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6012400000050

第50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27)

一个月后,本茨与戴姆勒将两家企业合并,联手成立了“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两位汽车业元老在新的公司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合并后,两位经营怪才配合得异常默契,使得公司迅速成长和壮大起来了。

权威分析

本茨与戴姆勒“化敌为友”互为对方的贵人。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几经颠簸,由于经济危机等多种原因,很多汽车厂都倒闭了,唯有奔驰公司岿然不动,稳中有升。本茨和戴姆勒的后继者,都为两大公司的合并而感到非常庆幸,是合并给了公司新的生机和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希望。奔驰公司的强大,在于化敌为友,搞合并。

以博大的胸襟对待自己的对手,不计前嫌,化敌为友,不但能够让昔日的对手甘愿为你效力,成为你坚实的依靠,更能够让周围的人看到你的闪光点,更加尊重你和敬佩你,从而树立你的威望,为你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化敌为友”对于自身来讲,是一举两得之事。

拥有一个朋友还是树立一个敌人,这两种做法为个人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当你面对一个敌人的时候,你所面临的将不只是一个敌人,你所感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给你的威胁。而当你用友情感动了一个敌人,使他成为你的朋友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一个朋友,你所感受到的快乐也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所给你的快乐。在由两个势不两立的敌人一变而为互相谅解的朋友之后,不但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而且可以互通有无,共同成就事业。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也许并没有真正的对手。如果有的话,只是因为你处世的功夫还不够高。那些处世水平高的人,很善于与难相处的各种人结成朋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声誉,博得心胸宽广的美名;更重要的是,他积累了别人难以得到的人脉资源,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无限宽广的道路。

如何对付对手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能否掌握这门艺术,并为我所用是人们应该认真思考和谨慎对待的问题。而“化敌为友”是对待对手的最佳态度和方法。

联系现实

美国有一个年轻商人兼政治活动家叫皮亚,他对一位知名的大企业家汉拿非常不满意,甚至接连两次拒绝与他见面。

那时,汉拿即将要做某政党的政治领袖了。但是在年轻的皮亚看来,汉拿只不过是个“坏蛋”,一个地方上的“党魁”罢了。他每次看见报上对汉拿的称颂,没有一次不摇头痛骂。

后来,汉拿的朋友对他说,你最好还是和皮亚好好谈一次,消释彼此的意见。于是,在一个拥挤的旅馆客房里,汉拿被引到一个沉静的穿灰外套的青年面前,那人坐在椅中并没有主动问候进来的人。

待友人介绍:“这位就是皮亚先生……”之后,汉拿对来访者说了很多话。

出乎皮亚意料的是,汉拿对于皮亚的事情了如指掌,他谈了许多关于他父亲担任法官的事情,关于他伯父的事情以及关于他自己对于政治纲领的意见。汉拿说:“哦,你是从奥马哈来的吗?你的令尊不是法官吗……”年轻的皮亚不免吃惊了。汉拿又说:“哦,有一次你父亲曾帮助我的朋友在煤油生意上挽回了一大笔损失呢……”说到这里,汉拿突然冒出一句感慨:“有许多法官知识渊博、思路敏捷,他们的能力远远胜于普通的企业家。”接着又说:“你有一位伯父在哈斯顿吗?让我想一想……现在你能对我说说,你对于那些政治纲领还有什么意见吗?”

此时,这位年轻政治活动家皮亚已完全改变了对汉拿的看法,他像面对一个自己熟悉的朋友一样,与他侃侃而谈,气氛轻松和谐。就这样,汉拿以他宽广的胸怀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结交了一个新的忠诚的朋友。

从此以后,皮亚最大的兴趣,就是与这个他曾经非常憎恨的汉拿做朋友,并且忠心耿耿地为他服务。

行动点拨

“化敌为友”,除了自己要放下架子,心态平和外,技巧也是不可缺少的。

1.化敌为友的关键就是抓住对方的性格特征,以求对症下药,比如《孙子兵法》中就提出了“怒而挠之”和“卑而骄之”等各种不同的出奇制胜之术。

“怒而挠之”就是如果你的对手脾气暴躁,就故意挑逗、欺侮使之发怒,使之情绪受到波动,不能理智地分析问题,以致破绽百出,如此一来,要打败对手就容易多了。“卑而骄之”则是遇上了力量强大且自高自大、狂妄自大者,便可对症下药,用奉迎的言辞和有点价值的礼物麻痹对方,表示自己的唯唯诺诺,对他的矫情推波助澜,等到他狂妄之极、忘乎所以时,产生麻痹轻敌情绪时,再出其不意地给予有力反击,必胜无疑。

