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6012400000015

第15章 寻找贵人,改变人生(14)

1.切忌以一种毫不服气的口气向对方提出质问:“怎么可以这样就拒绝了呢?难道这对你没好处吗?”你这么一说,对方是断然不会再改口的。

2.切忌遭到拒绝就灰心丧气,而不做努力争取,其实任何事情都蕴藏着希望的转机,更何况对方也许未经过深思熟虑而一时意气用事或因其他原因而武断地对你进行拒绝。

心怀感恩,感谢贵人要及时

经典案例

提起霍金,人们眼前就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勇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登上讲台,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科学巨匠,表示深深仰慕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枷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对你太不公平了吗?让你丢了许多东西。”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敏感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却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碰撞之后,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权威分析

“感恩”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心态,正是因为有了感恩的心,人们才发自内心地感谢生命、感谢亲人朋友、感谢自然、感谢身边所有的人,这种心态让人类变得更加友好,让人看起来更加宁静、充满亲和力。

那么,对于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对于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就应该加倍感谢,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事业更加顺利,成功来得更快。很多人都了解这个道理,但是只有少数人及时地将“谢谢”说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对于那些得到贵人帮助的人来说,说出“感谢”两个字是十分必要的。即使贵人的行为只是单纯地提供帮助,原来就不希求得到你的感激,他在听到你带着诚意的感谢之后也会感到欣慰满足;而如果贵人是一个十分讲究礼节的人,一旦你没有对他表示感谢,就会给他留下不讲礼貌、不懂事的印象,对以后的交往造成障碍,一旦再有事情需要他帮忙时,就很难达成所愿了。

“谢谢”的力量在与贵人的关系中更加举足轻重,说与不说实在是有天壤之别。“谢谢”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一句礼貌用语,它已经成为人们沟通心灵的润滑剂。

贵人帮了你一点忙,你说:“谢谢!”贵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的。你与贵人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并从此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千万不要吝啬和羞怯,“感谢”二字一定要适时说出口,对自己的贵人说出这两个字就是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保温,总有一天,你会感受到这样做带给自己的温暖。

联系现实

彼得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在一家小型公司工作。之后不久,他就很幸运地通过了一家大型企业的考试,进入这家公司工作。

在上千人的大型公司工作,不像在小公司里,样样都得自己来,优点是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缺点是公司人才众多,自己所占的舞台面积缩小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挥洒自如。

对于一个新进人员来说,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是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彼得心想,要让高层主管知道自己的能力,起码先要让他们认识自己,公司这么多人进进出出,能让他们叫得上名字的低层人员也没有几个。

但是怎么才能够让高层主管认得自己呢?彼得整天在心里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年底了,依照惯例,公司根据年终盈余发放年终奖金,大伙儿也照样按照“惯例”,不管拿多少奖金,都要对发放的比例批评、讽刺一番,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表示出自己一年来工作的辛苦似的。

发放奖金之后的第二天,一封“感谢函”静静地躺在公司总经理和几位高级主管的桌上,内容是感谢各位主管辛苦的指导和带领,署名是彼得。

彼得又在洗手间“碰”到了总经理,总经理笑着对他说:“噢,你就是彼得啊!”

彼得向上司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引起上司的重视,为以后的晋升奠定了基础。

行动点拨

“谢谢”二字虽然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许多学问:

1.感谢的话要说得真诚,要言出肺腑,做到声情并茂,让对方如沐春风,顿感温暖。光真诚还不够,感谢别人还需要即时感谢,把感谢的话留到明天不是说没有用,而是没有多大用,所以感谢的话今天就说出来吧!

2.感谢要针对贵人的不同身份特点采取相应的感谢。老年人自信自己的经历对青年有一定的作用,青年人在表示感谢时就应感谢对方言行的效果,“谢谢您,您的这番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会使老年人感到满足,并对你感到满意。女人常以心地善良、体贴别人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因此在感谢时,说“你真好”就比“谢谢你”更好一些,说“幸亏你帮我想到了这点”就比“你想到这点可真不容易呀”要强得多。

3.“感谢”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一种对对方心理需求的满足。就不同的贵人来说,其心理需求是大相径庭的。有的贵人希望你对他的一举一动本身表示感谢,有的贵人希望你对他行为的效果进行感谢,有的贵人则希望你对他个人进行感谢。因此,感谢就应首先满足被感谢者这种心理需求。比如男子对同龄的女性朋友表示感谢,就要对“感谢动机”采取谨慎的态度。诸如,“谢谢你,想不到你一直在想着我”之类的话很容易造成误会,还不如只对对方行为本身说声“谢谢”!因此,感谢一定要针对对方的心理需求而发。

4.许多人常常不好意思或不愿说感谢的话,这样时间长了,总会给贵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贵人不但会觉得你这个人不懂礼貌,而且在感情上似乎觉得有点缺陷。

所以,感谢的话不要一拖再拖!

