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26014100000045

第45章 第六决定:书籍是枚“双面币”,你该选择哪“面”读?(1)

大学是阅读的最佳期

读书的习惯在大学养成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校园,在这里你可以随意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来阅读。在大学时代必须养成的一种习惯,就是学会去熟悉各门学问中的相关书籍。在大学里,你应该能够在图书馆中,从汗牛充栋的藏书里,挑出几部最有价值的书本,来供自己阅览、学习。你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将对你的一生大有帮助。养成好习惯就好像你选择了适当的工具,从而方便你以后从事知识开拓与社会服务。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特来曾经说:“各界的人,如商业界或运输界中人,制造界中人,都曾告诉我,他们最需要,最欢迎的大学出身的学生,就是那些有选择书本的能力,与善用书本的人。”

大学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训练场所,在大学中,你养成习惯,形成志趣,而这些习惯、志趣,将影响你的一生。读书也是一种习惯,在大学里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你的一生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阅读好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看着它,别把它丢掉。”如果你感觉学习太紧张而没有时间来读书,那么,我们告诉你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群书的办法,你不妨每天阅读15分钟,这样你一周可以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书,一年大约读20本书,一生读1000或超过1000本书。

事实上,无论我们有多忙,都可以每天挤出15分钟。但是,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有一种读书的决心。同时,手上一定要有书,一旦开始阅读,这15分钟里的每一秒都不应该浪费。事先把要读的书准备好,在床上放一本书,在卫生间放一本书,在饭桌旁边放一本书,书架上,书桌上,所到之处,永远不能让书本缺席。在外出时,口袋里也放一本书。当你心生烦恼、忧愁,或觉得形单影只、委屈、沮丧,有怨恨情绪时,请把与你心境相关的书籍拿出来阅读。

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养成了一种读书的习惯,读书已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虽然在白宫日理万机,但他仍然会挤出时间来阅读那成百上千册的书籍。他规定在某一天的整个下午接见来访的人,每位来访者的时间限制在五分钟之内。就在那些接见对象交替的短短的几秒钟内,他都会抓紧时间阅读放在手边的一本书。

如果你感到无法让自己读书的习惯坚持下去,那么,你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个读书的动机,来督促自己坚持这一习惯。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早年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读书时,看到贫弱祖国的许多铁路和桥梁的修建都被帝国主义把持,如济南泺口黄河大桥是德国人修的,郑州黄河大桥是比利时人修的,沈阳浑河大桥是日本人修的,云南河口人字桥是法国人修的,广州珠江大桥是美国人修的,他在晚年时回忆说:“凡是像样一点的桥梁的修建权都落入‘洋人’之手,实在令人痛心。对祖国的热爱,激发起了我发愤读书的意志,决心要在桥梁事业上为中国人民争口气。”这就是他读书的强烈动机,他说:“那时我20来岁,正当学习的黄金时期,就从踏踏实实的学习做起,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没有教科书,就去找有关的书和资料,有时带着一个问题,找来5本、10本,不仅读得多,而且反复读,拼命地记。这样一个个的问题弄懂了,自己的知识面也一点点地拓宽了,学过的知识记住了,以后学习就方便了,不必在查工具书上花过多的时间。”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有了强烈的动机,你便可以从读书的习惯中发现方法,发现乐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俗话说,一个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一旦你大学时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那么,你未来的人生之路也就已经有一半的成功了。

别把自己闷在课本中

许多大学生在高中就养成了背课本的习惯,高考的压力,促使他们一门心思地扎进各门功课的复习之中。进入大学之后,还是放不下手中的课本,却对课本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也许平常在学校的时间比较紧张,总是忙于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但是到了假期,就可以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杂书”了,当然也可以读你的专业书,但没必要一心扎进专业书堆里。适当翻几本其他领域的书籍,不仅能拓宽你的视野,还能让你触类旁通,给你的专业学习带来灵感。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曾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并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头脑就能比较灵活。”

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成天只与教科书打交道的大学生,将来会有多大的作为?只有走出自己所学的课本,到书籍的海洋中自由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你才有可能达到知识渊博的境界。

杜甫写的上千首诗很少使用重复的词句,并且处处是妙语连珠。郭沫若曾为此题联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杜甫“胸藏万汇”的奥秘何在?他的一句诗道破其中的奥秘,是因为“读书破万卷”。高尔基是苏联工人文艺的奠基人,但他在青少年时期没有进过学校门,他那吞吐自如的驾驭语言文学的能力从何而来?只要浏览一下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就会知道,他刚满15岁时,就已阅读了大仲马、蒙得宾、雨果、巴尔扎克、龚古尔、海涅、裴尔丁、司各特、狄更斯、萧伯纳、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许多艺术大师的名著。高尔基成为新世纪的一代宗师,是因为他一生不仅限于一种书籍,而是广泛阅读,从而铸造了他精湛的艺术修养。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从事一种专业或一门行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学习一些外专业或外行业的知识是有好处的。我国古代教育学专著《学记》中有两句话:“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究竟为什么搞炼铁的要去学习缝制皮革,搞制造弓箭的要去学习做竹器,我们没有考证,但这两句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行业的专家,不能只局限在本行业的范围内,而是要“广博”。

