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26023000000037

第37章 幽默逻辑——有逻辑条理方有说服力

以正导反,错位逻辑

幽默的逻辑往往不是遵循常规思维,而是巧妙通过制造错位的思维方式来达到幽默的效果。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时错综复杂且相互支配、互相渗透着的。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均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同样一件事,可以往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往坏的方面发展。诡辩者(也称智者)最爱钻的就是这样的空子。

有人说,幽默口才的人最大的本领就是能够以事物的因果歧说来战胜对方,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对象面前,他总是可以“三难不倒”者自居。

1.因果歧说术

所谓因果歧说术,就是抓住事物与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可辩性作为突出的辩点,来否定或悖论对方某一个观点的一种说话技巧。

因果歧说术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由同一种结果引申出相互对立的结论,将其运用到辩驳中也能起到绝佳作用。

一天大清早,千户长挺着肚子、晃着脑袋来到李军家里。李军的狗看也没看他一眼,就溜进了窝。千户长自以为是地哈哈大笑,以为这下可以为难李军了。

千户长:“瞧,李军,你家的狗多么怕我啊!我一来,他吠也不敢吠一声,就夹着尾巴躲到窝里去了。”

李军:“不,大人。我的狗不是害怕你看,而是讨厌你,所以,才懒得去吠哩。”

上例中,为什么狗不吠一声就溜进窝?同是一种结果却引申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结论。千户长得出的结论是狗爬他,李军得出的结论却是狗讨厌他。两种结论互为因果悖论,但李军的话更有哲理,淡然力度更大,这就有力地讽刺了千户长的可恶、可憎,就连狗都懒得去“吠”他。

应该说,语言的灵活反应时因果歧说之根本。当你碰到一些爱钻牛角尖的人,如果缺乏这种语言反应能力,你很可能就要吃亏。因为钻牛角尖者的语言和思维往往是不按规律走的。其实,你只要掌握了辩论的因果歧说术,熟读一些名人精彩的范句,你就不至于因此窘迫了。

2.因果正反术

正反术,是将两件以上的事物的性质、范围、作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对比分析,从而取得胜利的方法。正反术,运用于语言场合时迅速摆脱困境、克敌制胜的好方法。

运用正反比较,可以比较同类事物,也可以比较异类事物;可以比较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也可比较不同对象的同一方面;可以是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现状的比较、历史的比较,也可兼而得之。但不管哪种比较,都应该特别注意比较事物的强烈反差,造成鲜明的形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齐威王二十四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一起在郊外打猎。

魏惠王带着几分夸耀的语气说:“你们齐国可有什么奇珍异宝吗?我们魏国虽不算大,尚且有10枚直径一寸的宝珠,这些宝珠晶莹滑润,玲珑剔透,到了夜间,亮光闪闪,光华四射,能够把前后12辆车照得通亮,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贵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怎么连件像样的国宝都没有?遗憾!遗憾!”

齐威王微微一笑说:“我们所说的国宝与你们看重的国宝迥然不同。我有一个名叫檀子的大臣,现在镇守在南城,他恪尽职守,爱兵如子,夜不卸甲,使得强悍的楚国人不敢骚扰我国的南部边疆;我有一个名叫盼子的大臣,带兵在高唐驻防,他办事异常精细,防范特别严密,使得赵国人不敢在我国的河流里撒网捕鱼,为国家赢得了一大笔渔业收入;我有一个名叫黔夫的大臣,被派去治理徐州,他文武并用,恩威并施,使得燕国、赵国的老百姓自愿迁移过来的多达七千余家;我还有一个名叫种首的大臣,负责维护秩序,缉拿盗贼,他向各地发布告示,晓以利害,让老百姓群起监督,结果歹徒绝迹,盗贼自首,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局面。要讲国宝,以上4位出类拔萃的贤才,就是我们的国宝。他们的思想和业绩所反射的光辉,连千里之外的地方都照耀到了,哪里是那些仅仅可以照亮12辆车子的宝珠所能比的。”

魏惠王一听,脸羞得通红。齐威王将自己的“国宝”与魏惠王的国宝作了一番比较,对方只能照亮12辆车子,而他的却可以照耀到千里以外,使得天下太平。能将这两种具有极大反差的“国宝”放在一起,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总之,因果正反的幽默说话术是巧取胜利的论辩之法,它通过事物逻辑的相互比较,让对方百口莫能与之辩。但是,如果论敌用正反比较进行诡辩,要反驳这种诡辩,应当注意对方的材料是否真实、标准是否合理、分析是否全面等。

