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26016200000014

第14章 学会处世方略(2)

就算你身边的人在背后说人闲话,你也要想办法不要牵涉进去。你可以很技巧地将这个话题转移到别的事情上,说一些比较好的话,而不要变成集体八卦大会。不在别人背后说闲话的好处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只要你肯试试看,你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慧语箴言:

当你在别人背后说闲话时,你所谈论的重点其实不在那个人身上,而是暴露了你自己的人格特质——你的经批评及你喜欢在人背后说闲话。

国库如何得到补充

有一次,安东尼皇帝派使者到朱丹·哈·尼撒拉比那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帝国的国库快要空了,你能给我一个补充国库的建议吗?”

朱丹拉比没有回答一句话,他把使者带到了他的菜园,然后安静地干起活来。他把大的甘蓝拔掉,种上小甘蓝。对甜菜和萝卜,也是这样。

看到朱丹拉比无意回答问题,使者对他说,“请给我个回信。”

“你什么都不需要。”

于是,使者返回到安东尼那儿。

“朱丹拉比给我回信了吗?”

“没有。”

“他给你说什么了吗?”

“也没有。”

“那他做了什么?”

“他只是把我领到他的菜园里然后他把那些大蔬菜拔掉,种上小的。”

“那我明白他的建议是什么了!”皇帝兴奋地说。

于是,他立刻遣散了他所有的官员和税收大臣,换成少量的有能力、诚实的人。不久,国库就得到了补充。

精彩哲思:

自己不愿干的事,就不要让别人干

这个故事是说国王要补充国库时,应该去想办法,而不能以不利的条件去强迫百姓去多缴税。不去强迫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是明智的处世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注意不要以不利条件去强迫别人。

对于以不利条件去强迫别人,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圣哲在路上碰到两个正在争辩的男孩。

两个男孩面红耳赤地争论到底谁的个子高,吵来吵去,还是没有结果。后来,其中一个男孩强迫另一个男孩站在水缸里,而他自己站在缸沿上。他终于证实了自己较高。

圣哲看到这一情形,悲伤地对自己的弟子说:“是否世上的人都常这么做呢?为了证实别人劣于自己,就强迫别人下水缸;如泉别人不愿意下去,他们就会自己爬到高处,以显示自己优于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种种欺骗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是,坏事掩不住别人的耳目,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即使有人能幸运地瞒过别人,但是做了坏事之后,自己的心里一定会觉得很不舒畅,而时时怀着恐惧之心。因此,以不利条件强迫他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和别人进行竞争时,请站在同等公平的立场上,而不是以不利的条件去强迫别人。

慧语箴言:

在和别人进行竞争时,请站在同等公平的立场上,而不是以不利的条件去强迫别人。

拉磨的千里马

它俩都给主人干活:驴拉磨,马驮着主人周游四方。但是,驴却经常遭到马的羞辱。

吃饭的时候,马第九十九次辱骂驴说:“没出息的家伙,一天到晚,围着一个石磨转去转来。眼睛还被蒙着,瞎走瞎忙。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不如早点死了熬驴胶吧!”

驴再也忍受不了马的侮辱,伤心得大哭着跑走了。第二天,主人发觉驴不见了,便把马套到磨上。

马说:“我志在千里,怎么能为您拉磨呢?”

“可我要吃面啊!没有驴,总不能囫囵吃麦粒呀!”说着,主人用“蒙眼”蒙住了马的眼睛,并在它的屁股上重重地给了一掌。

马无可奈何地跟驴一样围着磨转起圈来。

才拉了一天磨,马就感到头昏脑涨,浑身酸疼得受不住了。它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唉!没想到驴干这活儿也不容易呀!今后再评论别人一定要先换到它的位置上试试再说。”

精彩哲思:

多替别人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彼此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如果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充分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学会替别人考虑,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面对某一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而不顾他人的话,往往会失之偏颇,甚至会伤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我们凡事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原本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在协调好人际关系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条件连你自己都无法接受,那么,趁早改变你的想法,千万不要用这种条件对待别人。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为了消遣,他经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中散步、骑马,他发现公园中有一些橡树常常被一些粗心的吸烟者引起的火烧掉,这使歌德很痛心。公园边上虽然有一块布告牌上面写道:“凡引火者罚款。”但是很少有人注意。

有一次,歌德发现一场火正在公园中蔓延着,于是他跑到一个正在附近站岗的警察那儿,告诉警察,公园中起火了。但是警察并没有理他。

这时,他想到了那些在公园里玩火的儿童,“为何不利用儿童来解决这件事?”于是,歌德跑到那群孩子面前,用威严的声调命令他们将火扑灭,并声称,如果他们拒绝,就将他们交给警察。

结果,那群儿童怀着一种反感的情绪遵从了。但是在他走以后,他们又重新生火了,并恨不得烧尽橡树。事后,歌德渐渐体会到,他没有根据孩子的心态来考虑问题,如果当时能够不那么严厉地对待孩子,而是和颜悦色地说明道理,那么结果会不一样的,那些橡树也会避免被烧掉。歌德的失误在于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也有他们的自尊,歌德粗暴简单的态度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理解别人,并能够从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为别人着想,重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不同的世界,这样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虚怀若谷,避免由于偏颇造成失败。

慧语箴言:

如果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充分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学会替别人考虑,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满鲜花的陶罐

汤姆和杰克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合伙做卖米的生意。那天晚上他们把米堆在商店外面,第二天早上,米少了许多。汤姆记得杰克起了好几次夜,很可能是他把米转移到其他地方想独吞。因此他认为杰克占了他的便宜,心中大为不悦。杰克说他没有看见那些米,汤姆不相信,两人吵了起来,从此他们成为仇人,不再往来。

