便向妈妈提出了要求:“妈妈,我要小汽车。”

“好,”苏苏妈满口答应下来,“明天去买,今天商店关门了。”

“不,我要小汽车,我现在就要。”苏苏坐到地上,哭叫起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苏苏妈急了,一把拉起苏苏,“都答应你了,你还想怎样。”

然而,苏苏却一直没有安静下来。

她反反复复地重复着那句话:我要小汽车。

这件事情从表面看来是苏苏太任性,在无理取闹。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她看到那个小汽车上有个小灯在一闪一闪的,她很想知道那个小灯为什么会闪亮,这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和满足时,苏苏只能以哭闹来表示抗议。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孩子,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想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家长初始没有重视他的心理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切不可简单地以孩子任性来对待。只要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认同这种需求,给以足够的重视。

例如,上文中的苏苏妈妈,就完全可以和孩子聊聊那辆小汽车,聊聊车上的小红灯,并对明天和孩子一同买、玩小汽车进行想像。相信解决孩子的任性并非难事。

一般孩子产生任性的原因只要有两个:

首先,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不高,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由于活动能力比三岁前大有进步,于是在活动中追求自主,力图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常常不肯按照家长的意图来办事。

另外,如今的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甚至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迁就答应,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直到家长让步为止,渐渐地,孩子发现了,只要自己坚持,家长就会让步,自己的要求就会满足,于是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

但是,孩子的任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不良教育方式的结果。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孩子现在还小,有点小性子也没有关系,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了。

还有一些家长,则以自己的任性来对付孩子的任性,你越不听,我非要你听不可;还有一些家长,每当孩子任性的时候就互相推诿,爸爸说是妈妈惯的,妈妈说是爸爸宠的。于是,孩子不是出现狂躁、郁闷等异常情绪,就是毫无顾忌地张扬任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

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孩子,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派克认为: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并且,这样做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

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相反,溺爱不管看起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而且一成不变。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父母居然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