谬误逻辑,绕晕对手

所谓谬误逻辑,就是以看似不合常理的表达方式,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为自己解围,或回击他人的讽刺。幽默口才中的谬误逻辑主要有四种方法:

1.兑现斥谬法

兑现斥谬法就是以绝妙的语言“威逼”对方依其自己的谬误自行现身,然后抓住对方的谬误不放并加以“发挥”,狠狠的反击对方使其无处逃身。这种办法通常用于对付那种善于哗众取宠,而其言语又具有一定的煽动性或欺骗性的对手。他们惯常以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逻辑来蛊惑听众。面对这类对手,逼其自行现身令其当场出丑,无疑是一种妙招。请看下例: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青年向别人卖弄他的新观点——一切都是幻觉。有一回,他聚集了几个人,一本正经地“兜售”自己的“说教”。言语中,左一个幻觉,右一个幻觉,甚至居然说“所有人在所有的事实面前都是幻觉”。听的人有的摇头,有的半信半疑。旁边有两个人耳语了一番,其中一个人跑了出去,不一会又跑了回来,对那个青年说:

“快!你的电话!你的妻子被车撞了,现在已送到医院去抢救了。”

那青年一听脸色顿时煞白,慌忙站起来就要往外跑。

另一个人却一把拉住他:“急什么?你妻子被车撞不过是幻觉罢了。”

那青年气急败坏地直跺脚:“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还开什么玩笑?”

制造假消息的那个人接着说:“别着急,确实是跟你开玩笑。不过你是被幻觉吓着了吧?”

旁边的人听了,全都心领神会地哈哈大笑,而那青年被人出了“洋相”,又气又恼,却无言以对。

这个玩笑开得虽然有些过分,但不难看出两个开玩笑的人正是针对那个青年对“幻觉”的荒谬观点,用兑现斥谬的现趸现卖法莱驳斥那个青年的谬论。兑现斥谬法之所以有强大的逻辑力量,能有效地驳斥谬论,就在于这种方法是以客观事实为武器,使对方在现场现出原形,而一旦现出原形,任何貌似正确的谬论的错误本质也就昭然若揭了。

2.借谬得利法

借谬得利法在逻辑上有些类似钻空子。即利用别人倚仗某种势力或权力而制定的不合理规定或所说的失误的话予以断章取义或别解,然后对其中仅有利于己方利益的部分进行发挥。借谬得利法从理论上讲,似乎比兑现斥谬法更近乎歪门邪道,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难说得上究竟谁对谁错。

某单位欲招聘有特长的员工,但是招聘好几次都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这一次发布招聘的广告上特意加上一句:有特长方可应聘。这一次前来应聘的又有几十人。

这时一个青年来到面试的地方向主考官递交简历,简历上赫然写着:“专长——说谎大师,造谣能手。”主考官觉得可笑,就对他说:“那你现在就给我表现一下好了。”青年走出门外,对在外排队应聘的人们说:“大家都不要等了,这里唯一的招聘名额已经确定是我了。”

这个青年这话实在绝妙,也令所有在场的人包括主考官在内大吃一惊。谁错了?谁都错了。谁没错?谁都没错。

3.归谬制人

归谬制人法,就是先假定对方的话是真的,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推论,将它推向极端,推出明显的荒谬结论使对方难堪的一种方法。

古时候有个富人死了,其妻同管家商量,要用活奴给他陪葬。富人之弟是个有识之士,反对这样做。他嫂子坚持道:“你哥哥死了,但地府无人侍奉,我们决定用活奴陪葬,谁阻拦都不行。”其弟便改口道:“还是嫂子和管家思虑周全,用心良苦,可见嫂子同兄长夫妻情深,管家对主人忠心不二。既然要用活人陪葬,让别人去服侍兄长,我们不放心,倒不如嫂子和管家去陪葬,兄长定然会非常满意的。”其嫂和管家哪愿意去死,只好将活人陪葬一事作罢。

归谬制人法的运用,要注意相同性质的谬论的可比性,若将两件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一起,便收不到以谬制人的效果。

4.谬上加谬

缪上加谬是把一种荒谬极端化或者把荒谬性层层演进的说话技巧。它要求不但有幽默感,还要使幽默感的程度加大。这就要求说话高手把微妙的荒谬性扩大为显著地荒谬性,把潜在的荒谬性提高为一目了然的荒谬性,可以说这种方法给我们运用发挥的余地很大。我国古代有个笑话十分精彩。

一个人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客,有一次别人问他仆人他什么时候会请客,仆人说:“要我家主人请客,你非等来世不可。”主人在里面听见了,骂道:“谁要你许他日子。”

