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不可不防的18种人
26011200000011

第11章 墙头草:利就是风向(2)

遍阅史书,墙头草留下的“佳话”一段接一段,举不胜举。

他们怀揣势利心,总喜欢把周围的人分成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求着的求不着的等等,并根据这些自以为高明的观察和判断,或倨傲或谦恭地及时调度和调整自己柔韧的腰板与丰富的表情。如此机动灵活通权达变,或许真能立竿见影“心想事成”,得到一些现成的实惠和好处。然而,物欲的满足若以精神的沦丧为代价,那将是一场危险的得不偿失的游戏。长此以往,无异于惨不忍睹地往自个儿脸上涂炭抹黑,可墙头草家族的癖好历来得到良好遗传,糟蹋自己的形象已经是家常便饭,并养成了频频戴个有色眼镜看人的习惯。再近视的墙头草也拥有一双锐利的鹰眼,要不何来势利?

揪住权力的尾巴

权力是好东西,墙头草最明白,把它比成磁铁尚不足以展示其魅力,更贴切一点,权力就是强力胶,墙头草一粘上,死都要抱住。

张星当总经理时,一位高层职员经常到张星家里坐坐,对张星奉承一番,外带一批上好礼物,而当张星下台,李光当上总经理时,这位高级职员马上到李光家里送礼,并数落张星的不是,将李光捧为最英明的领导。

这种“墙头草”的一个通病是:在你得势时,他锦上添花,当你失势时,他落井下石。他不懂得什么是真诚,他只知道什么是权势。因此,这种人不能亲近。

现在,如果某人为官在任,聚集在他周围的人很多,麻雀、乌鸦、狐狸、狼狗一应俱全,抬头低头,左一句“是”,右一句“对”,似乎他们在那人肚子走了一遭,什么事都是一拍即合,颇有默契,好一堆红颜知己!有人为认识、结交做官之人,用尽了所有高招。倘若这人一旦落魄倒霉,周围的人一下子没有了,真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为什么?因为没有了权势,别人再也无法利用了。而在你失意时,经常到家问寒问暖的人是最可交的。哪怕是起初你认为这人很愚笨,不会说话,但是日久见人心,此时,你会为当初的想法而后悔,本来这人就是可塑之才,当初怎么就没发现呢?

有一个楚国人,拥有两名妻妾,长得非常美丽。有个年轻人,看中这两名妻妾,便从年龄大的那位下手。没想到那位妇人张口就斥骂他:

“你这个禽兽不如的小人,快滚远点。”

年轻人只好识趣地走开。求欢不得,他便转移目标,向另一位小妾频送秋波,表示爱意,两人很快便勾搭上了。

过了没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妾的楚人死了。有位客人对那位年轻人说:“人家的丈夫死了,你打算娶哪个为妻呢?”

年轻人说:“我要娶那个年龄大的。”

客人说:“年龄大的骂过你,年轻的顺从你,你为什么还要娶那个年龄大的呢?”

年轻人说:“当她还是别人妻妾时,就想让她顺从我一人。现在要做我的妻子,就希望她替我去骂别人。”

忠诚于人,才会对人有信用。这位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娶那个年轻的妾,正因为她是不忠、不讲信用的女人。

为了获得上司的青睐,“墙头草”跟着上司的指示、暗示走都来不及,更谈不上会有自己的主见,他永不反对或驳斥上司的指示。无论在什么场合下,“墙头草”只晓得做一种动作,点头同意上司的每一句话。

在他们心底,只相信一种真理:无条件地跟着上司的尾巴走,捡到上司剩下的残汤机会是存在的;而没和他们保持高度一致,上司一个屁就足以把他吹得老远,熏不熏死且不说,至少舔不到权力的香屁股了。

“墙头草”们不断找寻一位强有力的上司去保护他们。至于什么个人尊严、正确错误,早已丢在九霄云外。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使领导高兴,使自己得利,其他一切都不管。这类“墙头草”除了懂得“拍马屁”之外,不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根本就是缺乏主见,一无可取。

“墙头草”们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是因为他们看透了人性的弱点(谁都喜欢听奉承话),再加上他们奉承有术,才能风光一时。对付这类“墙头草”,最适当的方法便是把他们降到离自己越远越好的地方,作为一种警戒。当然,只有正直、精明的人才会这样去应对“墙头草”。

