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26008400000001

第1章 千古帝王长生梦

打开历史厚重的书卷,“皇帝”二字似乎千载而下,其煌煌威严,依旧凌然不可侵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千多年来,帝王们除了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睥睨四海的尊贵、三宫六院的佳丽、奢侈荒糜的生活,几乎在心底都隐藏着这样一个幻梦:长生不老,万寿无疆。惟其如此,方可永久地享受所主宰的一切。君不见:秦始皇扫六合,君临天下,却苦觅长生药,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访仙;汉武帝雄才大略,却命炼丹家炼化益寿不死丹药,又作仙人承露盘,采集月露,以用神仙之饮;唐太宗文治武功,却因服食古印度方士的长生药而中毒暴亡;宋太祖智谋非凡,也曾召见高道苏澄隐询问养生秘术;明嘉靖皇帝立志革新,中年后却迷信道教求长生,20多年不见朝臣,不理政事;清雍正皇帝勤勉为政,也因痴迷成仙,乱服丹药而猝死……

为了帝王们的“龙体”康泰,历史上的御医可谓“伴虎而舞”。他们是医家中的佼佼者,却终日如履薄冰、殚精竭虑。所幸的是,历代大多数御医最终从“食”字里窥见了帝王长寿的秘密。

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据《周礼》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周代,中国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当时将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并明确提出以“食医”为先。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已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当时的名医扁鹊认为:“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东汉“医圣”张仲景曾言:“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唐代御医、“药王”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宋朝官方编纂的《太平圣惠方》列出了对28种疾病进行食疗的方法,明确了饮食的治疗学意义。

金、元御医张从正指出“五谷、五菜、五果、五肉皆补养之物”。元代御医忽思慧编撰了中国甚至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系统总结了食物的药效和食疗方法。

明代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人知饮食所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大药学家李时珍以为:“善食者养生,不善食者伤身。”

清代名医王孟英也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

由此可见,“食养”在历代宫廷养生中的地位,堪称举足轻重。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以食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已成为寻常百姓倍加关注的话题。

为满足广大读者一览千载帝王食养的热切愿望,我们精心编撰了这本《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分别从“益气养血”、“补肾壮阳”、“补虚护元”、“健脾养胃”、“保肝润肺”、“明目聪耳”等11个方面,介绍了200道御医推荐给帝王们的养生食谱。本书以严谨客观的文史档案为主料、趣味盎然的稗官传说为调剂,烹制出一味味养生饕餮,相信读者从中会有所收益。

若有兴致,您也可根据个人体质,亲自动手制作,一享帝王之乐。

本书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祈望能成为您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