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26014100000005

第5章 第一个决定:读大学,我要到哪里去?(4)

首先,作为一个留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家可以先设立一个个人战略目标。比如成功完成学业,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等。比如每个学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把它贴在墙上时时督促自己要完成任务。可能有人会说目标都是虚的,而且定出的目标可能在不断地变化,一定很难实现,但是有目标要比没有目标能令人产生高倍的效率。目标可以顺应环境而调整,但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学会利用资源,利用好各种资源能使自身迅速增值。许多人在利用资源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而且不懂得学习的方法。譬如学校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它的价值可能不仅仅体现在平时赶作业上,更重要的是在平时闲暇里的耳濡目染。

喜欢旅游的朋友还可以到各国的名胜和著名的景点去游览一番,从而对该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出国留学,留学者家庭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对国外的各种有利的学习资源,如果不会利用或者利用得不充分的话,简直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最后,开拓视野广涉猎。从长远意义上来说,视野的开拓远比单纯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有不少人整天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认为这样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将来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样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这种看似用功的做法其实限制了一个人的思维。其实,要在留学生活中获取一定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主动地开拓视野,进而培养自己对一些未知领域的兴趣。

当我们和一些在国外留学的学生接触时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的知识面要比我们中国学生开阔很多,思路也十分活跃。开阔视野可以从每天阅读报纸做起。现在许多媒体网站都对目前国际上的一些趋势和重大事件有深刻而具体的分析。不少人常常抱怨写作举步维艰,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这些新闻少有涉猎。如果大家对某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空还可以写一些心得体会。通过这种视野开阔和思维训练之后,一定会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写作中常常能够游刃有余,才思泉涌,对问题也能够做到多角度分析。

对于出国留学,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镀金”。要学会如何独立学习,还要从生活中不断领悟和总结,学会做人,从而使留学的成本投入达到最大的增值,这样,当你留学回国之时,才有不枉此行的感觉。

准备好,漂洋过海读书去

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初学打猎的年轻人跟着自己的师父一同到山里去打猎。

没走多远,就发现了两只兔子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年轻猎人很快就取出自己的猎枪。两只兔子向不同的方向跑去,年轻猎人一下子不知道该向哪只兔子瞄准了,想打这只兔子,又怕那只兔子跑了,猎枪一会儿瞄准这只,一会儿又瞄准那只,就这样瞄来瞄去,结果兔子不见了踪影。年轻猎人感到十分气恼。

他的师父安慰他说:“两只兔子向不同的方向跑,你的枪虽然快,但是也不可能同时射中两只呀。关键是你一定要选择好目标,这样你就不会空手而归了。”

当你的面前摆着国内求学和出国留学两条道路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条呢?不过,你可千万别学寓言中的那个年轻人,毫无目标,毫无准备地一会儿“瞄准这只”,又一会儿“瞄准那只”。等你想明白过来的时候,机会早就从你身边跑掉了。为了避免在“两只兔子”出现时,荒乱之中不知该如何做出决定,这里特意向你推荐一个“高中生留学优化选择”方案,你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1.全面衡量,决定取舍

对于考取正规且质量较好大学的学生,最好选择在国内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再谋出国留学。因为去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金钱上都是一个最佳选择,且去国外读硕士学位相对更易于申请到奖学金。

对于没能考取理想大学却不愿意服从调剂的学生,一定要在充分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留学之路。充分衡量自身的学历水平亦不容忽视。如果感觉到自己在此次高考中确实是因为一时的发挥失误,今后在学历水平上尚有发挥空间,可考虑放弃国内大学选择出国留学。

对于高考线下生,是复读还是选择出国留学,一定要充分衡量自己的学历水平。如果没有十足的胜算,选择复读较为冒险。

2.两手准备,进退有余

无论是高考线上生还是线下生,即使决定选择出国留学,亦不要“背水一战”。放弃大学报到或放弃工作绝非一种最佳选择,因为留学申请是一个相对周期较长、手续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出现。如日本发生了2004年4月入学申请者在申请的过程中的因签证政策变更,申请者被要求补充大量申请材料的事例。有大批学生因无法补充材料而退出申请或因所提交的材料不充分而遭到拒签。在此,要引以为戒。

