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在年底为自己订下这样一个目标:“我要在下一年中争取成为行业中最出色的业务员。”随后,你可能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你的目标是逐步实现的。如果你在设定 “宏图大计”时,能够运用剥洋葱法将你的“宏图大计”分成一个个小目标,那么在你实现每个小目标时,你就能备受鼓励,而且你会很清楚你现在该去干些什么。
1.方法大意
实现目标的过程是由现在到将来,由短期目标到最终目标,一步步前进的;但是设定目标的最高效的方法则是与实现目标的过程正好相反,运用“剥洋葱法”,由将来到现在,由长期目标到短期目标层层分解。
2.目标树
目标树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剥洋葱法”告诉了我们进行目标分解的方向,而目标树则为我们进行目标分析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1)目标多杈树示意图:
树干代表目标;
每一根树杈代表由最终目的分解生成的大目标;
叶子代表实现大目标需要关注的因素或者子目标。
(2)在目标树中,大目标与子目标的关系:
子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策略;
大目标是子目标的结果;
子目标实现之“和”一定是大目标的实现。大目标实现之“和”则是最终目的的实现。
(3)如何描绘你的目标树:
首先,写下你的大目标和最终目的;然后思考实现最终目的有哪些策略,列出可能的策略并添加到目标树上的各级目标框内。其实,这些子目标是实现大目标和最终目的的步骤,在达到最终目的之前,首先是大目标和子目标的达到。接下来,再考虑完成每个大目标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多杈树的叶子。这样,你的目标很快就被描绘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了。同时,你的目的分析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了。
例如:你的最终目的是在今年的9月30日为公司赢得销售额10万元。
那么你的目标树如下图:
PDCA循环法——高效质量管理法
PDCA循环法是一套高效质量管理法。将质量管理过程分为四个依序衔接的工作阶段:计划、执行、检查、修正再执行。严格遵循这一循环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管理效能和个人工作效能。
PDCA循环法是在西方十分流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程序。这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修正再执行(Action)。PDCA是一个科学的程序运作,在西方最早是由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博士倡导的。他是针对质量管理所提出的一个科学的程序运作。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程序。PDCA循环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质量管理方法,而且对于我们提高个人目的性和工作效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戴明博士把质量管理全过程分为四个依序衔接的工作阶段,即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修正再执行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循环过程。
在工作程序Plan→Do→Check→Action的过程中:
Plan即拟订计划,制定计划目标,制定计划做法;
Do即执行实施并加以控制;
Check即确认或评估执行状况与目标之差距;
Action即执行结果与目标值之差距探讨,并修正采取措施。
我们把工作的全过程分为四个依序衔接的工作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修正再执行阶段,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科学地去操作,就有学问了。其实这并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要我们能解决一个“细”字,将这四个阶段又细分为八个便于操作的步骤,当你运用起“PDCA”循环法时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PDCA循环工作步骤表
阶段 步骤
计划
阶段
(P) ①设定目标
②搜索与目标相关的信息
③找出最佳方案
④制定计划工作表
执行
阶段
(D) ⑤按计划工作表执行工作
检查
阶段
(C) ⑥检查执行情况
修正再执行
阶段
(A) ⑦对检查结果作出修正
⑧修正后再执行
例如有一天,经理分配给你一项任务:让你对某区冷饮市场进行一项市场调查,并拟订一份市场调研报告。这本是让你大展身手的机会,但你却苦于不知从何着手而毫无头绪。为什么要进行调查?怎样进行市场调查?遇到问题怎样解决?调研报告怎样写?……各种各样的问题直砸得你眼冒金星,头脑发胀。但你若运用“PDCA”循环法,则思路会变得非常清晰。
下面我们提供一种X区冷饮市场调查的实施方案:
1.Plan:制订一份周全的计划。
本阶段你要明确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简称为5W1H。
(1)为何制订此计划?(Why?)
(2)计划的目标是什么?(What?)
(3)何处执行此计划?(Where?)
(4)何时执行此计划?(When?)
(5)何人执行此计划?(Who?)
