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羊皮卷
26013200000076

第76章 人生光明面(6)

(1)做给别人看——要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一个懦弱之人,一个胆小鬼。即使你做事失败了,你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就更加向他人证实了你的能力。如果有人出于对你的不服、怀疑、中伤、嫉妒而故意给你出些难题,当你一一解决时,你不仅解除了他人的不良心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2)做给自己看——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称心如意。碰到点困难,这并不可怕,应把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与磨炼。也许你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困难,但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你在智慧、经验、心志、胸怀等各方面都会有所成长,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你所累积的经验和信心将是你一生当中最可贵的财富。

所以,“碰到困难,绝不言退”这句话并不只是单纯地让我们勉励自己,它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想像一种“遇难即退”的后果吧,这样做首先就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庸庸懦懦之人,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他闪躲、逃避,无法克服困难、提升自己,自然也只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了。

当然,克服困难也得讲究一定的方法,有些困难确实很大,你肯定一下子无法解决,碰到这种困难,你只能采取迂回战术,不可硬战死战,否则会丧失自己的内力。但你要明白这与遇难而退完全不同。因为你并未放弃解决这一困难,只是采取了一种灵活的方式。在你的心里,时时还想着这一困难,并且正想着用各种办法去加以解决,所以这不算退却。当你碰到困难时,可以首先评估一下:

(1)这一困难的难度有多大?

(2)自己的能力如何?

(3)有无外力可以援助?

(4)如果万一失败,自己对失败的承受力如何?

(5)这一困难值不值得自己去克服?

如果你评估的结果对自己不利,那你可以考虑采取一种缓兵之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有获胜的机会,而且这困难也值得你去克服,那就要竭尽全力了,机会是稍纵即逝,如果你轻易就退,这会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人一旦养成了一种畏惧困难的习惯,恐怕这辈子也就干不成什么大事了。

你是否总是逃避困难?看不到自己的强项?如果是,那就从今天起,坚强、勇敢地加以面对吧!只要你敢对困难说“不”,困难就会在你的面前退却。

别让压力压垮你

认清压力的面目

压力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根据“国际压力研究院”的创办人塞利博士的说法,老化只是每一个人一生中的疤痕以及紧张的总和,亦即压力的总和。塞利教授在他的《生活压力》一书中,对内在压力带来的巨大危险有精辟深入的研究。他说,压力的杀伤力比我们周遭环境中产生的任何事物都还要强大。

我们一同来看看压力对我们的影响。

你一定听别人说过他一早起来心情就不好,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什么事都不对劲,情绪不好、别扭、连平常惯有的幽默感也不见了。

一早起来就心情不好的人,只要有人愿意听他发牢骚,他一定会劈里啪啦说上一大堆,诸如:

(1)我昨晚没睡好,事实上,我几乎没睡着。

(2)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七八个小时,真是累死了,可是就是睡不好。

(3)我的脖子好痛,肩膀也好酸,但是还是睡不着。

(4)现在别叫我集中精神,我的注意力早就四分五裂。

(5)想到以上这些,我真想回到床上,把它们通通都忘掉。

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这么幸运,回到床上就可以把一切都抛开。那些潜藏的因素总是困扰着你、妨碍着你、威胁着你。这些因素就叫做压力源,是说也说不完的。譬如说,再过半小时就要开会了;电话响了;又有推销员来按门铃了;孩子上完芭蕾舞课,得去接她回来;报告已经迟交四天了;支票被退票等等。

了解压力,认清压力的面目,它就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把压力控制在可以疏解的范围里,如此我们的身心才能够常保健康快乐。找出压力的本质,对我们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找出压力的本质,我们才能比较容易将它打倒。

实际上,压力是一种认知,是在个人认为某种情况超出个人能力所能应付的范围时产生的。这项定义的关键在于“认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认为压力是外来的,一旦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就认为那是压力。所以我们会犯一种基本的错误,就是只注意外在因素。但事实上,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来自我们自己,是我们对压力源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往内心探索。

