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需求是房价的幕后推手
2009年9月,顾云昌在成都的“中国地产金融年会2009区域巡回峰会”上,“剖析”房价上涨是因为“丈母娘需求”。
顾云昌称,小两口快结婚了,却一直不买房,于是丈母娘把女婿找来“探讨”,这下小女婿坐不住了,只好清仓、典当,筹钱买房,这就是“特刚需求”。顾云昌指出,“特刚需求”不是个别现象,目前在京沪杭和深圳等地,这种“需求”在持续,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都在持续,长远来看,中国房价还会缓慢上涨。
顾云昌的言论一出,遭到了多数人的炮轰。有人调侃说,估计很多“丈母娘”还没搞清楚状况,突然就被推到了房市的最前沿,买不起房的,因为结婚被逼买房的,都向“丈母娘”开炮吧。
熟悉房地产专家“雷言骇语”的朋友,恐怕都已经发现,“丈母娘炒房论”并非独创,而是沿袭了两年前万通集团主席冯仑的“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的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
2007年底,房地产商冯仑提出“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冯仑说:“年轻女孩,没有房子嫁不嫁?90%的女性是不嫁的。所以说,未婚女青年推动了房价上涨,这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他认为买房应限制在35岁以上,他认为房价上涨跟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结婚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有房,至少要交得起首付。如果政府强制规定35岁才能买房,将降低对住房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从冯仑的“女方的适度施压,是房价的隐性推手”到“丈母推高了房价”向我们揭示了两个问题供给和需求。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
在经济学中,供给是指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例如:当房价在一万块的时候,开发商愿意盖多少套房子;而按照他的生产能力,他最终又能提供多少套房子。
构成需求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例如:当房价在一万块的时候,有多少人买的起房子;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多少人需要买房子,如结婚的需求、工作变动买房的需求等。购房者因为结婚、投资、居住等愿意,需要购买房子;另外,他还要负担的起,首付、利息……
经济学家巴曙松说,当前房价上涨过快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供给与需求问题。开发商开发的房子过少,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开发商不敢拿地,不愿意拿地盖房子,而当前,80后一代又需要结婚、工作,供给的严重不足和丈母娘需求过旺导致房价高企。
20世纪90年代摩托车曾风靡一时,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很多厂商投资生产摩托车;当摩托车市场饱和,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厂商又纷纷转产汽车或进入其他行业。影响厂商供给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品的成本。当一种物品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较低的时候,生产者大量提供该物品就有利可图。例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急剧上升,提高了制造商的能源开销,从而提高了其生产成本,进而便降低了其产品的供给。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是供需不平衡导致这些商品的尊贵,因此,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而丈母娘需求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房子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房价持续增长。
女追男是市场先生导演的杰作
一女孩到了青岛之后,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男同胞普遍质量不高,但都很抢手,一般工作稳定身高没有太大问题的男孩简直就是炙手可热。据说,青岛的相亲大会,去的80%都是未婚女孩。一个叫小美经朋友介绍与一男孩相亲,见面的时候发现那男孩无论是身高长相都实在太挫,也看不说他有什么其他闪光点,她压根没看上,就拒了。
半年之后,小美跟当时那个朋友一起吃饭,朋友透露:“你知道他结婚了吗?刚结婚!娶的老婆可漂亮啦,家庭条件还非常好?”小美几乎背过去:“不可能吧?就他?”她着实想不通了好几天。
实际上,小美在青岛这座男少女多的城市就处于卖方市场,供给(男孩)太少,即使商品不太好(身高、相貌、财富)、价格很高(男孩子要求高),也不得不买。因为你不买(女追男)很快就会被其他女孩子给买走了。
