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美不过诗经Ⅱ
26020800000006

第6章 维以不永伤

在爱情的故事里,矢志不渝是最动听的誓言。可相爱到最终时分,彼此留在记忆中的,往往仅剩下些浮光掠影。仔细回忆,不过是一场绚烂烟花,虚无缥缈。在爱情之河上,我们都是渡河的人,如何能够安然渡过,不让自己溺入****漩涡中无法自拔,真的是一场考验。

逃不过此间年少

——(丰)悔予不将兮

子之丰(1)兮,俟(2)我乎巷兮。悔予不送(3)兮。

子之昌(4)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5)兮。

衣锦(6)褧衣,裳锦褧裳。叔(7)兮伯兮,驾予与行(8)。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9)。

《郑风 丰》

在关于爱与不爱的故事里,矢志不渝是最动听的誓言。在等待与错过的无奈中,守候是最悲哀的真相。

因为这份守候守来的除了茫茫无涯的岁月和日复一日日渐苍老的容颜之外,别无其他。这种因毫无希望而带来的绝望,是旁人无法体会到的。

千年之前,一位妇人焦急的等待着,当日她容颜灼灼,待字闺中之时,心仪的男子布置好礼堂,准备好聘礼,满心欢喜的等待她去成为女主人。可是,她却背弃了他们当日的约定,将男子放了鸽子。

而今,时过境迁,在时间的汩汩河水中跋涉,她越来越意识到当日的放手,是多么的草率。于是,她鼓起勇气,想在断点之后,再和男子重拾旧好。

可是,她并不了解,一些情感,一旦别过,就此天上人间,永不可愈合。但是她仍然略带兴奋地在内心打鼓,期盼男子驾车而来。

《丰》为郑风的第十四首。《郑风》里有许多描写女子在情事中或遗憾或悔恨的诗歌。但在《丰》这首诗中,女子虽然对年少时的错过感到惋惜,但更多的情绪还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的。

是否能够从一开始就与对方认定,已经不再重要的。关键是,历经沧海桑田后,当初那段情感不会随着记忆而消失,反而愈发刻骨铭心。闭上眼睛回想起来,清晰的脉络一一可见,仿佛昨日之事一般。

亲爱的人,在我还未老去时,再来与我一起走过这漫长的岁月,让我弥补对你的亏欠吧。女子穿好嫁衣,带好配饰,她要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男人面前,与其一起驾车而去,奔赴幸福去。

长情,这真是对多情人最重的馈赠,也是最重的惩罚。

谁不曾年少,谁不曾有过岁月倒退,弥补憾事的希望。女子不过是想和喜爱的人再在一起,但却依然还是阻碍重重。

听听那些古代论者对此诗的解释,《毛诗序》言:“刺乱也。昏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

《诗集传》言:“妇人所期之男子已俟乎巷,而妇人以有异志不从。既则悔之,而作是诗。”

都是说女子有淫行,对女子指责多过于同情。或许,在这些道学家的心中,女子岂能轻易表露出对男子的喜爱,就算喜爱,也只可等男子通过媒妁之言,拜见家长,下过聘礼,将其娶进家门之后,再表露才可。

繁冗的陋俗令许多女子错失了原本可以属于自己的幸福。诗中的这位女子也是如此,想来年少的她,也是个屈从父母意志的弱女子,当日没有对抗过父母的干涉,而未能与心仪的男子结合。此后,她只好日日抱憾,在内疚的时光里孤独地活着。

现而今,她要做最后的努力,呼唤男子来重申旧盟。她抛下了女子所谓的矜持,表现得有些急不可耐。

男子究竟有没有前来,从诗中已经是不得而知了。有另一种解读提到,这盛装打扮的女子,等待爱人前来驾车相迎的场景,不过是女子在寂寞无奈的岁月中臆想出来,安慰自己的幻想。

不论是臆想还是真实,总之青梅已衰,竹马老去。那段青葱可人的爱情历经时间的洗礼,早已是恢复不到当初的模样了。女子一厢情愿的痴等,到最后,只怕也会是空欢喜一场。

其实,诗中的女子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是很值得嘉许的。但她想要搭乘通过激流险滩,通向幸福彼岸的渡船却是错误的。

年少时错过的人,错过的事,虽然在脑海的记忆中还是清晰万分,但在现实的风沙中早已改变了模样。一味的留恋早已过去的人和事,那样不但挽留不住幸福,还会将自己带入更深的痛苦之中去。