另外,要切记一点:学校录取和签证审批绝对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拿到学校录取通知抑或是申请到学校的奖学金并不完全意味着一定能够拿到签证,而签证的成功获取则是出国留学的前提。当发生留学突发事件时,如果我们尚在学中或在职中,我们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从容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或从容返回职场继续工作。即使申请者本人条件再好,亦要做好万一被拒签的心理准备。不然等到拒签,因为你的执意放弃学校报到或盲目辞职造成的损失只好由自己来承担了。

3.语言学习,坚持持久

对于已经决定出国留学的学生,最好在出国前注意保持语言学习的持续性,不能因为自己目前的语言学习已达到国外学校的入学要求便在出国之前放弃学习。特别是一些选择非英语语系国家留学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申请国外的语言学校或预科。各国的语言学校一般对申请者都有一个最低的入学语言学习学时数的规定。学生一般会利用高考结束后暑期的一段时间,经过强化达到学时要求。此时,有些学生和家长便极易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反正我出国还是要读语言的,等出去后再学也不迟。于是在出国之前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便无端地被浪费了。语言程度的高低是我们今后出国学习或打工是否顺利的关键。所以,在留学手续办理过程中坚持语言学习尤为重要。对于在校生或在职的留学申请者在完成强化达到申请国语言最低要求后,可考虑利用余暇时间,譬如双休日去培训中心继续进修语言,直到出国之前的最后一刻。

4.合理打工,生存体验

对于一些高考线下生,出国前边打工边办理留学申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弱。在打工的过程中可以提前进入生存体验。通过打工,学会“做事”,以培养自身的“生存”以及与人“共存”的能力。而如何“做事”、“生存”、“共存”这三点恰恰是当前中国高中生普遍缺乏的能力。一般来说,有过国内生存体验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和家长可能认为:出国留学是专门学习的,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根本不需要打工,所以不需要在国内的各类社会实践。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使我们许多学生出国后形成了“教室——图书馆——寝室”的留学生活怪圈。再加之平时朋友圈子也多以中国人为主,完全失去了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与在国内学校学习并无两样,唯一不同的便是授课语言的不同。我们认为唯有在真正接触当地社会后,才能在不同体验中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异国的风俗及文化传统。所以,出国后在不影响学业的条件下,适当的打工是完全必要的。

5.办理过程,亲身体验

留学申请手续的办理是个周期相对较长、操作较为复杂的过程。留学申请者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尝试自己处理各类事情。自己来办理留学的各种手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而尽可能不要家长代劳。父母只能抚养你长大,不要期望他们是你永远的拐杖,可以支撑你的全部人生;而作为家长要知道儿女只是与你血肉相连的孩子,你亦只能陪孩子一程,要尊重孩子的人生选择,要放手给他们以各种锻炼的机会。在培养孩子求知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会做事、生存和学会与人共存的能力。以往在留学中介咨询机构只是看到家长忙碌的身影,而始终不识留学申请者的“庐山真面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无疑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在此,建议在校或在职的留学申请者,可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前去办理留学所需的各类手续。留学咨询中介机构作为服务性行业,为适应市场变化和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一般每周都是全程开放的。这无疑为我们办理留学手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外面的世界没有喝彩声

小小留学生的窘境

对于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当高,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舍好求次。国外大学以高淘汰率来达到教育标准,比如法国的大学设置了很多基础课,属于应试教育,淘汰率太高,中国学生不容易在预计的时间内拿到大学本科文凭,容易造成精力的浪费,也容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从国内大学毕业后去国外读硕士,考试科目比较少,可以集中精力学好几门专业课,这样对初来的学生很有利。

但是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则想利用手中的钱权为儿女铺设一条金光灿灿的学业之路,难道送出国门,就真能“前途无量”吗?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所谓“小小”留学生的生活吧!