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数量庞大的“剩女”异常焦灼却无法找到新郎,被迫女追男。而剩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婚姻市场中女多男少!如果这个现象用经济学来解释就是供求关系中的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失衡。
买方市场是交易由买方左右的市场,市场在具有压倒优势的买方控制下运行的。在买方市场上,商品供给过剩,卖方之间竞相抛售,价格呈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主动地位,市场商品丰富,货源丰富,有任意选择商品的主动权。比如在深圳,女:男人数大约为7:1 ,所以男人都比较抢手,不愁娶不到老婆,男方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
卖方市场是交易由卖方左右的市场,卖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在卖方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少,由于供不应求而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即使商品很次、价格很高,也能顺利销售出去,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贵州省贵阳市牌坊村原名牌方村,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村里几乎没有适龄未婚女孩,在册的60名其实早已“逃离”这里在外打工。相反,这个2249人、665户的山村有282条光棍,约占男性总数的1 / 5。30岁以上的光棍俯拾皆是。最大的光棍65岁。这里的男女比例(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是134.7。所以在这里,女性就比较珍贵,可以挑挑拣拣,婚姻就处于卖方市场,由女的决定。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年龄)调查表显示:在我国,男性比女性多了2.74%。超过70岁以上年龄段中,女性人口远远多于男性。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在22——46岁这个年龄阶段中,女性比例超过了男性。极端数据出现在27—31岁这个年龄阶段,女性人口数量比男性多出了6.21%。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大龄剩女频发的阶段。
更令人叹息的是,女多男少的情况在22岁以下年龄阶段的人口中突然转变了,极端 情况出现在7-11岁的年龄段中,此时男人竟然比女人多出了23%。这个相差二十多岁的年龄差距根本没法弥补现在男多女少的严峻现实。
看完这个,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媒体天天嚷着说我国男多女少却有大量“剩女”囤积的根本原因了。总体上我国人口是男多女少的,但在适婚年龄阶段却是女多男少的。男性处于有利的买方地位,可以挑挑拣拣。但女性却不幸处在非常被动的卖方地位,稍不注意就会被挤出局,买不到商品(男性)。由于供小于求,所以女追男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买方市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比较普遍。一般经况下,在产品过剩的情况下,买方有更多机会选择产品。比如,空调大战、VCD 大战、彩电大战、微波炉大战,都为买方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对于卖方来讲,降价、打价格战或者服务战是通常的选择。因此可以说,买方市场是有利于消费者的。
而对于企业来说,当市场处于买方的时候,商家也应该转变经营策略。美国某钟表公司一直被公认为是美国最好的钟表制造商之一,但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许多消费者对名贵手表已经不感兴趣,而趋于购买那些经济、方便新颖的手表。因此当买方市场出现时,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推销观念产生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阶段。许多企业家感到: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未必能卖得出去;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推销,转变经营策略。
当前,铁矿石、房子就属于卖方市场。“钱越来越贬值,为了跑过CPI,总要买资产。从市场情况看,房价很难抑制。我认为有钱还是要买房。”方先生表示。这种想法十分普遍。嘉定11号线附近的西尚海,1.35万元/平方米,216套房源三天内订了近90%。市中心某新盘开盘,200套房源,仅关系号就有300多个,到最后,能否买到称心房源,要看谁的关系更硬。
均衡是买东西时还价的指挥棒
买者:你这件衣服多少钱?
卖者:500元。
买者:太贵了,我最多能给250元。
卖者:250多不好听啊,干脆我以进价卖给你!450!
买者:还是太贵了,300元怎么样?
卖者:300元太便宜了,要不咱们都让让,400元就成交。
买者:350元给不给?不给我就走人。
卖者:等会等会,350就350吧。这次绝对是亏本卖给你了!
