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26010000000064

第64章 巴菲特防范风险的秘密武器(8)

识破信用交易的伪装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发现卖方是否再以公司将来的归属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喜欢与我们钟爱的公司,而不是斤斤计较出售公司能够得到多少钱的人交往,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这通常就意味着该公司拥有着诚实的账户、自信的产品、及忠实的员工。

——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所选的公司都是上面所指具有良好信用价值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能够很好地达到信用交易的目的。因为信用交易的目的是利用财务杠杆提高选股能力,财务杠杆在牛市时是非常好的投资工具,假设投资者以每股50元的价格购入100股,正常情况下,除佣金以外,要支付的金额是5000元。如果使用保证金交易,投资者可以借入高达交易金额一半的额度,只需支付2500元,剩下的2500元从经纪人那里借入。如果投资者在股价升至75元时卖出的话,就会得到7500元,当然除了利息之外,还要还款2500元。投资者的初始投资只有2500元,却能赚取5000元的收益。

这听起来相当诱人,然而你想过将这个过程倒过来是什么样的吗?如果股价下跌,投资者的经纪人可能会要求以抛售股票来偿付借款,更糟糕的情况是,经纪人可能不经投资者的允许就售出股票,目的是为抢在市场行情进一步下跌之前让投资者偿付借款。2000年和2001年股市下跌的时候,就有许多投资者抛售股票的钱不足以偿付从经纪商那里借入的款项。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倒过来的过程:假定投资者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自己支付2500元,从经纪人那里借得2500元,如果股价跌至25元,100股就只值2500元了,投资者不但损失了自己的2500元初始投资,还要向经纪人偿付贷款的利息。

除了这个风险外,信用交易还有另一个弊端。按规定,经纪人在投资者的净资产(股票总值减去借贷后的余额)占股票总值的比例下降至25%时,会收取额外的钱,25%被称作“维持保证金的最低要求”。而现在,大部分经纪人在风险较大的投资中使用他们自己规定的、更为严格的高达30%~50%的“维持保证金的最低要求”。再来看一下,假定借入2500元购买100股单价50元的股票,经纪公司要求的维持保证金为30%,如果股价下跌至40元,净资产从原来的2500元(初始投资)下降至1500元(100×40-2500),1500元的净资产仍然符合经纪人30%的维持保证金的最低要求(30%×4000=1200)。

但是,如果股价跌至25元,这时净资产为0(100×25-2500=0),经纪人就会发出追缴保证金通知,要求你在2~3天内支付现金或者存入账户其他的股票,如果做不到,经纪商会卖出你的股票,这将会使投资者的损失更加惨重,因为投资者想继续持有等待股价反弹。

例如日本大阪有一家公司叫中山制钢所。该公司的股票总是成为信用交易的交易对象。中山制钢所股票的持有人,通过借贷股票来赚取日息(即100日元一天的利益),巧妙地利用游离的股票达到赢利的目的。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一位投资者,以信用交易的方式卖出5000股中山制钢所的股票,这个数不是很大。可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股价升至每股3000日元。即使他当初能以每股1000日元出手,现在每股也出现了2000日元的差额,他要将原先卖出的5000股股票全部买回就得多支付1000万日元。这件事发生在20多年前,按照当时的币值,1000万日元足以在东京连同上好的土地一起买下一栋住宅。

信用交易从长远来看,是一个陷阱,一旦陷入便难以自拔。作为投资者,买卖股票一定要量力而行。某些股票之所以红得发紫,往往并非出于股票自身的价值力量,而是因为投机者的力量才被抬到吓人的高度,从事信用交易的人交上好运时,可以在一夜之间发大财,交上坏运时,就会陷入绝境。如果有经纪人劝你从事信用交易时,请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要三思而后行。

不要为“多头陷阱”所蒙蔽

【巴菲特如是说】

依照某种程度而言,这些经理人应该已经受到了一些消息,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再继续挖洞了,不过在这个临界点显然还没有到来,许多人虽然不甘愿但是仍然还在用力的挖洞。

