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26009100000052

第52章 右手《道德情操论》:“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27)

那些明显比别人优秀的人,也会偶尔具有这种骄傲或虚荣的情绪,并因此而高估或者低估自己。虽说这些人不一定特别高尚,但和他们打交道一般会感到非常舒服——所有的人在和一个宽容温和的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会感到很轻松、很自在。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人比别人有更好的能力和更好的品质的话,也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和他打交道。而如果碰到没有太多人对他表示敬意的情况,这个人就会觉得他的朋友怀疑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身份、地位是否相配。于是他转而亲近那些对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做任何质疑的愚蠢之徒。但在一段时间的忍耐之后,他就会渐渐对那些人的愚蠢和低俗变得不耐烦起来。他回想原来那些并不对他表示尊敬的同伴,倒感到非常幸福。于是,他可能从此学会公平地对待原来那些友好的朋友。所以说,骄傲和虚荣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而且,一个过于谦虚和过于朴实的年轻人常常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成一个不被人看重、整天抱怨和心怀不满的老头。

那些不幸天分不足的人,往往比别人更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这一般会使他们被人们称为傻瓜。但其实,只要稍作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并不低于那些没有被看做傻瓜的人。许多人口中的傻瓜跟着别人读书上学,也磕磕绊绊地学会了读、写、算。然而许多没有被看做傻瓜的人,即使幼年时具备良好的教育条件,却到晚年也没有学会读、写、算里面的任何一项。但由于骄傲感的促使,他只会拿自己与那些岁数、身份与自己相仿的人相提并论,如果有人质疑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而人们眼中的傻瓜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勇气,而总觉得自己不如所有人。也许他也会因为受到蔑视和不公正的对待而大发脾气,但任何平等、善意和有礼的待遇,都没法使他相信他其实很不错,都没法使他挺起腰杆平等地和人对话。而一旦他有一天做到了,你会发现他的思维和谈话非常理性,并且一点也不缺乏条理。但他内心深处强大的自卑总是难以抹去,导致他很难鼓起勇气和别人面对面地交谈。他始终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什么价值,哪怕别人在他面前表现出非常谦虚的姿态。大部分傻瓜可能是因为思维能力的麻痹迟钝,而缺乏维护自己尊严和地位的骄傲本能。但有些思维水平并不低的傻瓜,他们却未必缺乏骄傲的本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会摆脱“傻瓜”这种称呼的。

所以,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十分重要。它能使本人得到幸福和满足,也能给别人带来愉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人,也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认可。这是能为我们带来满足和快乐的。

那些骄傲或虚荣的人却很难得到这种满足。骄傲的人整天为别人名不副实的荣耀而终日愤愤不平;而虚荣的人则每时每刻都在担心自己那些凭空的吹嘘被人揭穿而永远惴惴不安。骄傲或虚荣的人总是因为这不招人喜欢的情绪,而遭到别人的误解,使人们低估他们的品质。但对于一般人来说,除非我们受到了来自他们的人格侮辱而勃然大怒,我们是不会随便跟别人翻脸的。而对于那些低估自己的能力的人,一般会采取和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过分的方式回报他们,只有少有的睿智的人才不会那么做。那是因为相对来说,常常是低估自己的人比高看自己的人要阴暗一些。总的来说,过分的骄傲总比没有原则的谦让要好。不管对谁来说,过高的自我评价总比过低的自我评价更让人觉得舒服。总而言之,与其他情感一样,一个对于自我的评价如果能让公正的旁观者感觉恰当,也就会使当事人感觉愉快;如果旁观者感觉不快,本人也会感觉不快,不管这种不快是由于情感的过多还是不足引起的。

结论

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前一种美德约束我们以免受到伤害;后一种美德敦促我们促进他人的幸福。一般来说,如果不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谨慎是自私的,而正义和仁慈才是无私的。但是,出于关心他人感受的天性,这些美德都将在理性的指导下产生。一个尊重自己内心深处永恒的良知和情感的人将会一辈子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三种美德。如果我们出于个人的私欲,没有遵守这三种基本的美德,那么我们就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我们会为自己有损于自己和别人的幸福安宁而终生悔恨。

虽然谨慎、正义和仁慈这些美德会在不同的场合下要求我们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但是,在大多数场合我们都应该坚定地遵守自我控制的美德,因为它几乎完全是出于对旁观者的情感的尊重。它只受一种原则的支配,那就是合宜感,或者说恰当感。如果没有自我克制的美德,在所有场合中,任何个人的情绪都会得到宣泄。狂热或焦躁、愤怒或恐惧,都会一发不可收拾。而在这种自我克制的品质下,在某些场合人们的虚荣心会受到自我的压抑,从而不显得那么夸张和虚伪;人的生理欲望也会受到限制,表现得不那么张扬、下流或者放荡。在多数情况下,驾驭我们难以控制的情绪,即自我克制的唯一准则就是对一个问题的重视: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应该怎么想和在特定处境下会怎么想。

人们在大多情况下抑制自己的情绪,往往是出于考虑到发泄这种情绪会带来难以收拾的后果,而不是考虑到这种情绪不理性。而情绪或情感在这种时候只是受到了暂时的压制,但还是常常伴随着怨恨和愤怒的倾向隐藏在内心深处,然后等待一个合适安全的时机再发泄出来,那时候它的杀伤力更大。所以,一个人应该学会向别人倾诉自己的不幸,别人的同情会使他那澎湃的情绪得到缓和,从而促使他用理性来代替原来的感情冲动。这样,他的愤怒不仅得到了疏解,而且在朋友的疏导和安抚下渐渐消失,不再成为他去报复的诱因。

人的各种情绪都可以用这种源于合宜感的自我克制的品质来克制。出于谨慎而压抑的情绪,往往会因为压制而越发激烈。也许在人们已经淡忘它的时候,它会出人意料地狂怒发作起来,并且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而愤怒也常常因为出于谨慎考虑而被抑制。果敢而自制地进行这种抑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谨慎的举动只会得到旁观者一种敷衍的敬意,而不会得到人们那种对待理性的赞赏和鼓励。虽然这种努力也代表了一种品质,但比起理性的合宜感的美德来,旁观者不太会觉得它有多么高尚。

谨慎、正义和仁慈这些美德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危害,它们只会为人们带来愉快的效果。而具备这种美德的人也得到了同等的回报:谨慎处世的人受人称赞,并且享受着在沉静和思虑美德保护下的安逸;正直的人也被人赞许,同样享受这种安逸;而仁慈的人不仅会得到受惠者的感激,他的优点也会被公众所熟悉,因此而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誉。无论是行善之人还是冷静的旁观者,对美德的赞许总是来自它那让人愉悦和有用的感受以及和与理性的合宜感的结合。

但是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赞美美德,只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它的有效性。而美德的有效性有时是符合人们意愿的,有时候则与人们的希望恰恰相反。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肯定和赞同这种美德。只会在当它符合我们愿望的时候,更加赞美它。拿英雄主义来举例,它可以运用在正义的事业中,也可以投入邪恶的事业。尽管在正义的事业中,人们会给予英雄主义更多的景仰,但是即使在邪恶的事业中,英雄主义也并不会被我们否定。在这种英勇气概中,以及在其他一切自我控制的美德中,突出的令人注目的品质,似乎总是所作努力中表现出来的高尚和坚定,以及为作出并坚持这种努力所必需的强烈的合宜感,而它产生的影响力,却往往被人们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