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26083100000006

第6章 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1)

幸福城市体现的是所有市民的幸福,幸福城市需要解决市民生存与发展两大问题。生存,体现的是一种互助与共生,而发展体现的是一种竞争与活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用亲情和爱情来比喻这两大问题非常贴切,这也正是幸福城市建设应该遵循的两个行为法则。

爱情法则,其实是一种竞争法则,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动力十足;亲情法则,体现的是一种共生法则,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惠及众生,更加稳定。幸福城市的建设,既要爱情法则,也要亲情法则,唯有同时满足竞争与共生这两个特性,才可以建设成为真正的幸福城市。

第一节 爱情法则:爱其强,弃其弱

北魏诗人元好问有诗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也留下经典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很多人看来,爱情比生命还要重要。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

爱情十分美好,但爱情不会轻易产生,也不能轻易获得。男孩希望找到的女孩美丽、聪明、贤惠,女孩希望找到的男孩英俊、大气、强壮。总之,每个人都愿意选择优秀、强大的人为自己的爱情对象,而摒弃拙劣、弱小的对象。其实,这也适用于幸福城市的建设法则,其主旨是:爱其强,弃其弱。

1. 让强者得到鲜花和掌声

优秀的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孙中山先生有言,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一座城市要发展,要幸福,首要因素不是物理基础设施,而是人力资本,因为优秀的人才是城市不断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很多城市都意识到,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所以他们对人才也特别钟爱。

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进而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与英国拥有瓦特等一批杰出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17 世纪,日本的德川幕府对人才极为重视,并把东京发展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在随后的300 年里,这座城市也继续吸引着日本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

时至今日,城市之间对于优秀人才的争夺战更为激烈。比如,上海为了吸引人才,早在2003 年就成立了“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办公室”,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9 个联络处,作为从海外引进人才的窗口。通过这种方式,上海市在2003 年到2007 年期间共引进人才2 万多名,为上海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2008 年和2009 年,为了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还先后两次组织专门的招聘团赴美国纽约、芝加哥以及英国伦敦等著名的国际金融城市招聘人才。

吸引人才无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好人才。怎样才能用好人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激励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指出,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若实行科学有效的激励,人就能够把另外70%—80%的潜能释放出来。

拿什么去激励人才?我认为薪酬、荣誉、发展空间等,都是很有效的方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鲜花和掌声”。这些“鲜花和掌声”既是对人才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人才未来工作的激励。

2013 年3 月19 日,有“天堂之城”之称的杭州,颁发了杭州市第三届杰出人才奖,著名作家麦家、浙江大学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宁等20 位杰出人才,分别获得20 万元人民币奖励。杭州市“杰出人才奖”是杭州市人才奖励的最高荣誉,从2006 年开始启动,第一届有19 人获得,第二届有20 人获得。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在评选市杰出人才时,不唯学历和资历,而是看重能力和业绩,主要涉及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从评选的结果看,既有像马云、鲁冠球这样的著名企业家,也有在一线默默无闻的技师、医师等。

实际上,给人才应得的“鲜花和掌声”,不仅是对这些人才的激励和肯定,还有另外一层效应。试想,当其他城市的人才看到你这里如此重视人才,怎能不生羡慕之心?进而就可以吸引越来越多人才的到来。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很多城市都确立了 “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

例如,青岛市为了贯彻人才强市战略,于2011 年出台了《杰出人才奖励办法》,对于获奖的个人和集体,将根据不同奖项给予10 万至30 万元不等的奖励。根据该奖励办法,青岛市将每两年实施一次人才评选,包括“杰出人才功勋奖”、“杰出人才奖”和“杰出团队奖”。颇具创意的是,青岛市除了实行常规意义上的人才奖励,还重点奖励能够帮助青岛引进人才的“红娘”,这就是青岛的“引才‘红娘’奖励政策”。按照青岛市的相关规定,海内外中介机构、个人每为青岛市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申请1—5 万元奖励。“红娘”也是人才,只要是能为城市发展作贡献的都是人才,都应该得到城市的肯定和奖励。实际上,爱其强,除了让强者得到鲜花和掌声之外,还有很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点,那就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化的竞争让强者去实现自我价值。在2014 年7 月14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语出惊人:“总理,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李克强总理连连点头,称赞董明珠的建议“很有启发”。

其实,我并不赞成给人才“超国民待遇”,而是要为人才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能不能成为强者,能不能“独上枝头”,要靠市场的检验。我们给人才的不一定是偏爱或溺爱,而应该是公平公正的爱,给出他们一个经济自由化与法治化的环境,他们自己就会绽放。

2. 幸福城市也需要“鲶鱼效应”

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弱者,和得到“鲜花和掌声”的优秀人才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得到的只是冷落,甚至排挤。比如城市的大量普通上班族、外来务工人员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学历低、缺乏技能培训,他们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常常只能做一些临时工贴补家用;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他们也不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保障,等等。长此以往,城市中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也即常说的“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讲的就是“马太效应”。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对马太效应做了这样更具体的归纳和解释,他说,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进步或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如今,马太效应已经表现在城市的各个领域,正在成为各种城市隐患的放大器。其最直接最主要的一个结果,就是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在当下这个社会,用资本赚钱越来越容易,并且赚得越来越多,而用劳动赚钱越来越难,也赚得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国际上公认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标准是基尼系数,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3 以下表示社会财富处于平均状态,0.3—0.4 表示合理状态,而超过0.4 就属于贫富差距过大。而我国的基尼系数,近10 年以来都在0.47 以上。