《大明宫词》中,14岁的太平公主调皮可爱,有一次偷偷跑出宫去参加上元灯会节,偶遇了英俊武士薛绍,她就不可救药地陷入了少女的单恋之中。

武则天为了她宠溺的女儿,隐瞒了薛绍已婚的事实,偷偷赐死了薛绍的结发妻子,逼迫薛绍赢取太平。

一直以为幸福降临的太平,却在婚后越来越发现,一切都无可逆转的朝着绝望的深渊滑落。终于,薛绍怀着对结发妻子的挚爱和对太平日益浓烈的好感,迎向了太平手中的利剑。薛绍含笑而去,他终于解脱了。

抱着血泊中的薛绍,太平泪流成河。她依稀还能看见,14岁那年,灯节中的人海中,她揭开薛绍假面具时的惊艳一瞥。

原来,岁月果真无情又无义,它能够将最初一切原本美好的没有瑕疵的东西,修改得让人再也认不出来。

诗中的女子对男子的爱即便再深沉再持久,那也是过去的情意了。逃不出年少,逃不过此间,自己只能困顿在踟蹰的漩涡中,无法迈开脚步,迈向幸福。

回头再品《丰》,诗中女子酣畅淋漓,直抒胸臆,渴望幸福的呼声再次让人震撼。诗歌里,女子深深的悔意和对幸福的向往,让悲剧味道愈发的浓厚。读过之后,心中会涌起无法言说的悲彻。为诗中女子,也为这无法追回的青春情事。

注释:

(1)丰:丰满,标致。

(2)俟(sì 四):等候。

(3)送:从行。致女曰送,亲迎曰逆。

(4)昌:健壮,棒。

(5)将:同行,或曰出嫁时的迎送。

(6)锦:锦衣,翟衣。褧(jiǒng 窘):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爱情,或许已经熄灭(标题)

——(我行其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我行其野,蔽芾(1)其樗(2)。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3)。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4)。不思旧姻,求尔新特(5)。成不以富,亦祗(6)以异。

《小雅 我行其野》

看到《我行其野》,首先想起的是“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是女子的忠贞。在命运不由自己时,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将爱深埋。而这里,展现的是女子面对背叛时的决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与其纠缠抱怨,不如自尊地离开。

可是,在离去时,又怎能没有半点离殇。行在荒郊野外,叶子细密的臭椿树,各种味甘带苦的草药障眼蔽目,犹如这些天来的与你相对。明明不相干的平行线,你却许我天长地久,骗我嫁到这穷厄之地。

往事一幕幕,五味杂陈,唯缺甜蜜。“因为你,我来到这里。”咀嚼着这句话,我不知该怨你,还是怨自己轻信。我在最美的年龄遇见你,你将我透亮温润的年华占据,而后又抛弃。斗转星移,丢去的不只是岁月,连同我对你的爱恋和信任。

外面的世界总是过于精彩。在冬天,你忘记给我取暖;夏日里,你又是燥热难耐,不让我呼吸一点清凉。你可知道,对于一个痴心女子,她不盼荣华富贵,不盼阿谀献媚,她要的不过是你温柔的停留。

而你,贪欲过多,揉碎我的青春,却无心回报。

初读“我行其野”时,也曾摩拳擦掌为主人公抱不平,觉得她凄凄楚楚,可怜之极。

直至读到李季兰的《八至》,才恍惚明白,所谓夫妻不过如此:“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语淡意深的小诗,给了痴男怨女们一个极大的嘲讽,也难怪会有人把婚姻比成爱情的坟墓。走过岁月,历经沧桑,不再对情事抱纯真的幻想,便总结出了这句满心苍凉的话来。当这句真理推显出来时,她一样能面对自己的“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出自同一个人,对人间****的感悟却如此悬殊,我们不必是此否比,无论怎样的心情,都是一个人曾经沧海的收获。

此诗里,女子指责负心郎也好,决意另寻新欢图舒心也好,都不过是人性中快乐原则在作怪。每个人,都是这美丽世界里的孤儿,对于生而孤独,我们逃避不了,也无需逃避。

诗,本是写出来供人猜的,谁能确切地明白彼时彼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有时糊涂要比清醒来得舒服,较真于事也是无意的。倒不如,放爱一条生路,各自寻找自己的拼图,从此两不相干。

