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6012400000008

第8章 寻找贵人,改变人生(7)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天降良机来到了他身边。乾隆皇帝来到江南微服私访,他边走边看,不经意间走到了张全福这家小酒店的门口,他轻轻地叩击店门。门开了,张全福走了出来。当他看到乾隆时,不由得惊呆了。他心想:此人相貌堂堂,一定是位贵人,今日来到我的小店,此乃我的荣幸。于是赶忙走上前去,向乾隆行了个大礼。

乾隆坐下来,随便点了几个小菜,一边喝酒一边同张全福闲聊。两人聊得很投机。说话间,张全福就把自己店内生意不好的情况向乾隆一一诉说。乾隆看见店内冷冷清清、灰尘满地的狼藉景象,又看到张全福忠诚敦厚的样子,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他心平气和地对张全福说道:“看你是个老实人,我倒想帮你一把,却不知如何相帮?”张全福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承蒙客官厚礼,请您帮我亲笔题写一副对联,好吧?”

乾隆帝听后,满口应允,立即提笔写下了这样几句诗:

江南水秀景宜人,民风富庶享太平。

小小酒店风味浓,丰肴佳馔怡人心。

若问赐墨何许人?紫禁城里寻真龙。

张全福读了这几句诗后,顿时醒悟,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声喊道:“啊!原来您就是当今的万岁爷,草民今天可遇到大贵人了。”他赶忙双膝跪地,谢主隆恩。

乾隆这几句“墨宝”,果然给张全福这家小小的酒店带来了很大声誉。此事传开之后,人们纷纷慕名前来,顾客络绎不绝,生意日益兴隆。

权威分析

张全福正是借了乾隆这个“贵人”的光,才使小酒店由原来的门可罗雀发展成门庭若市、欣欣向荣的局面。

可见,找贵人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手撞金钟一下,不敲破鼓三千。”找到了有势力的贵人,就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最快捷通道。

每个人的事业和人生都有落入困顿的时候,这个时期就像黎明前那段最黑暗的夜,让人不知所措、伤心绝望,如果这时有贵人来到身边,你便得到了一个天赐良机,因为借贵人之光可以照亮你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美丽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虽然月亮不像太阳那样会产生核聚变,发出自己的光芒,但靠折射光也足以将自己装扮得美丽、耀眼。

借光一词引申到社会生活领域由来已久,中国自古有很多诡智谋略与之有关,比如狐假虎威、攀龙附凤、借刀杀人、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我们略加留意就会发现,传统上对借光术评价不高,为君子不齿。诚然,小人惯会沾光行骗、欺世盗名、狗仗人势,但这并非借光本身的错误。

只要动机纯正,借助各种外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办事效果,是被社会承认的方式之一。我们不可妄加指责,斥其一无是处。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情,都是借光的范围,比如祖宗、衣服、籍贯、才智、言论,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人习惯续家谱,重出身,爱攀名人之后,也重名人之后。刘备明明是个编席卖履的小贩,却攀了个皇族之后,被尊为皇叔,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等一批文武,就捧着这块招牌,居然三分天下。一般人有后无后,还是个人和家族的事,名人无后却成了国人的遗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纪念故人也有三:故居、墓地、后人,后人为大。虽然后人不能尽续其先人的功德才智,但对世人来说,有一条血脉传下来,总比无声的遗物更惹人怀旧。人们尊其后,说到底还是尊其人。

后人利用前人的威望、普通人借助名人的光芒是一种取巧的行为。当然,这种取巧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伤害,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联系现实

席慕蓉女士的丈夫刘海北先生所写的《家有名妻席慕蓉》一文,即在调侃的语气中表达了对身为女强人之妻的无限敬意和爱意:

“有一件常常发生的事是给我做介绍的时候,介绍人为加深对方的印象,常在介绍完了我的姓名、职业、学历甚至生辰八字以后,再加上一句,‘他就是名妻的先生’。日后可能没有几个人还记得我的名字,可是一定记得我的婚姻状况。

