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圈
26014700000028

第28章 精细沪商:海派文化造就的实干家(3)

2004年9月1日,凤凰卫视突然中断正在播出的节目,插播一段从遥远的俄罗斯发来的电话新闻。打电话的人是卢宇光,凤凰卫视驻俄罗斯的临时记者。那时,他所处俄罗斯城市北奥塞梯别斯兰,当地的一所学校正被30多名车臣武装分子劫持,1000多名师生生死未卜。俄罗斯特种部队对车臣武装分子发动强攻,双方正当激战,已经导致335人死亡,数百人失踪。而卢宇光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见证这次激战的人之一。

从他的电话中,可以清晰的听到他急促的喘息声和兵匪双方的枪林弹雨。没说几句话,卢宇光与凤凰台失去联系,电话里传来忙音。此时,凤凰老总刘长乐在新闻编辑室里来回踱步,“卢宇光没事吧?卢宇光没事吧?”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卢宇光在躲避枪林弹雨,向前奔跑时不慎将手机掉在了地上。

每当有人问起刘长乐凤凰卫视最疯狂的一次新闻报道时,刘长乐必然讲卢宇光的事情。卢宇光当时并非凤凰卫视的记者,而是刘长乐的通讯员。在俄罗斯人质事件爆发的当时,卢宇光立刻被招募为凤凰卫视的前线记者,火速冲进交火现场,留下了有关该次事件的精彩新闻报道。

在凤凰卫视,像卢宇光这样的记者还有很多,只要世界各地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前线必然会出现凤凰卫视记者的身影。为了得到最接近事发源的确切讯息,他们甚至连生命都不顾。所以有人说,凤凰卫视的故事根本就是一个“疯子”和500个“疯子”的故事。刘长乐听到这种评价,对此表现出的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他笑着说:现在凤凰卫视的团队做大了,“疯子”的队伍已经扩大到1500人,欢迎大家加入。

说刘长乐“疯”,刘长乐从不否认,但他却一直强调:我们是有理智的疯子。而凤凰所信奉的正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专业主义精神,以刘长乐的话来说就是四个“独”,即立场独立、资源独家、风格独特、观点独到。“疯”和“独”,成了凤凰卫视代名词,也是刘长乐行事风格给人们的印象。

刘长乐属于执着型。这是人们从学者李敖接受一次采访时,从他的口中得知。多年笃定不离开台湾的李敖,谁也请不动他离岛。刘长乐为了让李敖到大陆和香港走一趟,直接找上了他,对后者说:你要是怕坐飞机,我们搞条船来,然后把你从基隆运到香港,然后坐专列到北京。刘长乐的诚意终于把李敖打动了,最终后者还是坐飞机来到了北京。

无论那是人们所说的“疯子”理论,或是刘长乐自己总结的四个“独”,又或者在面对李敖时刘长乐表现的执着,这三点都可以说明,刘长乐作为新闻人士所具备的专业精神。新闻人应该深深融入骨髓的就是不遗余力、不畏困难,为世人呈现真实世界现状的意识。因此,每当有人质疑刘长乐和他的员工为什么这么玩命,哪里借的胆子就这样玩命时,刘长乐和凤凰卫视用实际行动做了最有力的回答——“当他们离新闻现场越近,他们才和专业精神越近。”

凤凰卫视的成功,背后的助力正是对真实、客观新闻进行报道的执念。拿出最一线的报道,做出最直观犀利的评述,不断挑战官方新闻的底线,凤凰卫视和其旗下记者用举动言论令世人咂舌,同时又令世人对其感到敬佩不已。

然而,每个成功者和成功的企业,其背后都有一段涅槃前的往事,刘长乐实现了凤凰的传奇,一切都要有赖于30年前他的一个梦想。那时刘长乐还是一名记者,每次来到新闻现场,内心就经历一次煎熬,在对抗、矛盾和差异的角力下,天生淳厚的刘长乐就在那时萌生了创办一家以“和”思想为精神积淀的媒体。在他看来,“和”是沟通和包容,是容纳一切可容纳的,它的最与众不同之处,是温和的外表下,有一颗强大且充满激情的心。怀揣着建立创新型媒体的梦想,1996年,刘长乐终于等到了机会。