而世间的痴男怨女往往不能解读李季兰的良苦用心,等到失去时非要讨一个公道来。听说一个女孩失恋了,跑到男孩子家门口哭,非要让男孩给个理由。不说这种做法的意义如何,但就这一点,她已经将自己屈从。爱或不爱,本是两个人的事。离开或不离开,就是一个人的事了。

人性里总会有恶的念头攒动。有时候,你越弯下腰身去爱,你就越抬不起头来。爱到卑微,对方却毫不领情。这也怪不得别人,有时候也许,不是他给或不给的问题,只是,给不了也无心给。

女性主义者,往往会先去要尊严再去爱。也许,只有自爱者,才能赢得他人的爱。爱,不是求来的,不是哭哭啼啼换来的。他若决定走了,你用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反而,你优雅地放手,倒可能会让他再离开后时时念起你。再说了,对于一个心在别处的男子,你留下他的人,又有何用?

你可以“不思旧姻,求尔新特”,将自己最初的选择否定,找一个心心相印的人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你别忘了旧姻里的他也曾是你非嫁不可的选择,谁敢保证,下一个他会至死不贰其心?

这首诗里,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一个人在点缀着几棵樗树的原野上独行的情景,在读者眼前,栩栩如生。

对于爱情,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从一而终,最初的认定就是最终的归宿。痴情是好,但也造就了无数的痴男怨女,沉浮在情海中无法超脱。

普希金就曾为这种执着而又无奈的情感写过一首诗歌:

我爱过你;爱情,或许还没有

在我的心底完全熄灭。

但我已不愿再让它打扰你,

不愿再引起你丝毫悲切。

我曾默默地、无望地爱过你,

折磨我的,时而是嫉妒,时而是羞怯。

我是那么真诚那么温柔地爱过你,

愿上帝赐你别的人也似我这般坚贞似铁。

聪明的女人,不会反复地更换求欢的对象,与其不停地否定自己的选择,倒不如一锤子敲定一生,用心经营一份爱。不用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也不必让自己的喜好灌输给他,就这样,两人同行,至近至远,又离不开。

注释:

⑴蔽芾(fèi):树木枝叶细小而密的样子。

樗(chū):臭椿树。

蓫(zhú):一种野菜,又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

葍(fú):一种野草,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

新特:新配偶。

祗(zhī):恰恰。

男女间的承诺是场角力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

中谷(1)有蓷(2),暵(3)其干矣。有女仳(4)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5)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王风 中谷有蓷》

这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

古时女子地位卑微,如同男子肩头的衣裳,想穿就穿,想扔就扔,毫无地位可言。这也就更让她们不敢对丈夫有丝毫抱怨,生怕自己的抱怨,会彻底断了与丈夫和好的可能性。

可是,她们却从未想过,在她们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过程中,自己却是早已讲自尊和爱情一同抛掉了。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男人了,他们可能会为了一个虚名,为了一份财富,或者什么都不为的,就将结发妻子抛弃。

诗经中的怨妇诗是十分多见的,这首《中谷有蓷》以无比悲痛的口吻,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以及被离弃的心情诉说一遍。

《中谷有蓷》是历来争论最少的《诗经》篇章,一首短短的诗歌中,将一个女子悲惨无望的命运表现得真切自然。

有人还为诗中的男子辩解找理由,《毛诗序》以为是“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因为遭逢荒年,生活不济,出于无奈,男子才抛弃了女子,独自讨生活去了。不过从诗中种种迹象来看,似乎都看不到有关荒年之表述。虽然是以益母草干枯来起兴,可也并不能作为荒年的论据。

诗中女子声声哀叹,不断重复自己所嫁非人。当年千挑万选,却没有想到,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绝情决意的男子。现在他无情地将自己抛弃了,这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自己的这满腔委屈又该向谁诉呢?

对于男子为何抛弃女子,以及二人婚姻中的一切,在诗中都没有提及。对于诗中的这位女子来说,自己不过是一个想要幸福生活的平凡女子,她无所无求只是期望日子安稳淡然。现在,却连这一点小小的愿望都要落空。

是命运太不公平,还是自己真的太不会去抓住男人的心了?但凡怨妇,少不了会在一番埋怨之后,对自己有些许的质疑。

怨女的悲伤声幽幽响起,似怨似怜。她们用笨拙却发自真心的话语,竭力去挽回男子那远走,早已抓不住的心。想到自己被辜负,被贻误一生,这些女子们虽痛恨男子绝情,但又为了自己不至于流落在外,有一个栖身之所,只能硬将这伤痛嚼碎咽下。