墙头草附着在权力的大树上,啃噬势、利、钱、色,除非大树快被蛀空,否则他们将继续执著,乐此不疲。

第二节 见利思迁难有忠诚

权势就是爹

我们常说忠孝两难全,这是君子的无奈;对小人而言,利义则从不会合一,哪一天,逐利而仍有义,小人就非小人了。墙头草之所以是墙头草,是因为勾搭上了利,抛弃糟糠之妻——良心。认权势做爹,有奶便是娘的事常有。

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王黼,就是见利思迁的能手。

王黼原名甫,因与东汉的一个宦官同名,宋徽宗改赐今名。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又是聪明有加,可惜用到不该用的地方。王黼的命运颇佳,虽然不学无术,但却中了崇宁进士第。王黼中进士后,任相州司理参军,与何志共同领局编修《九域图志》。司理参军这个官并不大,野心勃勃的王黼不甘心就此沉沦,他无时无刻不做着升官梦。

但是他知道,靠学术而出人头地,对于他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于武略他更是一窍不通,而且军戎之道又充满危险,他也无心靠此道去猎取高官厚禄。那么,就只有通过歪门邪道去投机钻营了,而这又正是他的强项。因而,王黼刚一涉足官场,便密切注视着时局的变化,窥伺着钻营良机,寻找着得力靠山。至于编修《九域图志》,他只不过是敷衍塞责罢了,其兴趣不在于此。

何志的父亲何执中为朝廷重臣,他虽然平庸碌碌,但由于地位高,实际权力和影响并不小。王黼认为他可资利用,便千方百计巴结逢迎,首先取得何志的好感,最后终于使何志向其父推荐了他。何执中一见王黼,即为其漂亮的仪表和便捷的口辩所吸引,再加上巧妙的谄媚逢迎,庸相何执中果然喜欢上了王黼,并极力将皇上作了推荐,使王黼很快升为校收郎、符宝郎、左司谏。

初出茅庐第一步就轻松得逞,王黼的野心有增无减。王黼利用过何执中之后,随即转移了目光,开始寻求新的更大的靠山。善观风色的王黼,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最后将搜索的目光停留在蔡京身上。此时,王黼了解到,张商英虽居相位,但不被徽宗所喜欢,后来,又听说徽宗曾于钱塘召见蔡京,并遣使赐给其玉环,于是便准确地嗅到了徽宗再度起用蔡京的意向,因而他决定开始新的政治投机。他先是上书奏事,无耻地为蔡京歌功颂德,接着又以一副“义正词严”的架势对张商英进行弹劾。此举投合了徽宗的心意,因而张商英随之被罢免了相职。蔡京复相后,非常感谢王黼弹张助己之功,因此对王黼大加提拔,接连授王黼以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等职。只用两年时间,王黼便从校书郎这样的小吏骤升到御史中丞这样的高位,他的第二次投机又大获成功。投机,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利益,他更加如痴如狂地迷恋上此道了。

找到了蔡京这个大靠山,为了进一步加深蔡京对他的好感,王黼又想出了一个新主意,谋划罢免何执中的官位,而使蔡京专执国政。为此,他不惜恩将仇报,上疏弹劾何执中,竟将何的“罪状”罗至20条之多。此时,他不仅一脚踢开了何执中,而且还投井下石,其人品之卑劣,实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在此过程中,何执中还蒙在鼓里,对王黼称赞不已,直至他获悉真相后,才气愤地大骂王黼“不是东西!”

宦官梁师成、童贯深得徽宗宠幸,权倾朝野,王黼更是竭力巴结之,尤其是对号称“隐相”的梁师成,王黼更是奴颜婢膝,以父礼事之,称为“恩府先生”。认贼作父,权势就是他的父母,只认权势,不知其他,为了权势,什么下贱的事都干得出来,这是历史上一切佞幸的共同特点。他们正是依赖这一常人所不具备的特殊素质而得以飞黄腾达。王黼为获得高官厚禄,不断寻求政治靠山,绞尽脑汁去巴结各种权势,但他们还都不是他最大和最后的靠山,他的最大和最后靠山是皇帝——宋徽宗本人。