当人们在购买东西杀价时,绝大多数商家都还是会和你讨价还价的。这是因为在双方的博弈中,卖衣服的商家处于为商品定价的优势地位,他通常愿意为自己的商品定个最高的价格。相反,消费者因为不知道进货价格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家逐利本性的怀疑,就会促使其不断地用砍价来测探商家的心理底线,进而摸清最贴近物品真实价值的价格。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而暂时保持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作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均衡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瓦尔拉斯的均衡理论中有一个拍卖喊价人又称“瓦尔拉斯拍卖者”通过对商品的竞卖,得到商品的均衡价格。在这一点上,供给量与需求量恰好相等。既不存在短缺的现象,也不存在供给过剩的现象,因此也就不存在使价格进一步变化的压力。买卖双方都满意并愿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状态,一种不再变动或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来分析这一过程。
1.商家给出实价,双方都不讨价还价
显然,这种行为对商家是极为有利的,但从商家这一方来说,就不符合前提假设——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关键特征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商家这样的行为将导致生意没有继续运营的成本,时间久了,商家自然亏本,退出市场。
2.商家给出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双方不讨价还价
这种情况下,商家处于优势,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感觉到商品质量和价格不符,不讨价还价,也不符合假设的前提。没有人明知吃亏还会持续购买下去。若商家一直不降价,长此以往,消费者也会因为价格太高,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而不再购买商品。
3.商家给出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但双方讨价还价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商家能够满足自己定高价的倾向,消费者也能满足自己压低价格的倾向。两者都感受到了彼此利益能够有达到最大化的可能。就像上面买衣服的人,他认为自己将衣服压价到350元,感觉到很划算;而卖衣服的人,就算嘴上说自己做了赔本的生意,实际上还是会赚到一些。
分析的结论就是,在商家和买家双方都愿意选择讨价还价。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处于平等地位,所以,彼此能够充分地在交易中对价格进行协商,表达自己的看法,即讨价还价。这样的市场环境,也为讨价还价提供了社会基础,刺激了人们讨价还价的行为。
所以,乔治敦大学教授克里德·威尔康斯说:“市场经济就是讨价还价的经济。”所以,现在上至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下至街边的小商小贩,交易的双方都会讨价还价。
掌握均衡,目的是为了掌握价格变化的规律,商家可以依据供需均衡及时调整库存。
例如,当水果市场上存在超额供给时,水果商就会发现,他们的冷藏室中越来越装满了他们想卖而卖不出去的水果,他们对这种超额供给的反应是降低其价格,价格要一直下降到市场达到均衡时为止。
当水果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买者不得不排长队等候购买可提供的几个水果的机会,由于太多的买者抢购太少的物品,卖者可以作出的反应是提高自己的价格而不是失去销售量。随着价格上升,市场又一次向均衡变动。
弗里德曼:“均衡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它一经确立,就将被维持下去。”这时市场上最稳定的价格形成了,卖苹果的和买苹果的都会以这个价格来提供或消费货物,所以他们最终共同决定了这个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
开发商靠捂盘制造稀缺来赚钱
有位很有眼光的邮品收藏家谈到自己的收藏经历的时候,说自己的成功源于一个字“捂”。原来,这位邮品收藏家“捂”的“庚申猴”票,1988年底价是25元/枚,2010年的现价为11000元,22年涨了440倍(现价是其面值的137000多倍);****票大全,1988年底价一套1900元 ,2010年现价150000元 ,22年涨了78倍。看来,“捂”对邮品身价扬升的奉献,令人惊奇!
邮品收藏家的“捂”背后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因为“捂”的时间长了,本来很普通的邮品成了稀缺的产品,自然价值就提升了。
稀缺是经济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都知道,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物质总是有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负任何代价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取用物”,如阳光和空气等;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称之为 “稀缺物品”。
凡高生前一直不得志,直到死后才声名大噪。这些原因就有梵高的画艺术价值很高,高不可攀、存世数量很少、卖家炒作等原因。他的画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和他一样画风的画家,虽然印象派很多,但是用那么鲜明颜色.点汇成画的笔法的画家当时应该只有他吧。毫无疑问,他的画是稀缺的。所谓的稀缺,并不是绝对的数量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求的多寡,级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再也不会有第二个梵高,这就具有极小的价格弹性,所以他留下的仅有的画作就会价值连城。
而对某些稀缺的产品来说,其价格往往会高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以手机号为例:在2009年新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卡塔尔电信运营商Qtel被认定拍出了全球最昂贵的手机号码。一个6666666的手机号是于2006年5月23日被拍卖的,最终成交价格为1000万卡塔尔里亚尔,根据当时汇率水平计算约合275万美元。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前记载的最昂贵的手机号码是中国四川航空以48万美元拍得的88888888手机号。
花钱买房产、汽车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品,或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日后有升值的潜力;花钱买服务,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享受。而天价手机号码既不是实在的物品,也不是实在的服务,那么,人们如此狂热地追捧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价值的号码,甚至不惜血本将其收入囊中,到底图什么呢?
我们从资源的稀缺性角度来分析。这些数字往往由于谐音或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比如说,我国有很多人认为“8”字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主要就是因为8与“发”谐音,例如“168”(一路发)、“888”(发发发)、“518”(我要发)等号码很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这些号码毕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使每个人得到满足。因此,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于这些吉祥号码,就必须以高价才能获得。这也正是“物以稀为贵”的一个佐证。
火车上有一个推着车卖盒饭的列车员,那盒饭在市场上最多价值5元左右,但是在这趟火车上却卖到了20元。奇怪的是,她每次在车上就放三盒,卖完了还要回去取,来回跑。于是又乘客问:你车上不会多放几盒,又不是放不下,为何只放三盒,何必卖完又回去取呢!
