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6012400000053

第53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30)

1.“死板”的同仁

特征:这类同仁对人十分冷漠,毫无热情,行动上往往我行我素,从不顾及别人。在工作中尽管你客客气气与他寒暄、打招呼,可他的反应却总是爱理不理,不会作出你所期待的热切回应。同这类同仁共事,确实让人感到不舒心、不自在,好像有什么对不住他的地方。

2.争强好胜的同仁

特征:这类同仁爱争强好胜,逢事必以赢之而后快,在与同事的竞争中总是想方设法挤对人,甚至不择手段地打击人,周围的人都成了他们竞争的对手。不管你们在一起干什么,他总要不惜一切代价非赢不可。这使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妨碍你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争强好胜的同仁也容易走向极端,这样就可能由于长期身心疲惫而累垮自己,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搬弄是非的同仁

特征:这类人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无事生非,故意找借口与人争执,好像总是觉得别人满足不了他自己,或者别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

搬弄是非的同仁总是嘟嘟囔囔,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无论大事小事,都是牢骚满腹。

他一旦认为别人有不好的地方,无论大事小事,他对你那种残酷无情的挑剔会令你恨得咬牙切齿。即使是一点小错误,他也会当着大家的面奚落你一番。甚至他两头装好人,先是答应透露给你对方的“机密”,然后让你发誓保守秘密来堵你的嘴。

4.打“小报告”的同仁

特征:这类人为了与他人竞争,常采取不正当的方式,向上级打“小报告”。对同仁间的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工作效率和工作氛围都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针对对方的性格特征,运用不同策略,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与对方友好交往的目的。

联系现实

浩天因为一篇市场调查报告,需要找机要室李敏小姐查看有关资料,可他见李敏小姐满脸肃穆,不禁心虚了。稍定后,浩天与她攀谈起来:“李敏小姐每天倒挺忙的啊!”“对!”“你操作微机如此熟练,有些资历了吧?”“不长!”……几个回合下来,李敏始终吝于作答。于是浩天改变谈话策略:“听办公室主任讲,我们单位有两个天使最有名,你猜是谁?”“不知道!”李敏依然简单作答。“好,我告诉你,一个公关天使春礼,另一个就是小姐你呀!”浩天边说边放慢谈话速度。“他们叫我什么天使?”李敏问。浩天见李敏的笑容终于绽放起来,故意顿了顿说:“叫你冷艳天使啊!”“简直胡说八道,浩天你看我像不像?其实……”李敏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浩天面对冷若冰霜的李敏,在交谈近乎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抓住李敏“冷艳”这个弱点,假借第三者的谈话进行出击,给了李敏内心尊严致命一击。她为了维护自尊连珠炮似的向浩天辩解,并表明自己的热情、温柔和善良,从而在彼此的谈话中形成了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

行动点拨

针对上文“权威分析”中所述的几种类型同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应付”死板的同仁

(1)多花些时间,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情。一旦你触及他所热心的话题,对方很可能会马上一扫往常那种“死板”的表情,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

(2)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如果你在与他们打交道时,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维护其利益,逐渐使对方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从而改变和调整他们的心态,这样,就可以取得交往上的成功。

2.应对争强好胜的同仁

(1)正确对待荣誉。做出了成绩,就应该得到荣誉。因此,你不能允许任何人将自己工作成果或合作的工作成果写在他人的功劳簿上。你要坚持这个原则,使他无隙可乘,他也就没有了逞强的机会。

(2)不亢不卑。与此类同仁共事时不必和他太过于计较,只管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给他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使其失去争强好胜的市场。任何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也许争强好胜的同事确有比你高明之处,但也不要自卑。俗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绝不会在各个方面超过所有的人。

(3)大度、光明磊落。要让你的同仁都知道,你要去竞争一个职位,而你知道这个职位也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如果你与人事经理谈过这件事,早晚他们也会知道的。在你回到办公室之前,要让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一旦竞争有了结果,无论谁是赢家,都要主动采取行动,尽快消除分歧,做到朋友归朋友、竞争归竞争,双方都不要成为仇人。