女子做到如此地步,真是太没有骨气了。就算她能帮男人回忆起再多的往日甜蜜,也掩盖不住今日的失败和衰败。

诗歌再是一唱三叠,哀婉动听,男人们也是不会回头。他狠下心要走,就算你下跪挽留,也是无济于事的。女子心里,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只是在那里独自悲伤。

这番无骨气,真的是让人为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诗经中一首《氓》,是《诗经》里弃妇诗的翘楚。诗歌的篇幅较长,《氓》诗共六章,每章十句,但却并未采用《诗经》其他各篇那样的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了人物命运的进程,用时间顺序,自然生动的加以叙述,抒情为主。但同时,还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悲情故事,关于誓言碎裂与丈夫的遗弃。

在一番悲伤与注定的离弃已然注定之时,女子在大悲大怒之后,恍然悟到了真谛:“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你对我们爱情的誓言出尔反尔,那我也不在乎,我不再在你身边浪费时光了,我要离开你,去寻找独属于我的幸福。

爱情是美好的,但留恋变质的爱情就是饮鸩止渴。在注定无法挽回的时候,哀怨的嗟叹,愤然的离开,都不是聪明的做法。

在之后的汉代,同为弃妇,一个女子却用她的聪明和淡然,将本要离她而去的男人,绑了回来。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瓣。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是卓文君,在接到司马相如想要纳妾的暗示后,回给他的一封家书。一个看似将被命运抛弃的女子,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婉转题词中,为司马相如描摹出了令他沁入骨髓的疼痛记忆,遥想夫妻当日恩爱之情,再看满纸哀鸣之意,司马相如想不羞愧都难。

这个世上最不能考验的就是感情。它总是会被无数的因素所左右,卓文君作为女子,深知自己把握情感的能力十分微弱。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中,所有人都要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于是,许多人也就漠然屈服,不再申诉。可是卓文君却是在被宣判之前,强行逆转,她让司马相如明白,自己对待他与自己之间的爱情,是如何的坦然,让他在自己看似无所谓,但却是犀利的质问中,羞愧的无法抬头。

女子和男子之间,都会有最美的承诺。只是,当美丽褪去,女子应该如何修复,卓文君或许能给女子更多启发。

她让人们知道,这场男女承诺所进行的角力,并非是以力气或者声势取胜,有时候,越是放手,反而越是能够将男人牵扯得紧。

注释:

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

蓷(tuī推):益母草。

暵(hàn汉):干枯。

仳(pǐ匹)离: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

条:失意的样子。

别后无归期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1)至哉?

鸡栖于埘(2),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3)?

鸡栖于桀(4),日之夕矣,羊牛下括(5)。

君子于役,苟(6)无饥渴?

《王风 君子于役》

这是一个写战争题材的诗,涉及战争,而不至于战争,女子在家挂念服役的丈夫,深深的忧思在行文中铺展开来。第一章写思念,问那远方的丈夫行至何处。其实,她当然知道这种询问不会有回音。然而,由此引出下文,将自己询问的原因自然交代。

如果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诗人最真切的情感,都埋在了生活里。那对丈夫的思念在睁眼闭眼时想,在喝茶倒水时想,在吃吃涮涮时想,时时不想时时想。“君子于役”就是当时这样的思念,一切都是淡淡的,如最好的茶,总避开了过度的苦涩。

然而,想念归想念,彼时的丈夫不是自己的,更是国家的。万般无奈下又陡然转折,站在丈夫的角度考虑,只要他吃好喝好,自己也就放心了。

没有在乡村生活过是无法体会这种真切的。乡村的日升日落,总有着新奇的味道,一切如雨后,唯独那日子沉淀得特别。

每天,太阳要下山时,要把鸡子赶回圈里,而上山觅草的羊群就会自觉回家。她拿着赶鸡的鞭子,学着鸡叫的声响,往鸡圈里撒着谷穗,图景唯美至极。每一点都做得极其用心,走一步都在计算着丈夫的归期。这时,炊烟四起,一把火,饭就熟了,狠心的他还不如那羊群贴心,羊群自己尚知道回家。

哎,他去服役了,怎么让人不想念呢!在日夕月落时,总不见他的踪影。她自己一人把持着整个家,艰辛劳苦不在话下,只是淡淡期盼能有意外的惊喜。

不知他何时回来,她仍旧在庭院里打扫收拾,又不时想起了丈夫,心里不免念叨着:“服役,服役,啥时候是个尽头啊!”幽幽怨怨的,面容依旧冷静,手里的活也不曾停下来。光线渐渐暗了下来,鸡也进圈了,牛羊也归棚了,她的那个他却还在不知多远的远方。这种相见不得见的伤痛,隐隐约约,无休无止,穿过整个岁月。天下太平的时候也许才可指盼。

