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6012400000043

第43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20)

权威分析

案例中的两个人不是真朋友,他们充其量是泛泛之交或者利益之交,因为在危急关头一个人舍另一个人而去,将其置于危险之中。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惯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因此,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应该把朋友分为几个等级,这样就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为了从根源上彻底清除不合格的朋友,有必要对你所结交的朋友进行诊断和选择,这样,如何筛选和选择朋友也是一门学问。

在社会中,选错了朋友就等于自毁了前途和命运。因此,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朋友与女人选择如意郎君一样重要,一旦选定,就轻易不会变更。选对了,有夫贵妇荣的辉煌;如果选错了,也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纠错的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很少,纠错的代价太大了,往往无法计算和估量。尽管不是一错百错,一错连错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选择朋友必须慎重,拥有朋友之后必须对其划分等级,做到心中有数。

联系现实

某地有个成功人士,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就夸,说他朋友之多,天下无人能比。后来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他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他说虽然自己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都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对方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这位成功人士说:“那只会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主要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朋友级”、“嘻嘻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他就根据这些等级来决定和对方来往的密度和自己心窗打开的程度。

“我过去就是因为把人人都当成好朋友,受到了不少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心灵上的伤害,所以今天才会把朋友分等级。”很明显,“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和“可商大事级”的朋友,是可以结交的好朋友。

行动点拨

把朋友分等级,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窍门:

对于那些心地纯真、感情丰富的人来说,把朋友分等级更为困难,他们只会一味付出,不善于识别人。而且把朋友分等级,他也会觉得过意不去。

这一类人要抛弃错误的观念,经过学习,慢慢培养习惯。等到了一定年纪,热情自会冷却,不用人提醒,也会把朋友分成若干等级。

分等级,可以按前述那位商人的方式分,也可以简单地把朋友分为“可深交级”和“不可深交级”。

可深交的,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一切;不可深交的,维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这就好比客人来到你家,真正的客人请进客厅,推销员在门口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也可以依据对方的特性,调整和他们交往的方式。但有一个前提要牢牢记住:不管对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过人们常被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所迷惑,结果把坏人当成好人,这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错误。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给朋友分等级也要选对时机。如果你目前事业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么不必太急于将朋友分等级,因为你这时的朋友不会太多,还能维持感情的朋友应该不会太差。但当你事业有成之时,那时你的朋友就非分等级不可了,因为这时的朋友有很多是另有所图的,并不一定是真心实意的。

深交靠得住的朋友

经典案例

晋代有一个叫荀巨伯的人,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他:“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完,敌军撤走了。

权威分析

患难时体现出的友谊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这种朋友就是能够显示自己本色的人,他没有虚假的面具,能够与你真心交往,与你同甘共苦。这种人肯定不是浅薄之徒。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帮助你不断地进取,成为你终生的骄傲。

而且,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失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想找一个可以跟他倾诉一下衷肠的人,你会找谁呢?而这个人又会听你倾诉吗? 所以,你在交际场所遇到的这些人,只是你的熟人,而不是你的朋友。

但是,令现代人困惑的是:我们的熟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而我们的朋友却一天比一天少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人生》中谈到友情时说道:“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得一知己,把你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他,他也把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你。终于可以休息了:你睡着的时候,他替你守卫;他睡着的时候,你替他守卫。能保护你所疼爱的人,像小孩子一般信赖你的人,岂不快乐!而更快乐的是倾心相许,剖腹相示,整个儿交给朋友支配。等你老了、累了,多年的人生重负使你感到厌倦的时候,你能够在朋友身上再生,恢复你的青春与朝气,用他的眼睛去体会万象更新的世界,用他的感官去抓住瞬间即逝的美景,用他的眼睛去领略人生的壮美……即便是受苦也是和他一块受苦!只要能生死与共,即便是痛苦也成了快乐!”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朋友,而不是那些见面吃饭时亲热,遇到困难时冷落的假朋友,深交靠得住的朋友,才算交对了朋友。

联系现实

王刚和杨识是一对亲密无间、死生可托的密友。两人从学生时代起一起读书、研究学问,情同手足。步入社会以后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幸,王刚的夫人怀孕不久他就病了,临终前王刚托扬识照顾自己的妻子。数月后,王妻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王志明。杨识不仅在生活上厚待他们,而且还代朋友教育孩子。王志明聪明好学,杨识经常鼓励他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后来,杨识的一个朋友当了某大企业的总经理,请杨识推荐一人当机要秘书,杨识给朋友讲了自己与王刚的友谊,并向朋友推荐朋友的儿子王志明。朋友为杨识与已故朋友之间崇高而真挚的友情所感动,又见王志明能力出众,欣然答应了杨识的要求。

行动点拨

靠得住的朋友要深交,但还需切记不可交的几种人:

1.悖人情者不可交

亲情、爱情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一个人待人处世的态度十分恶劣,那么这种人是不能交往的。因为这种人往往极端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惯于过河拆桥、落井下石,因此,这种人不可交往。

