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26007400000009

第9章 藏医独具特色的饮食养生经

“虎背熊腰”,食之有因

在广袤无垠的的雪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很多身体倍棒的外地游人都觉得难以适应,体质差一些的就更别提了。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当地的人们却大多虎背熊腰,壮实的很,原因何在呢?

合理均衡的饮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在藏医里,食物主要分为粮食、蔬菜、肉食、乳品、熟食。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看看常年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是怎样通过饮食来养生的。

五谷类粮食,如青稞、大米、小米、小麦、大麦、燕麦等,属于粮食中的芒类食物,具有强筋、增长体力,祛隆生培根的功效,是藏族人们每日必吃的食物。豌豆、扁豆、蚕豆、红豆、小豆等属于荚类食物,能收敛****,消除培根产生的热,消除湿润,藏族人们经常用它们来驱湿止泻。

对于肉类,现在我们都主张清淡素食,不主张吃肉,但是对于雪域高原的人们来说,每天吃肉是不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藏民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肉类中,绵羊肉性温、润,有开胃助消化,增强体力,治疗隆病和培根病的功效;山羊肉性凉而重,可治疗梅毒、食物中毒、黑天花、烧伤等,但老人、小孩和久病的人须谨慎食用;黄牛肉性凉而润,治疗火热、痰火和湿热;水牛肉有安神助眠的作用;猪肉性凉,轻、润,清热,并可治疗疮伤培根淤紫症;牦牛肉性温热、滋润,可治疗寒症,但也容易引起血病和赤巴病;野牛肉性温热,可治疗胃病、肝病等寒性疾病;马、驴、骡肉可祛风、化脓,并能治疗腰肾寒症及黄水病;鸡、雀肉可增生****,治疗疮疡;野兔肉性温而糙,可增生火热,止泻,美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旱獭肉性温、重、润,能治疗瘰疬、疖痈、胃病、腰肾疾病、头部疾病和寒性隆病;鱼肉味甘,性温,有开胃、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胃病、疮疡、瘰疬及培根病。

蔬菜类食物,如葱、大蒜等,味鲜辛辣,蒲公英与苣菜皆味苦,这些蔬菜分别产于干旱或潮湿地带,可以干燥的方式或新鲜的食用,亦可以炒煎等方法烹调,分别具有温、轻、凉、重的性质,能够治疗热症与寒症。

乳品主要是牛奶。藏医指出奶汁大多味甘,性重、凉、润、镇,具有增强体质、培元益精、焕发荣光、润泽肌肤、治疗隆病和赤巴病等作用。

烹调熟食很多,比如嫩麦青稞所煮成的稀粥可以平息热症所致之气滞,炒青稞片微热可开胃,提振食欲,进食米醋能够除病排除秽物,服用肉汤可以疗虚劳,增长体力,对于隆症有益。此外,不同的烹调方式,再加上不同的调味料,更有助于健康。

藏茶,雪域高原人们健康的守护神

如今,“藏茶保健”已在国内外掀起热潮。由于藏茶多方面、双向调节的功能,使它的适用人群非常广泛,无论胖瘦,都可以通过饮用藏茶中获益。

藏茶是中国砖茶的鼻祖,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西藏地处高原,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高原缺氧,辐射强,可是西藏气候干燥不产蔬菜水果,藏民常年以肉类为主,辅以青稞炒面(亦称糌粑),不吃植物油,醋,也没有菜可吃。而茶就作为一种生活饮品在藏民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

茶对藏族人民来说,如同青藏高原上流淌的生命的血液,所以藏谚云,宁可三日无粮食,不可一日无茶。很多人认为藏民是吃肉喝奶长大的,牛羊是吃草长大的,青菜是草一类的东西。由于饮食结构的问题,各种维生素缺乏,而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正可生津止渴,化食去腻,补各种维生素的不足。茶对他们来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料,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圣物,千百年来,藏茶保障着生活在高寒、缺氧、强辐射、高油脂食物的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的健康。

在平时的生活中,藏民就是吃肉、糌粑、喝奶茶,不仅吃肉要喝茶,糌粑没茶更是无法下咽。不仅一日三餐喝茶,早晨起来就要喝茶,一进帐篷就要喝茶,闲下无事要喝茶,有客人来更要喝茶,临睡之前还要喝茶,可以说他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茶,哪一天少说也要喝上十几碗二十来碗茶。茶壶就放在“塔夸”(即灶)的牛粪火上,里面什么时候都煨着茶。连外出放牧,也都带着壶或锅,随时可以支上三块石头来烧茶。