既然自己的相思苦无以解脱,那就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忍受饥渴吧。这种最淳朴的想法,不知道服役的他实现了没有,只要他过得好,她就安心了。此诗,不是悲情的哭诉,也不是难捱的千转百回,从头至尾,淡到极致,又让人感觉到了这份感情的厚度。

君子于役,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很多的家庭都是这样聚少离多。服役的丈夫忙时,或许能转移一下思乡之情,也许会“一夜尽望乡”。但是,家里的妻子,闲暇的时间太多了,并且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她们就那样不紧不慢,在举手投足间都想起远方的丈夫。

此诗很会选物取像,所用之时是黄昏,是各种动物归巢的时候,独不见丈夫的脚步;所用之物,是家里的家禽家畜,都是和人类关系紧密的动物,丈夫不在,只有它们朝夕相伴。而农村自然的生存状态,也是人们与万物和谐的表达,如此和美的日子,却又差了丈夫一人。读此诗,不免感慨那时感情离合的悲苦,也会被那种不会被地域和时间淡去的感情所感动。

人类最本真的东西,只要你留心,胜过用科技造就的炫目,真实而舒心。曾经对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念念不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今晚雨水涨满秋池,我在雨里想起你,怎堪没分别就问我回家的日子,我也多想与你聚首灯下,共剪烛花彻夜长谈。那时的迷恋伴随着雨水显得很有诗意。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歉意就足够让痴情的女子幸福一生了。同样是离别,同样是思念,他思念她或她思念他,不同的是角色的倒置,其他看不出差别。这个世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曾遥寄相思。人类的莫大幸运,就是在人群中只看对方一眼,再忘不掉那容颜俊貌。

如今,若人们能放慢脚步,把快餐式的恋情暂时忘却,也能体验一下那傻傻地想,痴痴地盼,该有多好。可是,我们总是,有的人赶得快了,有的人走得慢了,永远合不了拍,永远地怨。

太平盛世,给人了太多美好,人们却迷失了自身。那些“不日不月”的思念,着实让人缅怀。

注释:

(1)曷 (hé):通"何",何时。

(2)埘(shí):音时,鸡舍。

(3)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4)桀(jié):通“撅”鸡栖的木架。。

(5)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6)苟:大概,也许。

站在天涯,守望海角

——(杕杜)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1)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2)。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3)采其杞(4)。王事靡盬,忧(5)我父母。檀车(6)幝(7)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8)止。

——《小雅 杕杜》

亦舒说:“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那么就一定要,认真温柔地对待他。不管相爱的时间长或是短暂,如果两个人之间,始终能够温柔的相处,虔诚的对待彼此,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化为一种璀璨的美丽,在你的生命中闪耀。”

女子真的是后悔,在当初二人厮守之时,自己没能珍惜那段时光。现而今,爱人远征他方,生死杳无音讯,此时,自己就算再怎么想珍惜,所面对的也只能是凭空回忆。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长年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歌,自《毛诗序》以来,古今就毫无任何的异议。

整首诗分四章,每章七句。句句递进,写出了妻子孤独不甘的心境。她日日埋怨自己,当初的美好时光未能竭力珍惜,而今天各一方,这被距离撕裂的生疼的爱情,还能维系到何日?会不会有朝一日忽然碎裂,再也无从收拾?

妻子的思念伴随着担忧,这是可以理解的。丈夫是天,天若“塌”了,自己还能活吗?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这孤零零的赤棠就象征了夫妻的两地相隔。可就算孤单的赤棠也有繁茂的树叶,而分离的夫妻却一无所有。

感情萌生之处,那携手的心动,犹如桃花开出的妖娆;而后,婚姻中的沉淀,让这份情意变得陈旧,但依然流动。而今,牵扯这份情的另一端去了另一个地域,遥远的仿佛就像是另一个空间,这情随时都有凋零的可能了。

天下的征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休止?当权者的欲望是能够随着战争膨胀或者收缩,他们的一个想法,或者一个指令,天下苍生便要伸着脖子,拼了命的去完成。可他们何曾想过,这些苍生身后,还有多少像诗中女子这样,孤苦伶仃的怨妇。

