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26012600000075

第75章 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富(9)

因此,在复利模式下,一项投资所坚持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回报就越高。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得到的回报也许不理想,但只要将这些利润进行再投资,那么你的资金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你的资金就可以攀登上一个新台阶,这时候你已经在新的层次上进行自己的投资了,你每年的资金回报也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投资。

当然,复利的巨大作用也会从投资者的操作水平中体现出来。因为,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第一年的赢利,投资者必须研究市场信息,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但投资者也会养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投资者过去的知识、经验和习惯会自然地发挥作用,并且又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使自己有一个提高。这样坚持下来,使投资者越来越善于管理自己的资产,进行更熟练的投资,这是在实现个人投资能力的“复利式”增长。而投资理财能力的持续增长,使投资者有可能保持甚至提高相应的投资收益率。

这种由复利所带来的财富的增长,被人们称为“复利效应”。不但利率中有“复利效应”,在和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其实广泛存在着复利效应。比如,一个国家,只要有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下去就能实现经济繁荣,从而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储蓄也要收税——利息税

2008年10月9日,******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停征收个人所得税。自此,实行了将近十年的利息税政策暂时告一段落。

什么是利息税呢?利息税实际是指个人所得税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停征或减免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对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利息税曾三度被免征,而每一次的变革都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1950年,我国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存款利息征收所得税。但当时国家实施低工资制度,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很小,因而在1959年停征了存款利息所得税。1980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和1993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再次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是,针对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随后对储蓄利息所得又做出免税规定。

根据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不论什么时间存入的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以后支取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滋生的利息要按20%征收所得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7年6月27日审议了******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而到了2008年10月8日,国家宣布次日开始取消利息税。

征收利息税是一种国际惯例。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税,只是征税的办法有所差异。

美国纳所得税,一般约39%。没有专门的利息税,但无论是工资、存款利息、稿费还是炒股获利,美国纳税局都会把你的实际收入统计得清清楚楚,到时寄张账单给你,你的总收入在哪一档,你就按哪一档的税率纳税。

德国利息税为30%,但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如果个人存款利息单身者低于6100马克、已婚者低于1.22万马克,就可在存款时填写一张表格,由银行代为申请免征利息税。

日本利息税为15%。

瑞士利息税为35%,而且对在瑞士居住的外国人的银行存款也照征不误。

韩国存款利息被算作总收入的一部分,按总收入纳税。银行每3个月计付一次利息,同时代为扣税。

瑞典凡通过资本和固定资产获得的收入,都要缴纳资本所得税,税率为30%。资本所得包括存款利息、股息、债息及房租等收入。但政府为了鼓励消费,会为那些申请了消费贷款的人提供30%的贷款利息补贴。

菲律宾利息税为20%,在菲的外国人或机构(非营利机构除外)也照此缴纳。

澳大利亚利息计入总收入,一并缴纳所得税。所得税按总收入分不同档次,税率由20%至47%不等。

当然,也有不征收利息税的国家,例如埃及、巴西、阿根廷及俄罗斯等。

而关于中国是否征收利息税,向来有所争论。取消利息税基于以下理由:

(1)利息税主要来源于中低收入阶层,加重了这些人群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相比很难找到比银行存款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渠道;征收利息税使中低收入者的相对税收重于高收入者。

(2)自从1999年征收利息税以来,利息税的政策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恢复征收利息税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势头不但没有放慢,反而以每年万亿元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8年,在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的同时,******作出暂停征收利息税的决定。这两个政策一道出台,特别是自1999年11月1日开征以来便一直争议不断的利息税的暂停,对老百姓究竟有啥影响呢?

我们以2008年政策的出台为界点,免征利息税可以对老百姓的影响很小。在存款利率和利息税调整前,一个人1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照调整前4.14 %的存款利率,扣除5%的利息税后,一年实际可以拿到393.3元的利息收入,在下调存款利率和暂时免征利息税后,一个人1万元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按照目前3.87 %的利率,拿到手里的利息收入有387元。仅比政策调整前少了6.3元钱。

免征存款利息税,部分弥补了降低利率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利息收入的损失,尽管这种补偿是象征性的,但重大财经政策背后的这种“补偿民生”的思维值得肯定。毕竟在现实中,将自己财产的很大一部分放在银行存着以使今后的生活有保障,还是普通百姓。他们多数人对投资理财并不擅长,市场上也无太多投资工具可以为他们服务,因此,他们最信赖的还是存款。