——1990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对于那种知道了自己已经深陷陷阱而不懂得自救,仍然还在继续挖洞的做法是相当不赞同的。因为那无异于自寻死路。所谓“多头陷阱”是市场主力通过拉高股指、股价,佯装“多头行情”,引诱散户跟进,自己则乘机出货。多头陷阱是市场主力常用的一种套牢股的方法。

“多头陷阱”通常发生在一种股票新高价成交区内,股价突破原有区域到达新的高峰,然后又迅速地跌破以前交易区域的低点(支撑水准),具体地说,就是大盘指数(或者某种股票价格)创新高后,在其密集成交区内,突破原有区域再创新高,随后突然迅速跌破密集成交区的低点(支撑线)。那些在股指(或者股价)最后上涨时买进的人或在股指(或者股价)突破买进的人,都落入了这个陷阱。陷阱区域里成交量愈多,套牢者愈多。

例如:1994年,主力庄家将上证指数从333点一路拉升,并一举突破1000点的心理大关。按一般的经典技术分析,当股价突破原来的阻力线而创新高后,其上升势头仍将延续。许多股民根据突破重要关口理论,认为沪指至少会上涨到1200点,于是纷纷杀入股市大量买进。谁知庄家借此反手派发,股指应声回落,制造了威震一时的千点多头大陷阱,使不少股民在高位被套牢。

股民容易掉进多头陷阱,主要是因为庄家非常狡猾,为引诱散户上钩,“多头陷阱”一开始与“多头行情”差不多,都是股指、股价跳空开盘,高开高走,甚至击穿股指、股价之上档阻力位而创新高,成交量也随之放大,从技术图形上看可谓“形势大好”。此时,你怎么办?“做多”还是“做空”?很难做出正确选择。因为你难以预测下一步的走势。倘若是“多头行情”,随着成交量地不断放大,股指、股价持续上扬,做多者可获利;倘若是“多头陷阱”,随着成交量地不断放大,股指、股价掉头向下,做多者则会被高价套牢。

多头陷阱甚至也曾蒙骗并获猎过有绝佳经验的图形分析专家,因为在初期,股指(或者股价)到达一个新的高点时,看起来好像是继续着强势的信号。在一般的情况下,它也确实是照着比较规则的趋势演变的,尤其是股指(或者股价)突破至新的高点以后,更表现出该趋势会维持下去。然而,恰恰被那些技术高手忽视的是,此时一个突然的反转或陷阱随时可能出现。如果我们贸然行事,便正中庄家的下怀,跌入多头陷阱之中。投资者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比如:看成交量及是否突破支撑线,而多头陷阱一般来说恰好是成交量不大而且向下回档又跌破了支撑线。

许多股民亏损,就亏在多头陷阱里。他们把多头陷阱当做多头市场,以为股指会继续上攻,股价会继续上涨,于是纷纷抢进去,结果落入陷阱之中。因此,对于行情的突然上攻,一定要认真分析,看到底是多头陷阱还是多头市场。如果情况不明,则宁愿踏空,也不要贸然行动。

警惕“空头陷阱”

【巴菲特如是说】

这种情况是在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金融风暴后很快改变,如果没有这类事件发生,可能还要在等上一两年,一直到所有的公司不能够承担巨大的损失时。

——1990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所说的这种情况下是在大环境发生重大不利的情况下,面对类似的情况。投资者也要对空头陷阱加以识别。不要让自己陷在空头陷阱中。

空头陷阱与多头陷阱是对应的,是指市场主力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处理手段操纵股价和股价走势的技术形态,使其在盘面中显现出明显疲弱的形态,诱使中小投资者得出股价将继续大幅下跌的结论,并进行恐慌性抛售,而自己则乘机入货的市场情况。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是股指的空头陷阱,也就是股指(或者股价)从密集区以高成交量跌落至一个新的低点区域后,迅速回升到原先的密集成交区,并且股指(或者股价)还突破了密集成交区的阻力线。