第二天汤姆一大早外出做生意,推开门发现门口放着一个陶罐,罐里装着几根骨头。按照风俗这是很不吉利的象征。汤姆想,肯定是杰克诅咒他,他非常生气地将陶罐扔到花园里,就出门了。结果那天他的生意很不好,回到家中他给院子里的花松土施肥时,无意中看到那个破陶罐,就顺便移了几株花栽了进去。

过了几天,汤姆的邻居打电话给他说:前一段时间自家的小孩夜里在外面玩,把一个准备泡药的陶罐和一副兽骨药给弄丢了,不知他看见了没有。汤姆回家去找陶罐,他惊喜地发现,破陶罐里开满了鲜花。这让他很高兴,没想到用来出气的陶罐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乐。

他把陶罐和兽骨还给了邻居。邻居给了他几袋米,并解释说:就在他们把米放在外面的那天夜里,淘气的小孩偷偷拿了一些米,现在很抱歉地还给他。

汤姆觉得自己错怪了杰克,他为自己狭隘心胸感到脸红,觉得自己当初不应该迁怒于杰克,应该心平气和地向他解释。他决定主动向杰克道歉,并带上了从陶罐里采摘的鲜花。后来汤姆与杰克重新成为朋友。

精彩哲思:

不该怀疑

只因一些米,两个好朋友变成了仇人,如果不是邻居后来将事情澄清,真不知他们何时能和好如初,所以有人说:“猜疑害死人”。是很有道理的。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在想,今天是否又有人说我的坏话了,谁侵害了我的利益……久而久之,他没有了朋友,甚至连家人与他也有了距离。

多疑的人心胸狭窄,固执己见,动不动就捕风捉影地胡乱猜疑别人,怀疑了许多本不该怀疑的人和事,也相信了许多本不该相信的人和事,把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绝对化,从此为自己绑上沉重的负担。

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克服多疑,克服神经过敏的缺陷,就得从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把自己从内向的趋势拉转到外向的趋势,面向外部世界,面向他人,多交往,多了解,以获得对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一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也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一切了,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的沟通,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慧语箴言: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你才会拥有轻松快乐的心情、和谐完美的人生。

农夫与毒蜘蛛

一个身材高大的农夫在他的果园里挖地,突然,有一只毒蜘蛛从他翻起的泥块底下蹦了出来。

“讨厌的家伙!”农夫厌恶地说,并本能地往旁边跳开一步。

“你敢碰我一下,我绝不饶你!”毒蜘蛛摆动着上下颚,发出了“嘶、嘶”的叫声,威胁地说,“你这个无知66家伙!我可要警告你,只要敢碰我一下,我就会让你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农夫一眼就看穿了毒蜘蛛的伎俩,它其实只是在虚张声势。他用粗壮厚实的脚丫子踩住这只说大话的小虫,高声说道:“你讲得那么可怕,今天我倒要来看看,我们究竟是谁厉害!”

说大话的毒蜘蛛在还没有被踩扁之前,不停地做垂死挣扎,在农夫的脚底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可是农夫并没有痛苦地挣扎,只觉得好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碰了一下而已。

精彩哲思:

口出狂言莫过于自讨苦吃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本事不大,却又骄傲狂妄、自不量力、口出狂言的家伙。

寓言中的小蜘蛛与高大的农夫比较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堪一击。

当农夫把它从地里挖出来的时候,它只要知趣一点,悄悄地走开,农夫是不会去伤害它的。可是小蜘蛛却偏偏自不量力,虚张声势,口出狂言,进行挑衅。

它警告农夫不要碰它,否则就会让他“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小蜘蛛的狂妄惹恼了农夫,于是农夫用脚轻轻一踩,就把小蜘蛛踩扁了,尽管小蜘蛛在农夫的脚上狠狠地咬一口,却根本伤不了农民的一根汗毛。

慧语箴言:

社会上也有不少蜘蛛式的人物,他们其实本事不大,却偏偏自以为了不起,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蓄意挑起事端,甚至恶浯伤人,动手打人,这种人往往是自己讨打,自找苦吃。

法官的裁决

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期,那些在印度的英国人十分骄横、傲慢。

有一天,一个英国军官骑着马在街头兜风。忽然,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钱包从他口袋中滑了出来,掉到马路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钱包没有了,赶忙回头寻找。

一位好心的印度人捡到了钱包,他正在着急地寻找失主,见那位英国军官焦急的样子,便问他:“先生,你在找什么?”英国军官回答说:“我的钱包丢了,我正在寻找它。”好心的印度人马上把钱包还给了他。可是,那个英国军官见印度人老实好欺,便想趁机敲他一笔。他打开钱包,数了数,然后威胁印度人说:“我的钱包里装了70枚金币,现在只剩下60枚了,你快把拿去的10枚交出来,要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印度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英国佬蛮不讲理。他想争辩,可是英国军官蛮不讲理。最后英国军官将他带到了警察局。警察记下了案情,又把他送到了法院。

法官听了各自的陈述,再打开钱包看了看。心想:要是这个印度人贪心,就不必还给他钱包了,又何必要十枚金币呢?再说,这个钱包已经很满,不要说再装10枚,就是再装进一枚也很困难。一定是英国佬仗势欺人。想到这里,法官开始裁决。

法官另外拿出十枚金币交给那位英国佬,说:“请你把这10枚金币装进钱包。”英国佬费了全身力气,想把金币塞进钱包,可怎么也装不进去。

法官见此情形,拿过钱包,交给过路人,说:“很清楚,这钱是你的,这位军官的钱包大,能装70枚金币,而这只钱包只能装60枚。军官,你还是到别处找你的钱包去吧!”

英国军官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只好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