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26026400000044

第44章 杜甫(1)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他出生在巩县(今河南巩义),其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担任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官职,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一生写了1500多首诗,名篇甚多。他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亲眼见证了繁华到极点的盛唐王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亲身体验了颠簸流离之苦,他把这些经历写进诗里,其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沉郁顿挫,常以叙事入诗,语言精练,饱含他对国运的关注,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纨袴①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②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④子建亲⑤。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⑥,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⑦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⑧顷⑨见征,歘然○10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11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12喜,难甘原宪○13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14。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注释】

①纨袴,即“纨绔”,指富贵子第。

②丈人:对长辈的尊称,此处指诗题中的韦左丞韦济。

③观国宾:《周易·观卦·象辞》中有言:“观国之光尚宾也。”

④看:比拟。

⑤亲:接近。

⑥挺出:杰出。

⑦旅食:寄食。

⑧主上:指唐玄宗。

⑨顷:不久前。

○10歘(xū)然:忽然。歘,快速的意思。

○11蹭蹬(cènɡ dènɡ):行进困难的样子。

○12贡公:西汉人贡禹。他与好友王吉仕途都颇为不顺。汉元帝时,王吉被征兆担任谏议大夫,贡禹得知这一消息后取出官帽,弹去灰尘,准备戴用,是为典故“贡禹弹冠”。此处是说杜甫也曾以贡禹自比,期望能通过韦济的帮助闻达仕途。

○13原宪:字子思,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出身贫寒。

○14踆踆(qūn qūn):走路忽走忽停的样子。

【赏析】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37岁的杜甫已经在长安谋求功名三年。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早年以文辞扬名,与杜甫、高适等诗人都有来往。韦济虽然欣赏杜甫的才华,但并没有在仕途上给杜甫提供帮助。此前,杜甫也有干谒以求仕进之作,但没有得到韦济的实际回应,于是诗人又作了这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一首带有社交性质的长诗,亦可视为诗人的自叙诗。

杜甫虽希望韦左丞能够给自己以实际的帮助,但通篇毫无急功近利、阿谀奉承之气,反倒流露出了怀才不遇的激愤,表达了高洁傲岸,刚强不屈的情操。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两句对比,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贤愚倒置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抨击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压制人才的恶行。“饿死”和“误身”是互文,不学无术、沉溺酒肉的纨绔子弟从来没有衣食之忧,并且入仕途如逛街市;满腹经纶的儒生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想登朝堂却难似登天。现实如此不公,故而,身为千万“儒冠”之一,杜甫立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丈人”是对长辈的尊称,“贱子”是诗人自称,表现自己的年少位卑。这两句以下便是诗人“具陈”的内容:

从“甫昔少年日”到“再使风俗淳”,诗人详细描写了“少年日”的清高自负和得意张狂。这十二句层次分明,每四句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先写勤学苦读以赋诗,再写头角崭露,最后抒发志向。

诗人自少年时就享有诗名,曾经有过“观国宾”的待遇,但自己的才华并不都是上天赋予的,之所以下笔如神,靠的是“读书破万卷”的勤奋和努力。诗人自认为辞赋和同杨雄媲美,诗篇能与曹植争辉,连当时的诗坛领袖李邕、王翰都对他颇为赏识。少年成名的经历,以及才华满腹的自信,促使他萌生了远大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为君王赏识,并辅佐君王超过尧舜二帝,使社会风气恢复昔日的淳厚。

之所以写少年之荣,主要是为了突出眼下之辱。从“此意竟萧条”到“蹭蹬无纵鳞”,诗人主要表达政治理想破灭的忧愤和怀才不遇的误身之叹。

“此意竟萧条”紧接在“致君尧舜上”的踌躇满志后,诗意一下陷入落寞寡欢的情绪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似乎把诗人的伟大抱负都消磨殆尽了。

自洛阳落第后,诗人常常骑着一头瘦驴四处游历,饱尝艰辛和苦难,尤其来到繁华的京城之后,心里的苍凉落寞之感就更浓了几分。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诗人寄人篱下,饱受冷遇的苦楚一言难尽,一个“潜”字诉尽辛酸。尤其是不久之前在朝廷特试中的遭遇,更让诗人感到愤怒。

唐玄宗下诏广征人才,但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进京应试,杜甫抱着极大的希望参加了这场考试。但权倾朝野的奸臣李林甫担心贤能者会对自己的势力构成威胁,谎报“野无遗贤”,所有应试者全部落选,杜甫也不例外。“主上顷见征,歘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这四句诗形象地写出了这次经历带给诗人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此前的“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豪情壮志已经不见踪影。

从“甚愧丈人厚”到“万里谁能驯”,一唱三叹,一波三折,诗人反复表达自己对韦济知遇之恩的感情之情,又流露出希望韦济在仕途上帮助自己的期许,其中夹杂着他想要离开京城但又进退不定的复杂心思,

结句“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收束高绝。诗人以翱翔天际、出没云海的白鸥自比,表达出追求自由、睥睨天地的不羁和磊落。杜甫的心情几经起落,此前主要是从希望转为失望,由满心期待到愤愤不平,由斗志昂扬变得消沉落寞,但通过这喷薄而来的尾句,诗人摆脱了人生失意情绪的纠缠,气势陡然高涨起来。诗人虽然心情落寞,但仍旧表达了不会向不合理现象妥协的态度,这种不卑不亢、怨而不哀、桀骜刚强的性格令人心生敬意。

全诗语言质朴凝练,情感真切动人,已经显示出杜诗沉郁顿挫的整体特点。另外,诗人把对比与顿挫曲折的笔法运用于骈散结合的诗句中,逻辑严谨但表达灵活。

其时杜甫已然经历过个人仕途的挫折,但他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还不够深入,因而,通篇几乎都围绕他本人的际遇展开。虽然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两句中已经对残酷、冷漠的现实有了一定认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高度,但其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已经初见端倪。

