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日事日清工作法
26007900000013

第13章 打造日清流程链,无缝对接加快工作节奏(2)

成大事者与庸人之间有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善于自我激励,有种自我推动的力量促使他去工作,并且敢于自我承担一切责任。成功的要诀就在于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切实的担当,没有人能够阻碍你的成功但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赋予你成功的原动力。

当我们获得一次微小的成功之后,应该敢于骄傲地对自己说:“我真棒!”每当困难来临时,会自己给自己打气,用信念滋养勇气;当失败来临时,会自己给自己鼓劲,总结经验寻找新的挑战,而当机会来临时,学会为自己壮胆,用知识和智慧,创造出新的业绩。

监督:没人监督更不能降低要求

巴林银行是一家具有230多年历史,名声显赫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1995年2月,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一消息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震动。

1992年,国际金融界“天才交易员”里森被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兼任期货员和清算员。

作为期货员,主要为替银行从事套利行为,赚取市场差价,这项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银行对交易员是有风险度许可的。而清算部门的结算工作,就是为了帮助银行上级有效了解并掌握交易员可能造成的风险。

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总行。于是里森建立了一个“88888”的“错误账户”。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1994年,由于里森及其同事的操作失误,“88888”账户的损失,由 2000万英磅、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

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如果巴林银行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极易被发现。

1995年 2月23日,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在巴林银行的高级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红的美梦时,里森为巴林银行所带来的损失终于达到了 86000万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

事后,里森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由于里森业务熟练,被视为有才干的人,对其委以重任,却疏以管理,甚至当问题隐隐暴露出来后,管理层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事态逐渐扩大。

IBM前总裁郭士纳认为:“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可见,监督不力,则落实不力。没有及时监督与控制而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对于员工不要接受监督,还要自查自律。作家杰克森·布朗比喻得好:“缺少了自律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或是原地打转。”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几分才华,而且工作量实在不少,却不出成果,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律。

自律能力在完善一个人的工作绩效方面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能力,那他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的上班时间是8∶30,有人8∶20就到了,有人8∶30到,也有人8∶40才到。在平时是看不出这三类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关键时刻,或许就是因为这迟到10分钟的习惯,误了大事。这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自律能力不同导致的不同后果。

有着军人背景的万科集团首席执行官王石,也有着自我监督的秘诀。第一,常人眼中的苦在王石看来都不算什么。和“在冰天雪地之后,裸露的手指都冻僵了,还要继续修车”相比,领着民工扛150斤一袋的饲料实在是“毛毛雨”。第二,军人的经历让王石强调的是职业化、是制度化,他希望万科的任何一个人,包括他自己,不论在不在,整个公司的运转都不受影响,这让他可以在高山和公司之间快速奔走。

没有自律,人就会自我沉沦和堕落。没有自我的监督,工作就容易滑向深渊。王石正是在工作中严格律己,自我监督,才能成为员工的楷模和工作的榜样。

强化自我监督,主要依赖日清员工自身的觉悟,调动自身的内在力量和免疫能力,隔开外界的干扰,自动自发地行走在企业要求的轨道上。

自我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警觉法。即以行动计划、目标、要求等提醒,告诫自己,以便我们自学克服与之相背离的思想行为,改变不良倾向。

2.自我反省法。即从别人的错误或不良行为中检讨、反省自己,引起自我警觉,自行防止或改正错误。

3.自我责备法。即对自己的过去有所悔悟,进行自我批评、责备、检讨,主动承担责任,设法自赎过错,弥补错失。

管理:聪明的人都善于自我管理

“我欣赏的是那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人,他们不管老板是不是在办公室,都是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从而永远都不可能被解雇,也永远都没有必要为了加工资而罢工。”这是《致加西亚的信》中作者哈伯德强调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对你我而言,同样有教育意义。

哈伯德说:“在青少年时代和大学阶段,我和许多美国年轻人一样,通过给别人修自行车、卖字典、做家教、干出纳等,来获取收入和赚学费。

我曾经因为这些工作的简单性而误以为它们是低贱的。但事实上,正是这些工作在无形中给了我不少启示,使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商店打工时,我当时自我感觉很好,因为我能把老板布置的任务完成了。但有一天,我正在闲聊时,老板过来示意我跟着他。我跟在后面只见他一声不吭,先是把那些已订出的货整理好,接着又清空了柜台和购物车。

这使我感到很惊讶,其他人也觉得无从理解。

我的观念因为这件事而被彻底改变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再多做一点,即使老板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样,我原来觉得低俗的工作一下子变得有趣起来,我在工作中也更加努力,由此我也学到更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物。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商店,但是,从那儿学到的东西却影响了我的一生,它让我从以前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勇于负责的人。

现在,我也成了企业的一名管理者,但这并没有改变我的这一习惯——努力去发现需要做的事情,即使那不是我的分内之事。无论哪一行哪一业,只要你会这样去做,就能够比别人技高一筹,使你出类拔萃,打开成功的大门。”

杰克·韦尔奇认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应该具备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是无法胜任何工作职位的,当然,最终他也不会成为高效率的工作者。

现在,着手去做你早就该完成的事情,不要首鼠两端,更不要等待幸运之神的垂青,如果你积极一些,你必将前程似锦。

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让员工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给他们做事情的权力与自由。简单地说,微软的工作方式是“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要你具体地完成”。对于这一点,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的桌面应用部经理毛永刚深有体会。

毛永刚说,1997年他刚被招进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时负责做Word。当时他只有一个大概的资料,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该用什么工具。和美国总部交流沟通,得到的答复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就如要 测试一件产品,却没有硬性规定测试的程序和步骤,完全要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理解,考虑产品的设计和用户的使用习惯等来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员工就能发挥最大的主动性,设计出最满意的产品。

自我管理一是为自己设定目标。大多数人不是自己没有目标,而是目标过于遥远。目标不仅要明确,还要将目标剖成小单位,专心地一次完成一个,逐步达到目标。二是做好时间管理。要管理时间,必须先知道时间主要用在哪里,保留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让工作更关注;学会授权及设定优先顺序,是时间管理的关键,敢于说不,多给别人承担责任的机会。三是管理情绪,将每个瓶颈视为健康的,调整心情,找出健康的出口。五是自我反省管理能力。反省是成功的加速器。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可以理性地认识自己,对事物有清晰的判断;也可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