本来说“来世请客”,已经由于来世的不存在而不可能了,也可以说彻底否定了,说的人和听的人都很清楚,没有任何疑问。从传达思想来说这种极端已经足够了,但是从构成幽默效果来说,还不够,因为它太平淡了,不够极端,而幽默感所要求的荒谬,得有点绝才行。

故事里这个主人绝就绝在,明明来世请客时永远不请客的意思,他却认为不够,因为从形式上来说,来世请客,句子是肯定的,还没有达到从内容到形式都否定的程度。在他看来哪怕是否定请客的可能性,只要在字面上有肯定的样子也都是不可容忍的。正是这种绝对的荒谬产生了幽默感。

归谬逻辑,一非百非

归谬幽默法,归根到底是将对方的观点归结到荒谬的程度,从而显现其荒谬性,也就在同时,产生了幽默。这在中国古代口才中,经常可以见到:

古代,有个叫徐雅的读书人,非常爱护树木。一天,他看见邻居正挥动着大斧,砍伐院内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桂树,忙上前阻止说:“这棵树长得这么好,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

邻居叹息道:“我这院子四四方方,院中有这么一棵树,正好是个‘困’字,我怕不吉利,所以才忍心砍去。”

徐雅听后笑道:“依照您的讲法,砍去这棵树后,院中只留下人,这岂不成了囚犯的‘囚’字,不是更不吉利了吗?”

邻居听了连连点头称是,收起斧子再也不砍树了。

“囚”比“困”更不吉利,从而使追求吉利的邻居翻然醒悟。

连锁归谬法是归谬法的经典展现,利用连锁反应“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点,推出荒唐的结论。我们通常用“连锁反应”一词来表示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严格因果联系,其实在幽默的具体应用中往往也有相同的情况。然而简单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见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为了将幽默的主题不断推向高潮,强化幽默的效果,还必须将连锁推理与归谬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归谬是就推理的结果而言的。在具体推理过程中用连锁法,在最后结论上用归谬法,这就是这里所说的连锁归谬法的基本程序。

东汉哲学家王充,曾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发生过一场辩论。有人说:“人死了,人的灵魂就变成了鬼,鬼的样子和穿戴跟人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王充反驳道:“你们说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能变成鬼,难道他穿的衣服也有灵魂,也变成了鬼吗?照你们的说法,衣服是没有精神的,不会变成鬼,如果真的看见了鬼,那它该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才对,怎么还穿着衣服呢?并且,从古到今,不知几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现在活着的人不知多多少。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就应该看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鬼,满屋子、满院子都是,连大街小巷都挤满了鬼。可是,有几个人见过鬼呢?那些见过的,也说只见过一两个,他们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有人辩解说:“哪有死了都变成鬼的?只有死的时候心里有怨气、精神没散掉的,才能变成鬼。古书上不是记载过,春秋时候,吴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锅里煮了,又扔到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里有怨气,变成了鬼,所以年年秋天掀起潮水,发泄他的愤怒,可厉害呐,怎么能说没有鬼呢?”

王充说:“伍子胥的仇人是吴王夫差。吴国早就灭亡了,吴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还跟谁作冤家,生谁的气呢?伍子胥如果真的变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么他在大锅里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掀起大潮的劲儿使出来,把那一锅滚水泼在吴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这里反驳论敌时就是使用了连锁的条件归谬式。他先假设论敌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的荒谬结论,这就给了论敌当头一棒,使他们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这种以谬攻谬的幽默的特点是后发制人的。关键不在于揭露对方的错误,而是在荒谬升级中共享幽默之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得有模仿对手推理错误的能耐。

19世纪末,伦琴射线发现者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说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须用射线治疗。他请伦琴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说明书给他。

伦琴射线是绝对无法邮寄的,如果伦琴直接指出这个人的错误,并无不可,但多少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教育的意味,伦琴采用了以谬还谬法。

伦琴提笔写信道:“请把你的胸腔寄来吧。”

由于邮寄胸腔比邮寄射线更为荒谬,也就更易传达伦琴的幽默感。

这样的回答是给对方留下了余地,避开了正面交锋的风险。在家庭生活中、社会交际中,针锋相对的争执常引起不良的后果,而以谬还谬的幽默,把利于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和了。

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幽默地攻击有两种。一种是纯粹戏谑的,主要为了显示亲切的情感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为了展示智慧,引发对方欣赏。一种是互相斗智性的,好像进行幽默外的比赛,互相争上风,这时的攻击性更重要。当然有时攻击性是很凶猛的,但表现形式是很轻松的。不管有无攻击性,都以戏谑意味升级为主。将谬就谬乃是使戏谑意味升级的常用办法,即明明知道对方错了,不但不予以否定,反而予以肯定,而肯定的结果是更彻底的否定。

