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26038000000021

第21章 探究篇 谁在对应试教育说不(9)

1.放弃按学业成绩分好差班、以分数排名次、搞题海战术等系列违反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措施;

2.多引导学生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构建同学心理互助网络。动员学生志愿者参加,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4.普及心理教育知识。改过来家长会单一通报学生成绩为组织父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宽松学生家教环境。让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日趋注重与家教相结合;

5.针对学生易患的各类心理疾病,请法学人士、监狱人犯以案说法,请精神病治疗专家讲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知识。

6.设立心理教育热线信箱与电话。

7.普及适应的性知识教育。

8.在学校媒体开辟重要栏目宣讲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学生疑难。

通过以上有效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帮助学生撑起倾斜的精神,纯洁不良的情感,了解自我的人格特质。

社会:给好的品德以生长的空间。

过去,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但是,我们却很少为孩子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机会和空间。只有学校与社会的链接,只有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社会,才能促使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出好的品德和见识,用好的品德来挑战既有的偏见和权威。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动作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视野狭隘。1979年美国考察团来中国,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化考试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并就此预测,再用20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但25年过去,我们发现,曾被我们喻为“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制度却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体制入手,有系统地改革。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学校应实行开门办学而不是封闭式管理。每个孩子都拥有其独特的天赋,那么,我们在教育中就应该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而不是只承认一种:把课堂上灌输给他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

二是强化舆论主体导向。整顿舆论市场的脏、乱、差,维护正常的舆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杜绝网络非法营运。严惩报刊不良诱导行为。目前,在舆论引导上,各级已经针对性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从2004年4月12日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在短短半个月内接连发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的规定以及《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大“禁令”,开始大力整顿和净化国内电视节目。此三项禁令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关注。但凡好的规定出台,还贵在执行落实。这有待各级各部门一抓到底不走样。

三是建立学生义工制度。美国社会以社区自治为基础,比较强调互助。父母也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建设。老百姓打义工成风。即使是总统选举,所有候选人都要通过在基层社区打义工来拉选票。在我国,打义工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的近两年,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已开始把眼光投向打义工,将打义工作为自己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找到理想单位的手段——他们率先在用人单位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双向选择,再确定去与留。这样,即使在以后就业聘用的过程中有其他的变故,也增强了自己的工作实践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为以后的谋职打下了基础。打义工不仅仅事关品德的培养,还是了解社会的基本渠道。我们还可以尝试从中小学开始建立义工制度,让学生都通过打义工积累社会经验,磨炼组织才能。针对我国实情,学生义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周围分散型弱势个体或有组织性的密集型弱势群体(如敬老院老人、医院病人)定期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在农村生产关键时刻参与务农,协助党政机关参与社会热点的有关调查等。当然,建立学生义工制度,还必须配套其他相关制度。

四是倡导自我品德教育。一方面,作为每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真检索、矫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针对现时期青少年的精神需求特点,再树青少年典范,让青少年在强大的舆论宣传鼓动下,自加压力,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就像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我们发现了雷锋、张海迪等一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青少年典型一样,在物质比较充盈,精神相对贫瘠的今天,更多地发现、培养和宣传像洪战辉等有新时代特色的典型,刻不容缓。在这个缺少远大理想缺少真正楷模的年代,有针对性地发现、培养和宣传新时期青少年各类典范,以典型引路,有其更加重要的意义。

五是健全青少年心理求助网络。对比我们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学生,从物质上来讲,现在的学生确实享有着比我们前所未有的充裕,但是,从精神上来说,他们其实正承受着我们从来不曾有过的压力与孤独。更何况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的冲击令许多的成年人都防不胜防,道德观念、人生信仰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我们认为,在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的今天,仅仅是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了,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人的参与。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心理咨询业应是一个亟待振兴的职业。有报载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人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而在我国,这一职业却刚刚起步。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心理咨询职业标准,到了2002年,这一职业被写进《国家职业大典》。目前全国取得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的不过几千人,而以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来看,中国至少需要40万名心理咨询师。所幸新世纪以来,青少年心理救助工作有些地方已经曙光初现。针对自杀问题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广东率先成立了青少年救助中心,2003年11月,北京市又颁布了首都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地方性法规,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多家民间救助社团,我国青少年危机干预救助主体网络也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就是在我所居住的小县城,对问题少年的帮教也纳入了政府综治工作的考核内容。自杀,它只是一部分人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而采取的终极手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青少年中逐日增多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能够防患于未然,像对待身体侵入的病毒——SARS病毒一样全民重视,早预防,早治疗,形成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以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参加的社会民间团体为辅的心理救助网络。那么,许多生命的过早终结将无可乘之机,也找不到实施的理由。

谁在对应试教育说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控江中学校长张群撰文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德育落不到实处?是因为现在德育想要把孩子都培养成为圣人,但事实上大多数孩子都只是芸芸众生。基础教育的目的无非就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这包括为人和为学两方面,为人,让他们能够遵守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为学,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够获得在社会上谋生的本领。而目前的教育,施行的则是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前途,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过好日子的教育。大学像一个诱人的馅饼。有人甚至尖锐地抨击现在的大学生:“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雄心,没有烈胆;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眼光,没有见识。硕士不硕,博士不博”,虽然言辞有些过激,但目前的教育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如下“四不满意”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不满意,教师不满意,父母不满意,用人单位不满意。这样的教育是如何造成的?面对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该怎么办?