2.充分表现你需要对方的帮助。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能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对方的积极性。当然,你是否真的需要他的帮助,只有你自己知道。尽量抬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以往的敌对情绪。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几个方面,需要你的同事提供意见或指导。如果你要把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明确,你的同事大概也不会太反对。

3.置之不理威胁性问题。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恐吓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谁?”“你们那所高级学校难道没教你什么东西吗?”“你从来没听过什么叫应急计划吗?”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询问什么信息,只是为了使你失去平和的心态。不要带着感情色彩去回答——干脆就不要回答。索性假装那些问题压根就没从对方的嘴里吐出来,你只管回到你的主题:你感受到了什么而非它是什么?你计划做什么?你希望怎样做?这样,你不给对方向你破口大骂的机会,就有可能减少他(她)对这一类恐吓性问题的依赖。

4.甘于承认错误。不要总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对之处的。所谓的“知耻近乎勇”,正是这个意思。

第十节 同舟共济——同仁是你的互助贵人

同仁的作用无处不在

经典案例

瑞典化学家舍勒只上过小学,他从15岁起在一家药房里当学徒。用舍勒自己的话来说,他的许多化学知识和技能,都是那时“偷着学会的”呢!

有一天晚上,舍勒在钻研孔克尔的名著《实验室指南》时,对书中的一段论述产生了疑问。他多么想去药店老板的实验室验证一下啊!可是,刻薄的老板有规定,未经特殊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他的私人实验室。

夜深了,窗外寂静极了,只有秋虫偶尔发出唧唧的叫声。舍勒实在忍不住了,就点上蜡烛,偷偷溜进了实验室。他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突然,耳边响起一个严厉的声音:“谁在这儿?”他吓了一跳,猛抬头,只见旁边站着自己的同事格伦贝格。顿时,他心中像一块石头落地似的,变得轻松起来。

因为,格伦贝格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啊!

“这么晚了,你来实验室干什么?”格伦贝格不解地问。

“我实在睡不着呀,”舍勒指着桌上的《实验室指南》和实验装置,感慨地说:“你看,孔克尔的书上说,盐精和黑苦土不能混合。我想验证一下,看书上写得对不对。”

“噢,原来如此。”格伦贝格关切地说,“不过要注意身体呀,别熬得太晚啦!”

“放心吧,我一定注意。另外,希望你替我保密,千万别让老板知道了。”

舍勒低声央求道。

格伦贝格默默地点了点头。

经过实验,舍勒证明了孔克尔的书中是把石墨和软锰矿混为一谈了。后来,他还用软锰矿制出了氯气。

天长日久,这位小药剂师终于跻身于著名化学家的行列。

权威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同仁的作用无处不在。不论是与志同道合的同路人,还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办公室同事,都会对你的思想和言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你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你的同仁,那你就会依靠他们来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办公室有时候就像是一个战场,战士虽然都是你的同仁,与你有着相同的目标,但能不能依靠他们和他们并肩作战,关键还在于你的心态是否健康。

当你面对一个男同事的时候,如果他年纪和你差不多,你可以和他称兄道弟,并且冷眼旁观他的处世之道。

如果他的年纪比你大一些,你可以和他做忘年交,体会前辈对待世界的看法。你可以暗地里设想,假如你处于他的位置,会怎么做,结果会更好还是更差,这样你学到的东西也不会少。

可以找男同事以建设企业文化的名义组织公司的球队,每隔一段时间就出去疯玩一阵,只要邀请他当教练或领队,一般他会乐呵呵地掏腰包。

而如果你的同事多为女性,你就要相信一点,在内心深处,女人都是善良的。

不管她们表面上是多么的冷峻,多么的不近人情,但她们心里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就是她们的母性本能。