第五节 成算在心——赢得贵人的帮助

敢于向贵人“亮”出自己

经典案例

宋朝时,有人假造韩国公韩琦的信去见蔡襄,蔡襄虽然有所怀疑,但是他性情豪放,就送给来者三千两银子,写了一封回信,派了四个亲兵护送他,并带了些果物赠送给韩琦。这个人到京城后,拜见韩琦,承认了假冒的罪责。韩琦缓缓地说:“君漠(蔡襄字)出手小,恐怕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夏太尉正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当即为他写了封引荐信。韩琦的子弟对此举表示疑惑不解,觉得不追究伪造书信的事就已经很宽容了,引荐的信实在不该写。韩琦说:“这个书生能假冒我的字,又能触动蔡君漠,就不是一般的才气呀!”这人到了长安后,夏太尉启用他做了官。

权威分析

故事中的人假冒韩琦,虽然是一着险棋,但是毕竟达到了接近贵人的目的,而且得到了贵人的认可和被提拔的机会,所以此人接下去的道路也就顺畅了许多。

让贵人提拔你、帮助你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先要让他认识你,知道你是谁。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故事里的人也是凭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取得成功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精于认知而疏于行动,也就是说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在行动中却表现出怯懦或者恐惧,总之,很多人没有把这个理论贯彻到实际中去,有些人甚至犯了“交际恐惧症”。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多半是由于一些心理原因在作怪。有的人认为主动去推荐自己有巴结和奉承的嫌疑,觉得那样做有失身份。有的人缺乏自信,怕即使想办法认识贵人也无法赢得他们的赏识,所以索性根本就不采取任何行动。还有的人在与贵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过于谦虚,谦虚到了极点,就让贵人对你产生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误解,对自己的发展极其不利,这样做也违背了与贵人交往的初衷。上述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会对与贵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是应该彻底抛弃和改变的。

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积极的处世态度,才能在想要结交贵人时勇敢地“亮”出自己,为以后的交往做好铺垫。

联系现实

一次外语课上,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做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道,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是有一个学生知道,听讲演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学经济的,由于怕被提问的缘故,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我刚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其他一些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演。每次开讲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用极其醒目的颜色的笔大大地用粗体字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在座位边上。于是当讲演者需要听者响应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问前面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们就意味着机会。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者吃惊时,很有可能就预示着他会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也是如此,我确实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机会不会自动找到你,你必须不断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我发现有好多人在这方面实在是无法令人满意,他们太过含蓄或者说是怯懦,他们不习惯让别人看到自己。或许这样你会过得很轻松,但是你绝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我想你们中的每个人都会有凌云壮志,但是你的第一步必须是找到赏识你的人,这对沉默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他的话结束后,学生中有人笑了,有人不屑一顾,但是有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或做一些了暗示:我可以回答。

行动点拨

让别人更容易认识你、记住你的方法有很多,以下三种可供参考:

1.出席聚会或者表演等场合时,尽量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不论在教堂、教室各种聚会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要“太醒目”。这种心态对于结交贵人来讲是极其不利的。

坐在前座能显示你的自信,也使你更容易被其他人认识。把它当成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越显眼越能引起贵人的注意,最显眼的人也最容易被贵人发现。

2.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一个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想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也意味着:“我有罪恶感。”这些都会使人产生不好的印象。

如果在团体交往中,你能够做到正视他人,贵人多半会对你刮目相看。

3.练习当众发言

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很高的人,都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各种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乏信心。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不要他们知道我是怎样的无知。”

但是,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引起众人的注目,要多发言,这是让贵人认识你的重要机会。

尊重长者,彰显品质魅力

经典案例

在北宋神宗年间,著名哲学家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在洛阳讲授孔孟的儒家经典,许多读书人都不约而同地前去,竞相拜他们为师。南方人杨时也闻名赶到程颢处登门求学。他学习用功刻苦,进步很快,深得程颢器重。4年之后,程颢去世了,杨时听到噩耗,非常悲痛。为了寄托哀思,他在家里设置了程颢的灵牌。此后,已40岁的杨时为了进一步深造,又去拜程颐做老师。一天中午,他碰到了疑难问题,便和同学游酢一起去请教老师。到达程家时,程颐正在睡午觉,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这时下起鹅毛大雪。过了好久,程颐一觉醒来,看见杨时和游酢不声不响、毕恭毕敬地侍立门外,深受感动,连忙让他们进来。此时,门外的积雪已有1尺来厚,他俩全身都披上了一层白雪,在站立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从此以后,“程门立雪”就被作为尊敬师长的道德典范而广为传诵。

权威分析

尊重长者是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品质,但人们并非都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有的人做到了,尊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像案例中的杨时、游酢那样尊敬师长,竟至冒雪等候的情况并不多见。

尊重长者的人内心深处是善良的、有所敬畏的,这样的人一般也会善待他人、讲信义,绝不会忘恩负义。所以这样的人总是让人感觉到可以信赖。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懂得尊重长者的人,那么你几乎可以凭借这一点品质获得贵人的信任,尤其是当你想要结识的贵人本人就是一位长者时,这种品质更会赢得他的好感。

其实,从贵人的角度讲,他一定也很重视他要帮助之人的人品,如果这个人的人品不好,那么与之结交,可能会影响贵人的形象,而且也很容易“养虎为患”,到头来反而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