柯雪是一个在国内原本就娇生惯养而又十分任性的女孩,高中没有毕业就横下心来去加拿大留学。为了达到出国留学的目的,曾经不惜威胁自己的父母:如果不允许她出国留学,她就拒绝参加高考。父母原本是强烈反对女儿高中毕业就出国的,但是,为了让女儿顺利参加高考,作为权宜之计,父母只好向女儿妥协。柯雪原本学习成绩很不错,如果顺利参加高考,如果正常发挥,考试成绩应该很不错。后来她自己坦白说,由于早就想出国留学,她故意敷衍了原本非常神圣而又很重要的高考。任性的柯雪最后终于成功来到加拿大,代价是给中介公司支付了一大笔费用。对于比较有钱的柯雪家来说,这点儿钱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让柯雪的父母难以向外人启齿的则是:她在加拿大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根本无从知晓,而且,柯雪也从来不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柯雪的父母除了知道女儿经常打电话索要钱物外,对她在加拿大的行踪毫不知情。2003年年初时,柯雪在加拿大留学已经耗费了大约80万元人民币。据柯雪的父母说,柯雪在加拿大老是丢东西,而且都是比较贵重的东西,甚至都是留学生本身最值钱的东西,仅手提电脑就丢了四台。柯雪的父母曾经一再打听女儿到底在加拿大干什么,但是,得到的消息是,什么也不知道。还有消息说,中国山西曾经有一位原本与柯雪在一起留学的男孩小楚,对柯雪的评价非常低,而且在一次回国再返回加拿大后,小楚就离开柯雪转到别的学校去读书了。当然,也有人认为,一方面,柯雪的父母确实不知道她在哪里,柯雪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另一方面,柯雪的父母十分清楚自己的女儿在加拿大干什么,只是由于柯雪在加拿大的各种表现令家长彻底绝望而不愿意再提起这个女儿,甚至没有脸面向外人说起而已。据说,柯雪给家里打电话张口就要钱,拒绝告诉父母自己在加拿大所居住地方的电话,更不允许父母去加拿大探望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柯雪的父母只好减少给女儿寄钱的数量,并明确规定每月只给她寄500美元。

这个故事让人心酸而愤怒,是一例比较残忍的留学故事,这个故事令所有留学生父母不得不深思自己的孩子在国外究竟在干什么。孩子一跨出国门,两代人之间除了本身的代沟,还有一堵并不容易突破的“防火墙”——国境。另外,有一个北京的男孩莫莫,高中没有毕业,他自己也不想出国留学,他的很多同学也都认为他此时不适合出国留学,但是,他的父母还是强行把他送到英国,照例是花了一大笔钱。可是,这个孩子到了英国不足半个月就把自己所带的大笔钱都花光了,花光之后就跑回国。回国不久,父母又好说歹说把他送到英国。据说,他在英国根本就不去上课,而是整天玩游戏,整天给国内的“狐朋狗友”打电话,甚至连“我在上厕所”这样内急的时候都在给国内打电话。这样一个纨绔子弟,他在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只是说“我在英国很无聊,没事儿”,但绝口不提自己在英国的第一要务是“读书”。

2003年10月的一天凌晨,中国上海留学生陈敏从张东岳家的二楼厨房窗户潜入室内,将多伦多9岁华裔女童张东岳绑架。很快,警方在现场发现张东岳被绑架的线索,并于数小时后向全安大略省和全国的机场海关发出通告,同时警方在张东岳家所在地区逐户展开搜查。张东岳的命运引起了多伦多市民的普遍关注。他们义务把成千上万寻找张东岳的传单、通告书等张贴到市区的不同角落。她家门外的树上也挂满了民众系上的黄丝带,许多素不相识的人都到她家门前点燃一枝枝蜡烛,祈祷张东岳能够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