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26004900000001

第1章 冰山在融化:企业危机时代已经来临

“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一定要相信。从哲学上,从任何自然规律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抗拒,只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延缓这个时候的到来。”

——任正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

在迪斯尼影片《冰河世纪2》中,地球上的冰河期就快要结束了,大大小小的动物们都在欢天喜地的庆祝水世界即将来临,一片歌舞升平。因为冰块即将溶解,地球表面形态将进一步分化成海洋和陆地——新的纪元也即将诞生!所有冰河时期的动物都非常高兴,欢呼雀跃地迎接水上世界的来临,面对喷泉、清水、激流,以及冰雪融化的奇景,所有的动物都沉浸在水上乐园带给它们的欢乐之中。

然而,影片中机警的猛犸象曼尼、树獭希德及剑齿虎迭哥却警觉到天气正在剧烈变化,巨大的冰川正发生着大规模的崩解。他们察觉到周围融化和崩塌的雪山将会形成洪水,他们赖以生存的乐土很快就会成为一片汪洋,因此,他们必须承担起警醒所有无忧无虑的动物,并且带领他们逃离即将化为汪洋的灾难之地的重任……影片在最后按排了一只船来拯救他们。最后,历尽艰险,幸免遇难的动物们终于登上方舟,躲过了灾劫。

影片虽然是一部喜剧片,但在幽默诙谐中却为我们带来了一丝沉重的担忧——在貌似巍峨的冰山下,潜流暗涌,冰雪的消融随时会让冰山毁于一旦。如果你不去注意这些潜在的危险,并且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些危机,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不可逆转的灭顶之灾。

《冰河世纪》虽然是一部的动画电影,但它却可以看成是全球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危机的一个隐喻。冰山四漂、冰川融化现象其实是地球自然环境变化和恶化后果显露的“冰山一角”。统计数据表明,“2万年来,南极洲冰川面积的三分之二已经消失。在罗斯冰架崩裂前的7年间,南极半岛就失去了大约1.25万平方公里的冰架,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4倍。”

全球变暖,日益融化的冰川最终可能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物种大量消失,整个人类的生活将面临灾难。如今,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生存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同样,全球化竞争和微利时代的来临也让企业的脚下成为了随时会融化和崩塌的冰山。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应当意识到,冰山在融化,企业危机时代已经来临。

这一点,看一看全球企业的“寿命”,我们就会明白。

统计数字表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岁,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岁。

全球华人家族企业寿命为10.3年。

中国500强企业的寿命为10年。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

1955年的财富500强企业中仍然存在的只有一半。

1977年标准普尔500强企业中只有74家还存在。

如今,全国的老字号企业已有70%已经“寿终正寝”。

绝大多数企业的寿命还不到人类平均寿命的一半,即35岁,其中中途夭折的企业更是不在少数。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于本来已经是危机四伏,凶险重重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今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尺已经不再是做大或者做强,而是生存!

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先生多次强调:“我现在想的不是如何去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考虑企业怎么活下去,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这话看似低调保守,但仔细琢磨,却正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具备的智慧。

王嘉廉先生是美国CA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著名的美籍华裔企业家。有一次,一名记者在采访时问他,什么是他最放在心上的事情时,王嘉廉道:最放心不下、惴惴不安的事情是能否为他的员工们全额发出下个月的薪水!

盛大集团的CEO陈天桥先生在回首盛大的创业历程时说,自己每一年里都承担了别人十年的风险。危险,自从盛大创立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它。遭遇过投资方突然撤资,遭遇过与合作伙伴对簿公堂,遭遇过黑客的大规模袭击,也遭遇过竞争对手“举报”所谓的偷漏税……

联想集团的CEO杨元庆先生认为,公司越是在业务发展顺利的时候,就越是要有危机意识。

大凡那些能够常青发展的企业都有一种危机经营的意识,它们都不相信过往的成绩;不相信已经占有的市场地位,不相信已经积累下来的资产。它们唯一相信的是未来之路还会崎岖不平,必须“如履薄冰”地面对未来。就像IBM的总裁葛士纳先生所说的那样:“长期的成功只是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时才可能。不要骄傲地回首过往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保持虚心、学习的饥饿及足够的灵活。”

