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26026400000083

第83章 白居易(2)

诗的前八句,以省练的文字交代了整件事的地点(浔阳江头)、时间(秋夜)、人物(主人、客人)和起因(“醉不成欢惨将别”、“忽闻水上琵琶声”)。虽然诗人在句中选用了“枫叶”、“荻花”和“月”等色彩明丽的意象,但是“瑟瑟”、“茫茫”等叠音词为这番景象平添一番凄美和冷瑟。同时“江浸月”中的“浸”字,营造出江景的空旷感。这种凄冷孤寂的环境是诗人秋夜送客的心情写照:落寞、遗憾。以此景烘染此情,景愈发伤情,情愈发哀婉。

“举酒欲饮无管弦”写友人相聚饮酒无音乐助兴,所以“醉不成欢惨将别”。这两句一来是为了交代事情的起因,另一方面也为后文的琵琶女弹奏做铺垫。

接下来一句中的“忽闻”二字,呼应前句,突出诗人闻琴声后的惊喜,在感情上很契合前文“醉不成欢惨将别”时的遗憾。这里诗人没有用形容词直接描写诗人听到的琴声,而是用“主人忘归客不发”这一具体的动作,侧面描写弹琴者琴技的高超和琴声的吸引力。

“寻声”以降的六句,写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出场。从“寻声暗问”到“移船相近邀相见”,从“琵琶声停欲语迟”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前者写主客二人寻找的急切、邀请的郑重,后者写琵琶女的犹豫、推诿,两相对比,反衬琵琶女的琴声之妙绝。

琵琶女之所以姗姗来迟,不是因为她不屑为陌生人演奏,而恰恰因为心中愁苦太多,不便示人、无心诉苦。诗人所以要设置这样的开场,也正是为了层层递进地突出琵琶女的难言之痛,同时也为后文留下悬念、做好铺垫。

这之后的二十四句,白居易动用通感、比喻、白描等多重艺术手法,表现琵琶女的高超琴艺、琵琶声的千变万化。

琴声从较音开始,“转轴拨弦三两声”是琵琶女较弦试音的白描刻画,诗人评价说“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字暗示以后的琴声情意更浓。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是听者闻声后的感想,呼应前句的“情”字。“说尽心中无限事”,进一步点明琵琶女借曲抒情、以乐代言的演奏心理。“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撚抹复挑”两句白描,通过极细微的情态和动作表现琵琶女弹琴过程中的专注和用情。

接下来十六句,写琵琶女在弹奏《霓裳》、《六幺》时的琴声。白居易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效果,多用“嘈嘈”、“切切”等叠音词摹写音乐,借诗歌本身的音韵美,突显音乐本身的曲调美;同时,他借助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可以直观反映的具体形象,兼用贴切、巧妙的比喻描写音乐,如起调时的珠子零落声、急雨骤下声,到鸟鸣般的轻扬、幽泉受阻的冷瑟,再到银瓶乍迸、铁骑突出般的强音突起,一曲回环,时起时落,令人遐想无限。

曲终声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琴声中陶醉,涵泳回味不止。这句颇具寂静感的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听琴人忘情忘我的情态,而这种情态也反衬出了弹琴者的琴技高妙。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同样是一句动作、情态白描。“沉吟”、“整顿衣裳”、“起”、“敛容”等动作,暗示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想一吐为快,却又一再犹豫。

接句“自言”二字,自然过渡,把诗的重点从琴声移到弹琴者的身世上。诗人略今而详昔,大篇幅写琵琶女从才貌双绝受人欢迎的艺人,沦落为“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过程。在写她当前生活的诗句中,诗人用商人的重利,表现她婚后的孤苦,用景物的冷、空、寒,渲染她内心的寂寥、无奈。

琵琶女的身世、生平诉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谱写了一曲让人动容的哀歌。琵琶女的形象变得立体起来,白居易借助她的言说,折射出乐伎的悲惨命运。