列车员就说道:你没见过卖楼的以捂盘惜售的办法,不但可以卖高价房还可以赚人气吗!我们这是捂饭惜售,乘客看到饭少,再加上吆喝卖完就没有了的心理预期,不但乘客不讲价格,就连买饭与掏钱的时候也不会不犹豫,这样卖的又快又不会降价。
如果车上放的饭盒多,你吆喝的再好听,有的乘客还是会给你讲价钱,还有些乘客心里想,等你卖不完的时候肯定会降价格,到降价的时候再买呢!这样不但不好卖,最后还要降价卖出。
这就是以“捂”形成的“物稀”的假想市场,从而抬高“价贵”的格局。很多人都会以为“物以稀为贵”,万万没有想到有时候“物稀”可以通过人“捂”的手段形成,让本来是自然形成的市场灾难演变成人为的市场灾难,成为一些人赚取钱财发不意之才的衍生手段。
在汽车市场也有通过捂车加价的手段,赚取更多的钱。利用捂车的手段,制造一种车型紧张的假想,通过这种市场缺货的心理预期,来欺骗消费者,逼迫消费者多掏钱或加价快提车为目的。
当然,将“捂”字运用最为精妙的当然还是房地产开发商。按理说,开发商把房子建好了,赶紧出手套现为上。之所以出现“捂盘惜售”的怪现象,表面上看来,是开发商采取的一种精心选择销售时机、谋求一个利润最大化的销售策略。但是,房地产市场不是一般的交易市场,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存在一定的稀缺性,特定区位的房源只能是有限的,而“捂盘”无疑深化了这种“稀缺性”。
不少楼盘以“定购”、“拟定合同”为由捂盘惜售,从而让购房人形成房源紧张、供不应求的恐慌心理,开发商获取利润最大化。房子早盖好了,但是,就是迟迟不拿出来卖。许多楼盘采取“挤牙膏”式推盘策略,让很多买家感觉“可买的房子越来越少”。“捂盘惜售”这个楼市老生常谈的现象,常常会引发购房人的“恐慌心理”,导致房价非理性推高。
就是这种捂盘惜售,让百姓痛恨的销售欺骗手段,却在中国资本市场被复制应用,似乎有种泛滥的一种趋势。
缺乏价格弹性的粮店从不促销
某粮店开张,但顾客并没有老板预想的多。当老板看到满街的商店降价促销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打折出售的招牌随处可见,而看到这些红红火火的顾客盈门的场面,老板心想“薄利多销”是很有道理的。
于是,老板将贴在外面的价目表改了一下,在原来的“1.8元1斤”上用红笔划去了“1.8”改成了“1.7”,即“1.7元1斤”。价格便宜了1角,但是并没有多吸引多少顾客。老板想,可能是因为降价的幅度不大,于是将“1.7”改为了“1.5”,变成了“1.5元1斤”,这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了。但老板发现,吸引的顾客还是不多。等到晚上算账的时候,销售收入竟然几乎没有增加。
这使粮店老板十分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经济学告诉我们,影响一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除消费者的偏好和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外,主要有该商品的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等。价格弹性是用来测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在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其它因素给定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其价格,其需求发生变化大小的程度。
如今,商品打折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无论大街小巷,总会看到“大甩卖”、“跳楼价”、“大放血”等字样。但我们很少看到粮食、食盐等商品打折销售,零食缺乏弹性就是其主要原因!
