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26026400000054

第54章 岑参(2)

随后,诗人再深化一步,马身上的汗水把雪融化,腾腾蒸发着水汽,再冷却结成冰碴挂在毛皮上,帐幕中砚台里的水已经结了冰,将军欲拟写文书时发现难以蘸笔挥毫。这些描述使引人联想到将士们强大的忍耐和承受力。长期厄境锻造出的军容严整,训练有素,坚毅勇悍,如此的军伍必定无往而不胜。

第三层写战胜敌人的信心。“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匈奴的骑兵如果探知我军如此强大有战斗力,一定会胆颤心惊。料想他们也只是在远处打探消息,不敢以短兵相接对战决胜。最终敌军会闻风丧胆远远遁去,胜利属于大唐雄师。

全诗的艺术特点鲜明。首先是语奇。诗人用“莽莽黄入天”来形容黄沙遮天蔽地,气势雄浑而沧桑;用一川斗大石头被吹得满地乱滚来形容风吹猛烈,怪异奇特,扣人心弦;“夜不脱”、“面如割”、“砚水凝”等都语义新奇,形象生动。

其次是气壮。大将出师,三军夜行,刀戈相拨,寒风凛冽,马毛汗蒸,冰砚草檄,决战虏骑,势不可屈,一连串的壮阔意境铺陈,气壮山河。若不是作者有丰富的边塞体验和一片爱国的热情以及与边关主帅的相知相契,便无法写得如此酣畅。

再就是情真。诗的语言直白,但感情深挚,洋溢着热情。写境物写得极其严酷,写人写出了百分豪气,写战事写出了十足信心;渲染寒酷而不致人低沉,铺叙艰难而能壮人胆志,字表谀合而暗含勉戒。

【大师导读】

这首诗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其中除首二句外,都是三句一换韵,而这三句又是每句押韵,和寻常的隔句押韵,或成双数换韵,大不相同。但是它的声调并不急促,读了也很顺口。这是因为所押的韵是平仄声相间着的缘故。

——喻守真

川,本义是河流。沿着河流两岸的平原,称为“川原”,也简称为川。“行”是歌行的行,不是行走的行。《走马川行》是这首诗的正题,是歌曲名;《奉送出师西征》是副题,是诗题。

——施蛰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②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①旄(máo)头:即“髦头”,昴星的别名,旧时以为“胡星”。

②虏塞:敌方要塞。

【赏析】

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相同,本诗也是岑参为同一战事赠给封常清的作品。《走马川行》通过进军的艰难赞扬军士的勇毅和必胜信心,本诗则直接描绘战场的氛围和气象。

前六句写大战之前两军遥相呼应的对峙状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作者以一种丝管轻吹的笔意发起诗的开端。月黑之夜,轮台城上角号呜咽,预示着战事将临,而北方的天际旄头星宿悄悄下落,边塞的夜曲,苍凉而雄浑。古人认为天上旄头星宿预示着胡人的旺衰,旄头明耀预示胡兵兴盛,而“旄头落”预示胡兵败北。诗的开头就隐含了唐军此去必胜,对出征的吉祥祝愿藏于字里行间。

此时此地压抑的战争氛围是缘何而起的?反推回叙,原来是因为“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此前接到军情报告,知悉匈奴的单于已经带领大军入寇,到达了金山的西面。

敌人来犯,因而才日夜响起警报的号角。不仅如此,“戍楼西望烟尘黑”,登上戍楼已经能够望到西方敌军营地升起的烟火了。这样的紧迫军情,我方当然要有所准备,事实上已经“汉兵屯在轮台北”。一在金山西,一在轮台北,军处两地,遥见狼烟,对垒之势已成,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中间八句是对两军对战境况的描写。由于是奉送出征之作,对两军作战只是虚拟的描绘并非战后的追述。在此,作者先对军容尽量夸张渲染一番:“上将”四句把出征的场面和气势描写得极其宏大。领军大将拥着节旄要去西征,大军在朝阳中随着笛鸣声启程,中军及偏师进军的鼓声如海潮般隆响,三军将士齐声大呼要把阴山掀翻移动。