在工作和家庭、爱情有冲突的时候,她们会通情达理地帮助你。

这样,你就可以依靠同仁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也能够体现你的价值和能力,增加你的经济收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借同仁的名义和力量丰富自己的生活,放松自己的心情。如此这般,你的同仁不仅能够帮助你,还是你生活的坚实靠山。

联系现实

许智是个老实人,活了三十多岁几乎没和人红过脸,在单位里,同事们都叫他“泥人”,不过正因为他的老实,跟同事们相处得还都不错。有一次,许智家出了事,许智的父亲哮喘病犯了,住院部已经没床位了,许智的媳妇排了两天的队也没排上,这可把许智愁坏了:父亲没办法住院,万一什么时候发作了,抢救都来不及。他开始找朋友、托同学,想给父亲弄个床位,可都没有结果。这时,一个朋友提醒他:“你单位那个小齐估计能帮上忙,他姑姑是省医院的大夫,听说人脉极广!”许智也知道小齐在医院有人,不过他想,大家不过是同事,虽说没什么过节,可也没什么来往啊,要是小齐不帮忙,那我多没面子,以后在一个办公室里上班多别扭啊!下午,他愁眉苦脸地来到单位,小齐竟主动凑过来搭话了,许智试探地将自己的困难告诉他,小齐听后笑着说:“‘泥人’你可真老实到家了,有捷径偏绕远路,你倒是跟我说呀!”同事们也都凑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许智太见外,小齐姑姑能耐大着呢!找个床位小事一桩,在大家的议论声里,小齐得意地拿起了电话,没过半小时,医院来电话了:明天下午,有一个空床位,已经帮许智订下了。

行动点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同仁的力量为自己办事,发挥出这一类贵人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利用同仁关系办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利用同仁关系办事时,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在对方时间宽裕,心情舒畅时,请求他帮你做事得到答复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在对方心境不佳时,你的请求可能只会令他心烦。对方正忙于某项事情时,你提出请求一般很难得到确定的答复。

比如,对方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或操作实验,对方正遇到麻烦或心情比较沉重时,最好不要去打扰他。如果,你的请求一旦遭到别人的拒绝,也应当表示理解,而不能强人所难,更不能给人脸色看,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无礼。

2.求同仁办事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义。向同仁提出请求,无论请求同仁干什么,都应当“请”字当头。

3.请求同仁办事时,还要端正态度,注意语气,虽然请求时无须低声下气,但也绝不能居高临下,态度傲慢,非要别人答应不可,而应当语气诚恳,平等对待,要有协商的语气,如“劳驾,让我过一下,行吗”、“对不起,请别抽烟,好吗”、“什么时候有空跟我打打球,怎么样”,同时,还要体谅对方的心理。“我知道这事对您来说不好办,但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难为你了”。

4.当有客观原因,你的同仁不能答应你的请求,你不要抱怨、愤怒甚至是恶语相加,你还得还礼道谢:“谢谢你!”“没关系!我可以找找别人。”“没事,你忙你的吧!”这样你的同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肯定会鼎力相助。如果你不体谅对方,甚至对同仁施以抱怨,这等于堵死了再次向同仁提出请求的通路。

同仁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经典案例

32岁的劳尔在英国南部一家制造公司做管理工作。他付出艰辛的努力,却总是得不到提升。眼看着与自己资历差不多的同事一个个都得到了提升,他心中既羡慕又嫉妒。后来,他的一个下级又升了职。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不满的情绪终于在他脸上显现了。他认为:无论是德行,还是才华,自己与任何同事相比,都丝毫不差。为什么别人能屡屡升迁,自己却只能在原地踏步走呢?在一个为时两天的管理训练课程中,劳尔和他的上级主管都参加了一个自我、他人评价练习。在这个练习中,要求参加者从一系列形容词中选出一些最恰当地描述他们人格的词语,然后试着互相做同样的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检验自己的形容词与其他人为他们选择的形容词是否一致。

劳尔给自己所选择的形容词是:守时、勤奋、诚实、幽默、忠诚、友好、礼貌、自信、创新、能干、坦率、合作、有理解力。而布赖恩给劳尔选择的词却是:不守成规的、寡然无趣的、无创意的、不敏锐的、不忠诚的、守时的、勤奋的、诚实的、自信的、冷漠的、防御的、可靠的、固执的、郁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