“那么,难道名妻没有带给我任何的方便吗?其实不然,让我再举两个例子供您参考。

“名妻的读者,大多是正在大专就读,或刚踏出校门进入社会担任某基层工作的青年们。记得有一次计划全家出游,名妻打电话到某饭店订房。订房小姐说那一天正值假期,房间都已订出去了,但是仍可以留下姓名,列入候补。当名妻一报上姓名,对方说:‘您随时来吧,一定有房间留给您。’真是痛快极了。”

行动点拨

“折射”他人之光的方法有很多,现列举以下两种:

1.多和名人发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借力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你可以巧借名人,如谈话中常出现一些身份最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别人眼里就不同寻常;巧借名地,如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表白,这也可以作为提高你的身份的能力的资本;巧借名言,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个词,请专家教授为你写的书作个序,请明星为你签个名,等等。被社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

2.要活用自己的籍贯

北洋政府时期前后有七个总统及执政首脑,他们中有六个是行伍出身,唯有徐世昌是无一兵一卒之文人。徐世昌以翰林起家,攀附袁世凯,投其所好,因缘际会,扶摇直上,最终跻身总统宝座。可见“籍贯”的力量不容小觑。

精神贵人:塑造人格的灵魂导师

经典案例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在读中学的时候,朱莉娅·科尔曼小姐是他的班主任。她鼓励卡特学习音乐、美术,特别是文学,并为他开列了阅读书目。

朱莉娅小姐关爱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她告诉他们:“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自我,但是我们信守的原则是不变的。”长大以后,卡特对朱莉娅小姐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朱莉娅小姐当年所要告诉学生们的是,我们应该时时分析新情况,然而无论是在选择相守终生的伴侣,还是在艰难时刻、考验时刻或是遇到诱惑须作出困难的决定时,我们都不仅要适应这些新的挑战,还应该坚守我们所学到的某些原则,例如公平、正直、忠诚等。

卡特永远也忘不了朱莉娅小姐的这番话,并始终坚守从朱莉娅小姐和父母那里所学到的基本原则。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引用了朱莉娅小姐的话:“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自我,但信守不变的原则。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大的困难,我都决心让我自己和美国人民信守真正的正义与真理的信仰。”

权威分析

重视并积极结交一些精神贵人,也许就是因为他们的一句话或一个细小的行动,使你得到教诲、受到启迪,而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就像朱莉娅小姐对卡特总统的教诲一样。

精神贵人是对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人格的灵魂导师。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人格是从人出生时就有并一直延续发展下去,评价一个人不单单只看他的外表,而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外貌、语言、心理、性格等,从中去发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是较高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敬他、欣赏他,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对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不自卑、不自傲,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搞好关系,能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失自己的风范的事。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自己从挫折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而在生活当中更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多彩多姿。

可见,只有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了解自己和他人,成就大事。但是有的时候,一些人的人格也会出现缺陷,这些缺陷很难靠自己弥补。这个时候,人就需要精神贵人,帮助他理解道理、健全人格,以言语沟通或是行为影响的方式对其产生正面影响。对于那些人格健全的人们来说,精神贵人也会起到指路或教诲的作用,使他们的人格更加高尚和完善。

联系现实

唐寅,又名唐伯虎,幼年时拜周臣为师学画。唐寅经过刻苦学习,画技进步很快。一年后,他觉得与老师的画相比,没什么两样了,于是,他想告辞回家了。临别的那天,老师带他到一间陌生的屋子,真奇怪,怎么屋子四周都是门。顺着每一扇门向外望,只见花园里花红柳绿,流水潺潺。唐寅想从一扇门走出去,不想,那门非但没被推开,他的头却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他想从另一扇门出去,结果也是一样。唐寅说:“老师,这三扇门都锁着,我可怎么出去呀?”