当时“卫星电视”(即现时的“星空传媒”)其下的“卫视中文台”被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随即进行改组。刘长乐对于“卫视中文台”的改组前景非常看好,于是大胆驻资。该年3月31日,卫视中文台最终一分为二分拆为新成立的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对大陆和香港广播)和之前的卫视中文台(只在台湾地区广播),并于日后陆续开播了电影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自此,刘长乐带着凤凰卫视中文台浴火重生。

凤凰卫视自启播以来,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宗旨,致力于为华人世界提供高质素的华语电视节目。因为有着庞大的全球市场,刘长乐开始大展拳脚,制订了一系列媒体扩展计划。策略上的成功使得凤凰卫视发展成为多频道的平台,其旗下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电影台、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卫视欧洲台及凤凰卫视美洲台,透过亚洲三号S.EUROBIRD卫星、EUROBIRD卫星及美国DIRECTV和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覆盖了亚、欧、北美、北非等95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也进入了有线电视和NowTV宽频网,成为公认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媒体之一。此外凤凰卫视还拥有凤凰周刊和凤凰网,使集团成为一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的多媒体跨国机构。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也于2000年在香港挂牌上市。

一路的腾飞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顺利,是凤凰卫视吞血打拼的结果。以刘长乐对凤凰的诠释来说:凤凰本身是一个不死鸟,凤凰本身是经过涅磐以后欲火重生的。这一句话,最好的说明了凤凰卫视如今风光背后的艰辛。

不玩命,就没有最令人震撼的新闻报道;不刁钻独特,就没有最切合时代的言论;不执著,就没有未来的成功。一次《纽约时报》对刘长乐采访的时候,他说道:“我有一种使命感,我觉得中国的老百姓,甚至包括中国的政治家们也希望凤凰带头去冲破一次一次的障碍。凤凰一次一次地挑战官方新闻的底线,使得这种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刘长乐带着凤凰一次次进行冒险,挑战各种极限,每一次都会蜕一层皮,会受伤,同时也会有新生的势力产出。人人都敬佩刘长乐的管理能力,让所有的人都跟他一起“疯”,但刘长乐却恰恰对所有的人没有任何约束。吴小莉在她的书中曾写道:“是凤凰卫视给了我‘自由’——一个没有呈现方式框架、信任我言论尺度的表演空间。”凤凰卫视是一个让人可以自由发挥能力的地方,其员工在这里所得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作为一个铿锵有力的媒体发言人,让世界华人都对自己产生回应。当数以万计的人等待着新闻工作者以发言和书面形式传达新闻时,这种互动和呼应成了对新闻工作者最好的回报。

刘长乐和凤凰人的专业精神促使了凤凰卫视不断冒险创新和多次重生,而凤凰卫视的创新重生不断激增全体凤凰人的使命感。这种互动让世人知道了什么叫做新闻也疯狂,也让人们不断增加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商海大事记】

1.1980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高级管理人员。

2.1988年移居海外,在中国本土及海外的投资项目包括石油、道路建设、房地产、贸易及文化事业等。

3.1996年3月31日,创立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4.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易名为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刘长乐出任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5.2004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委任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为太平绅士,成为香港回归祖国后第七次委任太平绅士。

6.2008年1月18日,在由传媒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传媒领军人物年会上,刘长乐获“2007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领军人物之特别贡献奖”,成为2007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传媒领袖。

7.12月20日,刘长乐获得由《传媒》杂志主办的中国10位传媒领袖2008年度“十大传媒领军人物”大奖。

【商道妙语】

1.新闻理想与媒体追求是激情的根脉,而我们的新闻理想表现在四个“独”:独立、独家、独特和独到。

2.我们的信仰追求就是具有影响力,吴小莉常说,“大事发生我在场”,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3.凤凰卫视努力的方向是做开放的媒体,开放意味着宽容,也意味着多元。

4.如果说凤凰人不优秀,那是妄自菲薄;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卓越,那就是妄自尊大。

5.我们的特立独行是不可复制的,但不能成为孤芳自赏,更不能成为不可一世……永远要夹着尾巴做人。

6.我们是有理智的‘疯子’。现在加上网站、周刊,凤凰卫视“疯子”的队伍已经扩大到1500人。

7.我希望大家都能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变成一个欲火重生的凤凰。在强手如云的世界上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精彩。