所有的压力都对我们有害无利吗?其实不然。适度而且在能够纾解范围之内的压力,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亮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规划长途旅行,运动健身,制定人生目标,以及做各式各样计划的原因。压力不是我们这一代才发明的。早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医师皆尔德就已经有著作论述当代生活的压力。他形容压力足以让人“神经耗竭”。

压力研究领域的先驱塞利博士写道:“了解压力绝非为了逃避压力,逃避压力就跟逃避食物、运动一样不合理。”塞利博士认为压力是“人身体对于任何加诸其上的要求所产生的反应。”以此为前提,那么任何事情,从接听电话到失去抵押品的赎回权,都可称为压力。此一无所不包的定义,让压力成了人生的同义词。这么说来,只要是活在这世界上,就不可能完全逃避得了压力。既然如此,我们与其做无谓的垂死挣扎,还不如勇敢地去面对压力,找出压力源,然后想办法克服它呢!

找出你的压力源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压力?当然有。你担心走在马路上被老虎给吃了吗?当然不是。那你担心什么呢?今天上班会不会迟到,回到家里会不会跟家人沟通不良之类的,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产生压力的事情。

但无论你想像中的场面糟糕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夸张到出现“武松打虎”的场面。虽然人们都很清楚这一点,然而体内的自律神经系统却依然依照经验法则来办事,即使历经了数百万年的演化,也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

想像一下这样的场面:一个怒气冲天的爸爸正指着儿子大发雷霆,这个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得失心太重固然不足取,但完全秉持着无所谓的心态去生活就更糟了。

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常觉得这个世界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的,根本没什么看头,何苦自寻烦恼?他们的座右铭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混吃等死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费劲。有这种思想的家庭主妇往往会在家里无所事事,电视开一整天,却连看都不看一眼;心不在焉地翻了半天的时尚杂志,还不晓得这本杂志叫什么。她也知道厨房里都快进不去人了,但就是没有兴致去动一下。即使邻居邀她去逛街她也嫌麻烦,巴不得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地躺一整天。若是一个上班族出现这种倦怠症,就会把自己当成机器人,从早到晚就只会重复一些机械化的动作。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也不能全怪员工自己,任何人做久了都会变成机器人。比如在自动控制室监看仪表板。由于工作性质就是坐一整天,又罕有突发状况,因此做久了后警觉性就愈来愈差。这来自于他们在工作上的预期心理,在每天的几点几分要打开哪些开关,到了几点几分时又得做哪些动作,做久了就像是在按公式解题,毫无新意。而这些都会让人产生压力。

生活中的压力源无处不在,复杂的事会产生压力,同样简单的事也会产生压力。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就能找出生活中大部分的压力源。这样,你便可以有针对地给自己减压了。

学会给自己减压

生活中的压力很多,但即使最有智慧的人也无法将压力消灭。因此,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给自己减压,那么终有一天终被压力压垮的。

有一年冬天,一对婚姻濒临破裂而又不乏浪漫情调的加拿大夫妇准备做一次长途旅行,以期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两人约定:如能找回爱情就继续在一起生活,否则就分手。当他们来到一个长满雪松的山谷时,下起了大雪,他们只好躲在帐篷里,看着大雪漫天飞舞。不经意间,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麓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下得大而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然而,每当雪落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杈就会弯曲,使雪滑落下来。就这样,反复地积雪,反复地弯曲,反复地滑落。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其他的树则由于不能弯曲,很快就被压断了。

妻子似有所悟,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只不过由于不会弯曲而被大雪摧毁了。”丈夫点头。就在这时两人似乎同时恍然大悟,旋即以前的一切恩怨都成了过眼云烟。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去随;在随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弯曲一下。这样就不会被压垮。”一对浪漫的夫妇,通过一次特殊的旅行,不仅揭开了一个自然之谜,而且找到了一个人生的真谛。

就像我们不能逃避生活一样,我们也无法逃避压力,有压力并非坏事,因为人有一定的压力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便可以锻炼意志,使我们不致过于脆弱。但是,压力过大则绝非好事,你会吃不消,会陷入紧张、焦躁、疲劳的状态中。这时我们要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

既然压力是不可避免、又不可消灭的,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减压,使压力保持在我们能承受的限度内,不要发生“水压过大胀爆水管”的可怕事故。

学会自我减压,已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