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26038000000031

第31章 探究篇 谁在对应试教育说不(19)

而目前中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家庭很难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最重要的问题一是留守儿童多、离异家庭子女多,这是一个教育难度较大的群体,二是父母不能给孩子做表率。提高父母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这样的大环境中突围: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把“逼”学变成“乐”学。正如宋承昊所说:“让我们的孩子爱学习,会学习,有一学就会的方法,一生受益的结果。”他说,孩子不聪明,未必学不好,孩子不听话,未必不爱学;孩子天资好,未必会学习;孩子特听话,未必爱学习;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学习高手,但是,无数父母却为孩子犯愁,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多,而是我们做得不够对。

“海归”男孩女孩:我与中外教育零距离

“海归”这个曾经代表着精英的代名词,以前只有通过考G、考托、申请等重重关口,才能成为极少数学生的专利。而近些年来,随着国外教育机构生源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国外高校门槛一降再降,“洋文凭”越来越好拿。这为大量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营造了极好的送子出国镀金的机会。无论孩子是在上大学,上中学,还是上小学,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父母和孩子愿意,一般都能达成心愿。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学生已成为近年人数增长最快的留学人群。18岁以下未成年学生已占所有申请出国人员的70%-80%。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家庭,有80%以上的父母为了让子女免受“高考独木桥”的压力,愿意自费让孩子从本科阶段就在国外读书。这在前些年被视为一组惊人的数据,而现在,送子女出国已被各地仿效,加上有的国家教学机构学费偏低,许多工薪阶层的父母也将孩子留学提上家庭议事日程。

人民网调查后公布的数据,中国留学大军2012年将突破22万人口大关。大量走出国门的小留学生,成为中国教育机构中初级教育领地正在失去的一个群体。

不赞成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吴康宁曾试图劝阻一个朋友送女儿出国读书。

他认为中学生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在人生观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还没有具体充分的经验基础,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取向。他曾提醒朋友,认为朋友女儿小小年纪价值观、道德人格等还不很成熟,就这样出国,万一对国外的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区分善恶,那么,她的精神成长一定会受到影响。

可他的朋友却说:“在我们这儿,又能形成多好的价值观和道德人格呢?成年人嘴里净是些假大空的词语,说一套,做一套。要不是国内的教育搞成这个熊样,哪个做父母的愿意花这么多的钱,把这么小的孩子孤零零地送到国外读书呢?”

出国留学到底好不好?对孩子成人、成才有多大脾益?我们没有发言权,只有品尝了个中滋味的留学生家庭自己知道。通过走访调查,留学生家庭对这样两种情况多有同感:

国外更注重学术严肃性与团队合作精神

湖南男孩张扬以合作大学模式出国,在去澳洲之前已经在国内读过两年大学。他认为,从学校就学环境来讲,国外师生相互间更为尊重,地位平等。国外所学的和国内所学的最大不同点是,国外更注重实践,国内更注重理论。另外,他认为,国外更注重学术严肃性与团队合作精神。

1.绝不抄袭,是心理上的共识,不仅是纪律。

对于References(参考文献)话题,他说在国内写论文,或做类似的作业,如果只想完成作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维基百科、百度、谷歌都可以轻易帮我们,复制——粘贴——穿插自己的几句话一篇合格的论文就完成了。而到了国外则不然,references很重要,很多东西包括你的文章总结、论文、presentation(关于某个话题的发言、报告、讲演)、论文等等都需要它。因为这些东西有很多准备材料都需要你从某个文献或者网上去找。这就给了学生从别人的研究领域学习、创造和发展的机会,又防止了抄袭行为。而在国内,大多不注重这些。还有,在学术范围类,也就是学生的一切作业,reference是不能来自于维基百科的,而且老师规定,如果你必须去网上查资料,就去指定的政府网站、机构组织、教育的网站,而不是以‘com’结尾的私人组织的网站。因为那些网站于维基百科多半真实性有待考证,权威是不足的。总之,版权这个概念在老外心中很重要,抄袭是绝对的大忌。这不仅仅是出于商业上的保护,而是心理上的共识。”

2.在你成为精英前,须一步一个脚印向前面的精英看齐。

“精英教育”模式的概念,是从一百里面选择一个精英发明一种全新的、高明的生产模式,然后,后面的99个人被教育着追寻那一位精英。如麦当劳,只需一个人发明一种炸鸡块的配方,全世界所有的麦当劳的厨师都会学着去做。也就是说老外很注重程式上的东西,也就是规矩,按规矩做事。这在他们学习写作的时候很突出:“从背景论述——观念陈述——中心语句1——论点1——细节1、2——论点2——……——论点2,细节2——总结。而且包括交作业的字体、行距、页码、日期、封面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里面内容必须完全是自己的,但格式必须是这样的,不然他们就觉得不合逻辑。总的来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都创新,因为那样才能有精英的出现,但是在没出现更好的方法前,这个过程必须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