在此之后,一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承上启下,总结前文的同时,诗人把笔锋引向自己。诗人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自己的谪居环境和谪居生活。

浔阳地段潮湿、偏僻的特点。在这里没有像样的音乐,更没有愉悦人心的自然之声。山歌、村笛在作者听来难以入耳,杜鹃鸣叫、山猿哀鸣不听也罢,听了反而会让人更加伤心。这些正好呼应“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可以说从“浔阳地僻无音乐”到“呕哑嘲哳难为听”,都是在为这一句做铺垫。

而诗人的这番自述和琵琶女的自言互作回应,共同解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句的具体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琵琶女的今昔对比和诗人的前后遭遇有相通处:曾经辉煌,如今落寞。互作倾诉后,彼此都为对方所感动,于是诗人邀请琵琶女再奏一曲。

再次写琵琶声,诗人没有再做铺陈渲染,仅用“弦弦转急”四字概括,但其中的“急”恰是琵琶女心情波动、起伏的外现。坐下人人掩面而泣的场面,间接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已经达到了高潮。最后一句诗人自问自答,再次突出个人情感,足见其内心压抑良久的悲苦释放。

【大师导读】

以诗代叙,记情兴,曲折婉转。

——郝敬《批选唐诗》

此诗虽是永的商妇琵琶,写琵琶挂心同,写商妇的身世,而着眼中“同是天涯沦落人”句所谓“感斯人言,是夕觉有迁谪之意”,就是本诗的大意。这一篇《琵琶行》仿佛江潮涌处,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

——喻守真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1无觅处。

【注释】

○1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赏析】

明代文学家杨慎在《词品》中说:“白乐天之辞,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在众多的白诗中,杨慎最爱这首《花非花》,因为它“因情生文”。至于白居易到底想在诗中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杨慎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不过,从诗的具体内容来看,这种感情类似某种无名的伤感,赋予全诗一种似是而非的朦胧美感。

起始两句套用民间歌谣的三三句式,文词错落,读来朗朗上口。“花非花,雾非雾”连用两个否定句,字面意思是说:是花也不全是花,是雾也不全像雾,本质上是两个比喻,说这种东西像花又像雾。

“夜半来”对应第三句“来如春梦几多时”,比喻作者想要言说的东西像梦一样短暂。“天明去”对应第四句“去似朝云无觅处”,又把它形容得像朝霞一样美丽易逝。这样看来,整首诗如打字谜一样,通篇设喻,喻体鲜明,本体却闪烁不定,让人无法完全了悟。

多个比喻连用的艺术手法,称博喻、连比。在白居易的诗中这种手法较为多见,比如《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但大多数情况下,博喻只多作为诗歌的一部分出现,有时多个比喻都围绕一个鲜明的本体的展开,喻体环环相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诗歌的感染力。不过这首《花非花》全篇以博喻为诗,堪称特例。

就诗的内质来说,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施蛰存认为这首诗是白居易为妓女而作。也有学者根据此诗收录的位置和同集诗的感情基调、写作主题,推断这是一首追忆美好人、事消逝的悼亡之作。

尽管如此,众家的说法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诗歌的基调是感伤无疑,那种蒙眬的感伤之美,恰好契合人心感情的微妙,这种雾里看花的效果,也正是全诗的美丽所在。

【大师导读】

“花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施蛰存

·赋得古原草送别○1

离离○2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一作“草”。

○2离离:形容草原的莽莽之态。

【赏析】

按唐代的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答题方法和咏物诗类似。咏物诗讲究卒章显志,即在诗的结尾处突出诗歌的主题,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这一类的典型。从诗题中“送别”二字可知本诗以送别为主题。但诗歌前半部分并未点明送别事,只在最后一句点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可见言草的部分实乃为言情做铺垫,借景抒情,以草示人,用枯荣交替的野草暗示自己和友人之间的聚散。