例如中国股市在1994年,沪指从1556点的高位一路狂跌到最后一个重要关口位386点。从技术意义上说,386点是沪股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守下面就是一马平川,不知何处觅底了。然而当时的“333主力庄家”正是针对这一分析理论,竭尽全力打穿这一最后防线,一直跌到333点,令广大投资者对后市产生极端悲观的情绪。一时间,大市要跌到200多点的悲观舆论充斥了整个市场,不少股民纷纷挥泪斩臂,撤离股市。就在这时,主力庄家却借三大政策的利好刺激,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逆市狂升。333点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空头大陷阱。那些斩仓离场的股民,落入了庄家精心设计的大圈套之中,损失惨重。

对于股市中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判定识别

第一,从技术形态上分析。

空头陷阱在K线走势上的特征往往是连续几根长阴线暴跌,贯穿各种强支撑位,有时甚至伴随向下跳空缺口,引发市场中恐慌情绪的连锁反应,从而使主力顺利完成建仓和洗盘的目的;在形态分析上,空头陷阱常常会故意引发技术形态的破位,让投资者误认为后市下跌空间巨大,而纷纷抛出手中持股,从而使主力可以在低位承接大量的廉价股票。

第二,从技术指标上分析。

空头陷阱会导致技术指标上出现严重的背离特征,但如果仅仅依据其中一两种指标的背离现象,仍然容易被主力欺骗,所以要观察多个指标是否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离。因为无论主力如何掩饰或骗线,多种指标的多重周期的同步背离现象都会直接揭示出主力的真实意图。

第三,从大盘的政策面上分析。

需要了解从根本上影响大盘的政策面因素和宏观基本面因素,分析是否有做空的实质性利空因素,如果在股市政策背景方面没有特别的实质性做空因素,而股价却持续性地暴跌,这时就比较容易形成空头陷阱。

第四,从成交量上分析。

空头陷阱在成交量上的特征是随着股价的持续性下跌,量能始终处于不规则萎缩中,有时盘面上甚

至会出现无量空跌或无量暴跌现象,盘中个股成交也不十分活跃,给投资者营造出阴跌走势遥遥无期的氛围。恰恰在这种制造悲观的氛围中,主力往往可以轻松地逢低建仓,从而构成空头陷阱。

第五,从市场人气方面分析。

由于股市长时间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消耗殆尽。然而,在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是股市离真正的低点已经为时不远了,如果这时股指仍非理性地下跌,将极有可能形成空头陷阱。

一旦我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空头陷阱,此时我们无须恐慌,只需大胆建仓即可。因为空头陷阱的构筑阶段恰恰是投资者最佳的投资时机。谨慎的投资者可以等待大盘完成构筑空头陷阱的过程、股市彻底企稳后介入,这样虽然会失去一部分抄底的利润,但安全系数较高,投资经验丰富、操作水平较高的投资者则不妨乘大盘出现急跌时主动买套,中线持有。股市的历史证明,出现空头陷阱后大胆建仓不仅不会陷入空头陷阱的圈套,反而可以从中获利。

面对收益寸土不让

【巴菲特如是说】

假设伯克希尔公司只有一美元的投资,但是这样的话每年仍然会有一倍的回报;但是如果我们将卖掉它的资金,用同样的方式重复投资19年,到第20年的时候,如果按照34%的税率还是能够贡献给国库13000美元,我们自己都能拿到25250美元,这看起来也是不错的成绩。然而在简单一点的话,只做一项不变的投资的话,同样能够每年赚到一倍,最后的金额仍然能够高达1048576美元,如果扣除掉34%即356500美元的所得税,实际上也能够得到69000美元。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理由就是在所得税的支付点上。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因为这种简单的算术而倾向于采用长期投资的,经常性的变动很可能是我们的税后报酬更高一些,但是在几年之后,查理和我却一直这么做着。

——198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在巴菲特看来,做那种疯狂的短线投资活动,几乎就是等于投机的代名词,即使赚取了不菲的利润也不屑于谈。

入股市炒股,如下海捉鱼,水深,但是绝对能捉到大的。人人都想捉到大的,获得最大收益的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实战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股民由于过分贪心,将到手的利润又放跑了,甚至有时还要赔本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