福建“维灵娜妈妈”,为孩子打造现代童话

尽管国内童话书打造得越来越花哨,品种越来越繁多,但我们仍然要说,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中国孩子和童话,正在分离,中国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中国孩子的少年,正在失去学习的情趣和劳动的资格。不少仁人志士为此痛心疾首,不少教育者也为此撰文呼吁。

可呼吁了很多年,我们的孩子一旦被父母牵手走进幼儿园,就从此意味着进入了高考倒计时,意味着很快就会沦为学习的机器,而智力之外的非智力能力,如果没有其父母对当今教育弊端的艰难辞拒,便无以拓展。于是,被动地选择为孩子高考倒计时,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对自家孩子前途命运不得不作出的妥协与选择。这已是中国当代教育已经见怪不怪了的普遍现象。

但有一些父母不这样选择。

他们在别的父母恨不得打造快速直达学分目标“航母”的同时,让孩子的生活步伐慢下来,慢到原本应该享有的节拍,还孩子童年以童话,以玩乐的童年,以学习的无限情趣,以劳动的美德,让孩子在自己的年龄里慢慢成长,以期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家庭有责任、对自身有理想的人。

其中有我走访的这样一位。

2008年8月的广州,骄阳似火,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心举办的童诗颁奖会现场,一位年仅5岁的小女孩以自己的稚嫩童声朗诵的诗歌《我的老师们》,给参加这次活动的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小女孩的妈妈赖文莲对我们说,刚满5岁的女儿已经能独立阅读,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在平时的生活中,女儿还自编了50多个故事及不少的童谣、儿童诗。其中有几篇还在《幼儿园》、《大灰狼》、《幼儿故事大王》发表了。同伴告诉我,网络上有名的蛋壳小屋,就是她的妈妈为她构筑的童话般的家。

看到这里,一定有许多父母想问,这样的“小神童”,是如何打造的呢?

母亲赖文莲说,女儿七个月时,特别喜欢翻书,边翻边咿咿呀呀地说话。这时的赖文莲,没有表现出其他上班族母亲的不耐烦心理,而是利用孩子喜欢说话这个契机将日常琐事编成简短的童话,以丰富她的词汇。如洗脸时,赖文莲会拿着毛巾说:“小妹妹,好可爱,小毛巾,要亲你!”擦完脸说:“小脸蛋,滑溜溜,真好玩。”洗手、洗澡、吃饭等等,各编一段话。每天重复着讲。

赖文莲还将她们之间的趣事编成简短的童话故事来讲,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岁后的一天,女儿站在小椅子上,探着身子,要拿桌子上的玩具,忽然,椅子一滑,摔在地上。她张着嘴刚想哭,赖文莲急忙抱着她说:“小小猪,真好玩,伸长手,拿东西。小椅子,真调皮,偷偷溜走了,小小猪,‘啪’的一声,一屁股摔在地,哈哈哈!”女儿不哭了,笑了,站在椅子上,故意又跌一次,赖文莲就再念一遍,这竟成了游戏,女儿玩得很开心。

一岁时,女儿已经很喜欢听婴儿杂志的一些故事。赖文莲给她讲故事时,每个故事几乎都放在情境再现中进行。赖文莲常常把故事里的情节,和她一起表演出来。当讲“小鸭子吧嗒吧嗒往前走”,赖文莲拉着她边学鸭子走路边念:“小鸭子遇见蚂蚁舍不得踩它,一不小心,踩着自己的大脚丫,啪的摔倒了!”赖文莲拉着她故意摔倒了。女儿心里乐开了花,总是反反复复要玩好几遍。

赖文莲常常即兴编故事,既达到教育女儿的目的,又能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在她一岁半时,有一次,她缠着要跟着母亲去上课。赖文莲想了想,即兴编了个故事:

“兔子妈妈有两个宝宝:白白和灰灰,都很可爱。妈妈要上课,很忙。白白总和外婆一起玩,外婆带他去坐摇摇车,逛超市,玩得很开心呀!小鹿阿姨夸他:‘乖乖宝宝,人人爱!’可灰灰总喜欢跟着妈妈,妈妈上课,他呆在教室,没人跟他玩,真糟糕。山羊阿姨笑话他:‘跟屁虫,真不乖!’”

女儿听到这儿,马上选择跟外婆走。

就这样,生活中的许多事,赖文莲都将它编成童话。以讲述童话的方式来让孩子进行思考与选择,成为了赖文莲的习惯。许多父母认为孩子难缠,可赖文莲觉得和女儿在一起的每个日子都是那么开心、愉悦,犹如置身于久违的童话世界。

赖文莲持之以恒地坚持着,赖文莲发现女儿的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越来越强。在故事的熏陶下,女儿的理解力也发展相当快了,学习的范围也很广泛了。一岁三个月,能分清左右手脚,五种颜色,各种树木、动物……只要接触了就会认识。

到了两岁半时,赖文莲发现这时的女儿特别喜欢上了背唐诗,赖文莲乘机把每首唐诗编成好听好玩的故事,就着图画绘声绘色地讲一遍,然后,和女儿一起背。背得多了,女儿有时候简直是出口成章了。有一次邻居的小弟弟一抬头,女儿就说:“举头望明月”,这时,她正喝着豆浆,顺口说:“低头喝豆浆。”她常常突然冒出一句诗句,让赖文莲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