2.势利小人不能交

如果一个人是非常势利、见利忘义的那种小人,那么这种人不适合作为朋友出现在生活中。势利小人的一个通病是:在你得势时,他锦上添花;当你失势时,他落井下石。他不懂得什么是真诚,他只知道什么是权势。因此,这种人不能交往。

3.酒肉朋友不必交

酒肉朋友是最靠不住的。现在还真有那么一些人喜欢交酒肉朋友。乍看有些人是有很多朋友,其实都是一些酒肉朋友,整天在一起骗吃骗喝,一旦真的需要帮忙了,却个个都躲得无影无踪了。

4.两面三刀者不可交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人心叵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这样的人应慎之又慎,更谈不上结交为朋友了。

至于一个人是不是两面派,如果没有先见之明,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分辨的。这样的人往往在你面前说得优美动听,夸得人飘飘然。当面说的都是一些忠贞不贰的话,表现出的是忠诚老实相,但背后说不定有更险恶的用心。

说得轻一点,具有两面派性质的人善于搬弄是非。在你面前说他的坏话,在他面前说你的坏话,不闹出矛盾,绝不罢休。

朋友相处是一门艺术

经典案例

列夫·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是闻名于世的俄国大文豪,他们之间的友谊故事颇能发人深省。

1855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认识了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尽管屠格涅夫感到这位新朋友的脾气很大,性格倔强甚至有时候很粗野,但仍然从心眼里喜欢和欣赏他的才华,于是两人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

1861年,屠格涅夫的新作《父与子》脱稿了,他邀请托尔斯泰到自己的庄园来,把稿子给他看。午餐后,托尔斯泰拿起稿子躺在沙发上看,但越看越觉得兴趣索然,渐渐地,不禁掩卷入梦。当他醒来后,发现屠格涅夫刚刚背过身子出了门,当天便没有再进来。

第二天,诗人费特邀请他们二人到家中做客。席间,屠格涅夫对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大加称赞,因为她教导自己的女儿为穷人补衣服,为慈善事业捐款。

不料,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的话很是不以为然,居然带着讽刺的口吻说:“我设想一位穿着华贵服饰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破烂的衣服,这实在是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剧。”

屠格涅夫本来就对托尔斯泰昨天看稿的表现有所不满,此时一听他这么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便怒不可遏地大声咆哮起来:“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

托尔斯泰也不示弱,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于是,两个人在客厅里从争吵到互相推搡,后来互相抓住对方的头发,乒乒乓乓地大打出手。

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两位大作家的关系自此中断了17年。

直到1878年,托尔斯泰在经历了长期的内疚和不安后,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表示道歉。他写道:“近日想起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是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请您原谅我的一切!”

屠格涅夫立即回信说:“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任何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了对您的怀念。”

一场积聚多年的冰雪终于化解了。

权威分析

像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这样的大文豪也曾彼此间互相伤害,可见朋友之间的相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朋友之间的距离如果过远,就可导致生疏;距离过近则容易彼此伤害,尤其是越好的朋友,对对方的要求也就越高,当实际情况没有达到人心目中理想的期望值时,人就会感到失望,友谊也许就出现了裂痕。

更有甚者,如果不懂得与朋友相处的艺术,还可能与朋友发生争吵、对抗、猜疑、忌恨……苦心经营的友谊很可能毁于一旦。

如果曾经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的至交好友真的有一天变得与你形如陌路,甚至反目成仇,那将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就必须事先做好心理准备,掌握与朋友相处的窍门,这样才能让老朋友与你越来越亲密,新朋友越来越多。

联系现实

简的生活一直都是丰富多彩的:在公司,和同事们聚在一起说说话,休息的时候聊聊天,工作似乎也变得轻松和活泼了许多。但是,她不会让同事过多地了解她的个人生活。

烦心的时候,她就会打电话给自己的闺中密友,向她倾诉心中的烦恼。很多时候,她亲密无间的男友求她:“亲爱的,你为什么不对我说呢?难道你不信任我吗?我愿意倾听的……”

可是这些话不管用,简依然故我。

到了周末和假期,简会挽上男友的胳膊,两个人就像突然被蒸发一样。

还有更离奇的时候,简谁也不告诉就和业余登山队的朋友出去了,两天之后,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出去逛街的时候,她会拉着爱玛一同前往,去参观油画展览或者电影节,大学时那个和她年龄相仿的老师准会被她揪出来……

总之,她身边的人总是在不停地变换,简的日子在不同朋友的陪伴下欢快地滑过。

简之所以能轻松快乐地生活,就是因为懂得与朋友相处的方式。

行动点拨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多结交一些朋友,以便建立起广泛和密切的人际关系,而如何经营以维持长久良好的朋友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几个方案是与朋友相处的最佳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把握好使朋友喜欢你的六条原则

对朋友真诚地感兴趣。

微笑。

记住每一个朋友的名字。对朋友来说,这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