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26016200000002

第2章 找准你的坐标(1)

迷路的小女孩回家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女孩儿住在树林环绕的村庄里,她喜欢在树林深处漫步。清晨。她跟树林中的小鸟、金花鼠、松鼠快乐地交谈,下午坐在苔藓覆盖的岩石上休息。一天,小女孩儿在树林里比往常走得要远,天不久就黑了,她才知道自己迷路了。她能看到的只有巨大的松树和村庄里最高的教堂尖顶。

她吓坏了,她环顾四周,开始哭起来。巨大的松树摇摆着凑近安慰她。最后,一棵较高的树轻声对她说:“朝着那个尖顶走,眼睛不要离开它,你马上就会到家。”

于是,女孩儿整理一下披肩,提起一篮为做晚饭采摘的蘑菇,开始往回走。她急切地盯着教堂的尖顶,知道如果一直朝着它走,马上就能安全到家。不久,她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于是把眼睛从尖顶移开,转过头来看究竟是谁在她身后。嗨,你瞧,一只红色的狐狸紧挨着她的脚跟,她几乎能感到它温暖的呼吸。“小姑娘,”狐狸说,“在山岭那边,有一大片美丽的野紫罗兰。如果你跟着我,就能采一束回家给你的妈妈。”

小女孩儿知道妈妈非常喜欢野紫罗兰,她忘记了害怕,就跟在狐狸后面跑。狐狸的脑袋里却幻想着水灵灵的蘑菇。突然,太阳被云朵遮住了。森林更黑暗了,女孩儿记起了松树要她紧紧盯住教堂尖顶的话;然而,从她现在所在的位置往下看,已经看不到教堂尖顶了。

小女孩儿再一次害怕地撒腿跑起来,却没有意识到她自己是在绕着圈跑,女孩儿发现她又一次来到了那些巨大的松树中间。她往上看去,目光立刻抓住了那个教堂尖顶。她全神贯注地死死盯住它,再也不敢把眼睛移开,小女孩儿终于平安地回到家里。

精彩哲思:

成功随着目标来

小女孩能平安到家,在于她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朝着这样一个目标坚持下去。每个期望人生成功的人,从今天起,就应播下目标的种子。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本来就有的无限的潜能宝藏也终会因疏于开采而逐渐贫瘠。

许多人无法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起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说:“答对了。”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人生之“志”,一鼓作气中途决不停止是立世之“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播种目标种子,要求你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应当详细而明确。漫无目的播撒目标或者连自己都无法确定目标的人,只能是个失败者。

生活中最令人头疼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去帮助那些胸无大志、故步自封的人,他们对天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尽量给予压制,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进取心去开创全新的事业,即便是开了一个头,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一个详细而明确的人生目标。

自己无法下定决心迈向目标,亦即自己无法掌握明确目标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那些不满足于现状、渴望着点点滴滴地改进自己、时刻希望攀登上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并愿意为此挖掘自身全部潜能的年轻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巅峰。

胜者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败者相反。如果我们不知道现在正往哪里走,我们怎能指望到达目的地呢?

在开始事业的起点,懂得确立每一个里程的目标,绝对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大到不能完成的梦想,也没有小到不值得设立的目标,只有朝着确立的目标行动,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记住这样一句人生告诫吧: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事:业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目标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追求、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慧语箴言:

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本来就有的无限的潜能宝藏也终会因疏于开采而逐渐贫瘠。

邻居钉画

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给他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了路上。

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

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板,把画挂上面。”我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

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他说:“停一停,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三下。“不行,这锯子不快了,”他说,“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枚锉刀,于是,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才能用。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校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把斧头磨一下。磨刀石找来后,他又发现,要磨快那把老斧头,必须得把磨刀石固定稳。为了固定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丁墙上。下午再见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交化商店里往外架一台笨重的电锯。

精彩哲思:

抓住目标的根本

工作和生活中有多种走不同路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是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他们逆流而上,寻根探底,返祖成猴,直至把原始的目的淡忘的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付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起初,个别的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最后,还真的不知什么了。

曾听说过一个相似的故事:有一位农夫欲上山去砍树,却忽然想到脚上的草鞋很陈旧了,于是匆匆忙忙地搓绳打草鞋,忙完草鞋又检查斧锯,发现斧子太钝;锯子已锈,于是决定重新订购斧子和锯子,后来又嫌新斧子的材质不好……等到他万事俱备准备出发时,大雪已经封山。于是农夫就抱怨:我的运气真是不好。

其实这个农夫的问题不在于运气的好坏,而是他在确立目标时思考的方法不当。他原订的目标是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砍树的任务,鞋子的新与旧并不重要,斧子太钝、锯子已锈可以立即动手磨快,并不需要订购新的。

农夫正是由于偏离目标的思考和决定,导致了砍树计划的落空。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何防止偏离目标?首先在思路上要分清轻与重、缓与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其次,在决策上要抓住目标的根本去实施和完成,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造成了一事无成的局面。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治水英雄,他的成功正是对目标专注的最好的注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13年身体劳苦和忧心积虑,终于成为治水楷模的佳话,流芳百世。据《史记》记载:大禹的治水行动感动了鬼神,在他的带领下,修通了九湖岸边的道路,测度了九山,使得水上可行船,陆地可行车,这些功绩正是他目标专一、身体力行的结果。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过段时期,或每走一段路程,不妨里去?我去干什么?这样或许可以明确自己是否偏离了目标,是否抓住了目标的根本,从而活得简洁些。不至于走得太远,失去现在,失掉自我。

慧语箴言:

在决策上要抓住目标的根本去实施和完成,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造成了一事无成的局面。

石块与陶罐

从前,一位陶工制作了一只精美的彩釉陶罐,他把这只精美的陶罐搬回家中放到了屋角的一块石头上。

陶罐认为主人把自己放错了地方,整天唉声叹气地抱怨说:“我这么漂亮,这么精致,为什么不把我放到皇宫里作为收藏品呢?即使摆放到商店展出,也比呆在这儿强啊!”