“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一日一日,一月一月,眨眼间,惶惶不安中一年竟然将要过去,可是丈夫依然还是不能回家,战事还在延续,等待也要继续被拉长。

妻子的孤独还是无法终结,这第一章的四句诗歌直叙心意,后一句则用一曲折,想着丈夫或许会有空闲,能够腾出时间回家来看看。当然,这个想法十之八九是会落空的,妻子还将在寂寞的土地上坚守,矢志不渝的等待,盼望有朝一日的重逢。

思念让人沉没,让人窒息在缺氧的绝望中。这样的等待很容易夭折,因为人最怕的就是绝望,绝望过后便是放弃。可有些人,却是能够在痴等中看透天涯,越过海角,望到花开。

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本是天生丽质,聪慧贤淑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应当是锦衣玉食的,可她偏偏瞧不上那些王公贵族的习气,而是专情于家里做粗活的薛平贵。经过彩楼抛绣球,她选中了薛平贵。虽然王宝钗的父亲坚决反对,但她还是为了爱情,选择了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她搬出了王府,住进了寒窑。从此过着与原来截然不同的贫苦生活。但幸福并未因为她的坚持而降临。不久之后,薛平贵就从军征战,远赴西凉。

一走就是18年。

期间,王宝钏贫困交加,生活到了几乎无法继续的地步。只要她回去跪求老父,父亲一定会接纳她。但她知道,一旦回去,必将斩断与薛平贵的一切。于是,她坚守在寒窑,坚守了当初的爱情宣誓,既然决定和薛平贵走完人生的道路,并始终毫无怨言。

最后,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他将王宝钏接去西凉,封其为正宫皇后,结局圆满。

有时就是这样,看着毫无生机的明日,却会突然在有朝一日被注入清泉,从而变得生机。当生命的代谢把华丽逼入墙角,千万不要放弃,因为短暂的叹息过后,再抬头,便能看到隐秘的繁华在眼前若隐若现了。

只要爱悠长不断,情延绵不绝,看似枯死的枝桠,也终有春满枝头的那一刻。

这诗中的女子,眼看着自己的青春浪掷,十分悲伤。她日日盼望丈夫能够归来,日日向上天发出哀求,她希望上天能够听到的请求,让她的丈夫早日归来。

这思念让她焦灼不安,她顽固的意识时刻告诫她,只有虔诚的祈祷,远在天涯的丈夫才能归来。这个时候,女子的等待已经成为生活的习惯了,无法更改。

要说这世间什么最苦,只怕就是这天涯海角的距离了。但这也是最没办法的事情,当你选择了去爱一个人,除了要享受他带给你的幸福之外,因他而带来的煎熬也需要接纳。等待也是一种爱的付出。

注释:

⑴杕(dì):树木孤独貌。

萋:杜:一种果木,又名赤棠梨。

言:语助词,无义。

杞:即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小而红,可食,可入药。

忧:此为使动用法,使父母忧。一说忧父母无人供养。

檀车:役车,一般是用檀木做的,一说是车轮用檀木做的。

幝(chǎn)幝:破败貌。

829此事一分一秒也不分开,上

(8)迩:近。

毋相忘,怎能忘

——(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1)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2)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3)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4)。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5)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6)寡人。

《邶风·燕燕》

《燕燕》中,离别之情调是悲怆而绝望,以双燕齐飞起笔,寄寓了昔日如双燕般相亲相随,而今就要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情至深处,痛不能言。

这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极优美的抒情篇章。

然而对于诗中送别人与别送之人到底是谁,一直众说纷坛。有说法是卫庄姜送归妾陈女戴妫,也有人认为这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的,争争吵吵,至今还是没有定论。

单读诗歌本身,其中的缠绵悱恻却不像兄妹,而似情人。不过之所以对诗歌的立意无法定论,是因为人们对于上古民俗未能详熟。

古人注重血缘关系,所谓血亲重于姻亲,天伦先于人伦。所以,就算是兄妹之间的离别,出现如此悱恻的伤情,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燕燕》的惜别之情,不像有些送别之作那样详细描述离别之人的音容声貌,不见长亭话别;不见涕泗横流;不见难舍难分的剪影。所看到的,不过是渐行渐远的路途风景,那沉默相别的人儿,无需说再见,也无需说出任何带有期望的话。因为,他们早已心知,此生断然难以再见。

