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在为谁工作
26007800000016

第16章 工作七日谈,做好在职每一天(2)

星期四: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电在其国内已经很有名气了,在美国却不被顾客所接受,索尼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相当惨淡,但索尼公司并没有就此放弃美国市场。后来,卯木肇担任索尼国际部部长。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卯木肇风尘仆仆地来到芝加哥,令他吃惊不已的是,索尼彩电竟然在当地的寄卖商店里蒙满了灰尘,无人问津。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卯木肇陷入了沉思……

一天,他驾车去郊外散心,在返回的路上,他注意到一个牧童正赶着一头大公牛进牛栏,而公牛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在夕阳的余晖下叮当叮当地响着,后面是一大群牛跟在这头公牛的屁股后面,温驯地鱼贯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顿开,他一路上吹着口哨,心情格外开朗。想想一群庞然大物居然被一个小孩儿管得服服帖帖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牧童牵着一头带头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这样一个“带头牛”商店率先销售,岂不是很快就能打开局面?卯木肇为自己找到打开美国市场的钥匙而兴奋不已。

马歇尔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公司,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为了尽快见到马歇尔公司的总经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见,但他递进去的名片被退了回来,原因是经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选了一个经理比较闲的时间去求见,但回答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门,经理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接见了他,但拒绝卖索尼的产品。经理认为索尼的产品降价拍卖,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听着经理的意见,并一再地表示要立即着手改变商品形象。

回去后,卯木肇立即从寄卖店取回货品,取消削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面积的广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了这一切后,卯木肇再次叩响了马歇尔公司经理的门。可听到的却是索尼的售后服务太差,无法销售。卯木肇立即成立索尼特约维修部,全面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重新刊登广告,附上特约维修部的电话和地址,并注明24小时为顾客服务。

屡次遭到拒绝,卯木肇还是不放弃。他规定每个员工每天拨五次电话,向马歇尔公司询购索尼彩电。马歇尔公司被接二连三的电话搞得晕头转向,以至员工误将索尼彩电列入“待交货名单”。这令经理大为恼火,这一次他主动召见了卯木肇,一见面就大骂卯木肇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卯木肇笑逐颜开,等经理发完火之后,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经理说:“我几次来见您,一方面是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贵公司的利益。在日本最畅销的索尼彩电,一定会成为马歇尔公司的摇钱树。”在卯木肇的巧言善辩下,经理终于同意试销两台,不过,条件是:如果一周之内卖不出去,立马搬走。

为了开个好头,卯木肇亲自挑选了两名得力干将,把百万美金订货的重任交给了他们,并要求他们破釜沉舟,如果一周之内这两台彩电卖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两人果然不负众望,当天下午4点钟,两人就送来了好消息。马歇尔公司又追加了两台。至此,索尼彩电终于挤进了芝加哥的“带头牛”商店。随后,进入家电的销售旺季,短短一个月内,竟卖出700多台。索尼和马歇尔从中获得了双赢。

有了马歇尔这个“带头牛”开路,芝加哥的100多家商店都开始销售索尼彩电,不到三年,索尼彩电在芝加哥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

在职场中,老板最痛恨的就是不找方法找借口的员工。如果你是老板,你布置了一项任务给员工,员工不仅没有完成,反倒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你会如何想呢?

美国人常常讥笑那些随便找借口的人说:“狗吃了你的作业。”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找借口的人总会找出一些借口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一些,舒服一些。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企业称职的员工。要知道,老板安排你这个职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听你对于困难的分析。不论是失败了,还是做错了,再好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是没有丝毫用处的。

优秀员工的核心素质是: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他们总是能够主动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逃避责任,找理由为失败辩解。也就是说,优秀的员工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他们绝不会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事先找好借口。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老板交给自己的任务。条件再困难,他们也会创造条件;希望再渺茫,他们也能找出许多方法解决。优秀的人不管被派到哪里,都不会无功而返。日本人用商业武器蚕食着世界各地的市场。很多日本商界精英都不给自己寻找借口,而是找方法。索尼的卯木肇就是这样一位精英。

好的方法往往能让你脱颖而出,为你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要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你该明白,绝大部分的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对困难的屈服,无端将困难放大,看轻自己。其实,只要你努力找方法,就一定会找到,而且越去找方法,便越会找方法;越会找方法,就越能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不仅提高了找方法的自信,还会积累到很多找方法的窍门。

面对困难,优秀的员工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愿你成为一个找方法不找借口的优秀员工。

星期五:今日事今日毕,不让命运空蹉跎

曹睿是某公司的一个部门主管,他这几天特别忙,因为他平时工作总喜欢把“不着急,还有时间”、“明天再说吧”这些话放在嘴边,而现在老板要去国外公干,并且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曹睿负责一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曹睿并没有着急,他想搜集资料是很简单的,又不像写东西那么复杂,就没有放在心上。

等到老板要出发的前一天,所有的主管都来送行,有人问曹睿:“你负责的资料整理好了没有?”

曹睿感觉很轻松地说:“不用那么着急,老板要坐好长时间的飞机,反正这段时间是空闲的,资料要等到下飞机才用,我一会儿就去整理,然后用传真发过去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老板来了,第一件事就是问曹睿:“你负责整理的资料和数据呢?”曹睿按照他的想法又跟老板说了一遍。老板听了他的回答,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经计划好了,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和同行的顾问按照这些资料研究一下这次的议题,不能白白浪费这么好的时间啊!”

听到老板的话,曹睿脸色一片惨白。

作为一名员工,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地设计工作,让工作按照自己的期望把完成期限延后。优秀的员工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且明白,一定要在老板期望的时间内完成。

工作中如果没有时间的限定,或者总是没有时间观念,那么这份工作永远不可能做好。只有懂得用时间给自己施加压力,才能及时地完成任务。

今天的工作就要今天完成,不要期望还有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工作。

清人文嘉有首著名的《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当你肆意拖延某个项目、花时间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或者计划“一旦……”就开始某项工程时,你就为自我耽误奠定了基石。今日不清,必然积累,积累就拖延,拖延必堕落、颓废。延迟需要做的事情,会浪费工作时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压力。

海尔在实践中建立起一个每人、每天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清理、检查的“日日清”控制系统。案头文件,急办的、缓办的、一般性材料摆放,都是有条有理、井然有序,临下班的时候,椅子都放得整整齐齐的。

“日日清”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事日毕”,即当天发生的各种问题(异常现象),在当天弄清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问题积累,保证目标得以实现,如工人使用的“3E”卡,就是用来记录每个人每天对每件事的日清过程和结果;二是“日清日高”,即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不断提高,要求职工“坚持每天提高1%”。

对海尔的客服人员来说,客户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必须在客户提出的当天给予答复,与客户就工作细节协商一致,然后按照协商的具体要求办理,办好后必须及时反馈给客户。如果客户抱怨、投诉,需要在第一时间解决,自己不能解决时要及时汇报。

即使只是一天的时光,也不可白白浪费。曾有一位员工在年底受到老板的忠告:“希望从明天开始,你能认认真真地做下去。”

可是那位员工回答说:“不!我要从今天开始就好好地认真工作。”告诉你明天,其实就是要你从现在开始。不从今天而从明天开始,似乎也不错,然而“从今天开始”的精神才是最需要的。

奉行“今日事今日毕”理念的员工不会让工作积压,他们觉得生活就像骑在一辆自行车上,不是保持平衡向前进,就是翻倒在地。效率高的人往往有限时完成工作的观念,他们确定做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然后要求自己在预期内完成。即使你的工作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也应该经常训练自己。当你发现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做更多事时,一定会惊讶不已。

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确实达到之后,再迈向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