在藏民所饮的茶中,有的加了酥油,有的加了奶或盐,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藏茶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保健功效已经被发现。对于地处平原的人来说,也可以借鉴藏民的茶养生方法。

乳品,补充钙质但非多多益善

最原始的藏民,平时果腹的食物除了肉,就是奶。藏民大都自己养些牛、羊、马之类的,平时吃的就是它们产下的奶。而在藏医看来,不同的奶有不同的功效,黄牛奶能透肺,益于痨,可治久疫便数养心荣。常服山羊奶可以平哮喘,绵羊奶能袪风害心经。牦牛奶有害培赤病,驴马之乳养肺人昏昧。生乳重凉生虫生培根,沸乳轻热炖之难消积。新挤温乳其性如甘露。

乳类是藏民饮食养生中的主要“原料”,饮用适量对健康有帮助,但若过量饮用,会造成病害。以性味来说,其味甘,消化后仍属甘甜味,性质滋润、沉重,能增强体力,使容光焕发,并治疗隆和赤巴病,强壮筋骨,产生津液;但若过量也能引起凉而沉重的培根病。

黄牛奶可治肺痨、大小便频繁,并补养心脏。经常饮用山羊奶可平息哮喘症;而饮用绵羊奶可袪隆症,但过量则有害心脉。饮用过量的牦牛奶会导致培根病及赤巴病;驴奶、马奶能滋养肺部,但过量会使人昏沉。生奶是重而凉的,可产生粘液,易生虫,滋生培根病;饮用纯奶需加水一半煮沸,但若久煮则饮用后不容易消化。新挤出的奶若尚温暖,则其性质如同甘露,质量最佳。

现在,我们都主张多喝牛奶,以补充钙质,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是错误的。因此,饮用乳类不是多多益善,要适量。

藏医学中水、酒养生之道

药物学家李时珍说过,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水是生命的本源,谁都离不开它。藏区因地理条件特殊,所以藏民平时饮用的水多是雨水、溶化的雪水、河水等。

各类型的水,按其性质优劣依次为:雨水、溶化的雪水、河水、泉水、井水、盐湖的水及森林中的水。

在空旷的野地收集到的经充足的日光、月光照射,以及被风接触过的雨水,具有香味,清凉似甘露般,其质量是良好的,这样的水可以提神,刺激人的智力,饮用后对胃也很舒服,可滋养身体。

从雪山上所流下来的水,充满力量,如果没有被经污染,而且经过日、月光照射及风接触,就是优质水,可以清凉退火。但是如果水由低处流下,在流动过程中没有经过日、月光照射,或者没有被风接触过,那么这样的水就是劣质水。人饮用后体内就会长虫子、足部肿痛、心脏疾病发作。

水经过干净地区,有经日月光照射及风吹接触,肯定是良质水。若流经沼泽地带或森林中有青苔覆盖、被树木的根茎叶遮挡日月光者;或盐湖水、有生物死亡遗留体液污染者,均是劣质水。若不当饮用的话,易导致疾病丛生。

水经煮沸后饮用,其性由凉转为热,其性温热,可促进消化、止呃逆,能治培根病、腹胀、呼吸困难、初期感冒。烧开后的水放凉后引用,可治疗昏沉、疲劳、呕吐、酒精中毒、口渴、火气上升及血病、赤巴病、中毒。煮沸过的水凉开水不会产生培根病,而能治疗赤巴病;若放置一夜后,如同毒液,能诱发多种疾病。这也让我们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隔夜的水对健康有害,是不能喝的。

而酒具有甜、酸、苦的味道,消化后其味变酸,其性质为锐、热、燥、细,能轻度下泻。适量饮酒能使身体发热、壮胆、引起贪睡,能治疗隆、培根等症。但不可过度,否则会心情大变、放荡不羁、心生妄想,严重的还会发酒疯、口出狂言、毁坏佛门戒律、失却正念、神昏颠倒、痴呆、如行尸走肉、身陷幽暗之处而不自知。

藏医里的“四季”饮食调节法

我们知道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强调饮食、起居等都要随四时而做适当的调整。藏医的饮食养生也是如此。

藏医理论认为,饮食应根据季节进行调节,切忌一成不变,更不应该食用与季节时气相抵触的食物,以免有损健康。我们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藏医里,一年分为春季、夏季、长夏、秋季、冬季。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饮食养生原则。

