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剂良药
2607200000081

第81章 古寺·老人

春日的下午,和几位朋友来到红旗渠岸边的山间踏青,看着一路青崭崭的麦苗和黄澄澄的油菜在原野里开心地舒展着舞姿,竟暂时忘却了都市生活中的喧闹,回归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着田野的淳朴厚实,心里竟是清凉清凉地……

渠沿边有一条曲折的山路,我们提议上去看看,体验一下山林的清净。越往上走山路越艰难。忽然来到一处开阔地,放稳了摩托,几个人向耸立的一座寺院走去。

来到山门,“福兴寺”三个大字赫然镌刻在大门之上,俯视着前来拜访的人众。

为我们开门的一位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七八年了,身材消瘦但精神矍铄。随我们来到院落的一座石碑前,忽然发现,林州竟然有保存如此完整的石碑。听老人讲起,才了解到石碑是复修时重立的,距离现在也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石碑顶部的螭龙雕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雕刻之精美叹为观止。碑身下的赑屃身压千斤,默默无闻,见证了寺院的繁华与萧条。碑身镌刻的文字清晰如昨日。听老人说,远在浙江等地好多文物爱好者都来此拓文研究。据说,这上面记载了林州的来历。由于我们学识浅薄,更兼时间仓促,无法诠释厚重的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财富。

如此美仑美奂的风景和文物就在身边,我们竟一无所知,遗憾来迟了。

寺院内修建了一座凉厅,古朴庄重。厅子的左近是石头碾盘。泥土地面光滑平整。倒上从寺庙里买来的酒,我们四人猛端起杯子来却没有了往日的兴奋,一时无语。如此庄严肃穆的地方,和大自然的心灵贴近到仅一层皮肤之隔。看到庙堂里的磬,便极想见到寺院里的和尚,只可惜和尚下山洗澡去了。实在想不出,如此胜景,别说洗几个人,就是洗整个寺院,怕也不会污染什么!

鸟儿啁啾声中,酒已经下得差不多了。酒至半酣,最是写意人生真性情。我非要拉住看寺院的老人同饮,老人拗不过,只好坐下同桌而饮,但他坚持用泥碗喝酒。兴致一来,我也弄了泥碗来饮,入口浅尝:味泥略苦,清凉恬淡,酒的刚烈品性过滤得稀了很多。

山里的老人最像老人——满脸的褶子、胡须左冲右突胡乱飞舞、布鞋里赤裸的肉脚、鼻涕亦长亦短、抽烟深吸再深吸直至咳嗽、黄黄的牙垢,和印象中的我的长辈几无二致,拉着老人多茧的手,指甲把我就弄疼了。我笑着说:“大爷,弄疼我了。”

“哦?疼了吗?山里人不说疼字的,俺们只说——哎呀——这两个字。”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趁他丢我的手时,大声说“哎呀”,手从他的拳里溜了出来。他们就是这样,不表达只动作——恰如他们的性格和平日里的劳作。老人又一口酒灌下去,似乎看到酒顺着他的肠子写意地流淌着,胡须上洒满了酒的影子,脚底下寺院的土地也被他弄湿了,还有湿了的,是我们的心。

此是忽然想起欧阳修老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几乎朗诵出来,我们拉着老人喝酒的意思又在哪里呢?溯源可能在于他是山区一位古朴的老人,是一位自然的老人。在于这山林里的幽静,平日里的灰尘抖落在酒里,真正的痛快!

听老人说,他因为打伤人早年住过监狱:“其实谁又没有住过监狱呢?只不过监狱里不自由的是身体,而大家不自由的是心啊!”

听着老人的佛家语言,享受着自然的清风,忽然想想,欧阳修不经几番沉浮,也难能悟出千古名句。“六一居士”寓意或是期盼心灵间有个居所吧。心灵与自然的和谐,怕是欧翁的本意。

老人饮到微醺,忽然一句话不说走了,留下我们几位傻傻地呆喝。走到门口时,遥望老人正抱着一坛子老酒向我们笑过来……

寺院门口的古银杏随风飒飒舞动的枝叶、老人悠远的佛音、满山的树林,挽着春天的臂膀向你我扑来。

福兴寺的风是清爽的,天是湛蓝的,人是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