矛盾逻辑,解难开围

在古希腊有一位学者叫欧几里得。他学识渊博,对哲学很有研究。他家境也较富裕,曾雇用了几位工人,一个叫欧布里德的年轻人也在他家里做工。

这欧布里德既年轻又聪明,他喜欢与人辩论,而且没理也要狡辩一番。他常常用那诡辩的办法去刁难人,使一些人上了当。

有一次,天气突然变化,马上就要下雨了,欧几里得的晒谷场上还有晾晒的稻谷没有搬进粮仓,于是就派欧布里德赶紧去处理一下,免得把稻谷淋湿。

这欧布里德并没按主人的吩咐去做,结果不少谷堆遭到了雨淋。欧几里得知道以后,很生气。

他派人找来了欧布里德,为这件事责怪他。可是欧布里德却不服气,狡辩道:“先生,情况并不是您想象的那样。一粒稻谷总不能算一个谷堆吧,加上一粒后,也不是谷堆哇!再加上一粒也成不了谷堆。即使继续加上一粒,也仍然不是谷堆呀!可见,每加上一粒,也都成不了谷堆,所以谷堆根本就不存在。既然这样,您还要我去搬、去覆盖什么呢?”

欧几里得看着他那狡黠的笑,心里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这人自己错了,竟然要无理搅三分,睁眼说瞎话;笑的是他自作聪明,居然班门弄斧。于是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责备他。

欧布里德高兴极了,他觉得他的诡辩又成功了,主人对他无可奈何,所以又以此在同伴中炫耀。

没过多久,该发薪金了。主人家的雇员都拿到了自己的薪金,唯独欧布里德一个钱币也没有拿到。他去问管家,管家说不知道,他只好气冲冲地去找欧几里得了。

欧布里德见到主人后就问道:“先生,怎么没发给我薪金呢?”

欧几里得听完,笑了笑说:“是吗?大概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啊!一个钱币该不是你的薪金吧。加上一个,也还不是你的薪金呀,再加上一个,也同样不是你的薪金。这样,每加上一个钱币,也都不是你的薪金。因此,你的薪金根本就不存在,你让我发给你什么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充分利用了逻辑的推理论辩,用对方的观点思路去反驳,对方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这不失为开围解难的一大有效武器。

为别人解难,要懂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幽默技巧,需要锻炼自己明晰地思维逻辑。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又不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导致说话时前言不搭后语,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因此逻辑思维不强也是语言不流畅的一大原因。这种词不达意的言语,不但使对方听着吃力,而且会阻碍交往的进程和深度,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本人也会因此感到烦恼。

总之,要增强自己口头表达的幽默逻辑力量,应注重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在谈话过程中发现漏洞,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歪解逻辑,笑不可挡

什么事都有一个“理”,“理”的存在为人们司空见惯,如果擅自改变事物的前后关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大小关系,“理”就会走向歪道,有时歪得越远,谐趣越浓。幽默的逻辑习惯正是为了打破正常的逻思维,从歪解中找到搞笑的笑点以及笑料。

下面的例子是最好的说明。

一位乞丐常常得到一位好心青年的施舍。一天,乞丐对这个青年说:“先生,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两年前,你每次都给我十块钱,去年减为五块,现在只给我一块,这是为什么?”

青年回答:“两年前我是一个单身汉,去年我结了婚,今年又添了小孩,为了家用,我只好节省自己的开支。”

乞丐严肃地说:“你怎么可以拿我的钱去养活你家的人呢?”

乞丐喧宾夺主,对青年的责怪过于离谱、荒谬,令人们在吃惊之余哑然失笑。

故意对某些词句的意思进行歪曲的解释,以满足一定的语言交际需要,造成幽默风趣的言语特色,叫人忍俊不禁,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有一年,在一次座谈会上,有几位同志为鬼戏鸣不平,说是神戏上演了,所谓妖戏也上了舞台,唯独未见鬼戏登台。一位同志脱口而出:“这叫做‘神出鬼没’。”

这位同志对成语“神出鬼没”进行了曲解。作为成语,“神出鬼没”中“出没无常,不可捉摸”的意思,这里却曲解为“神(仙戏)出(现了),鬼(戏还)没(有上舞台)”。

一位姑娘问自己的恋人:“小张,你怎么夏天胖,冬天瘦啊?”

