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26038000000036

第36章 救赎篇 天使就在你身边(2)

给孩子留出发展的余地。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生存之道。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或教师们应把这个目标当作自己的主要责任,给孩子一些为幸福生存锻炼的机会,比如,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与别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等等。这些生存的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也更有可能通向幸福之门。

“听话”儿童可能是问题儿童

有个叫维维的女孩在上小学之后,行动无论如何也跟不上老师的节拍。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喊“一二三,手背后”时,她怎么也难以坚持一直把手背在后面不拿出来;当老师上课提问题的时候,她总是不记得要举手回答问题,而是先把答案说了出来;当老师让同学们排队回家的时候,她总是一眼看见了来接她的爸爸,就忍不住从队伍里跑了出来……

老师非常恼火,她让维维抄作业100遍,让维维在课堂上罚站。在老师和父母的“紧密配合”下,维维终于变成了“听话”孩子。

但她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想上学了”。

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词儿,也许就是“听话”二字了。他们较早接受的观念之一,就是淘气的孩子是不好的。因此,他们在父母或老师的要求下,不得不努力做个听话孩子。但是从现代教育的眼光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听话”——这一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庭语言。所谓“听话”儿童,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不敢提出来,为了讨人喜欢,更不敢与长辈争论。这样过分强调孩子“听话”,容易使孩子有奴性,丧失独立性,对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对邪恶势力不敢抗争,以至于人格扭曲,成为“问题儿童”。媒体中经常报道的某某模范人物自杀或犯罪,人们常常大惑不解,但他们从荣耀走向毁灭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由“问题儿童”演化为“问题大人”的。但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更显示出此问题犹如潜伏的癌症一样可怕。

不少父母常常用“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来指责孩子,其实这样的指责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听话的孩子未必有出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海查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2岁—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个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个孩子,做了个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反抗性强烈的儿童中,长大后有84%的人有果断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而在反抗性不显著的孩子中,真正称得上有意志力和判断力的,只占2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有关于解放儿童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使其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从自己做起,从自家做起,最先解放者必定是最先觉醒者。

要解放儿童,孙云晓建议父母们可从几个方面做起:

经常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家里有什么事情,可以和孩子讲一讲,让孩子了解情况,并征求孩子的建议。也许孩子的意见很幼稚,但没有关系,孩子毕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选择了他认为最好的建议,父母们应对孩子的建议给予重视和鼓励。

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让他决定自己的事情。父母不必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更不要总是决定孩子的事情,这样做,一方面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孩子变得过分依赖。适当给孩子一些决定权,让他们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背什么书包、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小组、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

鼓励孩子争辩。辩论的过程对孩子很有益,是一种头脑的训练。当孩子和同伴争辩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阻拦,要看看孩子是怎样争辩的;当孩子和父母争辩的时候,父母更不要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言论,应让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和老师发生了争辩,父母则要听听孩子怎么说,不要因为孩子和老师的意见不同,就先把孩子训斥一顿。

不要对孩子的问题有问必答。孩子询问一些问题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先想想,让孩子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对孩子的问题全部予以回答,则可能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当然,有些问题可能太难,让孩子完全自己思考也不太现实,这时父母可以适当对孩子做一些提示。

世上没有坏孩子

经常听到有些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是个“坏孩子”,有些不可救药。父母们常常为此烦恼,还有的父母说很后悔自己当初生了这样的孩子。同样,在学校里也时常发生类似的事情,有些老师们常常为班里的一些孩子烦恼,几乎每个班级都有那么几个令人头疼的“坏孩子”。可是,到底有没有“坏孩子”呢?让我们走进所谓的“坏孩子”的心灵,听听他们怎么说。

有一个小男孩叫郑重,长得虎头虎脑,憨厚淘气,非常可爱。可我们一了解居然发现,郑重是一个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出了名的“坏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有过几个坏孩子才有的绰号了。他讲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说:

小学六年我换了4个学校,一是因为有的学校老师水平太低讲课特差,二是我总跟老师顶牛,老师经常给我小鞋穿,惹不起只好躲着走。每次转学,妈妈都大骂我一顿。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工作又忙,一个人带着我很不容易。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从没有陪我看过书,辅导我的次数也很少,他们对我很放得开。三年级时我就能给自己热饭了,用妈妈的话说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我的学习却每况愈下。第一次转学是因为老师多次找父母,妈嫌丢人不去,结果把老师惹火了,最后老师又把妈妈训了一顿。第二次和第三次转学都与学习有关。在以前那两所学校,我学得不坏,算是中等生吧。有一次,妈拿出两套统考题让我做,我差点儿不及格。妈知道了学校的水平后,又给我转了两次学。最后这次转学,学校倒是不坏,可我却更坏了。

周围的同学学得都比我好,数我最差了。我特别想好好学习,就是学不好,尤其是算术。上课时开小差是常有的事,两眼盯着黑板,可什么都听不进去。我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好玩的事,赶也赶不掉。来到新班级的第一次考试就这样考砸了,爸爸妈妈一起骂我不争气。

可最伤我自尊心的还是那次老师分组。老师把班里分成两组,一组是好孩子,一组是坏孩子,我当然在后一组了。我心里特不服气,那些十来岁还得靠妈妈穿衣服的孩子凭什么当好孩子!可气也没有用,人家学习好啊,谁叫自己不争气呢!

现在我家离学校很远,我每天早晨5点多就要起来去上学,晚上11点半以前不敢睡觉。妈妈说人活着就得含辛茹苦,可坏孩子这么累也变不成好孩子,真让我觉得像冰棍似的那么冷。

我真的是坏孩子吗?可我实在不想当坏孩子!