陶罐底下的石头听了忍不住劝它说:“这儿不是也挺好吗?我比你待的时间还久呢。”

陶罐听了讥讽石头说:“你算什么东西?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罢了,你有我这么漂亮的图案么?和你在一起我真感到羞耻。”

石头争辩说:“我确实不如你漂亮好看,我生来就是做垫脚石的,但在完成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

“住嘴!”陶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多久,我就会被送到皇宫成为收藏品……”它越说越激动,不提防摇晃了一下,“哗啦”掉在地上,摔成了一堆碎片。

一年一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许多事情,一个又一个王朝覆灭了,陶工的房子早已倒塌了,石块和那堆陶罐碎片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块石头。

人们把石块上的泥土刷掉,露出了晶莹的颜色。“啊,这块石头可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呢!”一个人惊讶地说。

“谢谢你们!”石块头奋地说,“我的朋友陶罐碎片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也发掘出来吧,它们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把陶罐碎片捡起来,翻来覆去查看了一番,说:“这只是一堆普通的陶罐碎片,一点价值也没有。”说完就把这些陶罐碎片扔进了垃圾堆。

精彩哲思:

摆正自己的位置

社会是一座舞台,要想在这个舞台上当一名好演员,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素质、才能、兴趣和环境条件,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只能演配角就不要去争当主角,适合当士兵就别奢望当将军。如果认不清自己,不满足于普通的角色,像故事中的陶罐那样,一心想成为皇宫的收藏品,把自己摆错了位置,到头来就会白费力气,一事无成。反之,一旦选准了适合的角色,走向成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的确,在生活中,谁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的承认。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准适合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

慧语箴言:

社会是一座舞台,要想在这个舞台上当一名好演员,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素质、才能、兴趣和环境条件,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

一生的选择

那时他还年轻,凡事都有可能,世界就在他的面前。

一个清晨,上帝来到他身边:“你有什么心愿吗?说出来,我都可以为你实现,你是我的宠儿。但是记住,你只能说一个。”

“可是,”他不甘心地说,“我有许多的心愿啊。”

上帝缓缓地摇头:“这世间的美好实在大多,但生命有限,没有人可以拥有全部,有选择,就有放弃。来吧,慎重地选择,永不后悔。”

他惊讶地问:“我会后悔吗?”

上帝说:“谁知道呢。选择爱情就要忍受情感的煎熬,选择智慧就意味着痛苦和寂寞,选择财富就有钱财带来的麻烦。这世上有太多的人在走了一条路之后,懊悔自己其实该走另一条道。仔细想一想,你这一生真正要什么?”

他想了又想,所有的渴望都纷至沓来,在他周围飞舞。哪一件是他不能舍弃的呢?最后,他对上帝说:“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

上帝说:“但是要快一点啊,我的孩子。”

从此,他的生活就是不断的比较和权衡。他用生命中一半的时间来列表,用另一半的时间来撕毁这张表,因为他总发现他有所遗漏。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不再年轻了,他老了,他更老了。上帝又来到他面前:“我的孩子,你还没有决定你的心愿吗?可是你的生命只剩下5分钟了。”

“什么?”他惊讶地叫道,“这么多年来,我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快乐,没有积累过财富,没有得到过智慧,我想要的一切都没有得到。上帝啊,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带走我的生命呢?”

5分钟后,无论他怎么痛哭求情,上帝还是满脸无奈地带走了他。可后来许多人都说,他其实还在这世间活着。

精彩哲思:

你只能选择一个目标

世界上永远没有百分之百,十全十美的选择。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因为在思考权衡机会的时候,许多机会已不再拥有。

你只能选择一个目标,如果你什么都想得到,那么,结果往往是你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个农夫,既有房子也有地,生活十分富裕。有一次,他花钱雇了一条狗,帮他防止流浪的乞儿闯进院子,还要帮他烘烤面包,天天给他浇灌和收拾菜园。

那狗谏得了职业,尽力想把工作干好。

这时候,农夫去赶集,等他回家一看,菜园没有收拾,面包也没有烘烤,面更叫他恼火的是,小偷爬进了院子,把仓房偷了个精光。

农夫哇啦哇啦地痛骂那狗儿。对于每一桩过失,那狗儿都有一番辩解:为了收拾白菜的苗床,它把烤面包的事放下了;收拾菜园吧,可是又到了看守院子的时候了;至于错过过小偷的那一刻,正好赶上它想去烤面包。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可半途而废,也不可一心二用。只有全力以赴,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