“三军大呼阴山动”,雪海也要搅它翻涌,阴山也能将其掀动,这浩大的气势必将所向无敌。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收束全诗向封大夫表示祝贺,而是笔锋一转,“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这是在提醒将士们绝不能自满轻忽,因为“兵气连云屯”的敌人也十分强大,他们也是有备来侵的。

“战场白骨缠草根”一句更是警策和提醒,新战死的人不可能马上变作白骨,此处诗人要暗示的是这场战争并不轻松,前面是古往今来边塞无数将士倒下的战场,残酷的边疆战史需要拿来作借鉴,军威大盛也不要轻敌。

送征之作不能尽都是颂辞。以下两句又加写气候的寒冷,风是急的,雪片是阔的,“石冻马蹄脱”,石头冻硬竟能将马蹄臼落,环境的严酷,战争的艰苦不言而喻。作者此处的目的并非渲染战争的恐怖,而是对艰难现实的正视,说明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

末四句主旨是呼应奉送出征的主题。“亚相勤王甘苦辛”,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在汉代此职相当副宰相,因而岑参诗中称封常清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突出了封常清为国守边的忠心和必胜的决心,并带有预祝凯旋之意。结尾两句是颂扬之辞。“今见功名胜古人”,封常清自幼读书,两次入朝为官,安史之乱前曾取得赫赫边功,岑参对封常清是由衷赞佩,不存半点阿谀逢迎之意。

全诗顿挫抑扬,结构紧凑,张弛有度。描写、烘托、象征、想象、夸张等手法多样,具有很强的艺术穿透力,并兼具历史的厚重感和浪漫的气息。

【大师导读】

这首诗虽重在送行,但就篇中叙述看来,却旨在西征,希望他“静边尘”而立功名。

——喻守真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考证,此诗作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的途中,是一首思乡之作。

岑参在天宝八年远赴西域,行程中恰遇回京的使者,且对方又是故人。一去一返,两相对比,不由得让人黯然伤神,因而他一边请故人捎信回长安告诉家人自己平安,一边泪流满面用衣袖擦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他向东遥望那故土长安,只觉西去的路漫漫长远,泪水流下擦湿了两袖,可汩汩的泪还是没有流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在马上相逢没有纸和笔写成书信,只能拜托故人传个口信回去向家人报一声平安。拳拳思家之情跃然纸上。此时他该是“泪已干”,不再悲,并决定了放下思乡的包袱远去戍边。三、四两句处理得简单直截,但简截中寄寓着一片深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磊落的胸襟。

岑参二十岁入京求仕,三十岁考取进士,先后两次去边塞,度过了六年戎马生涯。岑参一生的志向可表作两端,一是通过边陲建功来求取功名,另一个心愿则是报效国家。他曾自言:“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基于此,岑参一生作为皆积极而奋进,边塞诗也都昂扬大气。既然“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似乎就不应像此诗中“泪不干”。不过也正是如此,才显出了诗人的至情至性。“奉王事”不等于无家事,“不为妻子谋”不等于心中无念妻子,同样,岑参因思家而落泪并不代表他勤于王事的心志不坚。

此行是岑参第一次西去万里,远离家乡告别亲人去从军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频频回首怀念家园,另一方面远去戍边立功报国的决心又十分坚定。但顾家和报国定然不能两全,西去报国是他最终坚持的选择。

语言朴素明快,但意味深远悠长,是本诗的极大特色。虽寥寥数语非常直白,却如浓酒一样醺人欲醉,盖因苍茫古道上那擦肩而过的口信让人揪心,又得益于诗人平实中见真情的表现功力。

【大师导读】

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说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

——谭元春《唐诗归》

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

——唐汝询《唐诗解》

不必用意,只写得情景真耳。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解》

望断乡关,泪渍双袖。“平安”二字,仅于马上报之,衰年作客,情何以堪。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

奇才奇气,风发泉涌。

——方东树《昭昧詹言》

这首诗是平平直直的叙述,没有寓意,全用赋的手法。因为所叙的事实深刻地表现了边塞征人的怀乡情绪,尽管是质朴的素描,也仍然很能感动人。

——施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