当一个孩子被认为是坏孩子的时候,他的悲剧命运就开始了,而且往往会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灾难。所以,作为成年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生来就坏的孩子,也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愿意做坏孩子。

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呢?孙云晓的几点建议供父母和教师们参考:

给孩子善意的评价。也许有些孩子很淘气,但成年人要学着换个角度去评价孩子。同样是面对孩子的淘气,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太烦,惹人讨厌,有的父母却会觉得这是孩子天真的表现,会给予宽容甚至赞扬。所以,建议父母经常给孩子善意的评价,不要轻易把孩子划入坏孩子之列。

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发现、认可孩子身上的优点。当父母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孩子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发现它。当孩子淘气、说谎、逃学、学习差时,您更要关注一下他身上的长处。

每一个孩子都有极强的发展性,成年人要给孩子适当的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即使是您最不喜欢的孩子,也要相信他不是那种不可救药的孩子。如果您用正确的儿童观来对待他,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好孩子。

宽容孩子的失败。作为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但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如果您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不能宽容孩子的失败,因此会常常把不能达到您的目标的孩子看成笨孩子。

过度保护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

身为父母,总希望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总希望对孩子进行保护,生怕孩子受委屈、挨饿受冻,或者在某一方面受到伤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一定的保护是应该的,但什么都有个度。如果保护过度,则会起到反面作用,如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能力等。而且,过度保护孩子还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剥夺。

自由作家李黑妮曾经用非常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自己被过度保护的痛苦。她写道:

在15岁的时候,我曾经是一个问题少女。初二辍学,对学校和老师表现出强烈的厌倦和不满情绪,人际关系紧张,对异性过分敏感,自卑,感觉人生前景无望,常做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内心狂妄,崇尚武力,行为又很自闭,缺少同龄朋友,没有安全感,出现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尤其是自己任性的言行对父母造成的伤害……

小时候,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周围小朋友中最好的,我的父母在一切问题上都尽力满足我,使我度过了一个说一不二的童年。我的任性是人所共知的,但我却有数不清的“不能”。我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随便喝水吃东西、我不能在没有大人陪护的情况下做游戏、我不能到点不吃饭(我因为拒绝吃饭而把我妈妈气哭过)、我不能和妈妈认为不好的小孩子一起玩、我不能去跑去跳去喊去叫、不能下雨的时候去踩小水洼。和小朋友在一起每次妈妈都把他们关照叮咛一遍:不能拍我的后背不能推我,因为有可能给我的心脏造成脱落(不知道我妈听谁说的)……而我从记事起,我的东西不能有人动、我的筷子被子毛巾不能有别人用(即使是亲人偶尔用了也不行)、我的小人书和玩具只能由我一个人任意把它们放在某处、父母让我猜的谜语我不能猜不着(猜不着我就发脾气)、我看的书不能有我不认识的字、我和谁玩跳棋我都不能输,输了我就不高兴。妈妈为了让我高兴,她就总输,为了我从来就没赢过我。上学以后她认为我不能一个人来往因为那样她不放心,于是她又是接又是送,每次都要背我一段,也不管别人怎么说。学校一有劳动,她就来帮我,多少老师和同学笑我她都看不见。我不能自己洗头洗脚、不能自己做饭、不能单独外出、不能参加学校的野游(除非我妈妈在场)、包括不能参加学校剧烈的体育活动。直到妈妈去世的时候我连自己的手绢都没洗过,更别说知道家里的油瓶子和醋瓶子放在哪儿了。

这样的待遇,我也算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可是,长大真的很痛苦,我所习惯的那种一切由父母给予的生活早就出了破绽。他们一如既往地给、加倍地给,而一天天长大的我要的是什么呢?他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的内心长满了野草,更不知足更抑郁也更自卑。那种苦,在当时连半点也说不出。

妈妈去世以后,煮面条和洗衣服是我表哥手把手教会我的……

可以说,她的母亲真的是太爱她了,对她的保护也真的是做到了极致,但这样的爱和保护给李黑妮带来的却是难言的痛苦。她在文章中所描述的那种恐惧、彷徨、无奈、怨恨的心情,相信父母们看了以后都会有所感触。爱孩子,保护孩子,显然是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但如果您的孩子也有李黑妮这样的“遭遇”,您愿意吗?

另外,从儿童权利的角度来讲,父母们对孩子过度保护,也是间接地剥夺了孩子的发展权。本来孩子可以在自立的生活中锻炼一下生存能力,可以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但如果保护过度,孩子的能力自然会下降,而您的爱又无法覆盖孩子的一生。这时,孩子怎样去发展自己呢?他还有能力发展自己吗?况且,即使您的爱真的能够覆盖孩子的一生,可您知道这是否是孩子愿意选择的生活?若是他不喜欢,您不同样是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吗?

因此,孙云晓对父母们的建议是: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大人一定不要替孩子去做,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要让他做下去。

在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中,多给予指导和鼓励。

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一定要让孩子多经历一点,多摔打一些,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存能力,让孩子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2000年7月2日下午4点,一个刚刚结束中考的16岁男孩小江从21层住宅楼的家中跃窗自杀。据记者报道,小江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身高1.74米,在班里学习成绩很好,中考还报了北京市八中。小江还有很多业余爱好,喜欢弹风琴和电子琴,而且擅长书法绘画,是个既听话又懂事的好孩子,从来不惹什么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