春季,胃火不如冬季炽盛,消化力也有所减退。所以,这个时候要多吃一些苦、辣、涩的食品,比如陈青稞,干燥地区的畜肉、蜂蜜等,还可用豆类磨粉后搽涂身体。

夏季,适合吃性味甘凉,质轻的食物,而不应吃成、辣、酸等味食物。

长夏,即夏末秋初,这时正值高原雨季,胃火衰退。此时应该食用甘、酸、咸三味,并适当饮用干燥地区植物所酿的酒。

秋季,食物应以甘、苦、涩味为主,以适应干燥多风的气候。

冬季,应多吃酸、甘、咸味的食物,如肉汤及肉类食物,这样才能适应寒凉时节的特息。

食物属性有不同,搭配上也有禁忌

藏医认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属性,所以搭配上也有讲究。这里列举各种不正确的食物料理方式,以及各种禁忌共食的食物。

用菜籽油煎蘑菇会产生毒素;新鲜酥油不能放在铜制容器中十天以上;不可用三颗针柴烤肉;鲜肉、糌粑、酸奶和酥油不能共放在一个容器内;煮肉时,不要在热气还没散开时加盖。此外,未成熟的酸奶不能与新鲜的青稞酒同喝;鱼类与奶类不能同食;牛奶与水果不能同食;鸡蛋与鱼肉不能同食;熟豌豆与红糖和酸奶不能同食;鸡肉与酸奶不能同食;蜂蜜与菜油不能同食;兔肉、野鸡肉和狮肉不能一起吃;内服寒水石后不要吃蘑菇和荞麦饼;融化的酥油不能与冷水共食;牛奶与酸奶不能同食。

有毒的食物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威胁人的生命。下面介绍几种辨别有毒食物的方法:

通常来说,有毒的食物在火上烘烤时,会呈现出翠蓝的颜色,火苗盘旋,并伴有爆响声。另外据传说,乌鸦见到有毒的食物会不停地惊叫,孔雀见到有毒的食物会开屏,狗吃了有毒的食物会立刻呕吐。

含有毒素的食物,人们可以依据它的味道、颜色来判断,因为其味道、颜色与正常食物不同。若将有毒的食物放在火上烧,烟雾盘旋,其烟的颜色如彩虹一样,其中蓝色偏多,火焰一般偏向一边而不是直立的,从火上迸出的火花射溅较远。乌鸦见了惊叫,孔雀见了开屏,狗吃了立即呕吐。有毒的动物肉颜色会比正常情况下红,并且略显鼓胀,用铁制器具烧灼时不会沾铁,将酒洒在上面会产生刺目的蒸汽。

不容忽视的饮食小细节

适量的摄取食物,可以提升胃气,加强消化之火,并使身体强壮,抵抗疾病。但是,如果摄取过量,将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受损,并产生许多慢性疾病。

藏医认为饮食的类别性质非常重要,适量的饮食取决于食物性质的轻或重,性质轻的要吃饱,性质重的只能吃半饱,即使味美的食物,为了能顺利消化,仍应预防过量进食,这是养生之道。

胃火消化食物,产生能量滋养身体。若进食太少则不能增长体力,容颜衰败,易产生隆病。若进食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胃酸增多,会阻塞「麦娘姆隆」运行的管道,使得胃火衰败,产生各种疾病。食物的消化与调整其容纳物,通常食物占二分,饮料占一分,气占四分,保留适度的空间,才能做好消化工作。

进食后,适量的饮水有助糜烂消化、增长气力、补身健体。若进食过量,消化系统紊乱,则容易产生痰涎增多、感冒、声哑等疾病。随着身体不同的症状,需调整饮食方式。

胃火弱者食肉后可适量的喝点酒;若有消化不良腹胀的情形,应适量喝点热汤。身体瘦弱想增胖者,可于食后适量饮酒;肥胖者希望变瘦,则进食后可喝点蜂蜜水。若不慎同时食用奶酪及酒导致中毒,则可以蜂蜜解毒,再喝点凉水,立即得到效验。

《四部医典》中还有这样的说法:“消瘦者若希望胖一点,吃过食物后可适量喝点酒;肥胖者若希望消瘦一些,吃过食物后可喝点蜂蜜水”“在吃饭前若喝点饮料,则可使身体肥胖适中;在吃饭中间喝点饮料,可使身体粗壮,在吃饭后喝点饮料,可是身体消瘦”,可见通过饮食可以调整自己的肥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