在商业活动中,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低定价或采用降价策略,这就是薄利多销。“薄利”是价格低,每一单位产品利润少,但销量大,利润也就不少。因此,降价策略适用于这类物品。但是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实行低定价,也不能降价出售。降价反而使总收益减少,所以现实中很少有米面、食盐之类的商品降价促销。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呢?由于任何一种物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
从生活中,我们也能得到这样的体会,生活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不必需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小麦、大米这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并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动而起太大的改变。与此相反,当大蒜价格上升时,大蒜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原因是大多数人把小麦、大米作为必需品,而大蒜作为一种作料,没有了大蒜,我们一样能吃饭。
1979年我国农副产品调价,猪肉上调20%左右。在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下,猪肉的需求富有弹性,猪肉涨价后人们的部分购买力转向其他代用品,导致猪肉的需求量迅速下降。国家不得不将一些三、四级猪肉降价出售,加上库存积压,财政损失20多亿元;再加上农副产品提价后给职工的副食补助20多亿元,整个财政支出增加40多亿元。
另外,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2004年禽流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家禽类相关产品的生产,但并没有从整体上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禽流感流行期间,人们在饮食上对鸡肉的抵制是最明显的,对于鸭、鹅等家禽的相关产品也颇有顾忌。家禽本来是人们的主要肉食对象,而如今它们的供应量大幅度减小。于是,人们的肉食对象集中在猪、牛、羊、鱼等动物上。
我国粮食却在10多年前就逐步放开了,而食盐到现在仍继续实行专营,并且不光是我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盐都控制得很严。例如,美国号称市场经济的典范,什么商品的生产销售都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可对食盐却控制得特别严格。美国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协会和政府共同管理,政府负责盐开采的审批,制盐企业都必须在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进行登记,而美国盐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制定各种盐的技术指标,并有专门机构对不同用途的盐的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这种对盐的严格控制,有很多种原因。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价格弹性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食盐没有替代品,其需求弹性很小,所以国家对食盐的管制非常严格。对于人们来说,不管食盐价格涨多高,都必须消费。如果国家放开对食盐的控制,导致食盐市场出现混乱,则对人们生活影响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弹性也是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的商品的价格弹性和汉朝的价格弹性,早已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手机,刚出现时,还属于“有钱人”的弹性需求,这些年下来,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人必需”的刚性商品;电脑,过去并非刚性需求,如今已经变成最坚挺的“刚性需求产品”,
而电脑都离不开的基本软件——操作系统,也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刚性需求”;而私家车,在“城城皆堵”的中国,也是越来越“刚性”。
在灾区遭商贩哄抬的吉芬商品
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19世纪在爱尔兰观察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灾荒,虽然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但爱尔兰农民反而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吉芬,就把吉芬发现的这种价格升高而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的经济现象叫做吉芬现象,简单地说就是越买越高。
按照正常的供求规律,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为什么土豆的价格贵了一倍,却为什么销售一空呢?原来供求关系也是有例外的。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上升的商品——吉芬商品。
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减少的商品称为低档商品。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当人们的口袋越来越鼓时,他们就越来越在意消费商品的档次:在有能力“鸟枪换炮”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浪费这种能力。据此,我们可以把商品分为两种: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对前者的消费会随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对后者的消费则恰恰相反。
而爱尔兰的土豆吉芬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饥荒这样的特殊时期,面包、肉类、土豆的价格都上升了,但人们的收入大大减少,更买不起面包、肉类,相对便宜的土豆便成为人们的首选,这样对土豆的需求反而增加,使得土豆的价格增长比其他食品类的价格增长更快。
