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26012600000114

第114章 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学问(9)

于是,以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从纸到纸”的循环:美联储发行纸币支付巨额贸易逆差———各顺差国再以得到的美元购买美国发行的其他类型的纸:政府债券或公司股票———美元回流进入美国资本市场。正是这种“从纸到纸”的循环支撑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虚假繁荣。

近年来,美方不断压迫人民币升值。但是,其实美方也知道,人民币升值根本不可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正如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的升值没有减少美国的逆差一样。原因很简单,自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美元一直逐渐贬值,而近10年,美元货币印刷总量超过过去四十年印刷总量。

2009年11月,朝鲜开始执行币值改革措施,兑换比率是100:1,也就是说1000元的旧货币现在只能兑换成10元的新货币。改革导致了一些混乱,人们纷纷前往黑市将朝鲜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和美元。

朝鲜元不能与外国货币自由兑换。韩联社称,朝鲜的一些外汇官员将外国货币走私进朝鲜,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捐献”给朝鲜中央银行。再加之,朝鲜缺乏现代化的金融及货币体系,使朝鲜的货币供应量大增,造成最近一些资产价格上涨,如豪华公寓的价格。

但是本次货币改革遇到了40至50多岁在集市做生意的中年妇女商贩的“抵抗”。也就是说,朝鲜的市场商贩大都是养活子女的40至50多岁妇女,但她们因本次货币改革,其间苦苦储存的现金都变成了一堆废纸,加上做生意也变得不可能,从而对此直接表示不满。

一位朝鲜内部消息人士表示:“那些拼命做生意的朝鲜大嫂们都生气了。”再说,情况紧急的中年妇女商贩们不怕被抓走,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谴责政府当局。该消息人士透露说:“年轻的保安前去制止却受到大妈们的强烈抵抗,她们愤怒地说‘滚蛋’、‘你没有父母吗’等。”

朝鲜币值改革看似有利于清除黑市交易,但也对普通民众造成了伤害,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瞬间就成了一堆废纸,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

凯恩斯对此曾说:“用(通货膨胀)这个办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难以察觉地没收人民的财富,一百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中偷窃行为。”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以不兑现纸币为基础的法定货币体制之上的。

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的发行量从5000亿激增至660万亿元,增长1320 倍。1948年8月,又停止法币,发行金圆券,原有的法币,按照1∶300万收兑,这就是说,300万法币只能换1元金圆券。并且声称,金圆券发行以 20亿为限。事实上,从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以来的不到一年里,其发行额超过了原来限额的几万倍。当时曾出现了类似“天方夜谭”的一幕:印钞厂昼夜不 停地赶印纸币,仍然供不应求,情急之下只好赶到美国、英国大量印刷。据报道,到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的货币发行额比1937年6月增加了1445亿 倍,而全国物价上涨85000亿倍。有人根据国民政府的物价统计,对一百元“法币”购买力做过这样一个对比计算:

1937年可买两头黄牛,

1938年可买一头黄牛,

1939年可买一头猪,

1941年可买一袋面粉,

1943年可买一只鸡,

1945年可买两个鸡蛋,

1946年可买1/6香皂,

1947年可买一粒煤球,

1948年可买0.002416两大米,

1949年可买1粒米的千万分之2.45。

那么,那些价值哪里了呢?被掠夺走了。被谁掠夺走了呢?被以控制银行的四大家族******、陈果夫、宋子文、孔祥熙掠夺走了。这四大家族在1927年并不富有,但在此后特别是在40年代进行反革命内战过程中,他们就掠夺高达200亿美元的民脂民膏(那时的200亿美元约相当于现在的4000亿美元)。在全国解放前,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全部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也固定资产的80%。除了 增加赋税、大量举债、收受贿赂等方法外,利用银行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的掠夺方法。正如列宁所说:“滥发纸币就是鼓励投机,让资本家靠投机而大发横财”