(6)如何执行此计划?(How?)
2.Do:计划好之后,着手将项目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3.Check:在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检查,看项目的推进是否按原先的计划进行?当中有无纰漏和出现偏差?
4.Action:针对你的检查结果确定你的行动。
如果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计划偏离了原来的目的,或者发现原先的计划考虑不够周全,那你就要及时弥补、调整,以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如果当中并无纰漏或偏差,当然是皆大欢喜,那你可以继续一如既往地进行。
一页备忘录——使工作简化的方法
工作程序简明扼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一页备忘录”的实行,可以使工作报告更简洁、易懂,可以使工作更快速,更有效。
优秀公司的制度一般都具有简洁的特征,宝洁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宝洁公司的制度具有人员精简、结构简单的特点,该制度与宝洁公司雷厉风行的行政风格相吻合。在长期运行中,宝洁公司“深刻简明的人事规则”一旦顺利推动,效果良好。
宝洁公司品牌部经理说:“宝洁公司有一条标语——‘一页备忘录’,它是我们多年来管理经验的结晶。事实上,任何建议或方案多于一页对我们来说都是浪费,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我们可以把这一风格追溯到宝洁公司的前任总经理理查德·德普雷,他强烈地厌恶任何超过一页的备忘录。他通常会在退回的冗长的备忘录上加上一条命令:“把它简化成我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该备忘录过于复杂,他还会加上一句:“我不理解复杂的问题,我只理解简单明了的!”
一位采访者曾经让他解释这一点,他说:“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教会他人如何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下面的工作。”
曾任宝洁公司总裁的爱德华·哈尼斯在谈到这个传统时说:“从众多意见中筛选出有关事实的一页报告,正是宝洁公司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大量雇员之间无休止的较量,导致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政治化”和复杂化,而这些又进一步变成了增加不稳定性的因素。因此,一页备忘录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首先,只有少量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一页纸的备忘录能使人们的头脑明朗化。再者,建议条目按顺序展开,使之变得简洁、易懂。总之,模糊凌乱的备忘录与简洁高效无缘。
查尔斯·埃姆斯曾是雷兰斯电器公司的前任总裁,现任阿克米—克利夫兰公司总裁,他也说过一个相似的观点:“我可以让一位部门经理连夜赶出一份长达70页的意见稿,但我做不到的是,让他做好一份只有一页长的稿子,也就是说,只注明趋向和根据这些趋向所作出的预测,然后说‘这几个因素可能会使其表现得更好,这几个因素可能会使其变得更糟。’”
一位金融分析家曾评价宝洁公司说:“把事情搞得如此透彻,他们干的可真是费力活。”另一个补充说:“他们处理问题很精细,甚至追求完美。”
人们也许会怀疑,如果说报告只有一页长,他们是如何使其处理得如此透彻,如此精湛的呢?答案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努力将所有精华浓缩到一页。
一页备忘录的威力就在于,它比那些重点分布于几十页的“纸堆”要简明有效得多。
VSAFE快速决策与科学决策法——合理决策法
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出决策的方式选择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效率高低。
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一个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掌握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合理决策’的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简明地了解一下什么叫决策。决策是一个为达到预期目的而从两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不能简单地把决策理解为就是做出抉择,作出抉择只是决策全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事实上,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全面理解决策的全过程,了解决策各阶段应做的工作及其相互联系,才能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1.正确的决策流程
完成一项决策要经过一个系统的思维过程。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四个步骤: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西蒙将这四个步骤分别称为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和评价活动阶段。
计划是决策流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计划阶段就是一个决策过程,能否合理决策在整个计划阶段就显得举足轻重。在计划阶段中,无论前面你设定了多么有效的目标,搜集了多么充分的信息,如果接下来你无法作出明智的抉择,你都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阶段中,如果决策合理,执行起来就顺利得多,效率也会提高;反之,如果决策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那么执行起来就难免会碰壁,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2.正确的决策方法
知道了决策的流程之后,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决策方法。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VSAFE”快速决策法和科学决策法这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