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日事日清工作法
26007900000010

第10章 向解放军学习日清,高效复命、将任务执行到底(2)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从天府之国到东海之滨,从南国花都到东北边城,到5月5日,来自四面八方的1200名医护人员,全部汇集到祖国的心脏,以上前线的速度创造了一个“小汤山奇迹”。小汤山医院的党委成员来自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他们在接到赴小汤山医院任职的命令后,态度坚决,迎难而上,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全部赶到医院报到。面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的局面,党委一班人冷静思考,沉着应对。白天,他们深入建设工地,督导病区施工,协调指挥各种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其他各种物品的准备;晚上,研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措施、计划,起草各种请示、报告,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他们以舍生忘死、顽强战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敢打硬拼的精神,按时完成了医院前期筹建任务。

军中没有“等一会儿”,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以雷厉风行、立即执行的精神,完美执行了组建医院的任务,对北京市乃至全国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商场就是战场,工作就如同战斗。要想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效的、能战斗的团队。任何一个经营者都知道,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抱以太高的期望的。

王琳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预算员,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预算方案。工作非常辛苦,报酬也不高,但她仍主动地去做,毫无怨言。虽然她是预算部唯一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喊冤叫屈,每次接到任务都是毫不迟疑,立即去做。

一天,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预算方案,时间只有两天。接到任务后,王琳就立即开始工作。两天里,她跑建材市场,调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又四处查询资料,虚心向前辈或同事请教。两天后,王琳把一份完美的预算方案交给了老板,她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肯定。现在,王琳已经成为公司预算部门的主管。老板不但提升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两倍。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预算方案做出来。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立即执行、积极主动的人!”

人性本身是放纵、散漫的,表现在对目标的坚持、时间的控制等做得不到位,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如果拖延已开始影响工作的质量,就会变成一种自我耽误的形式。

当你肆意拖延某个项目,花时间来削大把大把的铅笔,或者计划“一旦……”就开始某项工程时,你就为自我耽误奠定了基石。巧妙的借口,或有意忙些杂事来逃避某项任务,使得无法进行有效的复命,只能使你在这种坏习惯中愈陷愈深。今日不清,必然积累,积累就拖延,拖延必堕落、颓废。延迟需要做的事情,会浪费工作时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压力。

“立即去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会带动我们更容易地去做更多的事情。日清员工在工作中接到新任务,要学会立刻着手工作。这样,才会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一步步排除困难。如果一味地拖延、思考,只会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更多的问题,这将不利于自己在工作中作出新成绩。当然,为了更好地去做,我们可以分割目标,设定期限,并且及时检查督促自己的进展。

回答只有一个:不计代价,使命必达

“不计代价,使命必达”,就是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万难,不计代价地完成任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大地震发生后,震中汶川县让全世界一夜知晓。人们几乎在同一时刻把关切的目光锁定在震中这个10万人的县城。10万人生死不明……

灾重!路阻!风大!雨疾!重震中的汶川,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山体滑坡,余震频发。

某师参谋长王毅主动请缨,率670名官兵开赴汶川。12日16时30分,车队在泥泞湿滑的山路上艰难行驶。

当部队行至古尔沟时,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覆盖。王毅果断决定:带上精干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徒步向汶川进发。此时,路上到处都是塌方,官兵们迎着6级的狂风大雨,相互搀扶,边开路边前进。遇到山谷,大家上山时就手脚并用,一步步往上挪;下山时,大家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滑;有时刚走过一个路段,背后就发生了塌方险情。

一路疾驰行至车皮沟时,10米多宽的泥石流挡住了大家的去路。王毅参谋长带领连长白文汉率先跳进水中,200名先遣队员随后一个接一个手拉手蹚着齐腰深的泥石流艰难前行。泥石流中的碎石、杂木不停地击打官兵的身体,官兵们忍着疼痛闯过了这道“鬼门关”。每个官兵都成了“泥人”, 几乎每个人的脚上都起了血泡,每个人的腿都不同程度地跌伤或碰伤。

13日23时15分,这支部队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到达这次地震的重灾区汶川。

自此,震后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与外界有了联系,也为党中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道路中断,车走不了的地方人走;一人行动不便,互相搀扶;有河挡住了去路,就跳过河去,任何困难都不能阻隔王毅部队到达震中的决心和计划,就是死也一定要完成使命和任务。

联邦快递人运送的不仅仅是包裹,更运送着对顾客的承诺。弗雷德史密斯说:“货物本身对寄件者和收件者而言是极具时间价值的,他们愿意为节省时间付出额外费用。我们说服客户把货物交给我们,就必须做到使命必达,并保证货物在运抵前绝不会离开我们的手。”我们来看联邦快递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一个周五的傍晚,印第安纳州某个宁静的小镇,飞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塞斯纳公司的飞机降落在本镇RCA工厂后面的草坪上。不明就里的村民拥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位不速之客。这时,一位身穿紫色制服的人走下机来,手中拎着带有联邦快递标志的邮包,高声询问琳达小姐是否在人群中。琳达小姐惊讶道:“天哪,莫非你就是来给我送结婚礼服的?”来人笑着点头,把包裹递到她的手中。直到飞机离开,琳达小姐一直在惊叹:“上帝啊,竟然坐飞机专程给我礼服!”

从公司建立之日起,联邦快递人就把“使命必达”这一信念深深烙刻在心中,为了做到“使命必达”,他们不顾成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所以无论寄送地多么偏僻,无论包裹价值高低,只要接过客户的包裹,就必须“使命必达”,即使运送成本远远高于客户给予的费用。坐飞机专程送包裹就是其中一例,而且,这架飞机也是租来的。

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联邦快递在与其他快递公司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比别人做得好,落实更到位,执行更有效果,所以它更受顾客的认同,所以它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日清员工,不管你在什么领域、什么岗位工作,你都应该视自己的工作为神圣的使命,如同有使命感的牧师将他的工作当成一种使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使命。

军令如山,没有任何借口

军令如山,下级在首长布置完任务的时候,伴随着英武的军礼的是一声干脆响亮地回答:“是!”我们很少听到其他回答,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解放军战士区别于其他人的高贵品质,那就是: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暴风雪横扫了大半个中国。面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人民解放军奉命紧急出动,全力支持灾区抗灾救灾。

电力中断。长沙警备区派出官兵和车辆,运送长沙市输变电指挥中心的专业电力人员和器材到宁乡县抢修电网。道路难行,官兵们每人扛着上百斤重的维修器材,冒着随时会掉下山谷的危险,在雪中艰难跋涉10多个小时,将器材送到1000多米高的山顶。

大雪封山。井冈山部分地区道路、通讯和用水中断,东上乡、柏鹭乡、茅坪乡村民被困。1月30日下午,井冈山市人武部迅速启动抢险救灾应急机制,组织动员官兵沿红军走过的小路背粮上山。山陡、冰厚、路滑,官兵们在鞋上绑上草绳,每人背着20多公斤负重而行。两天两夜之后,当36340公斤“救命粮”送到受困村民家中时,村民们燃起鞭炮欢呼:“老红军的部队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