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在为谁工作
26007800000009

第9章 以感恩心态工作(2)

许多人一边拿着公司或单位的高薪,享受着公司的福利,一边抱怨着公司,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在微软不同。

一位微软研发部专家说:“我之所以从其他公司再次回到微软,看重的就是微软的环境。它给我一个最好的平台,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个平台的魅力是无可抗拒的,是我放弃一些现实的利益来换取的。”

一位中国员工把微软提供给员工的资源比喻为高压水龙头:“公司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只需要你张开嘴巴,就不停地往里灌。只要愿意张大嘴巴,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都会得到很快提升。”

职场上有很多人仅仅把公司当成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们总会盘算:我为老板做的工作应该和他支付给我的工资一样多,只有这样才公平。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痛苦,也会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优秀员工则不同,他把工作看成一个自身生存和个人发展的平台,这样,工作就成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优秀的员工应当把公司看成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建设和发展公司这个平台。这样,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就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位著名教授有两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毕业后找份工作可谓轻而易举。当时,教授有个朋友创办了一家公司,委托教授为他物色一个适当的人选做助理。

教授推荐两个学生都过去看看,于是他们分别前去应聘。第一个应聘的学生叫墨菲。面谈结束几天后,他打电话给教授说:“那个公司太小了,只有十几个人,我想在那里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现在我已经在另外一家公司上班,这里规模很大。”

后来去的那位学生是约翰,他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教授得知后问他:“公司的规模很小,你不觉得没有什么发展吗?”

约翰说:“我当然希望公司的规模大一些,但我对您朋友和公司员工印象十分深刻,工作氛围非常好,我觉得只要能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本领,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公司会有很大发展的。从长远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更有前途。”

多年后,墨菲仍然在那间大的公司里做职员,而原先只是被别人笑称为“草台班子”中一员的约翰,现在却是副总经理,而且还享有公司的股权和分红。

能力锻炼是长远的事,公司为你能力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当你的能力得到老板的认可和赏识时,老板就会给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公司不但是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员工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公司,你的职业生涯才有意义,你才能将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而不是痛苦的工作—薪水交换过程。

员工与公司之间存在着商业交换,他们是一种雇用和被雇用的契约关系。但是,如果透过这层合约,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就不难发现其中的感恩成分。两者不仅仅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还有一份友情和温情。大家在协作中,共患难、同甘苦,不知不觉地营造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家园”,于是,努力得到回报,困难得到解决,生活也随之变得富足。

谢大姐原来是一家国企的车间主任,年近四旬,由于厂子破产,谢大姐下岗了。

因为年龄大,而且不懂计算机,想再找工作,对于谢大姐来说难上加难。

谢大姐拉面做得非常好,因为当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谢大姐没有把父亲传下来的手艺继续下去。看到一家面馆找拉面师傅,谢大姐想去试试。

有老工友劝谢大姐:“你以前可是车间主任,现在去做拉面的,差距太大,太跌身份了吧!”谢大姐平静地说:“以我的年龄和学历,要去和那些年轻人争是不可能了,我有这手艺,能赚钱,又能实现我的价值,让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对社会没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我并不感觉这工作有什么,只要能提供给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我就应该把它做好。”

一个人要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无论这工作是什么,只要能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都是值得认真做好的,都是让我们发自内心来感谢的。

在充斥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的当今社会,是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站立的支撑点。如果现在的你正受雇于某个公司,那么请珍惜眼前的大好机会吧!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心尽力地工作,因为你的辛勤付出,会给你带来不可限量的收获和回报。

感恩老板,他成功我们才成功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意味着老板的成功,也意味着员工的成功。也就是说,你必须认识到,只有老板成功了,你才能够成功。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认识到这一点,带着感恩的心情主动做事,帮老板获取成功,你很快就能在工作中赢得老板的青睐。

鲁杨是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车间主任,因为在竞选副厂长的时候,输给了比自己资历浅的另一个车间主任,所以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老板有一些看法,工作也不是很认真。有时候操作流程有一些错误,他也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终于有一天,该厂生产的罐头因为质量问题被市场退回,厂子进入停产整顿状态,鲁杨没有为老板烦恼,反而有一点幸灾乐祸:“谁叫你不重视我,你现在被查了,不再风光了吧?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到另一家重视我的企业去。”

然而鲁杨的求职过程并不顺利,虽然他以前是生产车间主任,但是招聘单位听到他对以前老板的评价后,就谢绝了他。连续三家企业都是这样,面试第四家,当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委婉谢绝了他时,他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位主管很严肃地告诉他:“老板最需要的员工是能与他同甘共苦的,从你刚才的话里,我听出来,他把你从普通工人培养成车间主任,只因为没有当上副厂长,你就抹杀了他以前对你的好,认为企业整顿是老板的失败,与你无关,在老板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选择了离开,这样不懂感恩的员工,我们不需要。”

鲁杨还是不明白,以前老板失败了,与他有什么关系?

许多人认为,员工和老板天生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人们最常听到的也是相互间的抱怨,即使偶尔彼此关心一下,也让人觉得有点假惺惺的。人们常呼吁老板要多为员工着想,是出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愿望考虑的,但员工似乎就很少有理由为老板着想。

其实,老板和员工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分工不同,两者实际上是一种“你成功,我也成功”的互惠共生关系。

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感恩和敬业;对于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老板成功了,员工也有一份贡献,从这个角度看,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感恩忠诚、有能力的员工,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