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活学活用心理学
26008300000016

第16章 揭开教育的神秘面纱(2)

现实生活中,配套效应可以带来好的结果,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取决于所参照的“睡袍”的价值。有价值的“睡袍”可以促使我们为了与之配套而产生一系列好的或者对我们成长有利的行为表现,反之,劣质的“睡袍”却会使我们走向倒退。要想引起学生的变化,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目标,适时地抛给学生一件有意义的“睡袍”,激发学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良好的与之配套的行为。

在上面的例子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旧的配套的“常规”认识注入与之冲突的不协调因素,动摇其原有的认识体系,然后顺势抛给他一件优质的“睡袍”——当纪律班长。学生为了与这件优质的“睡袍”相配套,就会以新的行为体系替换原有的行为体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心理视点

教师或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有价值的“睡袍”,因为一旦给了他那件“睡袍”,他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但是在为孩子提供“睡袍”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及时处理学生内心产生的不愉快或者不信任的紧张体验,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你让他当纪律班长只是为了让他收敛不良行为,而不是出于真正的信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劣质“睡袍”,那么,就别想孩子的行为有多高尚。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有价值的“睡袍”,那么,孩子也会努力配之好的习惯。因为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

厚脸皮的由来——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经典案例

张老师脾气不好,总爱批评学生。他几乎每个课间都把班里调皮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大声训斥。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逐渐麻木了,也不像开始时那么怕他,有的还与他顶撞。

这天,班会课上,张老师谈到即将进行的理科实验考查,要求全班同学一定要认真对待,提前复习,确保人人过关。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班主任板起面孔,表情严肃。这时,上次信息技术考试没过关的王龙同学正和同桌窃窃私语,尽管声音很小,还是被火眼金睛的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不由想到上次信息技术考试全班50人,只有王龙一人未通过,于是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王龙,你还不吸取上次信息考试不及格的教训,还想拉你的同桌一起‘下水’。你看你,上次不及格,为了补考,老师专门为你辅导,耽误了多少个晚自习,牺牲了多少个脑细胞,你期中考试成绩严重下滑,还不吸取教训……”尽管张老师表情严肃,但是王龙却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由于张老师经常批评他,王龙已经把批评当或家常便饭了。

而刘老师平时很少批评学生,学生反而对他显示出敬畏。有一次,他偶尔批评一个学生,虽然语气不重、声音不大,被批评的学生竟羞愧地哭了。

心理课堂

为什么王龙会对批评满不在乎呢?我们也许会说因为他是厚脸皮,但也许我们不知道,世界上其实没有天生厚脸皮的人。所谓“厚脸皮”的人,都是由于后天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羞耻感逐渐降低而形成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识别“好脸”、“坏脸”。大人逗他笑,给他好脸,他会笑;大人横眉竖眼,大声吆喝,他马上会哭。

可见人都有自尊,我们只有注意孩子的自尊,他才会有羞耻感,“脸皮儿才薄”。脸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经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茧子,以后再磨,感觉就不敏锐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经常无视孩子的自尊,动辄当众辱骂、训斥,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视辱骂、训斥为“家常便饭”,不再脸红,不再害羞,也就是变成了所谓“脸皮厚”的人。那时候,不仅孩子的心灵受伤,你想再影响他,也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啊!

在学校里,我们会发现,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反而经常犯错,甚至屡教不改;而那些极少受批评的学生,受到一次批评,就会难为情、内疚好几天,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心理视点

了解了厚脸皮的由来,在与人交往时,不论是父母、老师对孩子,还是职场中上司对下属,都要以鼓励和夸奖为主,以批评为辅,同时要注意批评的火候和方法。

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指责也要注意这一点。有的夫妻,刚结婚的时候相敬如宾。但是过起日子来,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使他们经常发生矛盾,动辄为一点小事吵架,甚至后来升级为大吵大闹。

一开始,两人还觉得怎么能这样不文明,但是矛盾却没有办法通过文明的方式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吵架次数多了,已经不觉得什么文明不文明了。男人说,这个女人太不讲理;女人说,是他把我变成了泼妇。

其实,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因为两人缺少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别人的心胸,以及没有去努力发现交流的艺术。最后两人潜意识里都破罐子破摔,反正自己就是粗鲁的人,我粗鲁我怕谁!

