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26005200000022

第22章 办事不求人,能走多远(3)

由于是一家加工企业,所以他必须长期地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为了赢得稳定的客户关系,他对这些电器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不过他与一般企业家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而且对无关紧要的年轻职员也颇为殷勤。

表面看来,山本二郎的做法似乎没有必要,但谁都知道,山本二郎并非无的放矢。因为在做这些事之前,山本二郎总是想方设法将这些电器公司内部职员的学历、业绩、工作能力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通过调查,他认为某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山本二郎都积极与他建立交情。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做准备。

如此一来,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虽然,目前看起来,他做的是“亏本”生意,但日后他会成倍地收回投资。

所以,当他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时,他便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酒店用餐。一般情况下,年轻人没有什么机会出入这些高级的场所,因此,对他的这种盛情款待自然备受感动。他们都会想山本真是个大好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他。无形之中,这位年轻人自然就产生了知恩图报的想法。

正在受宠若惊之时,山本二郎却说:“我们企业能有今天,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他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他们都还记着这位山本二郎的恩惠,自然忘不了报答他这位大恩人。因此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承包商都倒闭或者破产了,但山本二郎的企业却仍旧生意兴隆,原因就在于他平常就十分注重感情投资。

平常我们应当尽量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多进行人缘方面的感情投资,即便在短期内这种投资不能获得收益,总有一天我们得到的回报会成倍地翻滚。

“放长线钓大鱼”既是一种感情投资策略,又是一种博弈方法。用此方法,求人办事需要有耐心:

首先,你需要掌握要钓的鱼爱吃什么食(即要针对的人用什么能够激起其欲望);鱼饵是否更能奏效,等等。下钓要找对合适的“鱼塘”(即场合)及合宜的时机。

其次,等待鱼上钩时一要有耐心,为人不可急功近利,不要“一下钓就想见到鱼”。二要冷静,给“鱼”一点点“甜头”还不足以使其上当,也许对方是在试探是否安全。

最后,将对手钓上钩是最关键的时刻,到嘴边的肉却没吃到的情况大都发生在这个时候。此时务必要深藏不露,一旦稍露峥嵘或过于急促,便会功亏一篑。老于世故者,定会随机收放,张弛相宜,吊足对方胃口,让钩进嘴更深,钩得更牢。

只有掌握了上面三点才能钓到大鱼。

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不可似有似无,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从小处、细处着眼,落到实处。这样,你不仅可以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照顾好你的“关系网”,而且还可以有机会充分拓展自己的“关系网”。

法则二:声东击西,让对方开窍办成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不求人的。但求人办事要想获得好的效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要使对方心甘情愿地为你帮忙,你必须练就一副铜牙铁齿。如果你没有口才,只一味地谈自己的事,并不停地对对方说“劳你大驾,请你帮忙”之类的话,只会让人感到不耐烦。巧妙地说服别人帮你办事有很多技巧,其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明说是“东”,其暗示的却是“西”,让对方从你的话中领悟出内在道理,从而改变所有的决定。

有一次,楚庄王十分喜爱的一匹马因长得太肥而死了。楚庄王竟命令全体大臣志哀,要用棺椁装殓,还要用大夫礼节隆重举行葬礼。文武百官纷纷劝他别这样做,楚庄王十分反感,下令说:“谁敢为葬马的事来劝说我,格杀勿论!”众大臣都惊惧得不敢说话了。

优孟听到这事,号啕大哭进入王宫。楚王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说:“我是为葬马的事儿哭呢!那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以大夫的葬礼来办丧事,实在太轻慢了。一定要用国王的葬礼才像样呢!依我看来,要拿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集一大批士兵为其挖坟,发动全城男女来挑土。出丧时,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陪送,鸣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还要建造一座祠庙,放上牌位,追封它为万户侯。”

一席话说得楚庄王无言以对,只好罢了此事。

在有些场合,相同意思的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迥异。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回味无穷。