8.当他们离新闻现场越近,他们才和专业精神越近。

朱骏:不做探索者,偏做跟随者

朱骏是个太有个性的商人,不管面对媒体还是私下行事,总是喜好剑走偏分,特立独行,这为他引来了无数的争议,也使很多人人对他的成功侧目而视。尽管如此,朱骏却依然走自己的商路,凭借着独到的眼光和睿智的思维,一次次制造商业奇谈。

2007年,上海申花与英超劲旅利物浦队在荷兰的邀请赛中以首发阵容上场时,申花的新老板兼“总教头”朱骏批着16号球衣走上如茵的绿草坪,在无数的镜头与闪光等中,极度拉风地开启了申花的新时代。

说朱骏,除了业内人士,真正了解他的人可能并不多,但是说《魔兽世界》和九城,相信接触网络的人对其已经耳熟能详。朱骏正是九城的老板,垄断了美国暴雪公司网游《魔兽世界》中国代理权整整4年。而一款《魔兽世界》席卷了全球网游市场,在中国也不例外,朱骏凭借着它赚足了腰包,在玩游戏的余兴未减时,又在2007年玩起了足球。

这一年的年初,朱骏将三年前的发愿实现了,以三年增资扩股1.5亿元的方式将中国足球的一个标杆——上海申花SVA俱乐部纳入旗下。那时的申花所表现的成绩并不理想,而朱骏收购申花,完全是因一直以来对足球感兴趣,而申花为他所喜爱,发展的却并不理想。于是,申花与利物浦的一战上,“总教头”朱骏自己摆臂登场,拉风显世。用朱骏自己的话说,当申花没有一个教练、球员是可以捧起来当明星的艰难时期,作为老板的他就只好勉为其难地登场亮相。

这样吸引媒体和世人眼球的做法,其实并不是朱骏的一贯作风。朱骏是个最典型的生意人,务实和低调才是他平时的商场作风,而养成这种做事业风格的,要归功于20年前那些吃尽苦头的日子。

因为家庭背景贫困,刚刚步入青年的朱骏为了贴补家用,骑黄鱼车帮别人运货。大学时期摆地摊卖货、买衣服,甚至去卖车,可是一事无成,最终连老本的赔进去了。残酷的现实让他了解到,如果不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新的东西,自己也仅仅只能徘徊在“卖货”的圈子里。于是1994年,朱骏跑到了美国,一边工作,一边考学,一边看有什么好的赚钱方式可以拿到中国来。

他像个哈披头士的摇滚青年,背着包、开着车在美国四处游历,发现美国的网络游戏很受欢迎,而1999年中国互联网正值第一波热潮涌起,对于电脑和网络一窍不通的朱骏却立刻意识到中国网络将是刮起游戏风暴的金矿,此时不引进国外网游进入中国,更待何时呢?

这一年,在美国积累了一些本钱的朱骏回国,以投资人的身份与人合办了一个游戏社区网站——“Gamenow.com”,并投入50万美元,占股60%,后来改名为“第九城市”。

“Gamenow”最初定位为虚拟网络社区,上面有网络结婚、钓鱼、问答等休闲娱乐内容。根据CNNIC的数据测试显示,“Gamenow”网站流量排到第13位,在同类娱乐网站中排到第一位。可是,流量虽然巨大,但“Gamenow”并没有带来任何现金收益。一旦“Gamenow”尝试用支付卡收取拥护费用时,便遭到了网友的冷遇。

2001年,IT业的冬天到来了,中国互联网遭遇到了第一次泡沫,众多网站、网络公司在资金断流之下倒台。朱骏一样承受着沉重的打击。面对投资迟迟没有回报的情况,朱骏再也安奈不住,从幕后走上台前,自己当起了CEO,亲自管理第九城市,自掏腰包给员工发工资,整整挺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在第二年的7月苦尽甘来。当时的第九城市以200万美元代价终于拿下了韩国Webzen公司《奇迹》在中国地区的代理权,经协商之后,双方共同投资150万美元,成立九城娱乐公司,九城占股51%,韩方占股49%。

一款游戏盈利的底线是两万人同时在线,对于中国的网络市场来说,做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太容易了,《奇迹》又怎么可能不赚钱。“九城在《奇迹》产品上的收入日平均进账200万上下人民币,也可以说,在《奇迹》推出的第一分钟,九城就盈利了。”朱骏曾一度笑着对媒体这样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