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26009300000035

第35章 超越自我的极限(4)

约翰逊说:“好吧,迈克尔。不过我认为你不理他会更好些。因为轻视就是你对他最大的报复了。对了,我想起一个关于他的笑话:有一次,他看到一只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想把它抓住再揪掉它的翅膀。可惜,他很倒霉,蜜蜂蜇了他一下又安全地飞进了蜂巢。他被疼痛激怒了,就像你现在这样,他发誓要报仇。于是,他找来一根棍子,朝蜂窝捅了几下。刹那间,一群群的蜜蜂飞了出来,向他扑去,他浑身上下被蜇了几百次。他惨叫着,痛得在地上滚来滚去。他父亲闻讯赶来,也没赶走蜂群,他躺在床上休息了好几天。你看见了,他的报复也没怎么得胜。所以,我劝你不要计较他的鲁莽。他是个坏家伙,比你厉害多了。真要报复的话,我怀疑你还没有他那点本事呢!”

迈克尔说:“你的建议的确不错,那么跟我一起到我父亲那儿去吧,我想告诉他事情的真相,相信他不会生气的。”于是,他们去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迈克尔的父亲。迈克尔的父亲非常感激约翰逊给他儿子的忠告,并答应迈克尔,他会再送他一根完全一样的竹条。

没过几天,迈克尔碰见那个品性恶劣的男孩正挑着一担重重的木柴向家走去,结果跌在地上,爬不起来了。迈克尔跑过去帮他放好木柴。小罗宾逊感到非常愧疚,心里难受极了,他为以前的行为感到多么后悔啊!而迈克尔则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他想:“这是最绅士的报复,以德报怨,对此,我怎么可能感到后悔呢?”

最绅士的报复就是以德报怨,宽容有比责罚更强烈的感化力量。一个凡事总爱锱铢必较的人,多半是心胸狭隘之人。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走到哪儿都会有良好的人缘,都能得到朋友的帮助。相反,斤斤计较的人总是让人们敬而远之。

宽恕胜于报复,因为,宽恕是温柔的象征,而报复是残暴的标志。——爱比克泰德

监狱中的曼德拉

宽恕他人者,自己也将得到宽恕。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哈佛有相当一部分拥戴者,他因致力于南非种族斗争而遭逮捕,在荒凉的大西洋罗宾岛度过了将近27年监禁生活。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牢房看守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宾岛上岩石密布,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的大石块碎成石料。他有时还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或干采石灰的活儿——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在一个很大的石灰石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然而,曼德拉出狱当选南非总统以后,并没有计较前嫌,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世界,被人们尊称为“神迹”。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宾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恭敬地向3个曾虐待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常常源自痛苦与磨难,必须通过极强的毅力来训练。

获释当天,他的心情平静:“当我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如果内心一味地充斥着对别人的仇恨,不肯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不但会使别人生活在痛苦之中,自己的心灵也无法得到解脱。

没有什么人比那些不能容忍别人错误的人更经常犯错误的。——拉罗什富科

谦和的拳王

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

美国著名的拳王乔·路易,勇猛过人,曾打败过很多实力强劲的对手。他平时为人十分谦和,与赛场上凶狠霸气的模样完全不同。

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在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了一下。货车司机下了车,怒气冲冲地把他们痛骂了一顿。

等货车司机走了以后,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修理那个家伙?

乔·路易微微一笑,回答说:“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你想卡罗索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面对别人的伤害和冒犯,要保持宽容和冷静,不要轻易出手反击,这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容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重。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富兰克林·罗斯福

放下手中的枪

在你宽恕别人的同时,也会将自己内心的仇恨一并消除。

小男孩哈根有一条非常可爱的狗,不幸的是,有一天下午他的狗被邻居家的狗咬死了。小男孩简直气疯了,发誓要打死凶手,为他的宝贝狗报仇。

哈根的父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情,他知道凭语言无法说服儿子,于是他把哈根领到了邻居家的院子后面。“那条狗在这儿,”父亲对哈根说道,“如果你还想干掉它的话,这是最容易的办法。”父亲递给哈根一把短筒猎枪。哈根疑虑地瞥了父亲一眼,点了点头。

哈根拿起猎枪,举上肩,黑色枪筒向下瞄准。邻居家的大黑狗用一双棕色眼睛看着他,高兴地喘着粗气,张开长着獠牙的嘴,吐出粉红的舌头。就在哈根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千头万绪闪过脑海。父亲静静地站在一旁,可他的心情却无法平静。涌上心头的是平时父亲对他的教诲——我们对无助的生命的责任,做人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他想起他打碎妈妈最心爱的花瓶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他;他还听到别的声音——教区的牧师领着他们做祷告时,祈求上帝宽恕他们如同他们宽恕别人那样。

于是,猎枪变得沉甸甸的,眼前的目标模糊起来。哈根放下手中的枪,抬头无助地看着爸爸。爸爸脸上绽出一丝笑容,然后抓住他的肩膀,缓缓地说道:“我理解你,儿子。”这时他才明白,父亲从未想过他会扣扳机。他要用一种明智、深刻的方式让他自己做出决定。

哈根放下枪,感到无比轻松。他跟爸爸跪在地上,帮忙解开大黑狗,大黑狗欣喜地蹭着他俩,短尾巴使劲地晃动,仿佛在庆幸自己免遭枪杀。

宽容是消除报复的良方。对于心底宽容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饶恕的。在你宽恕别人的同时,也会将自己内心的仇恨一并消除。

美国国父华盛顿说:“如果你希望赢得人生的快乐与成功,你必须是个善于忘掉仇恨的人。否则,你的心里只会充满不快乐的报复!”

欲求报复而后快的人,都会报复到自己的身上。——林肯

瓜地里的风波

对别人的仁慈永远不会徒劳。即使受者无动于衷,至少施者可以获益。

关注学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哈佛不是只有心理学系的教授才如此,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教授们都会有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1939年的一天,老农场主塞玛敲响了少年托尼·希勒家的大门,塞玛当时住在马路那头大约一英里的地方,想找人帮助收割一块苜蓿地。这就是托尼·希勒第一次得到的有报酬的工作——1小时12美分,要知道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那时美国还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

一天,塞玛发现一辆装有西瓜的卡车陷在自家的瓜地中。显然,有人想偷走这些西瓜。

塞玛说车主很快就会回来的,让托尼在那儿看着,长点见识。没过多久,一个在当地因打架和偷窃而臭名昭著的家伙带着两个体格粗壮的儿子出现了。他们看起来非常恼怒。

塞玛却用平静的口吻说道:“哎,我想你们要买些西瓜吧?”

那个男人回答前沉默了很久:“嗯,我想是的。你要多少钱一个?”

“25美分1个。”

“好吧,你帮我把车弄出来吧,我看这价格还合适。”

这成了他们夏天里最大的一笔买卖,而且还避免了一场危险的暴力事件。等他们走后,塞玛笑着对托尼说:“孩子,如果不宽恕敌人,就会失去朋友。”

几年以后,塞玛去世了,但托尼永远忘不了他,也忘不了第一次打工时他教给自己的东西。

宽容和忍让能够换来最甜蜜的结果。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忍让,就会多一分宽阔的心胸。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