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也很丰富。其味道微甜而脆,十分爽口,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的上好食品和滋补佳珍。
莲藕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K、维生素C、铁和钾的量较高。它常被加工成藕粉、蜜饯、糖片等补品。莲藕的花、叶、柄、莲蓬的莲房、荷花的莲须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做药材。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适用于烦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是除秋燥的佳品。而且妇女产后忌食生冷,唯独不忌藕,就是因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性也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而用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既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
具体说来,莲藕的功效有以下几种:
1、莲藕可养血生津、散瘀止血、清热除湿、健脾开胃。
2、莲藕含丰富的单宁酸,具有收缩血管和降低血压的功效。
3、莲藕所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进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4、生食鲜藕或挤汁饮用,对咳血、尿血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5、莲藕中含有维生素B12,对防治贫血病颇有效。
6、将鲜藕500克洗净,连皮捣汁加白糖适量搅匀,随时用开水冲服,可补血、健脾开胃,而且对治疗胃溃疡出血效果颇佳。
藕节也是一味著名的止血良药,其味甘、涩,性平,含丰富的鞣质、天门冬素,专治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民间常用藕节六七个,捣碎加适量红糖煎服,用于止血,疗效甚佳。但凡脾胃虚寒、便溏腹泻及妇女寒性痛经者均忌食生藕;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少食。
另外,由于藕性偏凉,所以产妇不宜过早食用,一般在产后1~2周后再吃藕可以逐淤。在烹制莲藕时要忌用铁器,以免导致食物发黑。
贴心药膳:
鲜藕茶
功效:清热去火、养胃益血。
准备材料:鲜莲藕250克,红糖20克。
做法:把洗净的莲藕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以中火煨煮半小时左右,再加入红糖拌匀即可。
藕粉粥
功效:安神补脑、健脾止血。
准备材料:藕粉10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煨煮,待稀稠粥将成时,放适量红糖和已经用冷开水拌匀的藕粉,最后搅拌成稠粥即可。
秋季常食百合,润肺、止咳又安神
夏天,是百合的收获季节,采摘下的新鲜百合可以洗净剥开,晾晒风干,制成百合干,既便于保存,又方便人们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吃到它。将百合加工成百合粉、百合精冲剂或者百合饼干食用。在干燥的秋季,百合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本草纲目》中记载百合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百合的养生保健功效:
1.润肺止咳
百合鲜品富含黏液质,其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2.宁心安神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
3.美容养颜
百合洁白娇艳,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养颜作用。
4.防老抗衰
百合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粗纤维、多种矿物质以及蔗糖、果胶、胡萝卜素、生物碱等物质,对防止皮肤衰老和治疗多种皮肤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舒展皮肤,逐渐消除面部皱纹,治愈一些如皮疹、痱子等皮肤病。
用百合制作羹汤,是最常见的食法。百合可以与绿豆、莲子、肉类、蛋类等不同食物同煮成汤,各具风味,可以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达到养颜美容的作用。单用一味百合,加糖煮烂制成的百合羹也相当爽口,是既养生又美容的佳肴。
使用百合美容的方法如下:
1、将鲜百合鳞片漂洗后加糖煨烂,制成百合羹。
2、百合同瘦肉、鸡蛋制成百合瘦肉汤,不但能美容,还可食补。
3、将百合同绿豆一起煮,可预防生痱子,亦能治疗痱毒。
4、鲜百合100克洗净,加水煮烂,加入生鸡蛋2个,等蛋煮熟后加白糖少许即成。
需要注意的是:百合性寒黏腻,脾胃虚寒、湿浊内阻者不宜多食。
贴心药膳:
百合红枣银杏羹
功效:润肺益气、补血养阴,滋润养颜。
准备材料:百合50克,红枣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两片,盐少许。
做法:
(1)将新鲜牛肉用滚水洗净,切薄片;白果去壳,用水浸去外层薄膜。
(2)百合、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
(3)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百合、红枣、白果和生姜片,用中火煲至百合将熟,加入牛肉,继续煲至牛肉熟,加盐少许即食。
枇杷,生津、润肺、止咳的良药
枇杷,又称腊兄、金丸等,因外形似琵琶而得名。枇杷清香鲜甜,略带酸味,产自我国淮河以南地区,以安徽“三潭”的最为著名。在徽州,民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枇杷与樱桃、梅子并称为“三友”。
祖国医学认为,枇杷性甘、酸、凉,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说:枇杷“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此外,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很好的疗效;枇杷中含有苦杏仁苷,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的功效,为止呕的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泄泻者忌食;枇杷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要忌食。另外,枇杷仁有毒,不可食用。
贴心药膳:
枇杷冻
功效: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提高视力,保持皮肤健康,促进胎儿发育。
准备材料:枇杷500克,琼脂10克,白糖150克。
做法:
(1)将琼脂用水泡软;将枇杷洗净,去皮,一剖为二,去核。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糖和琼脂,熬成汁;将枇杷放入碗中,倒入琼脂汁,晾凉,放入冰箱内冷冻即成。
秋梨枇杷膏
功效:生津润肺、止咳化痰。
准备材料:雪梨6个,枇杷叶5片,蜜糖5汤匙,南杏10粒,蜜枣2颗,砂纸1张。
做法:
(1)先将5个雪梨切去1/5做盖,再把梨肉和梨心挖去。
(2)把枇杷叶、南杏和蜜枣洗净,放进梨内。
(3)余下的1个梨削皮、去心、切小块,将所有梨肉和蜜糖拌匀,分放入每个雪梨内,盖上雪梨盖,放在炖盅里,封上砂纸,以小火炖2小时,即成。
“多事之秋”应多喝蜂蜜少吃姜
入秋以后,以干燥气候为主,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我们就必须经常给自己的身体“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我们知道,秋天进行补水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付秋燥不能只喝白开水,最佳饮食良方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能有效减少水分流失。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蜂蜜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C、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味甘、性平和,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的功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秋燥时节,尽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生姜虽有利,但也有弊。因此不可多吃。尤其是在秋天最好少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再加上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古代医书有记载:“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当秋天来临之际,我们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拒食生姜”,如此便可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秋季进补,养肺补肝七良方
从传统中医的五行来看,秋季和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最旺,又因金克木,肝属木,故肝气较弱,所以秋季进补应重在养肺补肝。《寿亲养老新书》中说:“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因为秋燥易伤阴,故而应注意少吃辛辣之品,肝气得以补益,则有助于滋养肺脏。下面是《本草纲目》中推荐的几种适合秋季服用的药茶和药膳:
1.芝麻甜杏茶
材料:黑芝麻250克,甜杏仁50克,白糖与蜂蜜各50克。
做法:将黑芝麻炒熟研末,甜杏仁捣烂成泥,与白糖和匀后隔水蒸l~2小时,晾凉后即可。服用时加蜂蜜l~2匙。每次2匙,每日2次。
功效:补益肝肾,润肺止咳。
2.桑菊薄荷茶
材料:桑叶、菊花、薄荷各10克。
做法:清水适量煮沸,将桑叶、菊花、薄荷一起投入水中煮10~15分钟即成。不拘时饮。
功效: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致的咳嗽。
3.青果绿茶
材料:青果3枚,绿茶2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青果洗净后捣破,放入绿茶和冰糖,冲入开水晾凉后即可。在口中含1~2分钟后慢慢咽下。不拘时饮。
功效:清热利咽、净口明目,可缓解口腔溃疡。
4.蜜蜂藕汁
材料:鲜藕500克,蜂蜜20克。
做法:将鲜藕洗净后绞汁,加蜂蜜即成。在口中含1~2分钟后慢慢咽下。不拘时饮。
功效:清热凉血、利咽通便,可缓解慢性咽喉炎。
5.生犁粥
材料:生梨2个,粳米50克,冰糖3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放适量水煮沸,生梨削皮去核,切成l厘米左右的小块,待粥煮沸后投入梨块煮至粥稠,加冰糖即可。每次1小碗,每日2次。
功效:生津润燥,清热止咳,去痰降火。
6.何首乌红枣粥
材料:何首乌20克,红枣10枚,粳米50克。
做法:将何首乌洗净、晒干、碾碎,粳米、红枣淘洗干净放适量水煮沸,待粥煮沸后投入何首乌碎末搅匀,煮至粥稠即可。每次l小碗,每日2次。
功效:乌发生发、平肝降脂,是脂肪肝、高脂血症的辅助食疗。
7.百合枇杷羹
材料:鲜百合、枇杷(去皮、去核)、藕粉各3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洗净的百合、枇杷肉共用中火煮熟,放入调好的藕粉成羹,再放入白糖。每次l小碗,每日2次。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
金色的秋季也是尽享美味水果的时候,还可吃一些柚子、柠檬、猕猴桃、生梨、石榴、柑橘、金橘和葡萄等甘酸兼有的水果。因为酸味入肝,甘味入脾,以上水果可补肝健脾,又有滋阴养肺的作用。
远离燥邪,将滋阴贯穿到底
我们很多人一到秋天,精神就开萎靡,心情的颜色也灰暗了下去。这种状态也就是常说的“悲秋”。在秋季,阳气开始收减,阴气初升,天气由暖转凉,因此,人在秋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着眼于“收敛”。到了秋天,春夏的热闹被“落木萧萧”的景象所代替,因此人难免伤感,表现出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有损于健康。因此,要培养积极、乐观的正面情绪。
由于在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身体各组织都会感觉缺水,人在秋季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皮肤干燥等病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而预防秋燥,补水首当其冲。秋季天气干燥,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梨、糯米、蜂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酸性食物具有收敛、补肺的功能,要多吃些。不要吃辛辣食物。
《本草纲目》里说,麦冬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都有效。而百合入肺经,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对“肺脏热,烦闷咳嗽”有效。所以,要防止秋燥,用麦冬和百合最适宜。
具体如何来滋阴润燥呢?有这些小窍门。
1.少说点话补气
少说话是为了保护肺气,当人每天不停地说话时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补气不妨试试西洋参麦冬茶。
西洋参麦冬茶
材料: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
制法:泡水,代茶饮,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