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26005300000021

第21章 应酬八面逢源,精通应酬之道(1)

请客吃饭学问多

请客应酬是求人办事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请客时,只要招待好所请之人,那么所求之事也就差不多了。宴请的目的是求人办事,因此,宴请时主人不仅要从自己的客观条件出发,更要讲究主随客便,要优先考虑被邀请者,特别是主宾的实际情况,不要对这一点不闻不问。

如果可能,应该先和主宾协商一下,力求双方方便。至少,也要尽可能提供几种时间上的选择,以显示自己的诚意。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宴请时“仅凭自己的感觉就断定别人会喜欢自己的安排”,这是很多求人不成、办事无果的原因。宴请是针对所请之人进行的,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客人的需求,宴请的地点和时机应尽可能让客人感到方便。主人可在宴请前征求客人的意见,以便充分准备。

请客吃饭是一个考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事情,许多细节都需要考虑到位。在明确了办事目的,确定了请客时间和邀请的人员之外,还有两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

1.请客一定要找个好理由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功不受禄”。因此请别人吃饭一定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恰当的宴请能大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办事的成功率。如果对方能欣然赴宴,那么求他办的事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据办事的性质、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发出邀请。如大多数学者、专家等,工作忙、时间紧,公开邀请,甚至借助传播媒介,既能体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又有利于引起关注、促进宣传、扩大影响。

对别人发出邀请,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例如,当你想邀请上级领导吃饭时,可以直接说:“请问徐经理吗?我们现在在某某酒楼吃饭,过来认识几个朋友吧,我们等你来啊。”这种方式自然亲切。或者采用借花献佛式,例如:“陈工!今天获奖名单公布了,我中奖了!走吧,我们去庆祝庆祝!”然后在酒宴上再提自己求他所办之事,那时候他的酒都喝了,哪好意思不帮你?喧宾夺主式,如:“哦!你中午没有时间啊?没有关系,这样吧,下午我去订个位置,然后晚上你带上你的家人,我们一起去吃怎样?晚上我给你电话!”这样发出的邀请,别人就很难再有借口推辞了。你也就有了接近对方,求其办事的机会。

请客的理由也五花八门,生日、乔迁、工作调动、开业典礼等都能成为请客的理由,但是,找一个好理由宴请别人是最重要的。

2.挑选最合适的宴请地点

请客吃饭时,宴请地点至关重要,饭店的远近、服务态度、食物的质量等因素会对宴请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选择地点时,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宴请别人时,要考虑被宴请的对象和事由,选择宴请地点

根据主人意愿、邀请的对象、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及形式、商谈的内容等因素,选择宴请的地点。一场宴会,你所宴请的对象可能不止一两个,因此要在尽量满足大多数与宴者的客观要求的同时,侧重迎合其中少数特殊人物的心理要求。很显然,这些特殊人物对你办事情要有非常大的帮助才行。当主宾的地位、身份、影响高于主人时,以主宾为主;当主宾的身份、地位低于主人时,则要以主人为主。

(2)确定宴请地点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和交通状况等问题

①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用餐地点,对于交通方便与否,也要高度关注。要充分考虑聚餐者交通是否方便,有无停车场所,是否有必要为聚餐者预备交通工具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

②选择卫生良好的饭店。外出用餐时,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病从口入”。所以,确定宴请的地点时,一定要看其卫生状况如何。倘若用餐地点过脏、过乱,会破坏用餐者的食欲。③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对现代人来讲,宴请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也讲究环境。如果用餐地点档次过低、环境不佳,即便菜肴再有特色,也会令宴请大打折扣。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宴会举办场地的自然环境(如湖边、闹市、船上等),宴会所在的建筑环境(如酒店建筑风格、餐厅装修特点等),也包括宴会举办场地(餐厅的大小、空气状况和环境布置等)。

效能法则

请客吃饭,是我们办事常用的形式,在请客时,只要招待好所请之人,那么所求之事也就差不多了。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被请人的意见,确定好请客的时间和地点。

借助美酒、良言促进感情

好酒的人,很容易在酒桌上交到朋友,他们碰到一起,总是容易惺惺相惜,几杯酒下肚后,便会说相见恨晚,觉得与对方特投缘,朋友就这样产生了。俗话说无酒不言商,许多大生意都搞定在酒桌上。很多生意人早就已经习惯在酒席间谈生意,好像不喝点酒就没办法敞开胸怀说话似的。这种习惯其实并非中国人所特有的,外国人也是如此。其实,喝酒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推杯换盏间溢美之词。只要你适当运用自己的口才,就能“喝”出名堂来。

1.精心准备祝酒词

在欢度佳节、迎送宾客、吉庆喜事等活动的酒席上,人们常要举杯祝酒,说一些美好的话语,互相表达祝贺和希望。对于一个领导来说,酒宴致词更是家常便饭,这是由于领导是酒宴的贵宾,是酒宴的焦点。一席好的祝酒词,能使酒宴的气氛更为欢快轻松,使入席者的感情更为融洽密切。但有时发表祝酒词的人才思不够敏捷,甚至端着酒结结巴巴说不下去。大家手里举着酒,又不能放下来,又不好喝下去,这才叫尴尬!

