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认知的问题上,人们常常产生幻觉,仿佛站在哈哈镜前,不是“放大”自己,就是“缩小”自己。在古希腊的神庙上刻着一句苏格拉底的警世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的确如此,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便是准确的自我认识。
(1)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过于自负或者自卑,刚愎自用或者妄自菲薄。
(2)对于自身的一些客观状况,比如身高、体重、长相等不能坦然面对。
(3)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经常依照别人的标准做事。
(4)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学习或其他方面的目标和计划。
(5)在他人面前吹嘘自己的能力,常常接受高于自己能力的任务。
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尼采
充分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局限
纪伯伦在其作品里讲了一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截然不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人有时就像那只狐狸,难得真正了解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那么如何做到自知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有迷才有悟,过去的“迷”,正好是今日的“悟”的契机。因此经常反省,检视自己,可以避免偏离正道。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五臧,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父。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父,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罢!”柳生说:“哇!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努力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20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如果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你晚上不睡觉练剑,必死无疑,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颇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这太矛盾了,为什么我越努力练剑,成为一流剑客的时间反而越长呢?”宫本答道:“要当一流的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现在你两只眼睛都看着一流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要当一流的剑客,光是苦练剑术不管用,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要当一流的推销家,光是学习推销技巧也不管用,也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有人说自知之明是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的东西,它总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熠熠生光,为行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照见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避免在面子心理的左右下扭曲了原本的外在和内在“镜像”。
自尊、自知、自制,这三者能把生活引向尊贵的王国。
——丁尼生
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有些青少年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凡事都有把握,或者总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好某件事。但事与愿违,这也是他们总以为自己没有好运降临的原因。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在幸运的生涯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我们要去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贸然去尝试做一些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不论心理上、体力上、经济上都会造成挫折,甚至不幸。即使好的机遇降临到他的身上,但能力不够,换句话说,对他而言,无福消受,也无法留住它!
有个人在某个大型的零售公司当经理。他嫌薪资太少,于是跑到某电讯公司里去担任经理。但由于他本人对电讯事业一窍不通,又没有经过基础的训练,结果做得吃力又不见成绩。最后当公司裁员缩编时,他成了第一个牺牲者,只好将就地找了一份低薪的工作,维持生存。
这个人由此结局都怪他不自知,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是不是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呢?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评估,做高于自己能力的事,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了。毕竟“四两拨千斤”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永远是个明智的选择。
台湾著名画家蔡志忠15岁那年,也就是初中二年级时,就带着投漫画稿赚来的250元稿费,到台北画漫画、闯天涯。他很快就面临着没有大学文凭的问题,在他打算到著名的制作电视节目的光启社求职时,看到招聘广告上“大学相关科系毕业”一项条件,立即就傻眼了。不过他仍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理会这项学历限制而参加应聘考试。结果他击败了另外29名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
蔡志忠后来在漫画界的表现如异军突起,尤其是他的“庄子说”、“老子说”系列更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他一度是全台湾纳税额最高的一位作家,他本人颇以此为荣!
在连初中都没念完的情况下,是什么使他能有勇气踏入这个文凭至上的社会呢?他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我喜欢画画,我相信我能在这条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而他本人,不多不少,就是适合当一个漫画家。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有绘画才能,所以从15岁就开始画,尽早地画,不停地画,最终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造物主本来给每个人的天赋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有的人是艺术天才,有的人是商业领袖,还有的人可以成为政治家。只要你找到了上帝赐予你的那一份天才,那么你就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巨大的一步。
测一测:
你了解自己的个性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有的人活泼开朗、心胸开阔,有的人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你了解自己的个性吗?请做下面的测试。
如果你有一处自己的别墅,而且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你会给它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栅栏呢?
A房子周围用木栅栏围起
B房子周围被砖包围
C房子周围有铁栅栏包围
D房子周围种许多花草树木
测试结果
选择A:你好恶分明。对你喜欢的人,你会热情相待,融洽相处;对你不喜欢的人,则冷若冰霜,爱理不理。因此,对你不了解的人,常会对你产生误会。
选择B:你常常孤高自诩。因为不服输的个性,常常会将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类型的你,很重视自己的私生活。
选择C:你活泼开朗,与任何人都能轻松交往,拥有很多同性与异性朋友,属于社交家类型。你虽然心胸开阔,能接纳各种类型的人,但如果一味地当老好人,恐怕难免招来不必要的误会。
选择D:你对异性不是很尊重,甚至态度生硬。另外,你的个性比较消极,沉默寡言,交际面较窄,但非常重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是个保守型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做人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阅读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是因为愚蠢,所以没有自知之明,还是由于他没有自知之明,而变得越来越愚蠢呢?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分析自己的个性。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如此“自知”,还不如“无知”为妙。
“人贵自知”这四个字是金玉良言。这话不是叫你自大,而是要你清醒。成为别人的笑柄事小,毁了自己事大。然而,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
还有一种人,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看谁都比自己好,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优点,自卑自哀,自惭形秽,不敢抬头见人,以至于忧郁、苦闷,不能自拔。他们太低瞧了自己,自己能干的事也不去干,看不到自己潜在的能力,本来能有所作为,而不敢为,前怕虎、后怕狼,缺乏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信心,结果丧失了机遇,与辉煌失之交臂。这是缺乏自知的另一种表现。
不管是由自大导致无自知之明,还是由于自卑导致无自知之明。无论如何,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没有自知之明,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去了解自己,最终只能毁了自己!
“自知”,是做人的基石。只有切实做到“自知”,才能把握自己,把握人生。既不好高骛远,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又不自卑、自馁,妄自菲薄,丧失自我。只有切实做到“自知”,才能诚诚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明白自己的能与不能,才能发掘自我潜力,进而超越自己。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如果想认识自己,不妨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1自我反省
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情商高的人最善于通过自省来了解自我。
2从他人眼中看自己
了解经常与你接触的人对你的评价,是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你可以邀请父母或者其他经常与你在一起的人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特点。
不过,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供你作参考的。你必须对这些看法作出认真的分辨,而不要让一些错误的评价影响你对自己的信心。
3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自己
在特定的情境中,与自己之间保留某种程度的距离,用一种鸟瞰的方式来打量自己,能够使你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潜在的自我,了解自己的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