【大师导读】

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屋,各有定处,不可乱也。

——范温《潜溪诗眼》

此诗全篇陈情,……直书胸臆,如写尺牍,而纵横转折,感愤悲壮,缱绻踌躇,曲尽其妙。……末段愤激语,纡回婉转,无限深情。

——王嗣奭《杜臆》

篇中……词气磊落,傲睨宇宙,可见公虽困踬之中,英锋俊彩,未尝少挫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董养性语

意最委折而语非乞怜。

——杨伦《杜诗镜铨》

思深意远,极鸣悲慨。

——方东树《昭昧詹言》

·兵车行

车辚辚①,马萧萧②,行人③弓箭各在腰。

耶④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⑤。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⑥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⑦,行人但云点行⑧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⑨与裹头○10,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11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12。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13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4。

【注释】

①辚(lín)辚:车轮声。

②萧萧:马匹的嘶鸣声。

③行人:应征入伍,即将远赴边疆的士兵。

④耶:通“爷”,指父亲。

⑤走:快步奔跑。

⑥咸阳桥:即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汉武帝时修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唐朝时称咸阳桥,是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

⑦干(gān):冲。

⑧点行(xíng):点名征调壮丁。

⑨里正:根据唐朝制度,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

○10裹头:类似于加冠的男子成丁礼。

○11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

○12荆杞(qǐ):指荆棘和枸杞,都是带钩刺的野生灌木,被视为恶木。古人常以其形容萋莽萧条的景象。

○13陇(lǒng)亩:田地。

○14啾啾:象声词,形容哭声凄厉。

【赏析】

车辆隆隆地碾过地面,一匹匹战马发出悠长而悲哀的嘶鸣,即将出征的战士腰间别着弓箭,排成队列,脸上流露出或留恋、或恐惧、或绝望的神情。这支队伍中的士兵大多是被抓来的穷苦百姓,他们不愿到陌生的边疆流血送命,却又无可奈何,所有人看上去都无精打采。道路两旁挤满了奔走呼号的老人、妇女和幼童,他们拦在路中,扯着亲人的衣角,捶胸顿足,号啕失声。人群卷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雄伟的咸阳大桥都被淹没了;马嘶声、车轮声、军号声、呼喊声、痛哭声响成一片,直冲到九天云霄之外。

这是杜甫在《兵车行》中描写的士兵出征前的场景。天宝之后,大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动了很多场战争,战祸连年,徭役沉重,给边疆以及中原地区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杜甫一生辗转多地,颠沛流离,亲眼目睹了战争造成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社会悲剧。他用歌行体的形式,艺术化地表现出了军队开拔之前仓促、混乱,触目惊心又令人悲恸的场面。

前六句从听觉和视觉上客观描述了战士们即将出征前的画面。没有豪气干云的大义凛然,也没有不赢不归的高昂斗志,只有满目凄凉悲怆。送行的是“耶娘妻子”,说明被抓走充军的是家中成年的儿子、丈夫、父亲,这些壮年劳力是每个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负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的重担,一旦被抓走,家人的生活将从安稳变得动荡,还意味着亲人间的生死之别。

第八句中的“点行频”指明了送行场面混乱的原因,同时也指陈了百姓苦难的根源。这三个字既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全诗“诗眼”。

接下来,叙述的主角被进一步具体化为一名十五岁开始出征,到四十岁还要戍边的老兵。他说,自己离家时还是一个少年,需要由里正来帮忙裹头巾,回来时已经满头白发,即使年纪已大,仍然逃不脱被征兵的命运,现在竟然又要去边关戍守了。边疆的土地已经浸满战士的鲜血,像是一片血海,可是不顾子民生死的帝王还忙着开疆拓土,没有要停止的意思。杜甫用古代的汉武帝喻指当朝的唐玄宗,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可见其对百姓的同情之深切,对朝廷的愤怒之强烈。

频繁的战乱带来的灾祸殃及整片中原大地。“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在华山以东的二百多个州县,原本肥沃辽阔的土地已经荒芜,荆棘遍地,千万座村落里人烟稀少,满目萧条。虽然诗人笔下只写到这二百多个州县,但推而想之,全国上下但凡被战争波及的地方,恐怕都是一样的凋敝。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家里的壮丁都去了边关,田地里只能看到妇人劳作的身影,虽然她们勉力耕田犁地,但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可见当时中原百姓生活的艰难。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这一句是说秦地,也就是关中地区的士兵最善战耐苦,但这样优秀的士兵也没有得到朝廷的善待,反而和被驱使的鸡犬没什么不同。这句诗一方面是说士兵们没有自由,无法决定自己命运,另一方面又说明统治者的冷血和残酷,士兵们为朝廷流血牺牲,统治者却视之为鸡犬,真是令人伤心。

士兵的生活如此悲惨,军队中难道就没有一位长官过问吗?“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即使有长官过问又能如何,士兵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在此之后,老兵开始痛陈当下悲苦:“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已经到了冬天,朝廷仍然不肯放我们这些从关西被抓来的士兵回家。家乡的酷吏肯定又在催缴赋税,但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和柔弱的妻儿,连个能干农活的劳力都没有,租税从何而来?即使妻子勉强下地,战火连绵、经济凋敝,又有哪块土地上能长出茂盛的庄稼呢?本句与前文“纵有健妇”两句相互呼应,直言战祸之深重。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则是从侧面表现战争的残酷。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人们竟然发出“生女好”的感叹,这一反常态的转变是因为女儿还能嫁个邻家郎,安稳生活,倘若生个儿子,一旦被抓了兵丁,就吉凶难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