从华为的“冬天”到海尔“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从微软的“微软永远只离破产有18个月”到英特尔“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生存理念,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企业危机时代已经来临,危机感是企业常青的基石。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才能够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丧失了危机意识,再强大的企业离破产也只有一步之遥。

危机感:造就职业常青的基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味沉湎于过去的成绩,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而不思进取,只能让自己停滞不前。在动物界中,那缺少天敌的动物往往体质虚弱,不堪一击;而拥有天敌的动物往往则体质强壮,生命力强。危机感不仅是企业和组织常青的基石,同时也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曾读过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恐龙和蜥蜴共同生活在一个古老的地球上。

一天,蜥蜴对恐龙说,发现天上有颗星星越来越大,很有可能要撞到我们。恐龙却不以为然,对蜥蜴说:该来的终究会来,难道你认为凭咱们的力量可以把这颗星星推开吗?

一天,那颗越来越大的行星终于撞到地球上,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恐龙们四处奔逃,但最终很快在灾难中死去。而那些蜥蜴,则钻进了自己早已挖掘好的洞穴里,躲过了灾难。

蜥蜴的聪明之处,在于知道虽然自己没有力量阻止灾难的发生,但却有力量去挖洞来给自己准备一个避难所。

这虽然只是一个寓言故事,但却给每一个职场人士都带来了很好的警示和启迪,故事中的灾难在我们身边也会发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场中,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脑袋决定钱袋,不换脑袋就换人”。如果不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各种准备,不努力学习新知识,那么,正如故事中的恐龙一样,被淘汰的命运很快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如果你不主动淘汰自己,最后结果就只能是被别人所淘汰。

企业购置的机器设备都会按一定年限折旧,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同样,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地“折旧”。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缺乏危机意识,固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的价值就会贬值,面临生存危机。

林东是某集团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刚到公司的时候非常努力,很快就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由于他聪明能干,年轻好学,很快就成了老板的“红人”。老板非常赏识他,进入公司不到两年,他就被提拔为销售部总经理,工资一下子翻了两倍,还有了自己的专用汽车。

刚做上总经理那阵子,林东还是像以前那样努力勤勉,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并且经常抽业余时间学习,参加培训,弥补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不足。

时间长了,经常会有朋友对他说,“你犯什么傻啊?你现在已经是经理了,还那么拼命干吗,要学会及时行乐才对啊,再说老板并不会检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

在多次听到别人说他“犯傻”的话后,林东变得“聪明”了,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想方设法迎合老板,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也放弃了很多的学习计划。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会将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老板不会过问,他就不会做好它,甚至根本就不做。在公司中,也很少见到他加班加点工作的身影了。

终于,在公司的一次中高层领导会议中,老板发现林东隐瞒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在年底的业务能力考核上,林东有几项考评成绩也大不如前,失望之余,老板就把林东解聘了。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就因为丧失了危机感,安于现状,而丧失了一个事业发展的大好机会。

市场中没有永远畅销的产品,同样,职场中也没有永远的“红人”。职场中有很多像林东这样的“红人”失宠,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红人”失去了原来的激情和危机感,变得满足现状了,而绝对不是老板喜新厌旧。这些人在成为“红人”之前,工资不高,起点也比较底,而且时刻还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因此,他们努力工作,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用业绩来取得想要的回报。终于,他们成功了,薪水、地位都大大提高,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个时候,他们滋生了骄傲的情绪,优越感上去了,危机感下来了,工作干劲丢掉了,于是业绩也随之下来了。事实证明,这种态度最终害的人还是自己。

有人说,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比如,当10个人只有1个人拥有某种职业的资格认证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有9个人拥有这样同一种证书时,那么他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现代职场流行一种新的“三八主义”,即八个小时休息,八个小时工作,八个小时学习,这正是当下社会人才竞争激烈之写照。面对未来日趋严酷的竞争,你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