老师笑了,说:“唐寅,你再看看,那门是锁着的吗?”唐寅仔细一看,这哪里是门,分明是老师画的画挂在墙壁上。唐寅顿时羞得面红耳赤,跪在老师面前,说:“请老师原谅弟子的肤浅,再教我三年吧!”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尊敬老师不只是表现在礼仪上,更主要的是要根据老师的教导去做,真正把老师的本事学到手。”听了老师的话,唐寅从此更加刻苦地学画,一直到自己画的窗门使大狸猫像自己当初那样碰了头,才离开老师。后来,他成了明代最负盛名的四大画家之一。

行动点拨

要想让自己在精神贵人的帮助下,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境界,就必须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总结。

1.不断学习。从精神贵人的教诲中,从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中,从他们常读的那些书里,不断吸取对自己有所助益的东西。

2.勇于实践。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那些指点迷津的哲理,那些千锤百炼的处世经验,如果不拿到现实中去实践,就都失去了意义,应该做到不要再犯那些被提醒和指点过的错误。

3.勤于总结。当然,一般来讲,那些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话很容易被当场记住,但还有一些道理是你当初不懂的或者没有重视的,只有在后来亲身经历或目睹了某些事后才能明白,所以对于那些可能对自己有所启发的话,不妨记录下来,并每隔一个时期进行总结。

侠义贵人:危难时刻的援助之手

经典案例

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日子里,就是靠同窗好友格罗斯曼的父亲的帮助,才得以顺利地在科学领域中取得许多惊人的成就。

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到了瑞士,进入阿劳州立学校补习中学课程,1896年考入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在大学期间,爱因斯坦如饥似渴地学习,自学了许多学校课程外的学科。190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

然而,毕业之后,爱因斯坦却找不到固定的工作。贫困饥饿驱使他整天为生活而奔波,他终生没有治愈的肝炎也是在这个时候患上的。经济的拮据使得爱因斯坦不得不在电线杆上张贴广告,试图以讲授数学、物理和小提琴来赚钱糊口。他曾当过补习教师,也曾因老同学帮自己找到几个月的临时工作而喜出望外。

对于爱因斯坦这段贫困的日子,他的一位同学曾这样描述:“可怜的爱因斯坦啊,只差拿着小提琴挨家挨户地演奏乞讨了。”

但是,贫困并不能动摇爱因斯坦走科学研究道路的决心。他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物理问题,构思他的学术论文。他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就好了,即使工资少一点,也无所谓。那样,我就一定能把学术论文写出来。”

就在爱因斯坦山穷水尽的时候,大学时的同窗好友格罗斯曼帮助了他。格罗斯曼的父亲有位朋友是伯尔尼专利局的局长,经格罗斯曼父亲推荐,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谋到了一份技术员的固定职业。从1902年开始,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了7年。这是爱因斯坦在业余时间努力探索并取得惊人的科学成就的时期。直到晚年,他依然深情地怀念他的老同学,感谢格罗斯曼在自己最困难时给予的帮助。

由于喜欢瑞士的环境,他加入了瑞士国籍。从此,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爱因斯坦的成功,正是因为得到了同窗好友父亲这样的“贵人”相助。

权威分析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人们对古代英雄豪侠进行描绘时常用的一句话。贵人之中也有不少类似古代英雄豪侠的,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慷慨解囊,出钱出力相助,从而改变了他人的一生。这种贵人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习惯上我们称之为“侠义贵人”。

与其他形式的贵人相比,侠义贵人的特点在于他们讲义气,能给予他人最直接的帮助,常常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虽然在现代社会,那种能够决定人生死的大事如战争、决斗等已经很少发生,但人们还是会在某些时刻陷入困境或者身处危急关头,这个时候,一双适时而来的援助之手往往能够帮你一把,或者至少让你感到些许温暖。

“侠义贵人”有着古代豪侠的精神品格,或者疾恶如仇,或者心地善良,喜欢助人于困厄之中。他们的存在,让人们更加相信爱和温情的存在,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