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26005200000014

第14章 练就好口才,办事八面玲珑(6)

这是个约翰逊急需的机会。他让他们在纽约的编辑去找亨生,求他在一本他的书上亲笔签名,好送给麦克唐纳。约翰逊还想起亨生的事迹是写故事的好题材,这样他就从未出版的七月号(乌檀)月刊中抽掉一篇文章,以一篇简介亨生的文章代替它。

约翰逊刚步入麦克唐纳的办公室,他第一句话就说:“看见那边那双雪鞋没有?那是亨生给我的。我把他当作朋友。你熟悉他写的那本书吗?”

“熟悉。刚好我这儿有一本,他还特地在书上为你签了名。”

麦克唐纳翻阅那本书,接着,他带着挑战的口吻说:“你出版了一份黑人杂志。依我看,这份杂志上应该有一篇介绍像亨生这样人物的文章。”

约翰逊表示同意他的意见,并将一本七月号的杂志递给他。他翻阅那本杂志,并点头赞许。约翰逊告诉他说,他创办这份杂志就是为了弘扬像亨生那样克服重重困难而达到最高理想的人的成就。

“你知道,我看不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这份杂志上刊登广告。”麦克唐说。

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和陌生人打交道。如果你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和揣摩发现此人的独特之处,就可以找到一些可以交流的话题。

有一次,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到山东烟台市演出,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不料,马季先生一一婉言谢绝,这使记者们十分失望。这时,有一个爱好相声的记者再次叩响了马季的房门,说:“马季先生,我是一个相声迷,我对如今的相声表演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马季先生一听,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她。这位记者正是用她和对方对相声的爱好及共有的兴趣做文章,巧妙地打开了马季先生的“话匣子”,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迎合别人的心理,投其所好,引起他的感情共鸣,自然能顺利达到说服的目的。

善于吹捧,搔到痒处

求人办事时,为了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更为了能办成事,我们不妨“捧”他几下。所谓“捧”,并不是“瞎捧”,也不是“乱捧”,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形来“捧”,因为每个人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长。

战国时期,韩国修筑新城的城墙,规定限15天完工。大臣段乔负责主管此事。有一个县拖延了两天,段乔就逮捕了这个县的主管员,将其囚禁起来。这个官员的儿子设法解救父亲,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员子高,让子高去替父亲求情。子高答应了这件事。

一天,见了段乔后,子高并不直接提及释人的事,而是和段乔共同登上城墙,故意左右张望,然后说:“这墙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功劳这样大,并且整个工程结束后又未曾处罚过一个人,这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不过,我听说大人将一个县里主管工程的官员叫来审查,我看大可不必,整个工程修建得这样好,出现一点小小的纰漏是不足为奇的,又何必为一点小事影响您的功劳呢?”

段乔见子高如此评价他的工作,心中甚是高兴,然后又听子高的见解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便把那个官员放了。

那个官员之所以能够获免,原因在于子高的求情。子高把一顶高帽子给段乔带上,然后就事论题,深得要领,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一般人都存在顺承心理和斥异心理,对那些合自己心意的就容易接受。因此,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巧言游说,便容易成功。

有个公司的总经理在抓好业务的同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撰写了一本《经商之道》的书稿,部门经理这样称赞道:“你在企业工作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你专门研究经营管理,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商务管理专家,会有更加突出的成果问世。”

总经理听完经理部门一席话,不满地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不适合做公司的总经理,只有另谋他职了。”见总经理产生了误解,本来想给总经理“戴高帽”的部门经理吓得头冒虚汗,连忙解释说:“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还是秘书过来替部门经理打了个圆场,说道:“部门经理意思是说您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本职工作抓得好,其他方面也非常出色。”

可见,同是“捧”一个人,“捧”一件事,不同的表达方法,其效果悬殊是特别大的。

但若能先给对方来个“高帽子”,使他无法拒绝,也就是巧妙地使对方的“不”成为“是”的一种说服技巧。

“捧”不等于奉承,不等于谄媚。普通人对于别人,只见其短处,不见其长处,且把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觉得“欲捧而已无可捧”之感,其实只要你先存着“人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的短处,看重他的长处,可捧的地方多着呢!所以,要说服别人,不妨找准他的痒处,把他吹捧上天,让他在舒服的同时又无法拒绝你的要求,从而达到你的目的。

蛇打七寸,人从利害

中国有句古话,“打蛇打七寸”,其实说的就是要抓住关键问题,找到影响问题的关系因素。说服别人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样,抓住对方切身利益的得失,会使他的心弦受到颤动,促使他深入思考,从而放弃自己消极的、错误的行动。

巴西球王贝利,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踢球的天赋,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赛后,伙伴们都精疲力竭,有几位小球员点上了香烟,说是能解除疲劳。小贝利见状,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着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嘴里喷出来,觉得自己很潇洒、很前卫。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撞见。

晚上,贝利的父亲坐在椅子上问她:“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地走了好半天,这才开口说话:“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赋,如果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但是,你应该明白足球运动的前提是你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今天你抽烟了。也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应该明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会想:仅仅一根,不会有什么关系的。但天长日久,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不如从前,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因此渐渐地离你远去。”

父亲顿了顿,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说到这里,父亲问贝利:“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坏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呢?你已经懂事了,自己做出选择吧!”

