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26026400000063

第63章 李端

【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考中进士,官至杭州司马,后辞官归隐,长期生活在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才华卓越,常作表达避世思想的应酬诗,偶尔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亦有少量闺情诗。《全唐诗》收录其作品三卷,共261首。

·鸣筝

鸣筝金粟柱①,素手玉房②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①金粟柱:指筝上安弦的轴,饰以金粟,故名。

②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

【赏析】

乍看题目,这当是一首吟咏筝曲的作品,但实质上是诗人对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周郎顾”而故意“误拂弦”的情态描写,是一首细腻婉约、耐人寻味的小诗。

诗人开篇先咏筝:“鸣筝金粟柱”。优美的乐声从雕饰着金粟图案的筝上发出。动词“鸣”字既暗指弹筝动作,又点明乐曲的动听和悠扬。

次句“素手玉房前”引出弹琴者与弹琴的场所。“素手”说明弹琴者是一个妙龄女子。古人常用“素手”状写女子洁白的手,如“谣风入素手,占曲掩朱唇”(何逊《咏扇诗》),又如“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玉房”指弹琴女子的住处。这一句富有闺阁之气,为下文中女子传达闺情埋好铺垫。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承次句而人,从弹筝的人生发,并咏筝曲,隐切诗题中的“鸣”字。

“周郎顾”出自一个典故,《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也就是说,年轻的周瑜精通音律,即使酒过三巡,也能敏锐地听出乐曲中的疏漏和错误,而且每次觉察出来,他都会回头看一眼演奏的乐师。所以当时有民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句中的“时时”强调出错的频率之高,“误拂弦”指故意弹错曲子,诗中的女子在弹筝时屡屡出错,并非心不在焉,也不是因为琴技不够熟练,完全是刻意为之,目的是吸引听曲者的注意。

诗人的着眼点不在弹筝者的技艺,也不是筝曲的旋律,而是通过抓取细节摹写弹筝者的神态和心理。诗人把弹筝女子邀人顾盼,心思大胆而举止腼腆的女儿情怀写出,巧妙自然,不着痕迹。

【大师导读】

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李端)何故知得恁细。

——徐增《而庵说唐诗》

此诗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体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种邀宠之情,曲曲写出,十分传神。诗的写法像速写,似素描,对弹筝女形象的描写慢十分成功的。

——倪其心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赏析】

在古典诗词中,喜鹊一般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报喜的信使,但也有个别作品会以鹊衬怨,传达别样的情思,如李端这首《闺情》。诗人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抓取生动传神的细节,营造出了一幅意境优美、情思深远的思妇图:在一个月落星稀的夜晚,孤独的少妇辗转反侧,她不言不语却神情灵动,内心似有百转千回的情愫如汹涌的波涛,让她难以成眠,只有望着桌子上那盏孤独的灯火怔怔出神。

屋内光线渐渐亮了起来,烛火的微光更显得可有可无,原来是天快要亮了。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喜鹊“喳喳”的叫声,少妇赶紧披衣而起,迫不及待地来到门前,向外张望。可是,门外的路上空无一人,只有前日过路的行人车马留下的痕迹。喜鹊又叫了起来,少妇满腔希望成空,不禁连这素来报喜的鸟儿也恼恨起来。

尾句“不忿朝来鹊喜声”是理解本诗思想感情的关键。妇人一听到喜鹊叫声,满心欢喜,但出门不见归人,空欢喜一场,不由得恼怒起来。“不忿”道出少妇的怨尤之深,良人未归却怨到叽喳的喜鹊身上,实乃无理之怨,却更能凸显出主人公委婉的情致。她前夜辗转难眠,实因思夫之心过于热切,盼归之情过于浓烈,此时此刻盼望落空,由喜转怒的心情在所难免,做“不忿”语也是理所当然。不过,以喜鹊作为恼怒的对象,却是极富新意的。

诗人选择的时间是“天欲明”,意象是“落月”、“稀星”、“孤灯”等,共同构成了寂寞深闺夜更长的典型意境,渲染出了相思心重、情意绵绵的氛围。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饰,没有艰深晦涩的词语,也没有需要注解的典故,尤其后两句几乎就是日常口语,把少妇戏剧化的心理冲突展露无遗,写得情趣横生。

【大师导读】

极淡极真,绝似耳孟襄阳笔意。此全诗不对格,太白、浩然集中多有之。二公皆古诗手,不喜为律所缚,故但变古诗之音节而创为此体也。

——黄生《唐诗摘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