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6012400000041

第41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18)

由于曾国藩在倡导洋务运动期间汇集了全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如华蘅芳、李善兰、徐寿、徐建寅等人在自己的周围,并聘请外国专家傅兰雅、伟烈亚力、玛高温、金楷理、林乐知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翻译了《化学鉴原》、《物体遇热改易说》、《汽车发轫》、《代数学》、《代微积拾级》、《决疑数学》等书,所以曾纪鸿是靠父亲的关系才有机会结识到这些科学家,以及他们介绍西文科技的有关著作,从而使曾纪鸿近代科技的兴趣日益浓厚,并且进步很快。

据有关文献记载:“清同治七年即1868年曾纪泽20岁时,居住于两江总督署,曾国藩在督促他们兄弟读中国书籍的同时,又要他们兄弟写《律吕表》,命公代算。”自1858年起,曾纪鸿“即喜习算学不辍,此时已能应用矣”。

1872年下半年,曾纪鸿居住于长沙,与父亲的好友、算学爱好者丁取忠等人相互切磋算数的学问,同时还与外地数学爱好者书信往来,互相交流学术心得。从此时起,曾纪鸿就着手写作有关数学方面的著作。他的好友曾有意问他为什么下这么大的力气来专攻数学的问题,他回答说:“此夙志也。”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研究,曾纪鸿写出了一部学术专著《对数详解》,共计5卷。在书中,曾纪鸿对对数的源流、对数的原理以及实用价值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本书由丁取忠负责刊刻印行,后来收入《白芙堂算学丛书》。

曾纪鸿不仅学问渊博,而且人品极好。由于他在写作《对数详解》的过程中曾受到同行的启发和支持,所以他在该书每卷卷首都把丁取忠的名字署在前面,同时又将同行的名字署于每卷之后。

1874年,曾纪鸿又写作了《圆率考真图解》一书。当时国际上都以推算圆周率位数标志其数学水平,但只能算到40位就无法深入下去了。曾纪鸿吸取古今中外学术成果,悉心构思,创造新法,反复推算之后达到一百多位,在当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等书中充分肯定了曾纪鸿在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曾纪鸿与邹特夫等合著了《粟布演草》2卷,后来也刊入《白芙堂算学丛书》。

在1877年至1881年这5年时间里,曾纪鸿除在兵部学习行走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和研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上,并著有《炮攻要术》6册、《电学举隅》1册等,成果十分突出。

权威分析

从曾纪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曾纪鸿在自身勤奋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父亲在社会关系方面为其提供的条件,从而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最终使自己取得较高的成就。

由此可见,亲人在你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靠亲人的帮助,你就会更容易成功。

具体来说,亲人是我们的双重依靠:

亲人是我们的精神依靠,任何人都需要有精神依靠。而亲人是精神依靠的根本,因为真正的亲人永远相亲相爱,永不背叛,即使是孤儿,在他们的生命里,也一定会出现相当于亲人身份的人。给他温暖和支持。否则,他们将可能误入歧途,那都是缺乏温情的缘故。

亲人是我们的物质依靠,虽然人在有工作能力之后会获得经济独立,但在人困难的时候,最先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一定是亲人。有时,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助你一臂之力。因为这是血浓于水的深情。

在人生的任何年龄段都需要依靠亲人,小时候依靠亲人长大成人;中年时依靠亲人走向事业的辉煌;老年人依靠亲人享受天伦之乐。没有亲人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很难得到宝贵的幸福。

联系现实

潘宁波出生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全家四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少年时生活的艰辛磨炼了潘宁波的意志,培养了他的信心,也使他产生了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大学毕业后,决定试试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未能如愿。

但是,一再碰壁之后,他几乎对前途丧失信心。母亲提醒他说。“最好的总会到来。”父亲也拍着他的肩膀鼓励他,潘宁波又试了几家其他城市的电台。其中一家电台的节目部主任是位很不错的人,但他告诉潘宁波说他们已经雇用了一名播音员。当潘宁波离开电台办公室时,受挫的郁闷心情一下子发作了。他大声地问道:“要是不能在电台工作,又怎么能当上一名体育播音员呢?”