王黼完全清楚这一点,因而在向徽宗献媚邀宠方面,他更加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王黼凭着他“多智善佞”的天才,逐渐获得了徽宗的宠信,因而此后更是青云直上。宣和元年,拜特进、少宰,连超八阶,官至副相,成为“宋朝命相未有前比也”的特例。可谓宠倾一时。

宋徽宗喜欢微服出游以消愁解闷,有时甚至寻花问柳。王黼作为副相大臣,不但不予劝止,反而大加怂恿,同时还经常随侍,君臣共作逍遥游。一次微行时,路遇墙头挡道,王黼便立即送上肩膀,徽宗踩着他的肩头翻越过了墙。

谈罢王黼的“光辉事迹”,无不让人惊讶于他的善变逢迎。我们耻于他的德行之余,再一次擦亮眼睛看到了忠义、道德无数次遗落在良心凋零的荒郊野岭,墙头草争相踩踏,趋之若鹜,生怕落伍当不了别人的儿子的情形。

秘密泄露在不断的变色中

朋友讲真心,墙头草类型的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何时真何时变,完全根据现实的利益需要,这种人就像变色龙一样,一辈子会以几种面目示人,让你捉摸不透,更无法防范。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光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控制着朝政。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慈禧太后的势力。慈禧太后当然感觉出自己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袁世凯,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要使变法成功,要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后来又深夜密访袁世凯。

谭嗣同说:“现在荣禄他们想废掉皇帝,你应该用你的兵力,杀掉荣禄,再发兵包围颐和园。事成之后,皇上掌握大权,清除那些老朽守旧的臣子,那时你就是一等功臣,”袁世凯慷慨激昂地说:“只要皇上下命令,我一定拼命去干。”谭嗣同又说:“别人还好对付,荣禄不是等闲之辈,杀他恐怕不容易。”袁世凯瞪着大眼睛说:“这有什么难的?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谭嗣同着急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决定如何行动,我马上向皇上报告。”袁世凯想了想说:“那太仓促了,我指挥的军队的枪弹火药都在荣禄手里,有不少军官也是他的人。我得先回天津,更换军官,准备枪弹,才能行事。”谭嗣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袁世凯是个心计多端善于看风使舵的人,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没有看透他。袁世凯虽然表示忠于光绪皇帝,但是他心里明白掌握实权的还是太后和她的心腹,于是又和慈禧的心腹们勾搭上了。如今他更加相信这次争斗还是慈禧占上风。所以,他决定先稳住谭嗣同,再向荣禄告密。

不久,袁世凯便回天津,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告诉荣禄。荣禄吓得当天就到北京颐和园面见慈禧,报告光绪帝如何要抢先下手的事。

第二天天刚亮,慈禧怒气冲冲地进了皇宫,把光绪帝带到瀛台幽禁起来,接着下令废除变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维新变法人士和官员。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七君子命丧北京菜市口。

变脸的小人不可交,他们惯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过河拆桥,不择手段。他们很懂得什么时候摇尾巴,什么时候摆架子;何时慈眉善目,何时如同凶神恶煞一般。

视变脸小人为同盟,你的秘密就开了条地下通道,不胫而走,等你回过神来,都已经是公开的消息。你掏出的满腔真诚都付之东流,甚至搭上了性命。

变色龙再慷慨陈词,海誓山盟,都是虚无缥缈的大话。当昨夜的推心置腹和满怀期待成了今晨刀下鬼,你才知晓他的寡信与无聊。

六月的天,墙头草的脸

当你春风得意时对你媚笑的人,并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钟爱,他们看中的是你头上的乌纱,手中的大印,一旦你失去了这一切,你在他们眼中便一钱不值,最先抛弃你的,也就是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

包扬是一个建筑工人,每日起早贪黑,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终有了两万元的积蓄。但不幸他患上了肝炎,又是单身,没人照顾,整日处于孤独之中,此时,一个人走上前来,同他聊天,两个人交上了朋友。一日,包扬让他帮忙汇款一万元给老家的父母,这人拿钱去了。不久,包扬的肝炎突然恶化,很危险,而那人却不露面,做着私吞钱财的美梦。后来包扬经抢救脱险,不久出院后问及那人汇款之事,他装聋作哑,矢口否认曾经拿过包扬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