真正的生离死别就好像一出优雅而绝望的哑剧,舞台上的人无需言语,台下的观众早已看入心中,泪水长流。

这首《燕燕》将离别演绎得淋漓尽致。全诗四章,前三章渲染惜别情境,最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阳春三月,燕燕双飞,本是欢快团聚的景象,却被用于送别诗的起始。

凡事最怕比较,以生对死,以乐对悲,以聚对分;本觉得还不是很紧要的悲事,刹那间就忧伤满地。

为兄亲自送你离开。这个时节,燕子参差舒展翅膀,在天上飞翔。可是我们兄妹却要在这郊野之处离别,每向前走一步,便是距离分离又进了一步。忍住眼眶中的泪水,但难忍的是心中的悲恸。虽然出嫁是好事,可与离别比起来,这喜事的喜悦,就被冲淡了不少。

燕子此时的成双成对是故意的吗?特地来映衬我们兄妹离别时的狼狈脆弱之心吗?

《燕燕》不属于大悲的作品,也不是闷声不语的作品,它犹如蜻蜓点水的忧伤,在燕燕愉悦的飞翔中,洒落了一空,落入泥土中,瞬间长出了哀婉的花朵,芬芳中带着隐隐的伤。

掩卷之后,脑海中出现了这幅画面:旷野之上,春日盎然,春鸟齐飞,乐队人马奏响着欢快的音乐要送新娘去别国成亲。怎么看,都是一副愉悦的场景!可偏偏,这场景中的二人,默默不语,无法开怀。

彼此都知道,此后一别,便是无法回来相见。所以,“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就是舍不得将“再见”二字说出口。

时光是把杀人的刀,它杀死的不是生命,而是记忆。许多人,许多事,都会在它的斩杀下逐渐丢失。所以,这兄妹二人,深怕这一别后,那些美好的往事也将就此遗忘。所以,在妹妹的车队已经走到看不到影踪的时候,兄长还是不肯离去,他“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望着妹妹绝尘而去的方向,伤心思念。

越是懂得离别的人,越是不会说不舍得。他们只希望能够尽快忘记对方,既然此生已矣,相见无期。那还徒留着思念干什么,不是徒增悲伤吗?

强迫放弃,总比无谓想念要来的轻松吧。

话虽如此,但毋相忘,怎能忘?如果遗忘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么牛郎织女千万年来,也不会年年七夕,相聚鹊桥之上。银河迢迢,时空远隔,却始终也割不断这份情。如果遗忘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今的我们,也就没有了这份星河之上美丽的爱情童话。

注释:

(1)燕燕:即燕子燕子。差池其羽: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2)颉(音洁):上飞。颃(音航):下飞。

(3)伫:久立等待。

(4)南:一说野外。

(5)仲:排行第二。氏:姓氏。任:姓。只:语助词。终:既,已经。

(6)勖(音续):勉励。

忘掉岁月,不说再见

——(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击鼓其镗(1),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2)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3)”,与子成说(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5)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6)兮。

《邶风 击鼓》

徐克早年所拍摄的《梁祝》,早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日渐模糊,而今的国内外大片,日新月异的冲击着电影市场,人们在迎接各种视觉盛宴的时候,早已忽视掉了内心柔软的那一块土地。

在各种大片,讲述各种主题的时候,徐克的《梁祝》适时的能够挑拨起,当下人们,日渐冷酷冰凉的心。

简单的故事情节,古老的早已熟知的结局,但看过之后,依然还是能够感动的一塌糊涂,那深入人心的爱和被爱,岂是电影本身所能表述详尽的?

当梁山伯最终无法与祝英台见面,咳血而死之后,祝英台身着嫁衣,要去嫁一个她从未想过要爱的人,悲剧在此时,无以言复。

一阵大风刮过,祝英台奔向梁山伯的坟冢,她的大红嫁衣随风飘走,露出里面的素衣,看来,她是早已想清楚,今生非梁山伯不嫁的,今日出嫁,不过是为了父母颜面,做出的样子,其实,她早已是形同枯槁,只等着去和她的山伯相会的。

跪在梁山伯的坟前,祝英台反倒安静了下来,她真真的说道:“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不论冤或缘,莫说蝴蝶梦,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坟冢裂开大口,她决绝跳入,随后,大风后的晴朗日,两只蝴蝶,厮守缠绵的飞入天空。这就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绝好范本。