银行放出多少贷款对经济的影响——银行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大家都知道,银行(bank)起源于板凳(bench)。起初只是为顾客兑换货币,后来增加新业务,替有钱人保管金银,别人把金银存放在他的保险柜,它给人开张收据,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天长日久,有聪明人看出其中门道,虽然每天都有人存,有人取,但他们的保险柜里,总有些金银处于闲置状态,很少有保险柜被提空的情况。于是兑换商玩起“借鸡下蛋”的把戏,别人每存一笔钱,他们只在手中保留一部分,剩下的则悉数贷出去。被兑换商保留在手里的那部分金银,就是后来的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确切地说,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准备金,又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前者是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提取的准备金。后者是超过法定准备以外提取的准备金。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多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一的超额准备,来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当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就有能力对这些银行加以救助,以提供短期信贷的方式帮助其恢复流动性。

2.集中使用一部分信贷资金。这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最终贷款人”责任,也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举个例子,银行吸收了1000元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同期可用于投资等的最高额度是900元,100块准备金必须存在央行指定的账户上;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之一是防范挤兑风险,现在被政府好好利用了一把,成了抑制投资的工具之一。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至今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二十六次调整。最底的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最高一次为2008年6月由16.5%上调至17.5%。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减少商业银行流动性泛滥的一个重要措施,会减少信贷的资金供应量,是紧缩信号,对投资有直接联系。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控制经济增长的目标。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存款利率上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用意都是为了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强化流动性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体现了“区别对待”的调控原则。同加息相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直接针对商业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不似加息“一刀切”式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和百姓生活。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菲律宾央行调高再贴现利率,印度央行大幅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马来西亚央行称过低利率不能维持太久,本周议息的几家央行传递出一个信息:亚洲经济体已经开始释放货币紧缩信号。

2010年1月29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75个基点,上调幅度大于预期,市场普遍认为印度央行加息在即。印度央行昨日发表议息声明称,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将银行现金存款准备金率由5%上调至5.75%,这一幅度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5.5%。声明称,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将分两个阶段进行,从2月13日起调高50个基点,2月27日起再上调25个基点。分析人士称,这标志着印度央行又向“退出”迈进一步。

在2009年10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印度央行就取消了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推出的若干非常规的流动性支持举措,紧接着又在去年11月份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由24%调升至25%,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马来西亚央行周二连续第七次决议维持基准利率在2%不变,但也首次强调,过低的利率不能维持太长时间;菲律宾央行周四发布的议息声明中表示,维持指标利率在4.0%不变,但将短期比索再贴现利率从3.5%上调到4.0%。此外,新加坡央行周四也表示,与美联储所签订的300亿美元换汇协议在2月1日将自动失效。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亚洲经济体纷纷表达对过剩流动性推升资产价格风险的担忧,但撇开美联储单独行动有很大风险,于是亚洲决策当局祭出其他举措来抑制信贷增长,并收回流动性以防经济过热。

摩根士丹利驻新加坡经济学家阿赫亚表示,相对于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印度的实质利率水平太低,印度很可能在今年2月加息。摩根士丹利在发布的2010年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在经济自主性复苏迹象尚不明显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体可能会采取渐进式退出战略,预计从2010年1季度开始,亚洲将步入加息周期,印度和韩国将率先上调利率。

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政策

2001年9月11日,在恐怖分子撞毁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几个小时之后,尽管远在瑞士开会的格林斯潘因为禁飞令依然无法回到美国,但是联邦储备委员会还是立即宣布向美国各地的银行运送现金,以保证银行的支付,即贴现政策。为了保证整个美国的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恐怖袭击后的第二天,美联储已经向美国银行系统补充了382亿5000万美元的特别临时储备资金;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商业银行放款812亿5000万美元,相当于恐怖事件发生前3天向商业银行放款总额的16倍。

于是,大大出乎恐怖分子和悲观主义者们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本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支付危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冒出苗头,就被成功地化解了——在危机爆发后的最困难的最初30天里,在美国,没有一个城市发生挤提存款事件,没有一家银行因为支付危机而倒闭,甚至也没有一家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无疑,这一连串的创造奇迹的行动在最危险的时刻拯救了遭受重创的美国经济。由此,我们不能不看到,央行再贴现政策的雪中送炭给市场送去了信心和温暖。

中央银行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再贴现政策。如果您持有还没到期的票据,但又急着用钱,就可以把票据转让给商业银行获得现款,代价是贴付一定利息,这就叫贴现。可商业银行也有周转不开的时候,它也可以把手中未到期的票据暂时“卖”给中央银行,这就叫再贴现。商业银行也得向中央银行支付一定利息,这个利率就叫再贴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