(4)保持气度。此类同仁拼命寻求别人的敬重,你要尽量满足他这种欲望,让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他就不会把你看成对手,贬低你而抬高自己了。你就可以较容易地和他相处并汲取其最佳见解,从而形成新的、更有价值的工作方案。

3.应对搬弄是非的同仁

(1)给予拒绝。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需要诚恳、虚心;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需要谦和、平等;而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则需要正直、坦荡。换句话说,就是对闲言碎语要不听、不信、不传。

(2)不宜过多交往。有时候,尽管你听到关于自己的是非后感到愤怒,表面上你还需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清醒。你可以这样回答:“啊,是吗?人家有表示不满,发表意见的权力嘛。”或者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请放心,我在意这个问题,但我保留意见,以后再说吧。”如此,对方会感到无空子可钻,他也不会再来纠缠不休了。

4.应对爱打小报告的同仁

(1)先发制人。先发制人的意思是先动手以制服对方。在应对打“小报告”的同仁时,先发制人是一种处理“小报告”的有效方式。为何要先发制人呢?因为一般而言,那些爱打“小报告”、告“黑状”的同仁,为了使自己编造的“小报告”发挥陷害人的功效,总是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他们在陷害人的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出这样一条规律,即从总体来说,人们往往对第一印象比较深刻,一经形成,常常会积淀为一种思维上的定式。

(2)针锋相对。针锋相对是应对打“小报告”的同仁的有效方法。采取“针锋相对法”对策防范和反击“小报告”最为关键之处是必须选准目标,并且针对滋事生非的奸人的逆行采取公开论战的方法,对其向上级反映的不真实情况进行大胆揭露和坚决批驳,贬斥其所做的这种卑劣行为。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主动出击,把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公布给大家,使大家对此都有一定了解。

第二,与打“小报告”的奸人进行公开论战,把客观事实与那些偷偷摸摸上报的“黑材料”以及背后的各种不实之词等都摆在桌面上来。

第三,帮助和引导人们把正确的客观事实与“黑材料”相互对比、推敲,进行参照。

(3)当众驳斥。针对这类人偷偷摸摸的特征,你可以运用“当众驳斥”的方法,揭穿他们的小人行为。如果把事情的原委公之于众,而且当面辩论,“小报告”成了公开材料,并且有事实与之参照,“小报告”的作用便被大大限制了。

(4)不留把柄。不给打“小报告”的同仁留下把柄,是应对这类小人作风的同仁的根本途径,是防止打“小报告”者在上司面前攻击、陷害你的根本方法。要想让众人相信自己的清白,要想让上司信赖你、重用你,你就必须做到襟怀坦荡、正直无私,不留任何把柄给其他人。

当然,同仁的类型有很多种,绝非以上四种典型所能概括。与他们相处的关键就是总结其性格特征,抓住他们的喜好并投其所好,把握他们的弱点,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十一节 借梯登天——领导是你的天然贵人

欲求事业发展,抓住领导是关键

经典案例

1861年,当美国内战开始时,林肯总统还没有为联邦军队找到一名合适的总指挥官。

林肯先后任用了4名总指挥官,而他们没有一个人能“100%执行总统的命令”——向敌人进攻,打败他们。

最后,任务被格兰特完成。

从一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到一名总指挥官,格兰特升迁的轨迹几乎呈直线。在战争中,那些能圆满完成任务的人最终会被发现、被委以重任,因为战场是检验一个士兵、一个将军到底能不能出色完成任务的最佳场所。

在格兰特将军担任联邦军队总指挥官的期间,纽约方面派了一个牧师代表团到白宫求见林肯,要求撤换格兰特。林肯耐心地听他们讲了一个小时。然后林肯说:“诸位还有话要说吗?”代表们说:“没有了。”于是林肯问道:“诸位先生,你们讲得很好,我想请你们告诉我,格兰特将军喝的酒是什么牌子的?”代表们回答说:“不知道。”林肯说:“这太令人遗憾了。如果你们能告诉我是什么牌子,我将派人购买10吨该牌子的酒,送给那些没有打过胜仗的将军们,好让他们也像格兰特一样打几场胜仗!”