当自以为满手在握的幸福,再次陨落飘远。看着它们淡化成遥远处的一抹青烟,携残存的往日的一点温度,渐渐消散,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在书院里的快乐时光,转瞬即逝,本想着会一生一世在一起,可是却最终成为了奢望。梁祝的死别,所带来的悲伤,与诗经中这首《击鼓》里,主人公的生离,是一样的。 我们几乎可以认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里可以和梁祝中,“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相媲美的诗句。

一个是庶民的誓言,一个是才子佳人的约定,同样的美丽,同样的忧伤。《击鼓》甚至比梁祝更为悲哀,梁祝化蝶,最后不管怎样,好歹也算是在一起了,可是《击鼓》中的这名男子,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乡所在的方向,无可奈何。

“我独南行。”在前行的路上,罕见的疼痛占据了男子的心房。随着大部队开拔,忍不住回头去望越来越远的家乡。可越是回望,便越绝望。

男子的伙伴就在身旁,但他们却不能给彼此慰藉。

因为“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从孙子仲,平陈与宋。”关于这首诗歌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

不管是哪种背景,这个久戍不归的征夫此时所表露出来的怨恨和思念却是真实,无可置疑的。

战争不可避免,君主之间的穷兵黩武,争权夺利,却是需要广大黎民百姓提头上阵,去亲赴一场死亡的盛宴。

诗经中的诗歌,大多简单直白,再深的情感,也是用最简明的方式叙述出来,声声的怨恨,珠玉落银盘似的清脆响亮,敲击在人的心里,生疼生疼。

在《诗经》中,不乏一些远在戍边的战士思归之歌,但这首《击鼓》却让人格外留意。诗中的战士本是名普普通通的男人,耕地养家,虽然清贫,但也算幸福美满。但此时,在他国的土地上,这个男子绝望的回想起过去的幸福,却好像是恍然隔日。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不知道有多羡慕那些留在城内挖土筑城的人,就算再辛苦,他们也总能够回到家中,和家人一同在夜幕来临的时候,相互依偎在一起,谈论着一天的苦与涩。

而我,却只能告别亲人,将自己放逐到千里之外的死亡荒地上,在那片陌生的战场上,送别人,或者让别人送自己,去死。

最主要的让男子悲哀的一件事,还有与爱妻的别离:告别你——我的妻子,远比死亡还要让我悲伤。

可是,君王们征服的欲望就好像一股无法抗拒的强大力量,将所有人都席卷其内,男子不得不带着对妻子的不舍和思念,无可奈何的继续往前走。

他不敢回头,深怕失去再向前迈一步的勇气。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下,于林之下。”奔走一天,终于可以暂时的驻扎停下来。可是男子的战马却不见了,如果没有它,他该如何面对明天的跋涉呢。在男子四处慌乱张望的时候,看见了战马,才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原来它就在远处的树林下。是不是我太过思念你,才让我的精神这样涣散,我不敢停下思念,因为我不知道,每一轮日出之时,我还有没有命,来思念远方的你。

马嘶如风,寂寞的掠过每一个出征兵士的耳朵。男子的悲哀随着诗歌的递进,逐层加深加厚。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以为,这是多么简单的约定,不过就是两个人携手共度一生。

可而今看来,却是奢侈而又奢望的约定。闭起眼睛,想到的全是往昔甜美的眷恋,田埂路上,你裙角飞扬,青丝拂面。睁开眼睛,一切都猝然结束,美好如同流星陨落那样快,消失的不留痕迹。

我突然是如此的眷顾这人世,虽然百般疮痍,但却能够始终提醒我,让我记得曾拉着你的手,对你许诺,要白头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男子在战场上,凄凉的在心里默念对妻子的辜负是多么的抱歉:原谅我的失约,无法对你兑现承诺。此生,我以出征兵士的身份活着,活在生存与死亡、杀戮与血腥、挣扎与痛苦的巨大生命落差之中。这一生路尽,我不会与你说再见。

因为来世我会期盼,在我们爱的墓碑上,留下空白。那样,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携手共度,再不分离。

卫国的风,无休无止的吹,吹红了那些离别之人的眼睛,吹散了归期。

天长日久,我们才会渐渐明白,爱情也是一种修行。在追逐爱情的岁月里,相爱的人会忘掉岁月,对爱情坚守,矢志不渝,不论贫瘠还是华丽。

注解:

(1)镗(tāng同嘡):鼓声。其镗,即“镗镗”。

(2)爰(yuán元):本发声词,于是的意思。

(3)契阔:聚散。

(4)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5)于(xū)嗟(jiē): 即“吁嗟”,哎呦之意。

(6)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