第一、二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起笔“赋草”,紧扣题目“古原草”三字,在一片辽阔的原野上,满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野草,画面大气雄壮。面对在空间上的宽广无际的草原,诗人想到了自然的枯荣更替规律,也为诗歌“离别、人世无常”的主题作了铺垫。这两句诗看似平淡,不着修饰,却揭示了原野上草木繁荣与枯败的自然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不管烈火如何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漫天碧草。野草生生不息,顽强生命力的形象跃然纸上。“烧”、“吹”、“生”三个动词连用,极富韵味,把古原荒草的强大生命力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句两诗也暗示着人类自强不息,勇于战胜自然的拼搏精神。此后人们常常借此表明自己永不服输、东山再起的志向。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描写出春草的茂盛、古原的辽阔及春日的天朗气清。“古道”、“荒城”始终不离“古原”这一意象。诗人用“侵”、“接”二字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简明传神。

至“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句,方见“送别”主题。借春草繁盛抒发离别之情的传统早已有之,《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白居易在前面极力描绘春草之繁盛,而结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繁盛”,一“萋萋”,二者之间的反差强烈。将友人之间抽象的惜别之情化为触手可及的萋草形象,意象运用极其自然。

整首诗一气呵成、不琢雕饰,而又情真意切、以物言情,读来大气磅礴,催人深思。

【大师导读】

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馀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

——屈复《唐诗成法》

不过这两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确是佳句,好在它是一副对仗极其工稳的流水对。既刻划了原头春草顽强的生机,又可以用作各种比喻。这是有高度比兴意义的诗句。

——施蛰存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1,辞根散作九秋蓬○2。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千里雁:《礼》中有云:“兄之齿雁行。”这里用整齐飞翔的大雁比喻兄弟姊妹。

○2蓬:一种草,大概有一尺多高,叶子的形状很像柳叶,开白色小花。一到秋天就会被秋风连根拔起,随风而逝。

【赏析】

苏仲翔曾如此评价这首抒情诗:“此诗与题义处处合拍,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婉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白诗上乘也。”(《元白诗选》)这个评价极为切实。此诗语言平易流畅,以家常语道离别情,更突出感情的沉痛苍凉,令人心酸不忍卒读。诗的前两联以“时难年荒”、“弟兄羁旅”、“田园寥落”、“骨肉流离”紧切题义,紧锣密鼓地勾勒出中唐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破碎的疮痍现实。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799年)春天,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节度使董晋部下举兵叛乱,彰义(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紧随其后兴兵造反,白居易题目中的“河南经乱”指的就是这写实。河南叛乱累及南方漕运,加上长安周边的旱情严重,致使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阻饥”。

时年白居易上京应试,目睹此惨状,悲从心来,提笔直叙流离之苦。前四句即是诗人以直写“时难年荒”中的凄苦。战乱频发,诗人家中祖业与战火中荡然无存,田园也因战事寥落荒芜。兄弟姐妹流离失散。这四句诗还原了诗作的创作情境,奠定了诗作的情感基调。

继之“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二句,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化。手足离散,就如同分飞的孤雁;人背井离乡,正如秋季的无根蓬草。诗人用“孤雁”、“飞蓬”比喻手足离散与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自然贴切。这两句强调了乱世凄惶,物化了人情,将兄弟离散、家业凋零的流离之苦表现得沉痛深刻。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两句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在这静如止水的月光中,诗人联想到无数人正与自己一样正在承受着战乱之苦,别离之痛。那分散各地的兄弟姊妹,如果此时也注意到了这轮明月,也应同有“月是故乡明”之叹。同享一轮明月却相隔千里,这种生命的无奈又如何使人不垂泪。本诗以此句结尾,语尽而意不尽。

全诗以家常语道世间情,以浅易的诗歌语言抒发幽情,道他人之所不能道。刘熙载曾说“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而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用常得奇”,使此诗获得了鲜活的艺术生命。

【大师导读】

一气贯注,八句如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