为什么林肯总统这么器重格兰特?

因为在当时的局势下,联邦军队大部分的将领一直在打败仗,南方军队差点打到华盛顿。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敢于主动进攻,更没有一个人能像格兰特那样:当他还是上校时,他就开始打胜仗;当他升为陆军准将时,他还是在打胜仗;当他升为少将时,他仍然在打胜仗。他打胜仗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他总是能利用手中有限的军队、有限的武器,取得战场上的最大胜利。

后来,格兰特升为联邦军队的总指挥后,他更创造了战争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格兰特因为创造了无数影响后人的经典战役,他本人也被称为“战场上的想象大师”。

林肯总统是格兰特最有利的支持者,而格兰特以他非凡的执行力赢得了林肯的信任。

林肯在后来的评价中也曾说过:“格兰特将军是我遇见的一个最善于完成任务的人。”

权威分析

在战场中,林肯总统需要能够像格兰特那样将胜利而不是问题带给自己的将军,所以格兰特得到了林肯的赏识,成为联邦军队的总指挥官。同样道理,在职场中,领导也需要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将结果而不是问题留给自己的员工,如果有人做到了这一点,他必定也能赢得领导的赏识。有无数的事例证明,只要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就等于抓住了事业发展的关键。

领导能够决定你在某一单位内部的升迁,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领导不会提拔他不赏识、不认可的员工。

领导有时能够决定你在单位的工作环境,如果领导不重视你,把你安排在可有可无的部门,你便要花几年时间待在对事业发展无益的地方。

领导如果有了更好的发展和去处,有时也会将自己信赖和认可的员工带走,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也许你就因此而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联系现实

一次,一家公司的营销部经理率领他的团队去参加某国际产品展示会。

在开展之前,有许多事情需要加班加点地做,诸如展位设计和布置、产品组装、资料整理和分装等。可营销部经理率领的团队中的大多数人,却和往常在公司时一样,不肯多干一分钟,一到下班时间,就跑回宾馆去了,或者逛大街去了。经理要求他们干活,他们竟然说:“又不给加班工资,干什么活啊。”更有甚者还说:“你也是打工仔,只不过职位比我们高一点而已,何必那么拼命呢?”

在开展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板亲自来到会场,检查会场的进展情况。

到达会场,已经是凌晨一点,让老板感动的是,营销部经理和一个叫周健的维修工正趴在地上,认真地擦着装修时粘在地板上的涂料,两个人都浑身是汗。而让老板惊讶的是,没有看见其他的人。见到老板,营销部经理站起来对老板说:“我失职了,没能够让所有的人都留下来工作。”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责备他,而指着周健问:“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来工作的吗?”

经理简单地把情况介绍了一遍。这个工人是主动留下来工作的,在他留下来时,其他工人都嘲笑他是傻瓜:“你卖什么命啊,老板不在这里,你累死老板也不会看到的啊!还不如回宾馆好好地睡上一觉!”

老板听完叙述,没有作出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书和其他几名随行人员一同参加工作。

参展结束后,回到公司,老板就辞退了那天晚上没有参加劳动的所有工人和工作人员,同时,将与营销部经理一同工作的周健提拔为安装分厂的厂长。

那些被开除的人都满腹牢骚地来找人事部经理理论:“我们只不过多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凭什么就辞退我们呢?而周健不过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凭什么当厂长?”

人事部经理对他们说的是:“用前途去换取几个小时的觉,这是你们自己的行为,没有人会强迫你们那么做,怨不了谁。而且,我还可以根据这件事情推断,你们在日常的工作里偷了很多懒,这是对公司极端的不负责任。周健虽然只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但据我们调查,他一直都是一个一心为公司着想的人,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献了许多,比你们多干了许多活,应该得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