在教育领域,马太效应同样可怕。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出生在富有家庭的孩子相比,后者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样,出生在不发达城市的孩子和出生在发达城市的孩子相比,也是后者才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改变命运,不同水平的教育在改变他们命运的同时,也在不断拉大他们命运之间的差距。最终则会导致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难度加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社会矛盾。

若任由马太效应在城市中蔓延,强者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幸福,而弱者却只能越来越不幸福,这非常不利于幸福城市的建设。我一直都坚信,一座只有强者幸福的城市算不上真正的幸福城市,顶多也就是一座伪幸福城市。因此,要建设幸福城市,就一定要努力去遏制马太效应。那么,如何才能减轻和遏制马太效应呢?倡导“鲶鱼效应”是不错的选择,激励产生更多的优秀者。

鲶鱼效应来自沙丁鱼的故事。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特别是活鱼,这导致市场上活鱼的价格比死鱼高出很多,于是,渔民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沙丁鱼活着回到市场。但是,虽然经过种种尝试,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运输途中因窒息而死。不过,有一条大渔船是个例外,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市场。这艘大渔船的船长始终保守着秘密,直到他去世,人们才终于知道其中的缘由。

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有了鲶鱼的存在,沙丁鱼十分紧张,加速游动,四处躲藏,于是,一条条沙丁鱼便得以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鲶鱼效应”非常受欢迎,因为在一个“沙丁鱼”式的团队中引入“鲶鱼”式人才,可以有效激发“沙丁鱼”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团队的工作目标。在建设幸福城市的过程中,倡导“鲶鱼效应”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以让弱者“动”起来。

沙丁鱼好比是城市中的弱者,鲶鱼好比是强者,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这二者更像是两个独立的部分,走在各自“幸”和“不幸”的道路上。在很多时候,因为看不到希望,弱者被穷困的生活所困,麻木不仁。而应用“鲶鱼效应”,让一些强者 “走进”弱者的世界,可以是生活和工作中真实的接触,也可以是以信息传播和共享的方式,让弱者了解到强者的世界,这样就会对弱者产生多方面的激励作用。强者的到来,对弱者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压力,最终结果则是让弱者“动”起来,努力提升自己,努力去开创自己的幸福生活。

“马太效应”主张资源按照效率分配的原则,其结果是赢家通吃,弱者恒弱。“鲶鱼效应”则主张激活推动的原则,可使强者和弱者一起成长、一起成功。幸福城市拒绝“马太效应”,但需要“鲶鱼效应”。

第二节 亲情法则:爱其强,助其弱

一群非洲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日子。突然有一天,病魔袭击了这个象群。经过一番拼争,这个象群中

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战胜了病魔的纠缠,但有一只小象,因为抵抗力较差,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而倒下了。要知道,大象这个群体连睡觉都是站着的,因为它们的身体过于庞大,一旦倒下,就会因为内脏之间的彼此挤压伤害到自己。所以对于象群来说,倒下就意味着“自杀”。面对即将倒下的小象,象群中的其他成员开始轮流用自己的身体支撑小象的身体,直到小象奇迹般地恢复了元气。

我们城市中的弱者就好比故事中的小象,同样需要强者的帮助。换句话说,城市就好比一个家庭,一家人兄弟姐妹很多,有人能耐比较大,大家自然爱他喜欢他,但也不免有偏弱小甚至有缺陷的成员,如果大家只爱强者而不关心弱者,这个家庭很难成为幸福家庭。幸福家庭不仅要爱其强,还应助其弱,唯有如此,才能和谐幸福。这也就是我要提出的幸福城市的亲情法则:爱其强,助其弱。

1. 让希望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著名作家海明威自杀前,他在自己的遗嘱中这样写道:“我所有的希望已破灭,我那意味着一切的天赋如今已抛弃我,我辉煌的历程已尽,为维护完美的自我,我必须消灭自己。”

当一个人失去希望的时候,是很可怕的,希望是点亮人生的烛光,没有希望的人生只剩下无边的黑暗,幸福则被吞噬得不见踪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段经典台词:恐惧把你困在牢笼中,希望会放飞你。只要希望不死,灵魂就不会灭,人生的意义便不会灭。

放眼现在的大小城市,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看不到人生的希望,这种希望的匮乏让他们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如城市的低收入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却租不起一间像样的房子,更不敢奢望在城市拥有一个自己的家。

中国人常说“哀莫大于心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就是希望。而希望和幸福感之间,的确有着紧密联系。希望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有希望的人生才能打开幸福之门。在快乐的日子里,希望是继续奋进以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动力;在悲伤的日子里,希望是抚平创伤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着迈向人生新篇章的坚强后盾。

可以说,希望是通往幸福的关口,希望之光是照亮幸福人生的烛光。要建设幸福城市,就要让希望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照亮每一个失望、甚至绝望的人的内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城市的管理者从多个方面去努力,同时也需要每一个市民的热心付出。

在纽约,街头有很多流动摊贩,曾有人提议立法打击,把这些人清除出这座国际大都市,但被政府否决,政府认为弱者也有生存的权利,政府应该给他们生存的机会。纽约市政府的做法令人称赞,他们没有剥夺弱者生存的机会,也就为他们留下了最起码的希望之光。的确,弱者也是城市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