2010年,智利地震后,灾区物价飙涨,从食品、婴儿纸尿布、燃料等的一切价格都不断上升,这对震后灾民来说简直苦不堪言。恢复营业的超市和商店外大排长龙,物价比地震前上涨了至少三倍,虽然知道有人蓄意哄抬物价,但大家还是不得不接受现实,因为买不到就得饿肚子。
单就一种现象而言,天底下到处都有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很多“北漂”的人们选择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租房子住,但是那里的居住环境比市区要差,交通也不太便利,其房屋的性价比也比较低,房屋一般比较简陋。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乡结合部,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城乡结合部的租房价格不断上涨,但相比主城区而言价格还是比较便宜,对于刚刚在北京立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在这里租房还能享受到相对便宜的房租,哪怕房子的性价比并不高。
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如果天降大雨,地铁口的雨伞尽管价格较平时上涨,但销量还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价格还不是高得离谱,人们就会购买。试想如果雨并不是很大,人们可以赶到商店再去购买的话,小贩们的高价雨伞自然就无人问津了。吉芬商品还常常在灾难时期被商家利用。比如在“非典”时期,个别商家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哄抬物价。
美国人罗伯特·西奥迪尼写的《影响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旅游胜地,新开了一家售卖印第安饰品的珠宝店。由于正值旅游旺季,珠宝店里总是顾客盈门,各种价格高昂的银饰、宝石首饰都卖得很好。唯独一批光泽莹润、价格低廉的绿松石总是无人问津。为了尽快脱手,老板试了很多方法,例如把绿松石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店员进行强力推销等。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徒劳无功。在一次到外地进货之前,不胜其烦的老板决定亏本处理掉这批绿松石。在出行前她给店员留下一张纸条:“所有绿松石珠宝,价格乘二分之一。”等她进货归来,那批绿松石全部售罄。店员兴奋地告诉她,自从提价以后,那批绿松石成了店里的招牌货。“提价?”老板瞪大了眼睛。原来,粗心的店员把纸条中的“乘二分之一”看成了“乘二”。
其实,生活中的“吉芬现象”并不少见。最突出的就是这几年来的房市。房价涨得越来越快,而买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许多没钱的人也在想方设法购买,借钱、按揭、攒钱……无不希望自己 “有房一族”的美梦早日成真。其实在股票市场上也存在吉芬现象,如某一种股票价格上扬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抢购这种股票。而当一种股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购买这种股票的人反而很少,拥有的人也希望尽快抛出去。人们越高越买,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股票价格升高,说明投资者有利可图。
为了迎合部分高消费群体的需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高价礼品,价格越高,越能够显出对送礼对象的高度重视。于是中秋节出现上万元一盒的月饼,饭店里出现数十万一桌的饭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思考:为什么电影院提供折扣电影票
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一个做假证的人在互联网发个一个广告,广告是这样的:六月是外出旅行的好日子,如果你愿意,办理一张学生证可以为你省去不少经费。
多多的好处,一次长途旅行就可以把办理学生证的支出追回——对应经济危机的好办法,节省无处不在。
这多少有点笑话的成分,但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现象。影院老板还经常给特殊群体(学生、老人等)打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的需求对价格更为敏感。
有人说这样并不害怕学生从中套利吗?与黄金和食盐不一样,电影票无法随意转售。这是因为:
2006年《达·芬奇密码》全球公映后票房节节攀升,5月26日—28日,某市某影城推出学生优惠活动,在校生凭学生证购买电影《达·芬奇密码》夜场票,可打四折,只需20元/张,另随票赠送文乐书店会员卡一张,持卡购书可享受8.5折优惠。
这次白鹿影城推出的学生优惠活动为期三天,该影院当天6点10分开始的所有场次的《达·芬奇密码》都只需20元。另外,白天场《达·芬奇密码》原价40元,学生凭证购票打半折,也是20元/张。
另外,6月10日至7月10日,为国产影片展映月,白鹿影城即将放映多部优秀国产影片,并推出针对学生的观影优惠活动。
从上面这个案例我们也看出,打折的学生电影票是夜场电影票,也就是从时间上进行了限制,所以一般的人,上班族会可能会牺牲晚上两个多小时的宝贵睡觉时间而耽误下一天的工作。
电影院为了避免学生转手套利的可能性想出了各种机智对策。不少诀窍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比如真维斯可能会短时贱卖,在某一天的下午三点进行打折,这样一来,顾客需要经常来真维斯店碰运气,也提升了企业的人气。愿意付出此种努力的买家,得知打折开始,就不怕麻烦地专门赶过去买,从而享受折扣价。不愿费劲的顾客则要支付较高的价格。
年轻人不可能买一张学生票,然后再把它卖给成年人,从中牟利,因为只有拿着学生证的人才能使用折扣票。倘若卖家提供的是一种体验,而非切实的产品,那么从本质上来说,套利的机会是有限的。但一个学生看了电影,不可能把自己的体验转卖给别的成年人,所以也无法转卖;对于假证,影院也会设置门槛,研究生证不打折,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拿着一个本科的学生证去看电影,这多少会让自己脸红或者过意不去。
看过卖家为不同定价设置门槛的例子,你一定会发现,不管什么商品,卖家多少都要用到此类手段。有一个在入住酒店登记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办事员背后有幅海报上说,“记得询问我们的特价。”他很好奇,问过之后,对方告诉我,他可以拿到 150 美元的房价。
房客为了获得折扣所要跃过的门槛是,问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这个门槛太容易清除,但往往很多人却并没有享受到折扣或者特惠。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注意过。还有一些客人恐怕会觉得询问特价不体面,对价格也并不敏感。还有一些客人,比如能报销房价的商务人士,根本就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