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让自己成为厚脸皮,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只有尊重对方,他才会有羞耻感,才不会变成厚脸皮。

给孩子一点空间——教育孩子不能超限

经典案例

某学生早晨喝完牛奶,随手把空牛奶盒从窗户扔了出去,正巧打着楼下的一位学生。事情反映到老师那里,乱扔盒子的学生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

“你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吗?”班主任厉声质问。

“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往楼下扔东西了!”这时,学生眼里的泪水已在打转。

“幸亏你扔的是纸盒,如果是铁盒、砖块呢?还不把人家脑袋砸破?”

……

“万一砸出人命来怎么办?”

班主任连连质问、斥责,由纸盒而铁盒而砖块而人命……说了一大堆,越说越严重,越说越玄乎,似乎还不满足,仍想继续“发挥”,但这时,学生已变得充耳不闻,表情淡漠了。

心理课堂

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里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超限效应”。

当前,不少家长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铭记不忘”。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反感。

在教育中“廉价”的表扬也会引发超限效应。有人认为,多批评容易引发超限效应,多表扬就不会了,其实不然。

心理视点

我们在教育中应如何警惕出现“超限效应”呢?

首先,表扬或批评要注意把握“度”。表扬或批评,是教育的“常规武器”。表扬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孩子的每一次、每一点进步。但表扬不能太频繁、太“廉价”,不要大事小事都表扬,让孩子成天生活在赞美声中。否则,时间长了,孩子“腻”了,表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批评时,更要讲究艺术。要切记:“孩子犯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如果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应该换个角度、变个方式,千万不能“穷追不舍”。否则,孩子要么用“又来了,又来了”的话语“硬顶”,要么用捂耳、哼歌或做别的事来“软磨”。更有甚者,索性“破罐子破摔,对抗到底”。想象一下,这时家长的“金玉良言”还能“震撼孩子的心灵”吗?

其次,要讲究教育的“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家庭教育也同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适当的“布白”,更易激起孩子想象的浪花、好奇的涟漪。家长和老师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时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就会敞开心扉,和你交心,与你为友。否则,过于唠叨,孩子会很反感。

俗话说:“酒里,水多了,味道就淡了。”过多的重复说教,到头来不但不再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和“尺度”。该放手时就放手,该不说的就不说。“多一点安宁,少一点话语”。研究孩子心理,抓住要领,相机而教,然后再加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避免出现“超限效应”,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

不再发脾气的马克——赏罚分明,培养好习惯

经典案例

威尔逊夫妇最近为儿子的坏脾气很头疼,虽然儿子马克只有6岁,却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为此,他们对自己的小叛逆者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逼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作用。小马克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客厅里,马克在看电视,威尔逊夫妇在看报纸。马克突然说想吃冰淇淋,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威尔逊夫妇试图跟他解释,劝他明天再吃。然而,马克的脾气又上来了,便倒在地上大哭大闹。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父母亲都被彻底激怒了,但却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他们一声不吭地继续读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这个小叛逆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他的父母亲,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亲对此仍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次,他们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马克。

马克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马克的父母亲仍然不理睬他。最后,马克大概也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于是自己爬了起来,回房间睡觉去了。

从此,马克再也不朝别人乱发脾气了。

心理课堂

马克的暴躁脾气是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特制了一个大水槽,放进了一条鲸鱼和一些小鱼,很快,小鱼们被吃得精光,偌大的水槽里只剩鲸鱼在满足地游来游去。

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特殊材料做成的玻璃板放进了水槽,鲸鱼和小鱼被分别放到了玻璃板的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凶狠地朝小鱼们游去,可是,鲸鱼结结实实地撞到了玻璃板上。莫名其妙的鲸鱼继续朝食物游去,每次都被撞得昏头昏脑,直到它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

于是,鲸鱼放弃了继续进攻自己的猎物,它的猎食行为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后来,科学家们拿走了横在鲸鱼和小鱼之间的玻璃板。小鱼看到鲸鱼就在眼前,于是纷纷逃避,鲸鱼却视眼前的食物于无物,再也没动过心思,多次的碰壁使鲸鱼认为: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最后,强大的鲸鱼居然饿死在水槽里,鲸鱼的猎食本能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强化/消失定律实验。它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将会消失。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手段。

心理视点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掌握强化/消失定律的关键是奖惩分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事先有声明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父母绝对不可以姑息迁就,否则,言行不一致的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无法养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