春秋时期,齐景公非常喜欢打猎,于是让人养了很多老鹰和猎犬。有一次,负责养老鹰的烛邹不小心给逃走了一只。齐景公大怒,要把烛邹杀掉。晏子听说后想劝说齐景公不该杀烛邹,但他没有直接劝,而是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法,暗示景公不该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大罪,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景公点头称是。

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一边扳着手指数说道:“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您杀死他吧!”齐景公听着听着,听出了话中的味儿。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说:“不杀了,我已听懂你的话了。”

其实晏子列举的三大罪状表面上是在指责烛邹,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说烛邹犯了三大罪,暗示如果因此而杀死烛邹会给齐国带来不好的影响,人人都能听明白,齐景公自然也不例外。

声东击西的关键是让对方“开窍”。所以,当你在求人遇到阻碍时,完全可以采用这种背道而驰、指东说西的博弈方法,既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又能让对方在反讽的语言环境下“开窍”,还不至于让他生气从而保护了自己。

法则三:暗中智取,让他人无从防范

有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因患心脏病,在家休养。一天,一位年轻人突然找上门来。

一番聊天之后,那位年轻人说:“是这样,我们生产了一种治疗心脏病的新药。听说您正患此病,想让您试用一下,如果能治好,也算是对祖国的演艺事业做点贡献了。”

艺术家:“那就先谢谢你们的关心了。前几个月我吃的都是朋友捎来的‘洋药’……吃一段时间看看,如果不见效,我再去找你,好吗?”年轻人:“那些进口药您吃多久了?”

演员:“三个月。”

年轻人:“效果怎样?”

演员:“不太明显。”

年轻人掏出三盒药来:“那么,您不妨先吃这个试试,一个月就能见效。老先生,我承认外国的药是好,可并不是什么药都好呀!单说治疗心脏病吧,据专家鉴定,经过800例临床实验,这种药的疗效就远远超过了外国的。中国的药同样能治好中国人的病,您说呢?”那演员被小伙子的真诚感动了,答应试用药品。没想到,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他那心脏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这位老艺术家感激之余就登门道谢。这时候,那个年轻人才说明其用意:想邀请这位艺术家做药厂的顾问与宣传员。受人恩惠的演员,自然满口答应了。

年轻人以“试用”为切入点,以“关心”为说服的中心,恰到好处地绕了一个大圈子,从而为后面的“攻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功地达到了办事的目的。

有事情需要求人时,我们不妨也学这位年轻人,采用暗中智取的博弈方法,让对方不知不觉地为你办事。

钟隐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一位著名画家,他虽家道殷富,却倦于俗事,便学习前辈陶渊明先生做起隐士来。

隐居山林,除了修身养性,练练气功外,钟隐最爱做的一桩事就是画画。

不过,画了一段时间,钟隐就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经过冷静反思他认识到,毛病就在于自己画技贫乏。于是决定下山求师学艺。

下山后一打听才知道,当时画花鸟的高手叫郭干晖,此公笔墨天成,曲尽物性之妙,尤其擅长画鸷鹞。钟隐非常高兴,立即前往郭府拜师。

不料,郭干晖并非世俗中人,虽然身怀绝技,却不肯轻易授人,老先生作画总吩咐下人把门关上,唯恐马路上过往行人或是私闯进来的宾客,窥见一招一式。因此,钟隐兴冲冲来到郭府,连大门也没跨进,就被轰了出来。

钟隐想了想拜师学艺应该有规矩才是,于是叫家人准备一车银子,风风光光地再次登门求见。谁知门房仍挡住不让进,还冷嘲热讽道:“你认为我们家老爷缺银子花吗?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用毛笔画个圈,能够你小子吃个一年半载的。还想到这儿摆谱儿,也不看看是谁家!”