祝酒词一般是在饮第一杯酒以前说的,因此,祝酒词必须短小精悍,千万不能太长太啰唆。因为大家举杯,情绪高昂,要是啰唆半天,热乎劲儿就冷了。

(1)围绕一个主题

你一旦开始祝酒,就不要离题,要沿着一个主题,保持一个完整的结构,逐步趋向一个明快、自信的邀请,让每个人都举起酒杯,还要把你所祝愿的那个人(或那些人)的名字准确无误地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你的主题可以着眼于被祝愿的人的成就或品质,一件事情的重要意义,伙伴们的乐事,个人的成长或集体工作的益处,等等。无论说什么都要和那个场合相适应。例如老友聚会,那么可以说:“此时此刻,我从心里感谢诸位光临,我极为留恋过去的时光,因为它有着令我心醉的友情,但愿今后的岁月也一如既往,来吧,让我们举杯,彼此赠送一个美好的祝愿。”

(2)尽可能地表现出文采

适当地引用诗词、典故、幽默,能使讲话更有感染力。1984年,缅甸总统吴山友访问上海,市长在祝酒词中引用了陈毅元帅《致缅甸友人》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大家都知道中缅交界只有一江之隔,两岸人民共饮一江水。话语亲切,表达了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外宾十分高兴。

比喻可以使祝酒词生动形象。例如,两校建立校际关系,其中一方致辞说:“过去,我们交往只是一条小路;现在,却是一条宽敞的大道。我相信,我们的友谊和交往一定会成为一条高速公路。”这一连串的比喻,言辞贴切,恰到好处地说出了他内心的祝愿,赢得了大家一致的掌声。

(3)适时进行联想

在祝酒时如能就地取材进行联想,就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使人生发出许多美好的想象,从而达到使人愉悦、使人振奋的目的。例如你端起席间一杯矿泉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引起不同的联想,运用不同的语词。

在朋友的聚会上你可以说:“俗话说,如鱼得水,看见这杯矿泉水使我想起我们的友谊。鱼儿离不开水啊,正因为有了深厚的友谊,才使我们顺利地在艰苦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现在我们又一起回到了家乡,更是如鱼得水。相信今后我们的友谊将会与日俱增。我建议为友谊干杯!”

在为老师祝贺生日的聚会上可以说:“同学们,这是一杯水。看见这杯水我想起了‘饮水思源’这句老话。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完全是老师辛勤培养的成果啊!师恩难忘。这水又使我想起了另一句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一定要努力再努力以报答老师的教诲!同学们,让我们以水代酒,祝老师永葆青春!”

2.注意劝酒时的说话艺术

(1)话语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学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并巧妙地运用你的诙谐幽默。这很关键。

(2)劝酒有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让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可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反而会伤害朋友间的感情。

(3)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清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留意别人如何称呼他,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或伤了感情。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客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4)锋芒渐露,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并注意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露出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让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从而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劝酒对于营造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劝酒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常能在酒宴上发现这样的劝酒高手,几句“花言巧语”就搞得你明明酒量有限,却还是喝了个酩酊大醉。应该说,既让对方尽其所能地喝酒,又要活跃气氛,此外还不伤和气、不损面子,这是一位劝酒者的基本“责任”。所以,领导者在劝酒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使劝酒恰到好处。

(5)真诚地赞美对方

人对于赞美的抵抗力往往是微弱的,特别是在酒桌上,热闹的气氛使得人的虚荣心很容易膨胀起来,而虚荣心一膨胀人就免不了要做出一些超出常规的“豪壮之举”。另外,在酒桌上赞美对方的酒量或学习成绩、工作成绩,如果对方仍坚持不喝,就会牵涉到一个面子的问题,酒桌上众人的眼光会给他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既然你能喝,既然事业这么得意,连杯酒都不愿喝,是瞧不起我们吗?这种压力是对方很容易感觉到的,因而他即使是迫于压力也得

拿起酒杯。

(6)强调场合的特殊意义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些人从不喝酒或喝得太多,但在一些特殊的喜庆场合就愿意喝两口或多喝几杯,一方面是心里高兴,一方面也是场合的特殊性使然。那么,劝酒者在劝酒时不妨就多强调一下此场合的重要性、特殊性,指出它对于对方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既能激发对方的喜悦感、幸福感、荣誉感,又使他碍于特定的场合而不得不愉快地再饮一杯。

(7)强调酒宴对自己的意义

酒宴是联络和增进感情的重要场所,通过向同级、上级与下级敬酒、劝酒,能够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使彼此的关系更密切、更稳固。一般来说,如果劝酒本身真的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话,对方是不会轻易拒绝的。针对这种心理,领导者在劝酒时可以充满感情地强调一下自己与对方的特殊关系,使劝酒变为两人之间独特的情感交流方式。

(8)用反语激将对方

人都有自尊心,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人有时很容易突破常规的框框做出某种强硬之举。在酒桌上也是一样,如果领导者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反语刺激刺激对方的自尊,使其认识到不喝这杯酒将会多么损害自己的尊严,那么对方往往就会“喝”出去了,逞一回英雄。不过,使用此方法劝酒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如不成就干脆作罢,以免真的戳痛了对方的自尊,两人较起劲来,甚至可伤了和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9)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

对于某些酒量委实有限的人,特别是女士和年轻的小伙子,过分地勉强显然是不太好的,那么就不免在饮酒量上做些让步,自己喝一杯,别人喝半杯,或改喝啤酒,以此来说服对方。

对方在你苦劝之下执意不喝,本身就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此时你再做出让步,对方恐怕就不便再推脱了,不过这时你必须是一个酒量不错的人,因此在这方面吃点“亏”也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

以上这些方法技巧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别忘了饮酒也是文化,酒宴应当成为文明、礼貌的交际场所。大家叙叙旧,谈谈生活,切磋技艺,交流思想,这才是酒宴的宗旨,因此它应该是显现融洽亲切、高雅欢快的场面。

(10)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上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邻近的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使别人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酒宴上的气氛。

效能法则

酒是感情的润滑剂,如何使它发挥最有利的功效,就在于自己如何运用。从古到今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酒逢知己千杯少。”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彼此谈得来的人酒一喝,交谈得多了,情自然就浓。酒杯对酒杯,心口对心口,滚烫的友情便挡也挡不住,友谊也随着酒的绵香而逐渐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