潘宁波正在那里等电梯,突然听到了刚才那位节目部主任的叫声:“你刚才说体育什么来着?你懂足球吗?”接着他让潘宁波站在麦克风前,凭想象演播一场比赛。由于潘宁波的出色表现,他被录用了。

这次求职成了潘宁波人生旅途的新起点。它使潘宁波懂得,一个人只要努力,他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以后的岁月里,潘宁波奋发努力,凭他个人的能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行动点拨

依靠亲人走向成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依靠亲人的教诲

大道至简,有的时候,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力量往往是小时候父母教给你的一些平凡、朴素的道理。牢记父母的教诲,让它们指导你的人生。

2.依靠亲人的鼓励

人是很矛盾的动物,有时很坚强,有时很脆弱,坚强时牢不可破脆弱时不堪一击。在人“不堪一击”的时候,是亲人的抚慰和激励让我们重新振作。

3.依靠亲人的人际关系

亲人就是一家人,亲人的人际关系也完全可以为你所用。尤其是长辈多年积累的人脉,其范围和品质都是你难以比拟的。所以,让亲人的朋友成为自己的朋友,可以拓展自己的关系网。

4.依靠亲人的智慧

在市场经济时代,有时连“点子”、“建议”都要用钱买。在这方面,亲人往往会给你以最无私的帮助,毫无保留地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第七节 肝胆相照——朋友是你忠实的贵人

朋友是一座坚实的靠山

经典案例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宰相。在姚崇的朋友之中,有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便是深谙为友之道的高手,并因此受益,被姚崇提拔为三品高官。

一次,老师要姚崇与张宗全就某个题目做一篇文章,两天之后交给他。他们下去都精心做了准备,将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交了上来。事有凑巧,姚崇与张宗全所写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且观点也相当一致。这如何不使老师为之恼火?没想到自己门下最得意的两个门生敢剽窃他人作品,这如何了得?

姚崇据理力争,声明文章绝非剽窃。张宗全的作品也非剽窃他人,但他为了平息老师的怒火,就对老师说:“前两天与姚崇兄论及此题,姚兄高谈阔论,学生深感佩服,遂引以为论。”

老师听到这番话,知道错怪了两位学生。姚崇为张宗全的广阔胸襟所感动。姚崇当宰相后,遂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

从姚崇和张宗全的故事中我们看出:朋友之间相互扶持有多么重要,朋友会帮助你抓住良好的机遇,成就你的事业。

权威分析

有首歌里唱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个道理已经被无数的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人们现在所说的“有了关系,就没关系;没有关系,就有关系了”,无非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朋友就是你的一座靠山,许多时候,你面临的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但是朋友多了会帮你出主意、出人力、出物力、出财力,和你一起解决问题,那样你前方的路就变得宽广了。

一个成功人士,往往能带动和影响他身边的人,他也善于理解和接受他们,使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达到良好的互动。

就像一匹好马可以带领你到达梦想的地方,一个好朋友同样可以带你实现自己的愿望。

而且由于彼此之间友情的关系,朋友这一类贵人一般比较忠实。他们有机会、有能力帮你的时候会主动帮你,在没有能力帮你的时候,也会事先说明,不会说一些假话来安慰和欺骗你。

拥有一些忠实可靠的朋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联系现实

曹启泰,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本来,他在这一行业内发展得不错。但是1994年,他的一些生意陷入困境,赔了一亿元而且负债五千万台币。单纯靠努力工作,挣薪水来偿还这样巨额的债务,不但是杯水车薪,而且维持日常生计的压力也很大。

在这样一个困难的境况中,能够借到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曹启泰借助于他的各种朋友关系,凭借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们的帮助,终于筹集到了资金,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得以东山再起,后来他又远至新加坡开创自己的事业,抢滩新加坡第一主持人。目前,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