小伙子应声而答:“这叫热胀冷缩嘛!”一句话逗得姑娘咯咯笑个不停。

这里,小伙子对“热胀冷缩”作了曲解。

词语有它固定的含义,绝大多数不能按其字面的意思来机械解释,而曲解词语法却偏偏“顾名思义”,突破人们固定的思路或者说跳开常理,从而产生幽默感。

语文课堂上,老师问道:“‘待人接物’是什么意思?”一学生起立说道:“就是待在家里,等着接受别人送的礼物。”教师:“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这学生接口道:“那没关系,我是老二!”

静态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使用就转为动态了。动态词语一般则是单义,曲解词语法就是利用语言的多义性,即明知是甲义,偏理解为乙义,有意混淆它们,以求产生幽默的效果。

曲解词语法除了经常“顾名思义”、“利用多义”之外,还常利用音同音近的谐音。比如,歇后语即是用这种曲解词语的手法创造成功的。当你使用这些歇后语时,也就是在不知不觉地使用曲解词语法。如: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了——什么仁(人)儿都有

石头蛋子腌咸菜——一盐(言)难近(尽)

一二三五六——没四(事)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强烈的幽默效果往往产生在故意曲解某些词语的含义中。所以,当你使用曲解词语法时,一定要让人感到你是故意曲解词语,而不是“无意”,否则,也许会让人以为你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当然,特定的语境加你的聪慧,会使你成功的。望文生义法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运用它,一要“望文”,即故作刻板地就字释义;二是“生义”,要使“望文”所生之“义”变异和与这个“文”通常的意义大相径庭,还要把“望文”而生义引向一个与原意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内容上,从而在强烈的不协调中形成幽默感。因为所有的幽默,从总体上说,都是来源于不协调。

逻辑上,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将错就错、巧换概念就是在论辩中故意曲解某一词语在对方论辩中的意思,巧妙解意,出其不意地驳倒对方。歪解幽默法就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随心所欲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自由的解释,硬将两个毫不沾边的东西捏在一起,以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这种因果关系的错位和情感与逻辑的矛盾之中,产生幽默的手法。歪解就是歪曲、荒诞的解释。一本正经地从事实出发、从科学出发、从常理出发,那就找不到幽默。说咸鸭蛋是咸水煮的不是幽默,说咸鸭蛋是咸鸭子生的这才是幽默。

幽默不是科学,不是逻辑,而是一种雍容豁达的生活态度,是用巧妙的手段来宣泄情感而又不致造成伤害的一种方式。只有把握了幽默只属于人的情感、人的心灵这一本质,才会潇洒自如地突破常规,用看似荒谬的理由去解释生活,解释自己与他人,为生活制造一点笑声、一点乐趣。歪解幽默法最常用于自嘲。

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幽默逻辑方法要求我们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一切有关的参考材料,使所有正面的、反面的论证形成一个整体,尤其不要忽略一些重要的但又是细微的细节。

爱尔兰哲学家伊里杰纳任法国宫廷学校校长时,查理二世时常同他开玩笑。某次查理二世与伊里杰纳共进午餐,两人频频举杯。查理二世突然问他:“一个爱尔兰人和一个酒鬼有何区别?”

查理二世的问话是双关语,因为伊里杰纳是爱尔兰人,爱尔兰人的发音是英文发音与酒鬼的发音很相近。查理二世的意思是指伊里杰纳是酒鬼。

伊里杰纳机智地回答说:“一张桌子。”意思是说桌子这边是爱尔兰人,那边是酒鬼,反而把查理二世奚落了一顿。

从分析的方式来说,有方面分析、阶段分析、层次分析;从分析的方法说,有特征分析、条件分析、因果分析有辩证分析、有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等等。

我们着重讲辩证分析,是从建构逻辑框架,严守逻辑方阵,如何获胜的角度来考虑的。重要的是要灵活而巧妙地将逻辑关系应用到语言中,而这些是建立在严密的全面地思索的基础上的。体系严密,攻守自如,环环相扣,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逻辑的严密性需要考虑到辩证中的逻辑对比。

逻辑对比法是把话题与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并以之为据进行辩驳的方法。比较的过程就是发挥的过程,它不仅具有反驳的特殊功效,同时也是一种有效地证明手段。

有这样一段话,其含义也是非常深刻的:假如一位银行家写了一首糟糕透顶的诗,有人会赞美他,但是一位诗人要是写了一张假支票,后果将是什么呢?

运用对比进行辩驳,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两个对象之间必须具备可比性,具有本质上的相同因素,同时,将两个对象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发挥,这样说理才能有说服力。

类比则是逻辑方法的运用。它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如果能因势利导,针对对方的话题或本方的观点,做出富有创造性的生动形象的类比,可以使对方心悦诚服,使己方处于主动地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