利率变动影响了谁——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银行以及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是银行的主要金融风险之一,由于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利率变动更加难以预测。

银行日常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控制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对自身的存款结构进行管理,以及运用一些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或设法从风险种受益。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风险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一般将利率风险按照来源不同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

如果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的未来收益减少和经济价值降低。

(2)收益率曲线风险

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会使收益率曲线斜率、形态发生变化,即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例如,若以五年期政府债券的空头头寸为10年期政府债券的多头头寸进行保值,当收益率曲线变陡的时候,虽然上述安排已经对收益率曲线的平行移动进行了保值,但该10年期债券多头头寸的经济价值还是会下降。

(3)基准风险

一家银行可能用一年期存款作为一年期贷款的融资来源,贷款按照美国国库券利率每月重新定价一次,而存款则按照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每月重新定价一次。虽然用一年期的存款为来源发放一年期的贷款,由于利率敏感性负债与利率敏感性资产重新定价期限完全相同而不存在重新定价风险,但因为其基准利率的变化可能不完全相关,变化不同步,仍然会使该银行面临因基准利率的利差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基准风险。

(4)期权性风险

若利率变动对存款人或借款有利,存款人就可能选择重新安排存款,借款人可能选择重新安排贷款,从而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期权品种因具有较高的杠杆效应,还会进一步增大期权头寸可能会对银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老百姓来说,也存在利率风险的问题。很多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大多会选择风险小、信用度高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存款和有“金边债券”之称的国债,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绝对没有风险,利率事先已经确定,到期连本带息是少不了的,的确,至少从目前来看,银行和国家的信用是最高的,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风险也很小,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风险,比如央行加息,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国债,相关风险也会随之而产生,这里就是利率风险中的一种。

定期存款是普通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理财方式,一次性存入,存入一定的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5年),到期按存入时公布的固定利率计息,一次性还本付息。想来这是没有什么风险可言,但一旦遇到利率调高,因为定期存款是不分段计息的,不会按已经调高的利率来计算利息,那些存期较长的定期存款就只能按存入日相对较低的利率来计息,相比已调高的利率就显得划不来了。

那么如何规避风险呢?平时应该尽量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如果货币政策向紧缩方向发展,存入的期限最好不要太长,1年期比较适当;如果货币政策宽松的话则相反,从而规避利率下跌的风险;如果存入时间不长的话,可以到银行办理重新转存的业务。

而凭证式国债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投资产品之一,其因免税和利率较高而受到追捧,不少地方在发行时根本买不到,于是不少人购买国债时就选择长期的,也就是买5年期的,却不知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国债的利率肯定也会水涨船高。

类似于银行定期存款,国债提前支取要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而且半年之内是没有利息的。扣除了这些因素后,如果划得来的话,可以提前支取转买新一期利率更高的国债。

而关注记账式国债的人比较少,但其确实是一种较好的投资,记账式国债收益可分为固定收益和做市价差收益(亏损),固定利率是经投标确定的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一般会高于银行,其风险主要来自债券的价格,如果进入加息周期,债券的价格就会看跌,债券的全价(债券净价加应收计息)可能会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甚至亏损。

由于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利率降低,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记账式国债的时候可以根据利率的变化和预期作出判断,若预计利率将上升,可卖出手中债券,待利率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入债券,这时的债券实际收益率会高于票面利率。

总之,利率也是有风险的,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在财务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收益。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关系——费雪效应

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假如银行储蓄利率有5%,某人的存款在一年后就多了5%,是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3%,那他只富了2%的部分;如果是6%,那他一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106了,而存了一年的钱只有105元了,他反而买不起这东西了!这可以说就是费雪效应的通俗解释。

费雪是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生于纽约州的少格拉斯。1890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数学教师,18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任经济学教授直到1935年。1926年开始在雷明顿、兰德公司任董事等职。1929年,与熊彼特、丁伯根等发起并成立计量经济学会,1931~1933年任该学会会长。

费雪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阐明了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为何由货币数量来决定,其中尤以贸易方程式(也叫费雪方程式)为当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即MV=PQ。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该方程式说明在V、P比较稳定时,货币流通量M决定物价P。

费雪方程式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因此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之为“费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