行动点拨

想要结交到要好的朋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心胸宽大,宰相肚里能撑船

为人应当心胸宽广,绝不可斤斤计较,好与人比高低、争强弱。善于做人者,一定要有“肚子里面能撑船”的意念,把自己的开阔胸怀充分展示出来,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即使危机出现时,我们也能够顺利地解决。

这要求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必须摈弃个人私欲,不能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斗、去夺,与人闹得面红耳赤;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同样,像那种“报复之心”、“嫉妒之念”一类私心很重的东西,更不能存在。同时,还要求我们有点忍让精神。无缘无故受到冤屈时,只要不是恶意中伤,都应忍耐下去,应主动地“礼让”,从自身找原因。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

2.以最快的速度解除你们之间的误会

误会,往往是由于人们相互间不理解,缺乏理智,缺少沟通,不加思考,未能多体谅对方,反省自己而引起的。所以,如果什么人做了让你不高兴的事,请先不要忙着指责对方,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错解了他(她)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话,不妨平心静气地约他(她)聊一聊,你也许会发现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误会是一堵冰冷的墙,它隔开了彼此的感情交流;误会是一颗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大家炸得人仰马翻。

一个小小的误会也常会制造出严重的后果,所以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时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想办法消除,不要等到无法挽回时再痛悔自责。

3.处处为他人留些情面

在工作生活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人际关系这张大网。所以,在为人处世时,如果你处处为他人留些情面,别人也便会保全你的面子,毕竟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用过激的方式处理矛盾绝对不是一个合理的方法,伤了人情不说,还毁了自己的形象。何不理智地去看待矛盾,加一些感情因素去面对矛盾呢?说不定你可以从中得到更加珍贵的东西。

朋友决定你的富贵命

经典案例

1977年,小布什利用5万美元启动资金正式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石油公司——阿布斯托能源公司。

1984年,在一些贵人的安排下,“光谱七”公司买下了小布什如同“垃圾股”的石油公司,“光谱七”随后又被更财大气粗的哈肯能源公司收购,小布什不仅名列股东委员会,而且转眼间还拥有了价值53万美元的股票。

1989年,小布什游说父亲的老友以8600万美元买下了得克萨斯“游骑兵棒球队”,小布什自己也投资了60万美元,但他却被指定为该球队的管理者,因为“游骑兵棒球队”的最大股东都是老布什的铁杆支持者。小布什后来卖掉了“游骑兵棒球队”,这次买卖让他净赚1500万美元。小布什能在数年间让60万美元变成1500万美元,显然和他父亲曾说过的“到时会有贵人相助”有关。

权威分析

社会关系像煤炭、石油一样,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不仅可以再生,还可以几何数量成长的资源。因此,社会关系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

生活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命运之神,人一生的富贵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你身边的朋友,就是推动你改变命运的助力,与正确的朋友建立正确的关系,你也可以拥有富贵的命运。

就像小布什那样,他不是天生的富贵者,他的“富贵命”是他的朋友们和贵人们帮助他争取来的。

所以说,人脉也就是财脉,交对了朋友,找对了贵人,你也可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告别穷人的命运。

联系现实

1975年的一天,陈玉书闲来无事,便带儿子去维多利亚公园游玩,碰巧遇到了熟人,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印尼驻港领事的妻子,更巧的是这位领事妻子与陈家颇有渊源,从此陈玉书便与领事一家结下了良好的关系,建立起了一张奇妙的关系网。在当时,得到一张印尼的商务签证很不容易,陈玉书就凭着与领事的关系,为那些办签证的人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第一次办成功时,陈玉书就得到了5万元的报酬,令他喜出望外。于是他干脆办了一家公司,正式对外营业,做起签证生意来。通过签证生意,他不仅赚到了钱,而且得以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与其中的不少商人建立起了朋友关系。利用这些朋友关系他又了解了不少商业行情,利用其中的机会进军大陆贸易,开辟了事业的新天地。

行动点拨

陈玉书的经历充分体现了朋友在我们创造财富、改变命运的过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