出国是子女成人、成才的双赢教育途径

在小留学生家庭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自觉家庭教育失败,孩子已不适应国内学校教育的父母。送子出国,成了他们花血本为孩子换环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成人、成才教育的一大手段,对于送子女出国读高中,甚至读初中,很多的父母已经趋之若鹜。这样的努力也显现出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走访调查,留学生如下两类情况的多:一类是适应不了国内教学环境的学生,被有经济条件的父母转送国外读书;二类是送孩子出国门开开眼界,学成回国,光宗耀祖。而这两种类型中,前者居多。但我们通过与假期回国的小留学生们交流发现,无论是出于父母怎样的考虑被送出国门的孩子,他们一致认为,正是因为在国外脱离了父母的照顾,衣食住行等生活困难一切需要靠自己打理,独立意识与动手能力都大为增强,思想也变得成熟。

有的孩子自小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在国外学校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佼佼者。有的孩子原本在家庭娇骄二气过盛,在外交友等方面存在困难,但经过出国后的心态调整,也能逐步适应环境,愉快完成学业,独立性和处事能力得到增强。只有极少的孩子出国后无法适应,以至于完不成学业,成为父母的心病,只能中途回国。

我们从孩子们出国后的表现,孩子的适应能力如何,就能看出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参差不齐。在国内原本独立性强的孩子出国后对比其他孩子在外的艰难,会如鱼得水。湖北女孩媛媛现就读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自小,她一直是班内最小的学生,父母却没有因为她的年纪小,而将她娇生惯养,而是将她作为朋友对待,还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她。小到为她购买衣服,学习用品,大到朋友家庭组织出游,都与她商量,让她参与,诸如参加兴趣爱好班之类,父母只提参考意见,选择却以她的意见为主,自小注重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她讲了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4岁的时候,对什么都好奇,她到小朋友家玩,就将一个玩具带回了家。父亲说,你喜欢人家的东西,要拿来玩,只能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没有向他们提出借,提出借了他们不同意,你就是偷。父亲告诉她后,让她想清楚,最后,她自己把玩具送到了小朋友家。

媛媛母亲说,自己喜欢的东西,永远学得最好,学习的感觉都不一样。媛媛个子矮,16岁开始学车,吉普车方向盘打不动,第一天,她倒桩就倒不好,回来后,找母亲说要借部儿童车先练,结果她真借了一个小玩具车练习倒车,第二天就能倒了。2003年夏天考试一次性通过。白生生的脸上、臂上晒脱了一层皮。

媛媛母亲说,两夫妇处于工薪阶层,如果女儿出国,经济负担加重,担心女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在外举目无亲,孤独,寂寞,她甚至担心女儿在外面能否将学业修完,可女儿在家里自修了一年,所有资料包括办护照及各种证件,都是女儿自己办的。

媛媛说,小时候父母给予的教育让她出国后的生活适应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强,她觉得出国不出国没什么两样。到学校后,她就应聘了咖啡师,做一个小时攒60多元钱,靠打工补贴学业开支。学校里有很多的社团,后来,她参加了艺术志愿者,被介绍到当地档案馆做接待,口语能力提高很快。业余时间,她还定期组织中国大学生聚会,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美、日教育改革历史探究

美国:摘了“西瓜”再捡“芝麻”,基础教育峥嵘渐起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个谜。许多媒体报道给人的印象,似乎美国的中小学生除了玩就是暴力,根本不学习。事实上不是这样。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曾签署一个名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方案。这项方案旨在提高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质量,它要求从2004年至2005年开始,全国所有三到八年级学生每年必须接受各州政府的阅读和数学统考,各学区必须对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提出报告,进行比较。如果一所学校连续两年教学成绩低劣,学生可转学。如果连续3年教学质量未见提高,该学校必须支付学生的补习费用。如果连续6年不能提高成绩,该校的员工将进行调整。所有学校必须在12年内使阅读与数学达标的学生达到100%。各校必须减小穷人与富人、白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分数差距。各州必须保证在4年内使所有的教师都合格上岗。

《人民日报》驻美记者刘爱成认为,这项改革作为法律在全国强制实施,实际上是对美国传统教学制度和方式的某种否定。多年来,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以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不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考核,从而使学生放任有余,约束不足。加上美国的中小学没有留级制度,考试成绩好坏也不影响学生升级。以上种种做法导致美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多年来,美国中小学生在世界性基础知识竞赛中从没拿到过名次。近年来,人们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准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教育改革之风吹到中国之时,有些人晕了,说:“中国人搞素质教育了,美国人开始搞应试教育,还是美国人有眼光。”事实究竟如何呢?在我们看来,进入21世纪,中小学生的发展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过硬的创新能力。过去,中国太重视基础知识而忽略了能力培养,美国则太重视能力培养而忽略了打牢基础;如今,中美两国在双向互动,各补各的课,是完全正常的差异现象。如果,中国人把基础丢了,美国人把能力丢了;如果,中国人把能力搞过了头,美国人把基础搞过了头,都将是人类的倒退。因此,最明智的处世之道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只是,我们在分析判断复杂的教育现象时,应当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冷静。譬如什么是基础教育?难道仅仅是知识与能力两大要素吗?健康、快乐、自信、审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习惯,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知识与能力。或许,这些正是中国教育所缺乏的,应该吸取美国基础教育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日本:三次改革使教育呈现勃勃生机

日本国力的强盛始于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始于明治维新。

1868年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天皇制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即提出“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等革新口号。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了文部省,确立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1872年颁布《学制令》,确定全国共划分八个大学区,各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区又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中学一所;中学区又各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一所。总之,全国设小学53760所,要求普及八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