20世纪50年代,当美国的贝尔研究所资助科学家巴丁、萧克莱、布拉顿等人研究半导体时,一般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对通讯系统没有什么好处,讥笑这个庞大的科学小组是“象牙之塔”,不过是一件漂亮的摆设而已。可是,正是他们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半导体晶体管,实现了电子器件的革命,开辟了固体电子学的新学科。巴丁等几位科学家1956年同时荣获了诺贝尔奖。如果搞无线电的贝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不涉及看来与本行无关的半导体领域,也就只能继续在电子管器件的天地里徘徊。所以,美国科学家泰勒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创的见解。”贝弗里奇也说:“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

可见,只把自己闷在课本中,而不是广泛猎取其他领域的书籍知识,是很难达到广闻博学并获得一定创新能力的。广闻博学,是出成果的基础。

大多数人都愿为自己所心爱的事留出相当的时间。但是,在其他领域却缺乏一定的求知精神。假使你真是有求知饥渴,自修之热望,不妨跳出自己的课本,广泛阅读一下各方面的书箱,这对你的思维将会有更好的启发。

图书馆,阅读的好去处

我们从进入小学开始,一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然而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量以极快的速度膨胀,同时,信息的有效利用期也在不断缩短,一个人要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掌握将来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全部知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高校图书馆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利用图书馆的千古佳话。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十分重视利用图书馆学习科学知识和从事革命活动。他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每天到湖南省图书馆,阅读大量的社会科学著作。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过一段时间,更有时间和条件充分阅读科学家的著作和社会主义的文献。通过读书学习活动,毛泽东同志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解放劳苦大众的奋斗目标。

伟大导师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到英国博物院图书馆广泛查阅资料,在阅览室的地板上留下了“马克思的脚印”,在这样的寒窗苦读当中,《资本论》诞生了。马克思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的这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大学中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也是我们阅读的最佳去处。

大学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要想利用好大学里的图书馆,你首先应该知道一些相关的制度规定。

1.你要知道借还书的手续,尤其是借书。如果是开架的书则好说,请老师用扫描仪把你要借的书扫描一下即可。如果不是开架的书,你就要在索书条上写清日期、书目和你的姓名、借书证号等,请图书管理员帮你查找。

2.你最好记住各个借阅区的开放和关闭时间。在北大图书馆,除了周六下午和晚上,其余几天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都是开馆时间,闭馆前15分钟停止借还书。但是很多部门的开放时间与此不一致,你需要多留意门口的时间说明。像总出纳台和保存本阅览室就只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工作,而教参阅览室则会在午饭和晚饭时间关闭几个小时,不像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借阅区全天不间断开放。弄清各阅览区的开放时间,有助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不至于做出无用之举。

3.你应该了解自己借书的权限,比如一次最多可以借几本书、馆际互借能借几本、每本书可以借阅的时间等。大学里借的书一般可以保存一个月,如果需要还可以续借。但如果已经有人预约,你就不能续借了。再比如你得知道哪些阅览室的书不能外借,如果你确有需要就要向图书管理员进行说明,押下自己的证件后方可到复印处复印,但必须马上归还。

4.还要提醒你爱惜借出的图书,以防破损或丢失。尤其要注意别把借来的书弄丢,否则的话你将被处以原书价格十倍以上的罚款。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中文书的价格大家都清楚,自然不需多言,如果你把外文原版书弄丢了,那么你也许就需要准备上千元的人民币来交纳罚金。此外还应按时还书,及时续借。

总之要在图书馆规定的原则范围内行事。否则的话,不仅可能使你赔上金钱和精力,更严重的是会给你借阅图书、利用信息制造很多的麻烦。

在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你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书籍来阅读。因此,书目检索便可以帮你最快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

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可以使用电脑网络进行书目检索,将在下一节中进行讲解,这里仅介绍传统的卡片目录检索方法。卡片目录的检索速度虽然比网络检索慢,但掌握了这种方法有助于你在没有电脑或电脑不能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检索。使用卡片目录检索,最关键的是掌握几种常见的卡片目录类型。

1.分类目录

分类目录是按照图书分类法的体系组织起来的目录。现在全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使用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是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中图法》的分类体系为五分法,即把图书资料所包括的知识内容,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五大基本部分。在五大部类的基础上,形成了由22个大类组成的体系序列,类号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下: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哲学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化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

Z.综合性图书

查分类目录,只要明确自己要找的书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中图法》简表中查到相应的号码,就能很快查到自己所要查的书刊资料。

2.书名目录

书名目录是为了从书名方面查找图书而按书名顺序编制的,其排检方式分以下几种:

(1)汉语拼音字母(音节)法。首先按书名首字拼音排;首字相同,再按第二、第三字及其后各字的汉语拼音排列。音节相同的字,则按照“阴、阳、上、去”四个声调的顺序排列;音节、声调相同,则用“一”(横)、“丨”(竖)、“丿”(撇)、“丶”(点)、(折)起笔形的先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