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不愿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些钱就作为你抽烟的费用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过了一会,他止住了哭,拿起钞票,来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贝利训练更加刻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代球王。至今,贝利仍旧不抽烟。

某商店有位营业员很会做生意,他的营业额比一般营业员都高,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能说会道,所以生意兴隆?”他回答说:“不是,我的秘密武器是永远为顾客着想。”

有一天,某位顾客站在柜台前东瞧瞧,西看看,还不时用手摸摸摆在柜台上的布料,却不肯买货。凭经验,营业员判断这位顾客是想买块面料,于是赶忙迎上前去说:“您是想买这块面料吗?这块面料很不错,但是您要看仔细,这块布料染色深浅不一,我要是您,就不买这一块,而买那一块。”

说着,营业员又从柜台里抽出一匹带隐条的布料,在灯光下展开,接着说:“您像是机关里的干部,年龄和我差不多,穿这种面料的衣服会更好些,美观大方,要论价钱,这种面料比您刚才看到的那种每米多三元多钱,做一套衣服才多七元多,您仔细想想,认真盘算盘算,哪个合算。”

顾客见这位营业员如此热情,居然帮自己选布料,挑毛病,于是不再犹豫,买下了营业员推荐的布料。

这位营业员之所以能成功地做成这笔生意,就是因为运用了“打蛇打七寸”的方法。站在买者的立场上替顾客精打细算,现身说法,使对方的戒备心理、防范心理大大降低,而且产生了一致的认同感,故而说服了对方,做成了生意。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如此,但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各种与己有关的利益。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利益,因为人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里。所以,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善用建议,柔中取胜

说服时,不考虑对方的立场,或是找些莫名其妙的解释来搪塞,都会使事情更难处理。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说服别人,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最好的方法就是:试着诚实地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事情。求人办事时,你想让他人接受你的建议,就应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的处境、他们的感受。唯有如此,你才能取得说服的成功。

卡耐基有一次租用某家饭店的大礼堂来讲课。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增加三倍。卡耐基去与经理交涉,他说:“我接到通知,有点儿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因为你是饭店的经理,你的职责是尽可能使饭店获利。”

紧接着,卡耐基为他算了一笔账:“将礼堂用于办舞会、晚会,当然会获大利。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他们光顾贵饭店,是你花五千元也买不到的活广告。那么哪样更有利呢?”经理被他说服了。

卡耐基之所以成功,在于当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做”时,他已经完全站到了经理的角度。接着,他站在经理的角度上算了一笔账,抓住了经理的诉求:赢利。使经理心甘情愿地把天平砝码加到卡耐基这边。

在个人问题变得极为严重的时候,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也可以缓减紧张。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院子里养了一群凶猛的猎狗。这些猎狗经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请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不以为然,口头上答应,可没过几天,他家的猎狗又跳进牧场横冲直撞,咬伤了好几只小羊羔。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听了他的控诉,明理的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样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你是愿意同敌人做邻居呢,还是和朋友做邻居?”

“当然是和朋友做邻居。”牧场主说。

“那好,我给你出个主意,按我说的去做。不但可以保证你的羊群不再受骚扰,还会为你赢得一个友好的邻居。”法官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牧场主连连称是。

之后,牧场主就按法官所说的,一回到家就挑选了3只最可爱的小羊羔来到猎户家里,看到猎户在教三个儿子驯狗,于是说道:“瞧您的儿子长得这么可爱而且这么勇敢!”猎户脸一红,说:“家里没什么玩的,带他们驯狗也算是玩了,哪儿有什么勇敢?”牧场主便顺势将带来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3个儿子。看到洁白温顺的小羊羔,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每天放学都在院子里和小羊羔玩耍嬉戏。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们的小羊,猎户只好做了一个大铁笼,把狗结结实实地锁了起来。从此,牧场主的羊群再也没有受到骚扰。

为了答谢牧场主的好意,猎户开始送各种野味给他,牧场主也不时用羊肉和奶酪回赠猎户,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官就是让牧场主站在猎户的立场上想,他为了孩子们玩得愉快,一定会采取措施不让猎狗出来,而且,将心比心,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并且肯定不希望被别人批评、指责。所以他明智地接受了法官的建议。

试着去了解别人,从别人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在说服别人的同时还能减少人际交往的摩擦,使你获得友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不但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谅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瞄准目标,击中要害,就能使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

婉言相劝,曲径通幽

与人说话时,慷慨激昂,锋芒外露,固然是一种本事,但细语声声,婉言相劝,也是不可缺的一种本事。要想说服别人,往往必须学会“绕”,正所谓“曲径通幽”,轮船正是善于“绕”,才能避开险滩暗礁,一帆风顺。

为了避免直言,运用各种暗示,以含蓄、隐讳的方法来向对方发出某种寓有自己真实想法、态度的信息,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这也不失为一个妙招。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便发兵前来进攻。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提出必须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发兵相救。但是赵太后舍不得小儿子,坚决不允。赵国危急,群臣纷纷进谏。赵太后依旧坚决地说:“从今日起,有谁再提用长安君做人质,我就往他脸上吐唾沫!”大臣们便不敢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