没办法,钟隐只好拉着一车银子灰溜溜打道回府。

投师不成,钟隐茶饭不香,夜不能寐。终于,他想出一条妙计,既然明着求他不行,何不来暗的呢?于是,他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毛遂自荐地跑到郭府要当奴仆,且一再强调只混口饭吃,不要工钱。他毕竟是个画家,化妆后连门房都没认出他来。由于他要求不高,郭府又正缺人手,于是就被收下了。

钟隐进入郭府后,得到了郭府上下的一致信任,就连郭老先生也撤除了对他的所有防线,作画时竟然点名要他站在一旁磨墨,根本没料到他是来学画的。

此时,钟隐就可以尽情地观看郭老先生作画时的笔法用彩,没过多久,就把老先生那套密不示人的技艺烂熟于心了。

谁知,画技学得越多,越是技痒难熬。有一天,钟隐实在忍耐不住,乘兴在墙上偷偷画一只鸽子,神形俱佳。有人将此事向郭老先生报告,老先生闻讯前去观看,一看就吓了一大跳,知道这绝非外行所能画出来的。于是,召来钟隐盘问。

钟隐见纸包不住火,只好和盘托出,郭老先生听罢并没生气,反而大受感动:“相公为了学画,竟然不惜为奴,这叫老夫如何敢当?如此求学,真乃天下少见,老夫就破例把你收在门下吧。”

从此,郭干晖老先生与钟隐以师徒相称,一个纵论画道,密授绝技;一个潜心苦学,仔细揣摩,果然,钟隐深得其旨,技艺猛进。画有《鹰鸽杂禽图》、《周处斩蛟图》等名作传于后世。

正是钟隐暗中智取,才让郭干晖答应了收他为徒。假如当初钟隐没采取这个办法,恐怕事情就没有那么好办了。

博弈兵法中有这样一条: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明里强攻不成,就该暗中智取。所以,求人办事一定要做好暗中智取的准备,尤其对于一些比较固执或有某方面偏好的人来说更应考虑用这种方法求人办事。

法则四:自我贴金,增加办事筹码

一般人求人办事时,态度低三下四,让对方可怜,这种人对方可能见得比较多。但是,如果你一反常规,巧用手段为自己贴金,从气势上不输给对手,给对方造成一种错觉,使得对方产生这样一种怀疑:“这人可能有些来路。”如此,就能很容易地替你办事了。

有一年国际木材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扬,某大型林场看准这一时机,将林场的木材打入国际市场,市场反映良好。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木材的价格又大幅下跌,继续坚持出口,林场将每年亏损上千万元。面对危机,场长认为,参与国际交易他们是后起者,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挤进去非常不容易,应想办法站住脚才行。如果一遇风险和危机就退出来,那么,想再占领市场就会更困难。于是他决心带领大家从夹缝中冲出去。为此,他亲自到欧美一些国家做市场调查,搜集信息,寻找合伙对象,开辟新市场。

在国外,场长找到一家著名的家具生产集团。场长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希望那家公司能够把他们的林场作为原料采购基地。对方公司总经理说:“现在我们的原料供应系统很稳定,你有什么优势让我们把别的公司辞掉,而选用你们的木材?”场长对此不卑不亢地列举了该林场三大优势:第一,我们林场的木材质量有保证,有很高的信誉;第二,我们可以长期合作,保证长期供货,长期供应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第三,我们林场有自备码头,保证货运及时,并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更重要的一点是保证信守合同。场长在大谈林场的三大优势后,还不紧不慢地对外方总经理说,林场刚刚与国际上另一家知名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那位经理听说连那样的大公司都与中方的这家林场签订了合同,看来林场实力不弱啊!他立即同意就供货问题正式洽谈。签订合同之前对木材进行现场检测。经检测,木林质地良好,是家具原材料的上上之选,经过一番讨论,双方终于正式签订了合同,该林场在国际市场上也站稳了脚。

在商业竞争中,如果你势力弱而又想把自己事业做大,那么你就应该多往脸上贴些黄金,抬高身价,至少给对方一个你实力强大的假象,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地借助对方的力量。正如那位场长没有刻意地恭维对方,而是底气十足地向对方提出要求,紧接着在不经意中道出自己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无形中抬高了林场木材的身价,至此对方对他刮目相看,如此一来事情自然好办多了。

往自己脸上贴金,增加自身分量是一种博弈手段。求人办事时,我们不妨改变以往谦恭谨慎的求人法,用一些博弈手段自我贴金,为自己更好地办事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